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600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600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妃是不可能的,做个侧妃吧!”李信不在意的说道:“汉王的正妃,不是世家的人,这是一个信号,以后历代帝王都是如此,他们想操控朕的儿子,那就看看他们可有这样的机会。让儿子出去打上几仗,也会和朕一样,刚毅果断,哼哼,那小子,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实际上,跟着武德殿的那几个家伙,早就变成了滑头了。”

长孙无垢听了哑然一笑,她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看上去老实的很,是一个志诚君子,但若是小觑了此人,最后倒霉的就只有自己了。

“这次他打的很好,击杀了尚囊,就等于了断了松赞干布的一只臂膀,剩下的一个禄东赞虽然厉害,但是改变不了大局。这小子,也不知道这个计策是谁出的,是房玄龄还是岑文本,都不错。”李信忽然兴起,在长孙无垢耳边轻轻的说一句。

长孙无垢面色绯红,美目瞟了李信一眼,身形就轻轻的缩入被中,只见被子一上一下起伏不定,很快大殿之中,传来一阵阵喘息之声,声音良久才结束。

杜如晦是进宫的时候才知道李信归来,吓的一大跳,正准备进宫相见的时候,却被宋和挡了下来,才知道李信昨夜匆忙赶回,正在宫中休息。顿时不好打扰李信,只能是安排明日斩杀一万多叛逆的事情来。

“皇上昨夜回来了,今日得将事情敲定了,韦家的那个女孩子相貌不错,温柔大方,贤淑的很,正好是陈王的良配。”李芷婉在宫中收拾了一番,才对身边的宫女说道:“让你去打听皇上可起身了,你打听了吗?”

“奴婢打听过了,皇上寅时才休息,现在还没有大起。”身边的宫女赶紧说道。

“皇后也真是的,皇上子时才回来,宫里忙了一圈之后,已经累成什么样了,还有兴趣找皇上要恩宠。”李芷婉心中有些吃醋,将头上的头饰取了下来,说道:“算了,皇上在外面累的慌,上午就不要去打扰他了,等下午再去吧!简单收拾一下,去老祖宗那里请安去。”

“是。”宫女低声为李芷婉梳头。

李芷婉虽然性格差了一点,而且这些年也变了许多,但是对李信却是没有任何不满,甚至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上心。

“娘娘,这次听说汉王在前线立了大功了,听说皇上很高兴?”身边的宫女低声说道:“宫里面已经有人传言,皇上准备等汉王回来册封太子呢!”

李芷婉听了原本高兴的脸色顿时变差了,忍不住说道:“皇上要册封太子的话,恐怕早就出手了,哪里还需要等到现在。等着吧!皇上驾崩之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做太子,这个时候建立了功勋又能如何?关键是要看以后。以后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太子之位,事情没那么简单,你就等着吧!皇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哪里有那么容易交出去的,真是笑话。”

“是。”身边的宫女自然是不敢和李芷婉顶嘴的,她是跟着李芷婉从一个庶女变成了平妻,到现在又变成了贵妃的,是李芷婉的心腹的心腹。

“哎,前两天,皇上派人从洛阳传来消息,说,准备遣散宫中年纪较大的宫女,你们准备怎么办?”李芷婉想到了什么,对身边的宫女说道:“皇上也真是的,皇宫中不是好的很,为什么要遣散这些人?”

“是啊!我们跟娘娘这么多年,都好像是一家人一样,奴婢反正是不想出宫。”宫女赶紧说道。

“不想出宫,那就留在宫中就是了,想来皇帝陛下也不会赶你们走的。”李芷婉从身边的匣子里取出一个金步摇来,插在身边宫女的髻之上,说道:“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也没有赏你们什么,一些物事,你们在宫里也用不着,不知道你们可有什么亲戚什么的,去陈王那里,让他给你们一个恩典,或是做官也好,或者是去军队也好,也算是你们这些服侍我的一些奖赏。”

“谢娘娘恩典。”这些宫女听了之后,脸上顿时露出欢喜之色,这才是最重要的,谁不想自己的家人跟着自己衣食无忧,享受荣华富贵呢!

