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202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202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微笑着说道:“罗司令,这就是工业,工业能劈开大山,工业能能够改变河流的流向,工业能够让消息转瞬就传到几里几十里几百里之外。工业能让人自由的飞翔在九天之上。到以后,工业的力量甚至还能把人送上月亮去!”

前面几项都是罗大纲见过,至少是见到了雏形的。特别是飞艇的出现,让光复军有了空中力量,所以猛一听到上月亮,罗大纲还没觉得有多震撼,可是真的想明白了上月亮,罗大纲傻了眼,“都督,难道还真的能上广寒宫么?”

罗大纲对月球的认识和韦泽相差太大,所以韦泽摆摆手,“这个以后再说,英国佬能够从万里之外打到香港,靠的就是工业能力。我们解放了全中国之后,几万万人口,搞起工业来,英国人算个球。到时候咱们也可以让中国的国土大到时时刻刻都有太阳照耀。所以不用想那么多,好好干!”

听完了韦泽的话,有见识了这么多新出现的“工业技术”,罗大纲用力点点头,“都督放心,这次我一定能够拿下琼州。”

进军琼州是早就决定的事情,只是因为备战时期害怕英国人袭击光复军的水军,所以计划被迫延迟。现在与英国人恢复了冷和平,所以韦泽成立了第三军,又成立了海军。罗大纲出任海军司令,第三军由第一第二军的部队抽调骨干,征集了一批广西兄弟充实队伍。计划在5月2日部队开始渡海进军琼州。

琼州是个好地方,光是石碌铁矿产出的高品位矿石,就让韦泽赶到垂涎三尺,更不用说在海南岛还能种植橡胶。解放了琼州,无疑能让光复军如虎添翼。当然,前提是能够在钢铁技术上有所突破。

平炉技术“简单”,原理清晰,自打1863年出现后,主导了半个多世界的钢铁业主流。虽然后来被氧气顶吹的转炉给替代了,在1857年可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想降低炼钢的难度,高品位的矿石就是重中之重。现在从英、法、美国引进的反射炉已经开始试着生产,韦泽也秘密提出了平炉计划,开始小规模的建设。获得技术突破也就是这么一年半载的事情。

所以琼州无疑是天赐之地,如果能够解决高品位的铁矿石来源,不仅仅是枪炮产业,包括机械产业也能够出现一个质的飞跃。轧钢的钢质枪管能够普及生产,加上金属壳子弹,还有未来的锻铸的钢炮,韦泽不仅能够保证自己在之后的陆上战争中不会畏惧英国佬。甚至还能开发包括三胀蒸汽机这样的神器。过上个十几年,不仅仅是统一中国的问题,中国海军甚至能够在西太平洋上和英国佬互别苗头。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琼州无疑是光复都督府的本钱,更是中国的本钱。更重要的是,韦泽能否在几年内在两广和琼州建立起一个能够自我营运的工业体制。如果韦泽之前还认为只要完成了几项工业突破之后,就能考虑解放全国。现在和英国人打了一仗之后,韦泽认为他以前想的简单了,建立起一个制度,远比拥有简单的武器优势要来的更重要。

想到这里,韦泽严肃地说道:“罗司令,搞建设的事情交给我,打仗的事情就得你们多努力啊!”

听了韦泽的话,罗大纲突然立正向韦泽敬了个军礼,“都督,打仗的事情我们听你的,搞建设的事情我们也听你的。请督就放心,这次我们一定可以打下琼州。”

想让罗大纲这等豪杰的真心服从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让罗大纲这等豪杰真的服了,他们却也是极为可靠的。所以韦泽只是向罗大纲回敬了一个军礼,“那这次的战斗海军任务很重,罗司令还得多受累。另外,你这次估计很久还得回来,再去看看嫂子吧。她也是真的受累了。”

罗大纲叹口气,“都督,若不是咱们的医院,三娘和孩子只怕就保不住了。先前我还怨你,却是我错了。”

苏三娘和罗大纲在广州见面之后怀孕了,罗大纲五十出头有了孩子这本是好事。只是苏三娘也三十多岁,以前没什么生育经验,又属于高龄产妇,所以生育的时候遇到了难产。

若是在普通时代,生孩子都是自家解决,请得起产婆的人比例很小。而且产婆也不懂手术。在韦泽的命令下,所以光复都督府体制下人员,生育需要去医院妇产科。都督发话了,而且还是有着“科学理论”的支持,大家也不敢不听。妇产科建成了,也开始积累起经验。

托了这个战乱时代的“福”,光复军的军医们有充分的解剖尸体的经验,这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尸体。除了对枪伤等的研究,包括孕妇尸体也不少见。

大名鼎鼎的罗大纲的妻子苏三娘难产,眼瞅着大人孩子都要保不住了。最后主刀医师也不顾男女之嫌,做了剖腹产手术。孩子保住了,母亲虽然大失血,经过医院紧急输血,最后大人也保住了。

