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59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159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杨秀清相比,石达开在战略上的表现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没多久,天王杀了北王韦昌辉,邀请石达开回到天京城去。在这个时候,林凤祥根本不相信天王洪秀全还有胆量再杀石达开。如果洪秀全真的这么干,林凤祥是不会放过洪秀全的。林凤祥能够想象石达开的担心,但是他也觉得在这个艰难时刻,大家都该放弃一些东西。

石达开却明显不是如此,他不仅公开加码,提出要杀燕王秦日纲与佐天候陈承瑢。更是撺掇众人,要接掌东王左辅正军师的位置。这做法让林凤祥大为失望。很明显,石达开的真正目是接掌权力,而并非是为天国效力。

进入6月之后,不仅江西的湘军在曾国藩号令下发动了猛烈进攻,淮北的清军同样在江忠源的指挥下对太平军发动了猛烈进攻。驻守寿州一带的李开芳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数次向林凤祥求救。

林凤祥承受的压力一点都不比李开芳小,以徐州为中心的数万苏北清军也猛扑淮安。寿州的李开芳好歹还能得到庐州的吉文元支持,苏北平原上的林凤祥就只能独立作战。

林凤祥也曾经试探着建议石达开回京,同时请各地主管一方的兄弟一起回京召开大会。在林凤祥的设想中,如果石达开这么做了,林凤祥就会在会议上公开支持翼王石达开。即便没有得到军师的授权,好歹也先建立起一个能够统合天国各地方战局的统领机构。

石达开对此并没有直接回应,反倒提出希望安徽部队能够渡过长江一起击破曾国藩的湘军的建议。这举动可是把林凤祥给气坏了。韦泽临走的时候,不仅支援了林凤祥好大一部分地图,更向林凤祥提供了不少有效的建议。现在在太平天国里头众望所归的翼王石达开却不顾大局,只顾拉拢西征军,只为自己的权力考虑。

北方战线的兄弟们此时最期待的莫过于能够请回韦泽,稳定战局。天王洪秀全公开告知天国兄弟,他正式邀请韦泽回来,姿态放的很低,而翼王石达开根本不提此事。与石达开的行动一比,天王洪秀全要求重建五军制的建议就变成了非常可取的方案。

正在此时,探马回来禀报,“运河上有清妖出动,他们拦截船只,试图截断运河!”

韦泽走的时候对林凤祥说过,如果林凤祥无法组建起强大的野战军,那就干脆放弃淮安,撤回安徽。淮安这地方乃是运河上重要的城池,经过的商船数量巨大,税收极为丰厚。附近土地膏腴,粮食也不缺。可此地百姓却没有安徽部队那么善战,林凤祥此时拥兵五万,却没办法如同韦泽那般建立起强大的野战部队。面对四万多清军的进攻,林凤祥也打了些胜仗,却无力歼灭敌人。清军在这一带的平原上四处渗透,大有抄了林凤祥后路,把他包围起来的迹象。

林凤祥有过被围的经历,那种绝望与无力感即便是过去了一年,依旧是记忆犹新。韦泽特别强调过,若是在淮安被围,连救兵就很难指望。有韦泽这样的悍将在,整个天国的军事局面上可以说是游刃有余。韦泽能够长驱千里北上救援林凤祥。若是韦泽还在的话,别说清军试图切断林凤祥的后路,就算是清军把林凤祥死死围困在淮安,他也没有任何害怕。只需拖住围攻只要能拖住清军,韦泽赶到之后就能彻底击破清军,反过来扩大地盘。现在韦泽不在,林凤祥反倒成了淮南部队的主心骨,大家还眼巴巴的等着林凤祥前来救援呢。

到了此时,林凤祥当机立断,他召集起手下众将,“我们做准备回安徽去!”

7月中旬,安徽巡抚江忠源得知了清军夺回淮安的消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情报而有什么高兴的感觉,神色间反倒是更加严肃起来。

李鸿章看完了奏报之后同样不怎么高兴,他对江忠源说道:“江公,苏北的粤匪跑回安徽,对我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啊!”

江忠源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这消息大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味道。不久前江忠源还得到了韦泽脱离太平天国,一路南下广东,一日攻下广州城的消息。对与朝廷来说,这的确是无比糟糕的消息。对于江忠源带领的淮军却是大大的好消息。

自家人知自家事,淮军无论如何都办不到一个半月从浙江走到广州城下的事情,更不用说一日内破广州城。江忠源已经放弃了与韦泽争锋的打算,他也是完全确定了韦泽脱离太平天国之后才开始制定反击计划。

对李鸿章的担忧,江忠源只是问道:“王启年打造枪支的差事办的如何了?”

提到这个事情,李鸿章立刻眉开眼笑地说道:“王启年试图戴罪立功,枪支打造的很好。”

江忠源明显对李鸿章的这态度不太满意,“王启年虽然从韦泽那里学过造枪,却也是形势所迫。既然他肯为朝廷效力,戴罪立功的话就不要再说!我们要用的就是有能之人!”

