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293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293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看完这段,韦泽放下了文件。他捏起了毛豆吃了几个,又灌下一口啤酒之后才说道:“的确有趣。这是何人的报告。”

毕庆山则是用筷子夹起了罐头装的红油鱼干,他答道:“这个人叫尹晓峰,是江门镇压地主的时候当作投靠我们的典型的人员。我去人事部调了他的资料,资料开头上的重要索引上批示了不可重用。”

“你想在上面补充调整么?”韦泽问道。以前韦泽也听说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档案中有这个情况,往往一位重要人员的批示就能决定某些人一生的仕途。那时候韦泽还觉得这么做很是过分。不过现在韦泽不仅不觉得这么做过分,他自己还把这个人事处理方式给制度化了。

其实不可重用四个字后面还会有一个引用相关不可重用的理由。那个理由是一个编码。例如对与旧时代人员不可重用,或者是此人有重大问题,不可重用。这些都是秩序的内部规则,是不能公开拿出来讨论的。但是不能公开讨论,却不等于没有明确理由。

当然,如果毕庆山肯负起责任来,他就可以在上面做出批示。一旦有了这位国务院总理的批示,以后人事部门对尹晓峰的使用就会取消很多限制。当然了,如果尹晓峰出了问题,毕庆山的历史上就会记下一笔。

权力与义务是相对等的,毕庆山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起责任来。

毕庆山答道:“这个同志,我看他也是拼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过我是觉得他功名心很重的一个人。”

韦泽觉得毕庆山这巧妙的回答很有趣,这摆明了是毕庆山不肯为尹晓峰背书。韦泽笑道:“他毕竟是有些能让你看上眼的东西,不妨拿出来说说。”

见韦泽如此配合,毕庆山说道:“这个同志认为,现在想提高妇女地位,就得扩大各个单位的妇联工作,选出更多女性出来工作。他认为自梳女们可以当作团结的对象。”

“呵呵!”韦泽连连点头,“很有想法么!”

毕庆山苦笑道:“他不仅有这个想法,他还认为需要招收更多的女性党员,这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光复党的妇女工作。我原本觉得尹晓峰这家伙即便是被批示不可重用,但是他的意见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所以还在奇怪为何江门的同志竟然完全不配合。现在看,他都敢提出有关党的工作,江门同志没把他工作给撸了,说明同志们还是挺宽厚的么!”

韦泽不想批评毕庆山,更不想批评江门的同志。就韦泽得到的情况来看,与其说这帮同志是宽厚,还不如说这帮同志们是对妇女工作有抵触情趣。

见韦泽沉默不语,毕庆山继续说道:“而且这个尹晓峰还提出了一个很扯淡的要求,就是把购房给拉进妇女解放和结婚里面来。所以我觉得这家伙功名心太重,为了能够出风头,他是什么都不在乎了。”

“呵呵呵呵……”韦泽干笑起来。他并不想嘲笑尹晓峰,尹晓峰的想法与韦泽会有极大不同,但是利用购房等条件推动妇女工作以及不久之后的结婚潮,韦泽也在进行这样的考量。

以前韦泽光看历史上那帮“名臣”批“奸臣”,说奸臣们好生事,做事只求结果。现在韦泽突然有些明白了这种批评的所在。必须承认的是,从政治上进行考量,韦泽绝对属于“好生事”的生事大王。

历史证明,国家政策介入到房地产里面之后,各种人情都会全面渗透到这种分房里面去。所以韦泽考虑的是贷款买房体制,当然,这种体制牵扯的问题就多了。所以他还在考虑。

而突然有这么一个在档案上写了“不可重用”的家伙,竟然提出了好些表面上看与韦泽未来要实施的政策非常相似的意见。韦泽也觉得有点意外。到底该怎么处置这个家伙呢?

“喂喂!都督,难道你也有过如此的想法。”毕庆山半真心的问道。

“你有过这个想法么?”韦泽问毕庆山。

毕庆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有过这类想法,不过还不太有要领。”

韦泽现在能够确定,好生事的家伙们其实骨子里头都一样,面对能够利用的对象,大家未必会干,却绝对会去想,所以他说道:“我给你讲一个我的看法。咱们都知道咱们的土地上是有边疆的。而经济上也是有边疆的。”

“经济边疆?”毕庆山从未听韦泽说过这个问题,他慢慢品味着这个词汇。

“土地上的边疆这个好理解,边疆之内所有人都在一个制度下。现在淮河南北两边的制度截然不同。这就是土地边疆。经济边疆其实与这个类似,谁追随的是我们的经济制度,我们的经济制度能够扩张到什么程度的范围。这个范围内的就是经济体,这个范围之外的就是经济边疆。所以庆山,你觉得土地边疆与经济边疆相比,哪个比较大?”韦泽在最后还提出了一个问题。