?等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李信才在武德殿召集众人,第一件事情在判决书上勾了一万多人的性命,整个大殿内,被李信这么一勾,感觉到大殿内尽是肃杀之气,杜如晦等人低着头脑袋不敢说话。

“明日让陈王监斩。”李信将手中的御笔丢在一边,然后将厚厚的奏折递给杜如晦说道。

“是。”杜如晦面色复杂,低声应道。不光是他,其他人脸上都露出复杂的神色,陈王李承基是建议只诛杀恶的,对于其他人却是网开一面,但是没想到李信这个时候居然让李承基去监斩,这里面的意义就让人不可捉摸了,是惩罚,或者是警告等等,让人情不自禁的思考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嘉奖,对汉王嘉奖。”李信笑呵呵的说道:“虎父无犬子,汉王在松州打的不错,能将尚囊斩杀,这可是当初我想做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汉王做的很不错。”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杜如晦等人这才松了口气,有李信这一句,汉王在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中,已经走在了前列。

“汉王准备让人将尚囊的尸体送给禄东赞,臣担心的是,此举虽然能换回我们不少的百姓,但是有可能会激怒禄东赞,甚至让松赞干布亲自领军前来,汉王手中十万大军不到,而且不擅长于吐蕃作战,臣担心汉王有失。”马周忍不住说道。

“嗯,松赞干布这个人不能小觑了,在高原上作战,我们不如吐蕃人,但是在平原上作战,吐蕃人不如我们。松赞干布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准备强行进攻松州的可能性很小,九万大军,防守松州应该问题不大。”李信想了想说道。

马周等人之所以担心松州,主要还是担心李承宗的安危,在这些文臣眼中,李承宗不仅仅是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温文尔雅,礼贤下士,一派明君的架势,这样的人就是天生的皇帝模样,天生就受到群臣的尊敬和拥护。

“臣明白了。”马周还想说,却被杜如晦拉了拉,太子和皇帝虽然是父子关系,但是这里面也是应该把握一个度。

“年轻人就是应该好生历练一下。就算是失败了,也不会有什么事情的。”李信笑呵呵的说道:“像朕这样一帆风顺的事情是很少的,除掉朕自己的努力,和诸位的辅佐之外,更重要的是,时事造就英雄,军阀混战,才会成就今日的大唐。”当然李信不会说,自己的成功除掉这些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先知者,对天下的大事和人才都很熟悉,这才成绩了今日的大唐。

“陛下圣明,古往今来,很少有帝王白手起家能开创盛世江山,汉王虽然不错,但是比之陛下还是差了一些。”褚遂良也出言说道:“更何况汉王刚刚出山,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战争,难免让人有些担心。”

“不试试,如何知道他不行呢?”李信不在意的说道。

李承宗接到消息的时候,顺带的还有李承基亲自监斩的消息也传到他的耳中,他放下手中的信封,对房玄龄说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父皇最不喜欢的就是绕过敌人,当年的薛举、王世充、徐世绩再到后来的李世民、李渊都是如此。这些叛逆居然想造反,那就应该承受来自朝廷的报复。”

“殿下所言甚是,这些人倒是死不足惜,但是殿下不要掉以轻心,世家大族在朝廷之中还是有些地位的,朝廷和世家大族是相互依存,但又是互相敌对的。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自古都是如此,隋朝以来,世家的地位在天下逐渐下降,可是无论是世人也好,或者是皇上也好,都没有放松过对世家的警惕。殿下若是因此而小瞧了世家大族,那绝对是殿下的错误。”房玄龄认真的说道。

“嗯,父皇心中所想,我倒是知道一些,父皇自从登基以来,就从各个方面削弱世家的力量,前朝是如何灭亡的,还不是因为世家的缘故。所以以后朝廷只能是削弱世家的力量,绝对不能给世家大族以喘息的机会。”李承宗双眼一亮,目光炯炯有神,显然心中已经有了新的决断。

“陛下治理天下,只是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点,殿下实际上也可以为之。”房玄龄摸着胡须说道:“那就是军队,殿下掌握了军队,就算是世家再怎么强大,也没有任何用处,前隋的时候,军队不是掌握在天子手中,隋炀帝心中有万千算计,也没有任何用处,相反世家大族掌握了军队,采取各种办法,最后掌握了大部分的军队,最后连隋炀帝都是死在自己的部下手中。”

“先生教训的是。掌握了军队,就等于掌握了江山。”李承宗也点了点头,这是他第一次领军作战,可是现在却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感觉,男人就应该驰骋疆场,坐在皇宫中,哪里知道外面江山是何等的壮观,哪里有消灭敌人那一瞬间产生的自豪。

“殿下只要打好眼前这一仗,就足以在军中立足。”房玄龄宽慰道:“陛下希望未来的继承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坐在皇宫中,如同一个傀儡一样,或者只知道读死书,或者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文弱皇帝。”

李承宗点了点头,他最近行走在军中,更是能感觉到军中将士对他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这让他心中感觉到很自豪,绝对不是以前当汉王的时候,文武百官看自己的眼神。(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名将之姿'

“听说皇上已经下旨,为殿下选秀了,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房玄龄笑呵呵的朝李承宗拱手说道:“成家立业,殿下一旦成家,将会被陛下赋予新的使命了。”

