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25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25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起来。

战场上杀敌,韦泽根本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现在参与到屠杀中,韦泽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反感。几乎把胃里的东西给吐了个干净,韦泽的大脑还是颇为清醒。土家村落绝对不是什么纯洁的天使,他们残暴对待客家村落的行动,韦泽只是没有亲眼见过,只是没有亲身经历过而已。有今天的下场,必然是咎由自取。

根据约定,太平军不要财货,只取粮食。搬了粮食之后,韦泽带队先离开了村子。在约定的聚集地,韦泽与带队进攻另外一个土家村落的韦昌荣汇合了。

另一支部队人数齐全,定然是打了一场全胜之仗。韦昌荣的脸色非常难看,见到韦泽之后,他闷声闷气地说道:“我这边几乎给杀光了。”

“我这边也是。”韦泽答道,“下一步就是吴家镇。”

沉默了片刻,韦昌荣突然说道:“四叔,这广西是待不下去了!”

若是以往,韦昌荣能说出这样的话,韦泽一定会大为惊讶,至少也是要称赞一下韦昌荣。太平军兴起前,广西的土客仇杀就到了一个爆发的边缘,各地已经是烽烟四起。太平军与清军激战,整个广西都失去了弹压的力量,仇杀加倍的激烈起来。

读历史书的时候,韦泽一直不明白为何太平天国不在广西继续发展壮大,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反倒是一路从广西打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去。亲眼看到土家客家的仇恨积累到何等程度,韦泽算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广西作为革命的火药桶,爆发之后并没有燃起冲天的革命火焰,广西激烈的土客矛盾矛盾将原本就很贫困的广西打得更加残破。

原本就贫困的广西就没有能力支撑起一个向外扩张的政权,眼下这样一个在激烈的土客仇杀中日渐残破的广西,更没有一统天下的。

只是亲眼看到,亲自参与了激烈的仇杀之后,韦泽根本没心思赞扬韦昌荣的聪明。他已经在考虑,既然韦泽当时南下梧州时所说的是在梧州召集人马,或许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转回头与太平军汇合。

“四叔,我等能让此地的百姓和我们一起走么?”韦昌荣见韦泽不吭声,忍不住又问了自己更加关心的内容。韦泽早就亮明了态度,此时最要害的莫过于召集人马。村民们破了两个土家的村子,他们已经玩命的往自己家搬东西。若是破了吴家镇,天知道他们会不会想着据守吴家镇。若是那样的话,村民们怎么可能还会选择继续跟着太平军。

韦泽现在情绪颇为低落,他到现在领着自己的部队也杀过上千的清军。大垌一战,若是加上因为韦泽而死的清军,上两千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次破了两个村子,两个村子至少死了两千多人。这感觉对韦泽来说非常不好。即便如此,韦泽也强打起精神说道:“昌荣,吴家镇是一定要打的。我们现在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若是不能打下吴家镇,我们吃什么去?至于百姓怎么想,那就只能给他们说道理。”

韦昌荣建议道:“四叔,不如这样。若是打下吴家镇,我等不妨把镇子给毁了,若是有一个完整的吴家镇落在了当地百姓的手里,他们怎么还会想跟我们走?”

“打了再说。”韦泽无奈地说道。

等回到驻地,太平军的兄弟们也不像以往那样吹嘘自己的战功,大家都沉默的做饭,吃饭。太平军出身百姓,哪怕是对万恶的土家进行了杀戮,战士们也没有什么高兴的。

在韦泽等人吃完饭之后,阮希浩赶了过来,后面跟着六个村子的村长与长老们,见到韦泽之后,阮希浩上前拱手行礼,“韦检点,准备何时攻打吴家镇?”

“等我先看看地形。”韦泽说道,“另外,还请大家说说以前你们是怎么打的吴家镇。”

5月2日,张应宸乘船回到了梧州附近的太平军营地。与几天前相比,营地防守的模式已经大大不同,女性的巡逻队扛着火枪,拎着长枪,如同男子般在营地外巡逻。张应宸以一名老军人的眼光看这样的纯女性部队的时候,感觉有些怪怪的。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说,路线安排,队列编制,女性巡逻队的训练很不错。她们足以震慑住面对一般两般的百姓与土匪。问题就出在这个风格上,无论如何,张应宸都感觉这支纯粹女性组成的队伍没有男子军队的那种杀气。男性的巡逻队看到可疑人等,立刻就会跟发现入侵自己地盘的猛兽一样试图进攻。女性巡逻队的特点是,她们也知道各种条例制度,问题是,女性们就是没有这股子杀气。她们好像是在努力做一支军队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支真正的如狼似虎的军队。

即便如此,张应宸也觉得放心不少。若是纯粹由男性来保护整个营地,人数兵力很是不够。哪怕是一支努力去做军队的女性部队加入到军事体系里面,也能够提高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至少在战斗中,张应宸不用考虑如何去保护女性营地。就清军那水平,不可能轻易击破这支女性军队。

一回到中军,张应宸却看到了一位南王的侍卫等在军中。见到了张应宸,侍卫立刻上前询问道:“韦检点何时回兵?”