毕庆山慢慢点着头,“土地边疆的确更大一些。”

见毕庆山回答正确,韦泽继续说道:“组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组织内的人要靠这个组织吃饭。现阶段相比,没什么能比这个遮风挡雨的房子更能让大家心甘情愿跟随组织的手段了。年轻人现在不靠家里,当然买不起房子,不过只要大家真的肯跟着我们干,可以分期付款么!我们也不用什么利滚利,一年固定5%的利息。5年、10年,总能分期把钱付清吧。他们离开了我们的组织,去哪里弄这么多钱出来?每个月都要支付按揭。那就自然得跟着组织走了。”

毕庆山当然知道韦泽绝非什么好人,用这样冷酷的经济手段来实现一些措施倒也能算得上非常有效。只是这样的冷静的态度的确是比较骇人了。

“都督,我们能保证这些人会这么做么?”毕庆山问道。

韦泽笑道:“我们不是神仙,我们更不是什么算命先生。测算无疑在小说里头能说说,可是咱们真的能做到的是什么?我觉得我们竭尽全力能让这个政策不走样就不错了。庆山,如果采用了这个政策,我得先和同志们说清楚。谁在这么大的利益里头往自家捞好处,那就不要说国法无情。”

毕庆山也认同韦泽所说的做不到测算无疑,不过毕庆山却觉得韦泽或许是能够例外的。因为国法无情是光复党达成的共识,写进了党的决议里面。而韦泽现在所做的事情,无一例外都是有之前的事情做铺垫。

“都督,我觉得大家不会干这种傻事的。”毕庆山还是得打圆场。毕竟国务院将负责这个政策的具体执行,一早就预言有同志会出事,那也太晦气了。

韦泽爽朗地笑道:“希望如此吧。”

看着那温暖的笑容,毕庆山心里头其实是有点发冷的。一直以来,韦泽做出的预测极少有错误。从天京之变前韦泽对杨秀清的忠诚,到天京之变时韦泽为了避免太平天国内部彻底分裂做出的努力。这些看着对别人有着最大利益的事情,放到五年十年为长度的时间上来看,韦泽则是最大的受益人。

1853年,当韦泽手里只有那几千号人的时候,谁又能相信,那位太平天国的小检点,10年后就能占据淮河以南的所有土地?

在这样的强烈感觉之下,毕庆山跟了一句,“希望如此吧!”

第80章 经济边疆(十五)

尹晓峰被江门组织处叫去问话的时候心里面难免有些惴惴。当得知组织处是想了解尹晓峰愿意不愿意前去广州工作的时候,尹晓峰心中是又惊又喜。组织处的工作看似高深莫测,这些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更高级别领导的意思。而尹晓峰现在是个副市长,调去广州的话只是成了广州城某个区的办事人员。即便相差未免太大。

仔细回想这些日子以来的事情,尹晓峰并没有觉得自己得罪过谁。只要不是被人恶意对待,这种调动就只有一种可能,他终于能被正常对待了。尹晓峰从来不敢谈他老岳父一家,这个被镇压的家族现在成了尹晓峰难以形容的关系。正式因为他老岳父家族被镇压,所以为了树立典型,尹晓峰才被“重视”。而这种重视,又让尹晓峰在仕途的道路上根本走不远。这真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形容。

所以不管这次调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尹晓峰爽快的向江门组织处的同志说道:“我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命令!”

1853年8月下旬,尹晓峰带着女儿飞飞一起到了广州。到了广州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赶紧安顿住宅,给他女儿办小学入学的事情。到了9月,在飞飞入学之后,广州这边就提出了整个广州市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购房的预案。

这不是福利分房,而是按揭买房。国家向购房人员提供贷款按揭,偿还贷款的方法是直接从这些人员的工资里面扣除每个月需要偿还的数目。尹晓峰一算这笔账,忍不住咧嘴苦笑。这房子采取按揭的模式是有利息的,广东这边商业发达,民间贷款很是常见。政府提供的这个每年4%的利息,在这个时代就是无限的仁政了。

只是房子这玩意贷款时间越短,每个月要交的东西越多。而房子贷款时间长了,每个月的压力虽然低,总体还给银行的钱总数大大提高。这两种取舍之间非常困难。

岳涟漪的选择非常简单,“我带的嫁妆买房子足够,另外,抓紧买自行车。飞飞上下课之后咱们能把她带回家。我会抓紧去看看那些新修建的房子,咱们全款买,自然得好好选选。”

有这么能干的老婆,尹晓峰突然觉得自己有种倒插门的感觉。可仔细想想看,这不对啊!岳家被连根拔起,是尹晓峰向岳涟漪提供了安身之地。也是尹晓峰率先选择了投奔光复军,这才混了个出身。可为何现在看起来与光复党走的更近的是岳涟漪呢?她好歹也是坏人的家属好不好!

