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06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306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凤祥并不是小气的人,既然要让捻军彻底搅乱河北、河南、山东,除了五千支准头枪,太平军也调拨了五十门火炮给捻军。方便行动的三寸炮在韦泽这里属于落后的武器,可面对菏泽的敌人,这就是战争之王。

庄寨是个产粮区,比较富裕,有自己的护墙,也有自己的团练。眼下团练队伍即便被刘黑七带走了一大半,却还剩下了百十号。捻军的吼叫声虽然被他们听到,但是他们觉得捻军到处流窜,根本不可能携带大炮。庄寨的团练对大炮的理解就是那种动辄几百斤,搬运起来极为困难的玩意。

夯土的围墙上开了枪眼,团练们可以从这里往外面射击。就在团练们紧张的等待着捻军逼近,并且要利用围墙抵抗的时候,几颗炮弹过来就把土墙炸塌了好长一段。在飞扬的尘土中,捻军们从缺口中一拥而入。不到两个时辰,庄寨就被捻军攻克了。

从庄寨逃出去的人三天后跑到了菏泽,左宗棠这才知道庄寨被捻军攻克的消息。两个多月前,左宗棠带了两万楚军到山东参战。两个多月后的现在,与捻军来来回回打了十几仗,左宗棠不仅没有取得过任何一次胜利,更是折损了两千多兵马。

更让左宗棠感到不爽的是,光复军竟然派人前来与左宗棠联络,想和他谈一次。与那些泥鳅般奸猾的捻军不同,光复军给左宗棠的印象是铁锤般的强大军队。不仅清军在光复军面前根本不够看,包括洋人也不是光复军的对手。光复军找左宗棠到底想做什么呢?

接到庄寨失落在捻军手中,捻军得到了粮食补给的消息,左宗棠悲愤的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他要见见光复军的人,他要狠狠羞辱光复军的人。以左宗棠的聪明怎么可能看不出现在的局面呢,光复军一旦北上,无险可守的河南河北以及山东就会落入光复军手中。那时候左宗棠就是死路一条。正因为如此,左宗棠觉得自己就没有任何必要怕死了。趁着此时发泄一下胸中的怒气也是很爽快的事情。

答应了光复军见面的请求之后,左宗棠就开始准备夺回庄寨的计划。此时夏收已经差不多完成,庄寨那里有大量的粮食。若是放任不管,捻军只会越来越强大。

雷虎这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人选早就准备好,政委徐开文有些意见,“黑成刚同志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啊。”

黑成刚岂止不是个能言善辩之辈,这位壮族人甚至都不是汉人。当然了,以中华民朝的中华民族而言,壮族已经在官方说法中正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与汉人再无区别。这位广西大山里头走出来的汉子是政委,还是一位原则立场极为坚定的政委。

忠于韦泽都督,忠于光复党,对欺负人的事情深恶痛绝,对于各种人为区分高低上下的旧社会极度反感,并且能够坚定不移的与之对抗。这就是黑成刚的特色。

这样的一个人,在组织内当然是被重视的。但是作为使者,未免显得过于生硬。此行的目的是劝说左宗棠投降,而不是去指责满清的罪恶,以及指责左宗棠追随满清是大错的。

“我觉得黑成刚同志很合适,都督说的清楚,左宗棠是满清里面比较能干的一个人。这样一个人肯投降的话,满清里面能干之辈就看到出路。再说了,咱们既然不可能真的把给满清当过官的人都杀光,把他们家族也都给杀光。那也得让对方安心吧。”雷虎转述着韦泽的说法。

韦泽根本不把左宗棠与光复军做比较,而是说的也是人道主义的正道观点。光复军也不会自掉身价的把光荣的光复军与楚军做比较,招降左宗棠就成了一项工作而已。大家讨论的内容就是这项工作如何做好而已。

“黑成刚同志去把左宗棠猛批一顿,左宗棠万一鬼迷心窍不投降怎么办?”徐开文很是担心。

“徐政委,干事的人图的是什么?”雷虎问,“你可别给我讲干事的人图结果。咱们作战训练的时候反复讲,子弹有弹道,有轨迹。光想着打死敌人,然后你弄直瞄,那能打中才是出鬼呢。做事有做事的道理么。”

这种简单的例子部队里面讲过无数遍,在战场上越是想着打死敌人,越是想一下子完成打死敌人的结果,不仅打不死敌人,还很容易因为自己手忙脚乱导致自己被敌人打死。徐开文不想和雷虎争辩这种再普通不过的道理,他问道:“然后呢?”