张应宸一愣,他是知道南王冯云山肯让韦泽南下梧州,重要的原因就是冯云山相信韦泽能够在梧州召集大量的人手。太平军现在最匮乏的就是兵力,冯云山很欣赏韦泽行军打仗的能耐,特别是韦泽数次单独出击,战果颇丰。

只是韦泽这才出来半个多月,哪里能够轻易的拉拢起大量的军队。太平军与其他武装力量相差太多,天地会的那帮人根本不服从韦泽的号令。而且张应宸还听说过,在太平军起家的时候,曾经有上万的广西三合会的试图入伙,最后双方还是没有谈妥,三合会的人最终也是离开了太平军单干。

然而侍卫的情绪颇为急躁,张应宸也只能敷衍着说道:“这位司马,我等正要打一个叫吴家镇的镇子。还得需十日左右。再说,梧州还没能打下来……”

侍卫可不是来讨价还价的,他颇为严厉地说道:“只怕等不了十日。南王有令,东王已经催促数次,若是韦检点能打下梧州,那就赶紧打,若是打不下,就立刻赶往桂林。”

听到东王杨秀清亲自下令,张应宸也有些懵了。韦泽这支小部队大概占了太平军三十分之一的兵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韦泽开会的时候说过,自己若是投入攻打桂林的战役,起不到多大作用。若是能吸引清军分兵南下追赶,却是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到现在为止,韦泽等人已经干掉了两百多的刘长清所部的清军,却没见到清军有大举南下的迹象……

想到这里,张应宸继续问道:“不知可有清军前来追赶我们。”

“一路之上却没有见到。”侍卫答道。

张应宸笑道:“这位司马,我此次回来,乃是带兵去吴家镇。韦检点也在吴家镇,你和我等一起去好了。”

第11章 土家客家(十一)

“张兄弟,你为何要带这些丝绸?”侍卫与张应宸一行行军的时候,对搬运几匹绸缎很是不解。太平军中现在不尚奢华,丝绸那都是王爷们用的东西。而且张应宸等人搬的这些丝绸用过多次,经风见雨的,颜色很差不说,曾经光滑的表面现在更是脏兮兮的。

“这是原来我们搭帐篷用的。”在船上顺风,行舟也不是太费力。张应宸等人不用帮忙,也有些闲暇聊天。韦泽不爱那些奢华之物,丝绸质地细密,用来挡雨非常合适。韦泽的部队就靠这东西在雨中也能休息。

侍卫没想到韦泽等人居然这样使用绸缎,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倒是张应宸询问起太平军主力围攻桂林的事情。侍卫长长叹口气,“那向荣极为奸猾,竟然挡住我们。”

太平军突袭桂林的时候,派了300人穿着向荣部队的军服,打着向荣的军旗,试图伪装骗过桂林守军。这些军服与军旗自然是在大垌之战中缴获的物资。结果向荣竟然提前一刻赶到了城门这里,揭破了太平军的计策。突袭不成,太平军只能靠围困桂林。因为缺乏攻坚力量,始终无法攻破桂林这座广西省府。

原本南王冯云山是有意南下夺取梧州,再挥军回到广东,这才会同意韦泽南下。然而洪秀全是要攻打大城市,杨秀清也支持洪秀全的想法。所以韦泽这么一支300人的部队才格外的得到了“重视”。

说了这些,侍卫有询问起张应宸攻打吴家镇的事情。张应宸是亲自查看过地形的,吴家镇比起永安以及梧州自然是大大不如。靠兵力硬攻也能打下,只是那样做的话,伤亡必然很大。张应宸很敏锐的感觉到,韦泽虽然战意坚定,却也是不想死人。简单的向侍卫介绍了局面,张应宸也沉默下来。

吴家镇也是打过不少仗,防御布局颇为合理。前门大路上有炮台防御,镇子的围墙皆是石块垒成,听客家几个村落中进去过吴家镇的人所说,镇子的围墙上还有可以站立的地方,用云梯攻城也会伤亡很大。

镇子背面靠着一处悬崖,张应宸亲自爬上去过,想看看能否垂下长绳,滑下去。结果山上杂木横生,大部队难以上去。而且悬崖与城墙之间有不短的距离,城墙后面居然有一道沟壑,根本没办法从那里进攻。吴家镇也有巡逻队,张应宸想来想去,只能从侧面进攻。虽然得越过护城河,但是派兵破坏了吴家镇引溪水的渠道,再用长梯攻击,想来是可以的。