第38章 清洗(十二)

咸丰皇帝手中有两份韦泽的檄文,第一份是韦泽离开太平天国前的檄文,第二份则是韦泽攻克广州城之后发出的檄文。这两份檄文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极为不爽。身为皇帝,被造反者在檄文里面骂几句倒也没什么,这算是皇帝这个位置带来的必然问题而已。让咸丰不爽的则是韦泽檄文里面所揭露的一些朝廷内部的制度,以及对这种制度的猛烈抨击。

满人的科举比例,满人官员的比例,这些本来就是满清朝廷用来制约汉人势力的办法,这对咸丰皇帝来说没什么可以特别讨论的。不过这被韦泽当作满清是鞑虏,满清从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是中国的证据来使用的时候,的确深深的击中了这位年轻皇帝的心思。这不是因为韦泽说了瞎话,恰恰是因为韦泽说了实话。咸丰本人以前还真的特别深刻的考虑过中华与满清之间的关系,这次被韦泽给好好的上了一课。

曾国藩也曾经针对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问题提出过全面反驳,韦泽的第二份檄文里头已经说的明白,自己原本就不信拜上帝教,只是为了推翻满清而加入的,自打加入之后,韦泽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攻打满清的事情上。很明显,韦泽是大大的在彰显自己的武功,他把自己南征北战攻克大量城市,杀死大批满清高官的历史在檄文里面大大吹嘘了一番。声称自己每日里只是全心全力打满清,即不在乎,也没空参与拜上帝教的宗教活动。曾国藩再向把韦泽也列入异端邪说之中,就变得很难。

当然,咸丰命人将这份傲慢自夸的檄文中记录的战史与清廷的记录一对比,发现两边的情况完全符合。咸丰才开始大为后悔自己竟然任由韦泽自由南下广东的决定。合着太平天国获得巨大胜利的战斗,杨秀清与韦泽联手占据了七成左右左右的功勋。任由韦泽南下的基础是认为太平天国是根,韦泽是梢。现在看,太平天国与韦泽之间的谁轻谁重尚且有商讨的余地。

当时战略这等事情一旦决定就没了反悔的余地,韦泽占据了广州之后开始攻略广东其他地区。朝廷的所有兵力都用在对付太平天国和广西的天地会身上,广东的力量变得完全空虚。韦泽彻底夺取广东已经是个必然。

“万岁爷!曾国藩有加急奏折!”太监进来禀报。

“拿来!”咸丰立刻说道。当时建议让韦泽南下的就是曾国藩,咸丰听说有曾国藩的奏折,心里面也有不少气。

奏折送上之后,咸丰只看了一阵,心中就有些高兴。自打湖口之战失败后,曾国藩一改以前与太平军争锋的战法,采取了“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清军自官牌夹至白水湖尾修筑长壕,长30余里,宽3丈5尺,深2丈,共6道,对九江形成三面包围。奏折中言道,此时长壕已经修成,死死的围住了太平军把守的九江。曾经被封堵在鄱阳湖内的湘军水师趁势冲入长江,与湘军长江上的水师汇合。

按照这样的围困局面,要不了多久,清军就能够攻克九江,打通鄱阳湖与长江的航线。那时候湘军会向上游进攻,夺回武昌。一旦控制了九江上游的水道,湘军就能顺流而下,击破江宁,彻底干掉粤匪。

看到这消息,咸丰又有点觉得曾国藩最初的计划或许是有道理的。韦泽再狠,也不过四万多人马,若是能在未来一年内收拾太平天国,数十万大军南下进攻广东,韦泽根本抵抗不了。

把视线再次放到了韦泽的第二封檄文上,韦泽在檄文中言道。叶名琛让广东地方自行组建团练,攻打天地会。这件事是在韦泽南下广东之前的事情,韦泽不能因为这个而处置地方团练。现在韦泽控制了广东,凡是在6月23日前与韦泽部队有过冲突的团练武装,韦泽一概既往不咎。但是在6月23日之后,韦泽的檄文所到之处,还有团练武装敢进攻韦泽的部队,韦泽就当团练依附满清匪帮,定然不会饶过。

满清匪帮这个词刺激不了咸丰,檄文中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此时广东各地还有众多团练武装,韦泽现在依旧没有能力消灭他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帮团练武装,让韦泽不能进入地方的话,那就能让韦泽短期内在广东站不住脚。

朝廷已经商量过此事,命人乘船从福建到广东各地张贴榜文,能够杀韦泽一个士兵的,就赏给功名,能够占据一座韦泽控制的县城的,就封县令。能够占领韦泽控制的府城的,就封知府,能够占据省城的,立刻封巡抚。既然广东已经不为满清所控制,满清朝廷当然可以这么毫不犹豫的封官。