雷虎坦然说道:“若是左宗棠真的是个干事的人,他就一定有追求。他追求成就业绩是为了让他成为被大家认可认同的人。优秀的干部们无一不是如此。他们知道自己求的是什么,而不是被一时半会儿的那些结果所迷惑。如果左宗棠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是为满清死了也在所不惜。要么就是认清了形势,知道应该跟着咱们走。而这时候,你派一个能言善辩之辈,顺着左宗棠去说。那是招降左宗棠么?那只是让左宗棠认为他自己应该给满清效忠而已。咱们必须让左宗棠弄清楚,这种效忠是不对的。那么我不认为有谁比黑成刚同志差。”

“老虎,你说的很对。可我现在担心的是万一左宗棠死不改悔怎么办?是,我是求结果了,可这是都督的意思,我们怎么也得努力办到吧。”徐开文答道。

雷虎坦然答道:“自己寻死的人我们为何要去救他?左宗棠自绝于中国,那就让他死。”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尽力而为,看左宗棠自己的觉悟。如果这话被韦泽听到的话,韦泽定然会抹把冷汗,如果他按照最初的想法,说左宗棠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让光复军的人认为韦泽觉得左宗棠比光复军军人强,那现在的讨论绝不会如此。

从菏泽到淮安传递消息用了四天,就在光复军确定代表人选的时候,左宗棠已经带领一万五千多楚军兵分两路直奔庄寨。左宗棠不敢拖延时间,他认为庄寨的捻军征集粮食需要四五天时间,带着大量辎重的捻军行动不便。如果能够堵住捻军大战一场,那是最好。即便捻军再逃跑,只要能够夺取捻军的粮食辎重,就是一个大成功。至少这些辎重也能减轻楚军的后勤压力。

而左宗棠刚从菏泽出来不到一天,探马就传来消息,前面出现了捻军的大队。左宗棠带领的主力有一万人,他命令分队继续向庄寨进攻,自己带领主力向暴露了捻军大队那边去了。

第101章 捻军(十三)

1865年7月16日,南京皇宫。

“左宗棠被捻军四面合围?”韦泽看着电报的时候他的三岁多的儿子韦睿正坐在韦泽腿上玩耍,小家伙此时正是破坏狂的年代。当然这种破坏是从大人角度来看的,对这个年纪的小东西来说,他们真心是在探索世界,正在“创造世界”,只是这创造的过程无法得到成年人的认同而已。

所以韦泽一只手捏着电报再看,另一只手则在阻止着自己儿子想把电报稿抓到手里蹂躏撕破的努力。祁红意就拿了本书在旁边装模作样的看着儿子和他爸爸折腾,就是不上前把儿子哄开。

毕竟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韦泽正和儿子玩游戏,秘书突然冲进来就给了韦泽这么一份电报。小家伙被他爹给扔在一边,祁红意当然在心理上是支持儿子这么闹一闹滴。当然,祁红意本人也不希望自己儿子闹得太过份,让他爹大大不爽起来。所以装模作样的看书仅仅是装模作样,那一页打开之后过去了整整五分钟,祁红意都没真正看一眼。

李仪芳年初也给韦泽生了个一个儿子,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韦泽有了两个儿子,这个全新的朝代终于稳定下来了。假如韦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不存在继承人的问题。从父系的角度来说,两个儿子都是韦泽的亲儿子。但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祁红意的儿子若是继承了韦泽的权位,李仪芳的心里面肯定不会爽,反过来也一样。所以祁红意希望韦泽能够重视自己的长子,但是祁红意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让韦泽真正不高兴起来。

