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470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470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缓缓从邺城城下而过,旌旗绵延十数里,呼啸而过,刀枪林立,一道道煞气冲天,士兵每次前进的脚步都踏在城上士兵的心尖上一样,三军将士为之胆寒,就是侯君集等人脸色也变了许多。这才是真正的军威,大唐李信麾下最有权势的人,李靖亲自率领大军杀来。

“末将拜见大将军。”裴仁基等人亲自出迎,山呼万胜,声震如野,气壮山河,震动九州。

“诸位将军,辛苦啦!”大概是针对李世民的最后一战,李靖的心情好了许多,原本威仪的面容上多了几分笑容,银须飞舞,彰显大将军气派。

“末将不敢。”裴仁基和杜伏威等人赶紧说道。

“二郎,不错。”李靖看过了军报,赞许的拍了裴行俭的肩膀,说道:“出将入相,出将入相,陛下这天下即将平定。天下也即将恢复太平,打仗的机会少了许多,你为人聪慧。以后还是多读点书吧!”

裴行俭闻言一愣,很快就恍然大悟。脸上堆满了笑容,为军中将领,固然能立功封侯,但若是能成为宰相,入武德殿,照样是荣耀他人。更加让他看中的是李靖对自己的期望。就是裴仁杰和杜伏威两人也听了也十分高兴。

“诸位,陛下已经击败了突厥人,现在已经进攻幽州了。恐怕是不会来邺城和我们相会了,现在我们的人物就是困住邺城,不能让李世民跑掉了。”李靖坐了帅案之后,说道:“李世民是陛下的大敌,若是这个时候跑掉了,恐怕我们就难辞其咎了。”

“将军英明。”众将听了之后,很高兴,这个时候不用打仗,就能将李世民给困住,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坐等功劳从天而降啊!

“不过。这段时间三军操练不能休息,消灭了李渊和李世民,恐怕下一个就是就是突厥人。对付李世民我们不在话下,但是对付突厥人,诸位将军可准备好了,突厥人的铁骑在中原或许发挥不了多少的力量,可是在草原上,那就能发挥最强大的威力,碾压眼前的无数敌人。我们的骑兵虽然也不少,比较突厥人,天生就是在马背上生活的人要差了许多。”李靖扫了众人一眼。虎目放光,说道:“突厥人凶横。陛下早就想除之,以前还有一个李世民在旁边。现在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李世民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大将军,李世民手上还有十万大军,李渊手上也是有数万人之多,恐怕李渊回来营救李世民的。”裴仁基有些担心的说道。

“李渊?恐怕他不会。”杜伏威却是不屑的说道:“看上去李渊宛若君子一样的人物,但实际上,他也不过是一个小人而已,李世民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他自己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性命,立刻就册封了李世民为太子,这样的人,又岂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救自己的儿子,看着吧!这个时候的李渊恐怕是要逃跑了,就看着秦琼能不能拦住李渊了。李孝恭是一个人物,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挡住秦琼,可惜的是,大势已经不可避免,否则的话,倒不是不可以扭转局势的。”

李靖正准备说话,却见外面走进来一人,身材瘦小,宛若瘦猴,身上披着一身黑色盔甲,李靖顿时双眼一亮,又想到了什么,微微摇摇头。

“玄霸!你怎么来了?”李靖站起身来询问道。

“见过殷国公。”众将却是纷纷上前拱手,一脸热切的望着李玄霸,这个常年坐镇朔方的将军,震动突厥,被突厥人视他为凶神,没想到来到这里,难道也想参与最后一战不成?

“奉姐姐之命,前往信都,路过邺城,特地来拜见大将军。”李玄霸拱了拱手说道。

“原来如此,玄霸此去,恐怕又让秦琼少了一些力气了。”李靖闻言双眼一亮,对众将摆了摆手,说道:“我与殷国公有事要说,你们先退下吧!”

“是。”众将心中虽然好奇,但是还是纷纷退了下来,一时间大帐内只剩下李靖和李玄霸两人。

“哎!玄霸!有些事情是我们臣子可以做的,但是有些事情却不一样,玄霸乃是我朝名将,陛下极为信赖,有些事情可不能插足其中啊!”李靖深深的望着李玄霸一眼,能出这个主意,让李玄霸前往信都劝降,李靖知道,除掉李芷婉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

天下即将统一,太子之位虽然还没有公布,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未来的太子是谁。所以在李承宗身边已经不知不觉的聚集着许多人,这些人以长孙无忌为首,作为第二个有可能成为继承人的李承基,在朝中根基薄弱,除掉李玄霸这个天下第一高手之外,就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人。可是李玄霸若是得逞,招降了诸如李孝恭、李道宗等这些人,李承基在朝中也就有了根基,所以李靖才会有这样的劝说。