罗大纲也是个豪杰,只是广东广西有些地方风气比较“特别”,女人生孩子需要自己处理。而妇产科的主治医师不少都是男人,这可被不少同志认为不妥。但是韦泽下令,“干部需要带头移风易俗”,罗大纲心里觉得不爽也只能忍着。

知道知道了妻子和孩子是被从鬼门关里头救出来的,罗大纲才真心感觉到了医院的好处。只是他马上就要带兵打仗,这一去就是半年一年的,只能把妻子和孩子丢在广州。罗大纲知道韦泽是好意,所以趁此机会也算是表表态。

韦泽点点头,“发扬革命救死扶伤的精神。咱们的医院还是为大伙服务的。罗司令你有机会的话也多宣传一下,进了医院也未必能救回来,不去医院连得救的可能都没有。”

罗大纲也点点头,妻子被医生非常“密切”的接触了,罗大纲其实也觉得不爽,可是见到了妻子腹部可怕的刀口,罗大纲反倒是想通了。做着这等手术,谁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啊。医生是救人的,罗大纲不仅没理由埋怨大夫,还得真心的给人家送礼感谢才对。

安排了罗大纲的事情,韦泽就召集起了常委会议,“这次的预算案执行的时候,我敢保证,定然有试图中饱私囊。所以监察机构需要加强力度,严格审查。敢对政府的钱动手的人,我这此时要人头的。而且不是杀鸡骇猴,而是决不允许!”

韦泽说着严厉的话,视线扫过几位常委。只有林阿生还能直视韦泽。其他几个人都有些微微别开眼神的动作。

正当韦泽准备继续谈论的时候,秘书跑了进来,递给了韦泽一份文件。韦泽拿起看了一遍,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都督,怎么了?”看到又能调转方才阴冷话题的机会,李玉昌说道。

“翼王石达开出走了!”韦泽冷冷地说道。

光复都督府里面的人好久都没关注过太平天国的事情,到了广东之后有太多事情要办,哪里还有心思管别人。所以过了好几瞬,大伙才想起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人。而翼王石达开从太平天国出走,从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还真的是件大事呢!

第100章 天国分崩(一)

“翼王石达开……”林阿生慢悠悠的念着这个名词,看到其他与会者有点讶异的目光,林阿生解释道,“好久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我有点念都念不利索。”

曾经在天国混过的同志听了这话都只是笑了笑,脱离太平天国不过一年功夫,太平天国在这些兄弟的思维中就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在广东经历了太多事情,又长了太多见识。再回想太平天国,大家都觉得怪怪的。有些人连笑都没笑,李玉昌这等从龙韦泽的人原本对翼王石达开就没什么印象,此时更不会生出什么怀旧的感觉。

“都督,情报里面可否有说石达开为什么要离开太平天国么?”林阿生接着问道。

“石达开给洪秀全上了个表,说自己要去远征。远征之前他命令队伍里面忠于洪秀全的人回天京。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韦泽平淡地说道。

“这就是出走么?”李玉昌颇为讶异。

听了这个问题,林阿生只是瞟了李玉昌一眼,却什么都没说。

韦泽倒是不计较李玉昌不懂军事,他答道:“都不用说我军的纪律。哪怕是杨秀清在世的时候,太平军里面谁敢这么干,杨秀清定然会砍了那人的脑袋。”

“石达开要谋逆?”李玉昌讶异的问道。

“石达开要谋逆?”洪秀全恼怒的问道。

在洪秀全面前的是天官正丞相林凤祥,此时林凤祥已经听完了洪秀全所说的情况,把这些情况和林凤祥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情况一比较,林凤祥大概确定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从去年开始,淮军就开始南下。江忠源先是兵分两路,一路佯攻凤阳,牵制凤阳附近的太平军,另外一路则是猛攻寿州。寿州乃是重镇,可以说是淮南屏蔽。若是被清军攻下寿州,整个淮河防线就完蛋了。指挥淮南战事的李开芳调集起部队前去增援寿州。

没想到江忠源这是虚晃一枪,等李开芳的援军抵达寿州,江忠源派遣小部队装成清军主力,而真正的主力则突然东进,与原本就开始进攻凤阳的李鸿章合兵一处。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竟然攻下了凤阳。凤阳虽然没有寿州重要,却也是淮河上的重要城市。淮军有了凤阳做跳板,开始从容的大量派兵南下。

在韦泽主持安徽军务的时候,太平军已经清除了淮河以南的清军据点,并且大力向淮河以北渗透。那时候太平军看着蒸蒸日上,地方上的地主团练们倒也算是老实。等到天京之变爆发之后,地方上的地主武装都认为太平军也就是这么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一待清军南下,他们纷纷起来响应清军,整个淮南局势竟然顷刻间就败坏的一塌糊涂。