其实满清朝廷上下心里面也非常清楚,这帮民团未必有能耐解决韦泽的部队。不过只要他们能够与韦泽的部队打起来,与韦泽解下死仇就行。韦泽的部队对广东不熟悉,并没有能力分辨哪些是自保的民团,哪些是对韦泽有真正敌意的民团。煽动起韦泽对民团的恐惧和敌意之后,韦泽只怕就会放手杀戮民团,这等杀戮一起,韦泽是别想真正占据广东了。

挑起省际矛盾,挑起地方矛盾,可是满清的拿手好戏。咸丰并不认为韦泽这等山沟里出来的土匪能破解满清挑起矛盾分而治之的手段。叶名琛虽然被韦泽击败,不过他兴起团练的法子却完全继承了这样的技巧。连天地会这样的本地造反武装都被打得在广东立不住足,不得不跑去广西和江西。对于急着在广东站住脚的韦泽来说,他越是着急,就越会犯错。等韦泽把民团当成自己的最大敌人之时,民团也就真的会和韦泽不死不休的斗争下去。

想到这里,咸丰命人起草诏书。诏书中命令曾国藩抓紧攻打九江,一旦攻克九江之后立刻顺流而下攻击江宁,以剿灭粤匪。

把诏书发出去之后,咸丰突然想,到底是粤匪先灭,还是韦泽先灭。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确定呢。

第39章 清洗(十三)

太监拿着咸丰写给曾国藩抓的诏书正在出门的时候,有人从养心殿外面直接冲了进来。那人走的又快又急,与太监撞了个满怀。两人的脑袋咚的撞在一起,太监稳不住身形竟然被撞到在地。

满清一朝太监地位极为低下,被人撞了之后,太监不仅不敢发怒,还强忍住疼痛赶紧抬头去看。却见冲进来那人是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这下太监大气都不敢出,得罪了军机大臣,即便军机大臣不方便杀这太监,皇帝也是一定要打死这太监的。不过托和络·穆荫明显没有计较这个的打算,他连看都没看自己撞了谁,直奔养心殿的御书房而去。

一进御书房,托和络·穆荫立刻跪倒在地喊道:“万岁爷!黄河在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决口,河水改道东流!”

咸丰早已经习惯了战败的消息,可他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黄河决口之后改道的消息。如同被雷劈的蛤蟆般,咸丰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整个人都呆滞起来。

黄河自从被北宋末年的光头前世杜冲掘开,从此之后河道变得十分复杂。直到万历初潘季驯治河功,才尽断旁出诸成道,把金元以来黄河东出徐州由泗夺淮的主流固定下来成为下游唯一的河道。几百年间,即便有所决堤,也会重新把河水堵回这条河道中去。

在太平军的人祸看着稍微有了改善可能的现在,黄河竟然决口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是上天的某种暗示么?咸丰脑子里冒出的是这样的恐慌。

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进入养心殿的时候也不比刚听到消息的咸丰好到哪里去。他也后同样震惊,同样手足无措。不过前来向咸丰皇帝禀报消息的路上走了这么一段,情绪得到疏解,总算是稳住了心神。他开始禀报最新消息。以往黄河决口之后走大清河(北清河),而这次决堤却与以往的位置不太一样,河南进入雨季之后雨水极多,在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处决口。几百年来黄河泥沙沉积,早就把黄河故道的河床抬高到比上游还高的地步。暴雨携带着大量泥沙堵顺流而下,短期内就极大的抬高了河底,以往的河道现在反倒成了“河堤”。水面很快就超过了河道,漫过河堤。满清的河务一直非常糟糕,河堤在奔涌的黄河水中浸泡了一段时间之后彻底崩塌,河水从不管扩大的缺口中奔涌而出,沿着低洼处直奔东边而去。

尽管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知道自己不管河务,黄河决口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身为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当然很清楚,自打满清初年,山东就没有一年不闹各种反清活动。根据奏报,奔腾的黄河水冲向东边之后,沿着地形肆意漫延。冲毁农田,淹没村镇。受灾最重的山东估计得有几十万流离失所的灾民,受到灾荒影响的百姓少说也得有两三百万。南边有太平天国造反,若是紧挨着河北的山东再出现大规模造起反来,两边再有所勾结的话,这天下可就真的有完蛋的趋势。

禀报决口消息的时候,托和络·穆荫一直跪伏在地上低着头,此时他终于抬起头来看着咸丰,“万岁爷!此时须得马上调集兵力回到山东,京畿的官军也要准备……”

刚说到这里,托和络·穆荫就惊恐的停住了声音,只见咸丰脸色铁青,即便是坐在龙椅上也呈现出摇摇欲坠的模样。这下托和络·穆荫再也不敢继续禀报,而是扭过头歇斯底里地喊道:“传御医,快去传御医啊!”

就在满清朝廷为黄河决口改道与咸丰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