“能让三军放下屠刀,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李玄霸沉吟了半响,才低声说道。

李靖闻言一愣,却是不再说话了,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李玄霸原本只是一个纯粹的武将,可是在李芷婉的劝说下,也变成了夺嫡的工具,这让李靖心中有些惋惜,顺便对李芷婉的印象也差了许多。不过这件事情,他不能多说什么,毕竟李玄霸说的有道理,若是能劝降李孝恭等人,可以减轻不少的伤亡。

“大将军,李世民绝对不能留。”李玄霸站起身来,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低声对李靖说道:“此人狼子野心,就算是归顺了陛下,也不会甘心为臣子的。不过,想来他心高气傲,恐怕是没有机会归顺陛下了。”

李靖认真的看了李玄霸一眼,点了点头,像李世民这样的人,若是真的归顺李信,那肯定是包藏祸心,李靖岂会容忍这样的人留在世上。

李玄霸离开了军营,李靖却是离开望着李玄霸消瘦的身影深深的叹了口气,李玄霸还是一个聪明人,不然的话,不会说出最后一段话。

远在千里之外的信都,此刻也是人心惶惶,虽然前线有李世民和李孝恭两名大将,努力的抵挡李唐的进攻,可是太原的失守还是在城中传开,锦衣卫哪里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李渊已经很久都没有上朝,朝中之事,多是由于志宁等秦王府的谋士在一边处理,崔民干、王珪、魏征等人将国事倒是处理的井井有条,就是军需粮草也转运的十分畅通。

长乐宫是李渊新的宫殿,这也表明着李世民对李渊的态度,那就是不要多管闲事,没事的时候在宫里玩玩,尹张二妃也都紧随其后,搬入了皇宫,与李渊一起安度晚年。

当然实际上,居住在长乐宫中的李渊也不是真正的放下了手中之事,真正的安度晚年。每天裴寂都会前来问安,和以前一样,甚至来的比以前更加勤快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裴寂在李世民的手下并不受重视。李渊也很乐见这样的事情,裴寂也成为自己得到消息的主要通道。

“太原失守,信都震动,信都许多人家都准备逃往幽州或者向北方转移。”裴寂陪着李渊,一边走一边说道。

“恐怕还有人已经开始接触李信手下的人吧!”李渊笑呵呵的时候道。

“这个臣倒不知道,不过,大部分人都受陛下隆恩,说他们归顺李信,恐怕不大可能,毕竟李信的政策违背了众人的利益,归顺者并不多,不然的话,李郡王哪里也不会抵挡秦琼这么久。”裴寂心中慌乱,赶紧解释道。

实际上,莫说是城中的大族,就是裴寂自己也经常吩咐自己的儿子去闻喜走动,为的不就是想通过闻喜的人,接触到裴家高层,然后找个机会归顺李唐的吗?只是这个时候,他不敢说出来而已。

“李信这次算是真正的北伐成功了,都是那个孽子,若不是他,李信的进展岂会如此顺利,这样下去,李信年前就能攻占信都,朕一手建立的大赵,就要毁在那个孽子手中了。”李渊面色阴沉,冷哼哼的说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四十四章 众叛亲离'

“陛下,信都毕竟不如长安洛阳,就算是太原也比不上,在这个地方,若是秦琼或者李信、李靖等人突破了太子的防御,恐怕兵锋直指信都,对朝廷局势不利啊!”裴寂小心翼翼的劝说道。

“当初,朕在太原的时候,被李信逼着跑到了信都,现在再次被李信兵临城下,还能到哪里去呢?去幽州吗?”李渊摇摇头说道:“恐怕其他人是不会愿意的。”

裴寂听了之后默然不语,实际上他和李渊想的一样,从太原到信都,那个时候好歹身边有几十万人马,而且还有半个并州和整个河北,还有半个山东,可以说是半分天下,加上山东世家和李信的理念不和,这才有许多山东世家欢迎李渊的到来。

可是到了幽州就不一样了,那是苦寒之地,百姓很少,这些世家大族到了那里,恐怕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更加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李渊前往了。甚至就是李渊、裴寂自己,都不愿意去那个地方,一个皇帝被人像狗一样的撵着到处跑,这样的日子,李渊还真不愿意再过了。

“朕已经当了十年的皇帝了,也算是够了。”李渊笑眯眯的说道:“能享受的荣华富贵都已经享受到了,所以朕就在信都和李信决一死战吧!让李世民回来吧!朕相信,李世民也不愿意投降李信。嘿嘿,任何人包括朕都可以投降,唯独李世民不会的,李信也不会相信李世民会投降。”