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林凤祥不得不在一月下旬前去皖南指挥战事。天京城里面只留下了洪秀全和石达开两人。那时候林凤祥就觉得石达开其实不想让他离开天京城,可能够指挥淮南两位丞相的也只有林凤祥一个人。林凤祥虽然觉得石达开与洪秀全之间矛盾重重,可此时军情紧急,也不顾不上那么多了。而且林凤祥觉得,天国局面处于困顿之时,洪秀全与石达开总应该能够相忍为国,不至于再闹起冲突来。可林凤祥没想到,他离开天京城不过三个月,石达开与洪秀全就彻底闹翻了。

见林凤祥不说话,洪秀全追问了一句,“林丞相,石达开是不是要谋逆?难道他要学韦泽不成?”

林凤祥实在是不想回答洪秀全的问题,特别是洪秀全竟然拿出韦泽来说事的时候,林凤祥就更加不爽起来。林凤祥出发前,太平天国得到了消息。在广东的韦泽因为禁烟而与英军交战,最后击败英军的消息。当然,这个消息也是韦泽专门扩散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动摇一下满清朝廷。太平天国方面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颇为惊讶,洪秀全说了一句令林凤祥怎么听怎么不爽的话,“韦泽竟然和洋兄弟打起来了!”

不仅林凤祥听着不爽,林凤祥看得出,石达开也很是不爽。禁烟乃是太平天国的传统,洪秀全不支持韦泽也就罢了,对于韦泽没有被英国人打败的事情,洪秀全的语气听起来颇为遗憾的样子。

天京事变发生了一年多之后,太平天国上下其实心里头跟明镜一样,若不是韦泽不想和天国兄弟自相残杀,就以韦泽当时在天京城内以及在镇江与常州的兵力,集结起来之后干掉韦昌辉、秦日纲等人,干掉幕后指挥的天王洪秀全那是绰绰有余。洪秀全不记着韦泽的好,他至少可以闭嘴不提韦泽。可在背后如此说话,听在兄弟们耳朵里可是会让兄弟们寒心。

林凤祥觉得洪秀全此时根本没能放下天京之变的心结,对于兄弟们很是忌惮。只是他也不能就此指责洪秀全,若是指责起来,只怕洪秀全反倒心理面会更加忌惮起来。

“天王,臣以为翼王还不至于有谋逆的心思。”林凤祥看着洪秀全那略带紧张的神色,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林凤祥说的如此肯定,洪秀全的神色也稍稍放松下来,他继续问道:“石达开要学韦泽不成?”

林凤祥心里面叹口气,韦泽在太平军中的影响并没有随着他脱离太平天国而减弱。相反,随着韦泽在广东站稳了脚跟,又进兵广西,眼看着就要占据两广。不少天国兄弟提起“齐王”来,都有种说不清的情绪。韦泽在太平天国的时候,战功赫赫。那时候的太平天国可以说是无比兴旺。太平军击破了周围的清军,眼瞅着就能建立起稳固的地盘。韦泽走后,太平军就遭到清军围攻,各地战斗激烈,却难有突破。

威名赫赫的“齐王”在太平军中时,骁勇善战,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威名赫赫的“齐王”离开太平军之后,依旧是所向无敌,纵横天下。对比双方的情况,大家不可能没有什么想法。而且林凤祥明显能够感觉得到,大家提起韦泽的时候虽然言语含糊,其实更多的想到只怕是韦泽的顶头上司东王杨秀清。杨秀清虽然跋扈,可他的确是太平天国的主心骨。有杨秀清居中调遣,没人敢违背命令,各路军队也能有互相配合。

在杨秀清主政的时候,洪秀全没机会说话。没机会说话固然让大家觉得天王值得同情,没机会说话也会让大家看不到洪秀全的问题。洪秀全杀了杨秀清之后终于能够以天王的身份大声说话,发号施令。于是大家清楚的看到,无论在军事还是行政上,洪秀全的确没办法与杨秀清相比。这两者之间的落差,让兄弟们都非常失望。

就林凤祥所知道的信息,石达开以九江战事紧急为理由带兵离开天京城之前,洪秀全干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他把林凤祥好不容易说动调去常州镇守的张应宸所部调回天京城驻扎。张应宸是参与天京事变之后依旧活下来的一个,也是洪秀全信得过的人。在太平天国的众将里头,张应宸也是得了韦泽真传,战斗能力非常强悍的一位。

林凤祥能够理解洪秀全的心思,把张应宸调回天京城负责天京城的防卫任务,洪秀全就能随时镇压任何有可能的“叛乱”。洪秀全吃过大苦头,内心缺乏安全感。对他来说,这么做倒也不稀奇。

可作为太平天国的天王,作为太平天国的领袖,把自己定位在一个需要用武力才能获得安全的地位上,完全是自贬身份。太平天国的兄弟们都是聪明人,洪秀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