“先生说笑了。父皇现在正年轻力壮,朝中之事自然是父皇解决,小子不过是跟在后面学习学习而已。”李承宗谦虚的说道。实际上,心中还是有一些向往的,李信的家教比较严,在民间,李承宗这个年龄段,早就有人成亲生子了,这些皇子们不但学习任务比较严,就是身边伺候的宫女也要恪守本分,谁要是敢勾引皇子,不论是皇子也好,还是宫女也好,都难逃大罪。

“殿下能有如此心思,那臣也就放心了。”房玄龄深深的望着李承宗一眼,说道:“殿下不但要勇于任事,更重要的是要恪守本分,一个人若是没有本分,就算地位再高,最后仍然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陛下虽然英明神武,但是殿下若是冲锋在前,难免会有小人构陷。”

李承宗点了点头,他实际上并不担心李信,而是担心其他人,心中虽然有所抱负,但是在李信面前却是老实的很,不敢说出来。就是害怕这一点,自己现在即将成为太子,太子和皇帝之间还是差了许多的。历史上,历朝历代,有些太子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身份地位,最后功亏一篑,不但没有成为太子,还被皇帝所杀,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有多少。

“不知道这个时候,禄东赞会不会将尚囊战死的消息传给了松赞干布,啧啧,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我大唐。本王也感觉到惋惜。”李承宗漫步在城墙上,敲打这破旧的松州城,目光却是已经穿过川主寺一线,望着远处的军营。

禄东赞在接到尚囊战死的消息之后,顿时知道事情不妙,不但没有进攻,反而主动退兵,将以前占据的领土尽数让了出来。倒是让李承宗没有想到禄东赞居然如此果断。

“臣以为禄东赞绝对不会如此放弃的,甚至松赞干布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远处的岑文本走了过来,说道:“殿下,臣以为应该早作准备才是,松州城虽然已经残破,可是却能抵挡一二,川主寺地势险要,臣为可以作为掎角之势,来抵挡突厥人的进攻。”

“先生认为吐蕃人会兴起大军来进攻松州?”李承宗有些不相信的说道:“我曾经听说那松赞干布比父皇还小一些,才统一高原没有多长时间,国中还有一些反对力量,难道就这样进攻我松州,和我中原决战吗?”

“正因为我们中原强大,所以才会和我们决战,只要击败了我们。就能让国内的那些反对力量臣服于自己,所以臣担心,松赞干布肯定会率领大军杀来的,而且,这个时候甚至大军已经出发了。”

李承宗看了房玄龄一眼,见房玄龄点了点头,说道:“没想到这个松赞干布倒是有些心思,啧啧!难道就不怕他那么点家底就这样葬送在这里,然后我们趁机攻入高原。”

房玄龄和岑文本两人听了之后,顿时摇头一阵苦笑,事情哪里有那样简单,大唐经过征讨高句丽的战争,短时间内,恐怕不大可能集中大规模的兵力,征讨吐蕃,最起码,也要等征讨高句丽的那些将军们归来之后,才是征讨吐蕃的时机。

“为人主者,一般都不能用正常人的想法来猜测对方,松赞干布就是吐蕃的雄主,能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统一了整个吐蕃,说明这个人还是有点能耐的,臣认为不能小觑了此人,更何况,尚囊是他的左膀右臂,此人已经战死,作为君主的松赞干布肯定会前来观看的,殿下,不能小觑才是啊!”房玄龄也忍不住说道。

李承宗这才点了点头说道:“让锦衣卫深入吐蕃境内,尽可能的查看吐蕃的情况,若是松赞干布真的率领大军前来,恐怕我们这点兵马不少他的对手,只能请父皇亲自走一遭了。再不济,也要让严肃从西北方向骚扰一下吐蕃,逼迫对方退兵。”

    李承宗倒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知道松赞干布若是领军前来,他绝对不是他的对手,想也不想就祭自己的大旗,请李信亲自前来。

“臣立刻就让锦衣卫尽可能的深入吐蕃查探情况。”岑文本赶紧说道。

实际上,岑文本猜测的不错,禄东赞在将尚囊战死的消息传到逻些之后,松赞干布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率领大军二十万朝松州杀来,不管是想会一会大唐的军队,更是为了向朝中人表明自己为尚囊报仇的态度。经过数年的努力,松赞干布已经掌握了整个吐蕃的大权,麾下的臣子也是恭敬有加,这个时候,松赞干布打着为尚囊报仇的名义,更是得到了吐蕃上下的支持,大军二十万,旌旗遮天蔽日朝松州而来。

吐蕃境内,距离川主寺不过一百里的路程,禄东赞的大军就是驻扎在毛儿盖,跟随他出征的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