尹晓峰提醒自己的老婆,“涟漪,你就不担心人家看了之后心里面不高兴么?”

“他们高不高兴与我何干?”岳涟漪翻着眼睛答道。

“万一他们提起你的出身……”尹晓峰试探着说道。

岳涟漪带着一股强烈的恶意冷笑道:“呵呵!他们提不提不重要!他们提这个是要扰乱我的心思,让我觉得我没前途了!若是事事都听别人怎么讲,那我不用活了!”

“哦?”尹晓峰一愣,“你觉得没人挡了你的前途?”

从老婆岳涟漪嘴里听到的这段话实在是极为震撼,尹晓峰觉得自己是罪人的女婿,这已经遭了罪。而岳涟漪干脆就是罪人的女人,却反倒能够履险如萍么?

“晓风!”岳涟漪脸上带着一种不太友好的表情,“他们要挡我是怎么挡的?就是不让我升官么!让我多干活么!然后想方设法的逼走我。这很好啊!我就不升官,我就只干活。能干的动,我就干,干不动,我就不干。和他们斗么!再说了,现在世道好,这些人也不会和我爹那时候一样,公然就欺负人。”

听到岳涟漪竟然这么直白的声称她爹时候的世道是公然欺负人的世道,尹晓峰突然觉得滑稽的同时,又觉得眼前一亮。尹晓峰是希望永远没人提他岳父,而不是真心觉得他岳父的时代有什么问题。在尹晓峰看来,他岳父横行的时代和现在光复党主政的时代区别不大,最大区别就是谁当政而已。次之的区别就是中国能不能打得过洋鬼子。至于这个时代的不同,并不是尹晓峰真心关注的。

“真的没人刁难你么?”尹晓峰终于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妻子了。

“我又不想当官,施政工作就是修桥铺路盖房子,这是积德的事情。怎么,挖个土,搬个砖就是刁难了么?不挖土不搬砖这房子怎么盖起来?想欺负人,那是想方设法的坑你,那也得你自己上当才行啊。只要懂技术就不会上当。你以为我努力学习,是白学的?”岳涟漪没好气的对尹晓峰说道。

“这……”遭到了如此抢白,尹晓峰竟然无言以对。

“一旦到了让交钱的时候,就赶紧把房子买了。跟着政策走,那就没错!”岳涟漪下了断言。

虽然没有妻子岳涟漪的心胸,但是尹晓峰却也不是不想求进步的。调动了工作之后,他也知道自己不该乱说话。毕竟这么一个新环境之下,他还是希望能够好好经营。带着耳朵去听,自然就能听到太多的说法。买房自然需要一大笔钱,尹晓峰自己的积蓄不太够,有他老婆拿出嫁妆的钱,经济压力整个就消失了。而市政部门里面有钱人不是那么多,最近大家谈起房子的事情,各种说法都有。那帮干部们无疑是希望动用“丹书铁券法”许给他们的退休金购买房子。听着那帮人吹嘘着自己退休后能够拿到多少钱,尹晓峰是真心的羡慕。

负责主导这个政策的韦泽很快就感受到了这样巨大的压力。在中央会议上,韦泽不得不与党团干部们商量着各地政府部门大院的事情。“中央干部是要去南京的,而且这些人走南闯北,未来也不一定就完全在南京定居,若是到地方上当了干部,那还得调动工作。所以中央干部,省管干部,他们的住房是分配制。现在关键是下面的同志,他们工作很可能不会调动,这就得定个制度出来!这方面的工作,大家得先定下一个章程出来。”

“都督,肯定有同志想多买几套房子,这个允许不允许?”总理毕庆山问道。

“当然不允许给自己买!”韦泽毫不迟疑地答道。

全国代表中间立刻爆发出了一阵嗡嗡的讨论。这年头谁都别想再当地主了,所以置办一些房产无疑是大家都希望的。可韦泽公开表明不允许大家多买房产,这未免让一些人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我们又不是不掏钱买,为什么不能多买几套?”这样的问题自然是脱口而出。

韦泽早就料到有人会反对,他大声说道:“现在房子总共能盖出来的就没多少,现在是尽可能让各部门的人都先有房子住。大家自己的不是没房子住,每个人先占了一堆房子有什么用?来,谁反对,公开说说理由!”

光复党中央委员会现在兼任了劳动者大会的权力,是新政府里面真正的权力机关。党团实际上是最高权力机关,党团人员自己认可的理由当然不是没有,只是让中央委员们都认同的理由,这个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讨论稍稍消停了片刻,还是有人站出来说道:“我要接父母到广州来住,还有些兄弟姐妹,他们到了广州不能没房子住。他们不太可能跟着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