水路只用了一天就赶到了吴家镇,张应宸带着增援的两个卒的部队赶到了吴家镇。远远就听到了炮声。见识过清军对永安的炮击,吴家镇的火炮根本不算什么。至于那火枪,更是一大玩笑。不用看,只用听,张应宸就判断出来,吴家镇持续不断的火枪射击纯粹是用来壮胆的。韦泽是绝对不可能让兄弟们以密集阵形进攻吴家镇。

果然,到了营地之后,张应宸看到部队中杀声震天,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但是没有大规模进攻的动作。这不过是偏偏吴家镇那帮土包子开枪放炮,对其火力点进行观察。

“韦检点在哪里?”张应宸问道。毕竟跟着侍卫,张应宸还是得赶紧办事才行。

“韦检点在村子那边。”主持试探性进攻的是韦昌荣,胡成和与韦泽都不在。

到了村子附近的山坡,张应宸等人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却见山坡上站了好大一群人,更令人惊骇的是,半空中有几张极为巨大的伞正在慢慢降落。远远看那伞的质地,张应宸知道是韦泽部队的帐篷布。水干了之后留下的大块的水渍清晰可见。而伞下面有数十根绳索,绳索下面竟然吊的有人。

侍卫也从来没见过如此场面,他目瞪口呆的看了一阵,然后有点结结巴巴地问道:“张兄弟,张卒长……”

凌空飞翔是中国认为神仙才能办到的事情,哪怕是身上背了这么大的伞,能在天空飞,也吓得这些兄弟们心脏扑通扑通乱跳。

张应宸也没听韦泽说过这件事,他来不及回答侍卫的问题,急急忙忙的往前冲。到了近前,张应宸才见到,原来是一处颇为类似吴家镇后山的地形上,一众兄弟们背上背了那巨大的伞,从离地数丈的地方蹦下来。那些伞好像还有什么在撑着,虽然丝绸很软,却都支棱起来。借助着山风,半空中的兄弟们缓缓向前方滑落。落到地上的时候,这帮兄弟们一个个全须全尾的,竟然是没受伤的模样。

不过张应宸的实现向其他地方看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对。却见旁边就有一种明显是摔了腿的兄弟坐在地上。还有几个不知道是不是脑袋先着地,脸上有血痕,头上裹着布。还有些摔的不是很重的兄弟一瘸一拐的在别人的搀扶下正在溜圈,想来是要活动开筋骨血脉。

再细细看,却见韦泽正领着胡成和站在兄弟们跳下来的山坡上指挥。这下张应宸已经明白了,韦泽还是决定从吴家镇防卫相对松散的后山上动手脚。若是有一帮兄弟能够背着大伞从后山上跳下去,落进吴家镇的后墙,那时候只需有人能够守住后墙,大伙就能从后墙那里爬进去。

这想法很容易就能想到,可是真的把这么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战术变成现实,张应宸还是觉得头一阵阵的发懵。韦泽早就给人一种很难形容的感受,张应宸对韦泽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悸动,韦泽已经远远超出了张应宸的想象之外。

“这……这……这……”能当上太平军的侍卫,自然是悍勇之辈。可这为侍卫跟结巴了一样,反复就这么一个字。张应宸扭头一看,却见侍卫张着嘴,看着兄弟们从原本注定能摔死人的高度义无反顾的蹦下来,然后安全的落在地上。想到侍卫此时的惊恐,张应宸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张应宸尽量用平静的声音说道:“这位兄弟,你先在这里等等,我现在就去请韦检点下来。”

抛下侍卫,张应宸继续向前走。他这才注意到,韦泽可不是一味的让大家从数丈的高处向下跳。和往常一样,旁边有好几个练习的地方,从几尺到一丈,还有一仗五的高度上,两根长长的竹竿上绑了绳子,兄弟们把身上的绳索套在那绳子上,然后跳下来,有竹子做缓冲,兄弟们就这么很有弹劲的慢慢落到地上。

还有管军事训练的军官,指挥着大伙跳。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姿势,整个人侧过身,腿部也很古怪的样子。谁做的不好,军训官就是指着一通大骂。边骂,自己还边做出相应的示范。

上到山坡上,张应宸也不管下面的侍卫,而是先跑过去拽住一个大伞看起来。原来伞内竟然用竹条扎了一个架子,就跟风筝一样。这下张应宸才算是明白,为何这丝绸面的大伞竟然能够张起来。

看完了新鲜,张应宸才将有侍卫前来传递军令的事情告诉了韦泽。韦泽听了之后,带着胡成和下了山坡。此时侍卫总算是缓过来劲,一面瞟着跳伞的兄弟,一面将军令交给韦泽。

看完南王冯云山命令韦泽带兵北上的军令,韦泽答道:“还请这位兄弟回去向南王禀告,韦泽打完吴家镇,就回启程回兵。”

第12章 土家客家(十二)

“韦检点,这真的行么?”侍卫跟随在韦泽身边,看看搬运中的降落伞,又看看旁边神定气闲从容指挥的韦泽,终于忐忑不安的问道。眼前的一切完全超出了侍卫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