李渊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裴寂却是面色发白,没想到,李渊心中对李世民的恨意居然是如此之深,当下劝说道:“陛下。世上哪里有那样两全其美的事情,太子殿下或许有些过错,但是也是被前太子和齐王所逼。才不得不如此。”

“你也不用为他说好话,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还能说什么呢?他能投降吗?”李渊摆了摆手说道:“裴卿,你说?算了!朝中之事朕也管不了。”李渊本来还想说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摆了摆手,就让裴寂退了下去,自己却是消失在小径之中。

裴寂却是望着李渊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复杂之色,李渊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裴寂和李渊相交多年,如何不知道李渊言语中的意思,李渊不想打下去了,而是想投降,想他虽然做了皇帝,可是也是李信的老丈人,那萧铣不也是如此的吗?

说的彻底点,李渊和李信两人的恩怨早就传遍天下,而天下人说李信者很少,说李渊者甚多。都说李渊有眼无珠,而李信却是成了天下人励志的目标,人人敬仰的对象。两人的恩怨实际上并不多。真正的说起来,李信已经在李渊身上占够了便宜,儿媳妇、两个女儿都成了李信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儿子成在李信麾下效命。

也因为如此,李渊才有这个心思,想归顺李信,只是他是皇帝,话语不好开口,李渊也是有尊严的。尤其是当了皇帝之后,更是顾忌自己的脸面了。面对臣子。面对李信,李渊是不会出言的。

“裴大人。”

裴寂正待离去。就见一个内侍慌慌张张的走了过来,裴寂皱了皱眉头,说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太子殿下出事了。”内侍低声说道:“李唐李靖在山东击败了高句丽军队,迅速渡过了黄河,进攻邺城,太子殿下被困在邺城了。而且,听说已经吐血昏迷过去。”

“啊!居然有这种事情?”裴寂目光中顿时露出慌乱,李世民虽然很是可恶,但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他还是李赵的顶梁柱,在李赵,只要李世民的兵马在外面,信都就不会乱,那些世家大族们还会抱着幻想,最起码也能想前朝高氏那样,再立足几十年,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现在李世民已经被围困在邺城,李靖的大军已经扑上去,说明李世民能回转信都的可能性很小,失去了李世民的支持,信都还能坚持多长时间,裴寂心中没有任何底细。这个时候,裴寂心中也变的紧张起来,神情慌乱,信都这次真的能守住吗?李赵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裴寂并没有管这些,反而是转身就走,身形踉跄,脚步之间露出一丝惶恐,再也不复以前的从容和潇洒。他知道这件事情恐怕已经掩藏不了多久,很快就会传遍整个信都,天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果然,当裴寂的马车行走在信都的朱雀大道上的时候,耳边都是传来一阵阵议论声,仔细分辨还是能听的出来与李世民有关系。

“大厦将倾,就算李世民有扭转乾坤之力,恐怕也无济于事。”裴寂长叹了一声,身形靠在马车上,脑海之中,却是想着李渊的身影,如今连李渊都有了一丝投降的心里,更何况是其他人了,现在信都市面上到处都是种种谣言,更不要说其他的方面了,或许全国各地都是如此吧!

“大人,您看,那是礼部左侍郎高乾右,他们好像是在搬家。”这个时候,赶马车的下人对裴寂说道。

裴寂闻言一愣,这个高乾右乃是渤海高家的一员,现在是礼部左侍郎,是礼部尚书的重要人选,更重要的是,他是李世民上台之后,第一批提拔的人物,没想到,他也开始搬家了。

裴寂心中一阵冷笑,所谓的搬家,实际上就是离开信都,或是回到渤海,当然,他们也许会找各种理由,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都掩藏不了,他们准本投靠李信的事实。

也许等到李信的大军杀到渤海的时候,高氏将会成为第一个投靠李信的家族,并且会双手将渤海送上。虽然,投靠李信,自己的利益会受到伤害,可是只要人在,这些老牌的世家都能很迅速的恢复实力。至于投降会带来的坏名声。

不要忘记了,李信母亲高氏实际上就出自渤海高氏的,而是兰陵王的女儿,那是高氏的嫡系,只要投降归顺,还有什么不能饶恕的呢?

“李世民就算成为太子又如何,现在已经陷入众叛亲离的局面了,连自己的父亲都想着投降。”裴寂忽然心中一阵明悟,对前面的下人说道:“走吧!不要管了。”说着就闭上了双眼,裴寂是没办法管,甚至就他自己也是这样,也不是想着办法离开信都,去归顺李信吗?这些年他也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的钱财,就算是失去了权力,有了这些钱财,日子不照样是过吗?总比自己丢了性命的好。

裴寂算是看出来了,李赵是大厦将倾,不光是自己有这种想法,就算是其他人也是如此,自己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