韦泽现在考虑与此完全无关。他现在的地位不是靠他儿子得到的,之所以能够将皇帝视为一个尊号,完全是因为韦泽手中掌握了党政军三个国家的根本权力,而这个权力的维持靠的是韦泽领导着党政军稳步的掌握着中国,至少是解放区的政权。

他几乎是下意识的阻止着儿子的折腾,真正的心思则是放在了战略的考量上。捻军眼下分为河北、河南、山东三个部分。各路队伍攻城略地,而主力其实一分为二。一部分在张宗禹带领下在河北僧格林沁激战,另外一部分则是在赖文光指挥下在菏泽一带与左宗棠作战。

赖文光此次采取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策略,他自己带领部队采取运动战的战术与左宗棠兜圈子,同时将其他部队暗中调过来。在左宗棠进攻庄寨的时候突然以五万兵力围住了一万多出击的楚军。

左宗棠战略上做出了错误判断,他被赖文光的运动战术迷惑,以为赖文光采取的是传统的流寇战术,进军庄寨的时候居然还兵分两路,主力一万人的部队被三万捻军包围,两万捻军则包围歼灭了楚军五千人的分队。这五万人的部队将左宗棠团团围住。

韦泽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失算了,他低估了太平军的力量,或者说他高估了满清的力量。的确,太平军和捻军在历史上都被清军剿灭了。但是那是历史而已,当下的现实是太平军与捻军合并之后,总兵力在30万以上。尽管这30万人在韦泽看来不算什么,可满清还拥有全国政权的时候,总兵力也只是号称90万人。这些年遭到一系列惨痛打击,满清兵力剩下的估计也顶多50万。这50万人中大概还有20万人分布在好几个完全不关联的地区。例如四川、云贵、东北等地。

就这么一走神,韦睿趁着父亲不在意的时候,终于抓到了点报纸。他脚站在老爹腿上,上半身扑在桌子上,奶声奶气的念道:“直……鲁……清……兵力勺25万,有15万是……人军……无……斗力。上牛……”

“是上午,不是上牛!”祁红意立刻纠正道。

这句话全部内容是“直隶、豫、鲁,清军兵力25万约25万,有15万是绿营与旗人军队,无足够战斗力。上午楚君被围……”小家伙认字不多,把“约”念成了“勺”,“午”念成了“牛”。

听着儿子奶声奶气的南京味普通话,韦泽一把抱住了儿子,此时已经笑的见牙不见眼了,“乖,都认识这么多字啦!”

“阿爹,娘都夸我会背九九乘法表啦!”韦睿在老爹怀里自夸道。

祁红意心里头美的不能行。

河北、河南、山东三地真正的清军兵力估计只有25万人,她在儿子身上花费了无数的心血,特别是带着儿子先回南京这段时间,祁红意更是努力给儿子启蒙。

虽然心里面极爽,祁红意说的倒是很客气,“韦泽,你说的那个怀孕的时候吃的东西还真挺管用,什么叶酸,胡萝卜,胡麻油。咱们儿子就是聪明啊。”

“长子基本上都像他娘,有你这么聪明的老娘,儿子能差的了么?”韦泽笑道。如果是以前的话,韦泽此时哪怕是为了斗嘴,也得自吹自擂一番。可经过了左宗棠的那件事之后,韦泽经过反思,发现了不少自己年轻时候不明白的事情。每个人其实大多都能忍耐辛苦,但是大家绝不能忍耐没结果。跟着韦泽过日子,生孩子,祁红意也是很辛苦的。韦泽把所有的功劳都往自己身上一放,那祁红意跟着韦泽落了什么呢?此时就得肯定的祁红意的功劳,祁红意付出的努力必须得到极为正面的肯定。

儿子表现出色,丈夫称赞的态度诚恳,祁红意觉得心满意足。她把儿子从丈夫怀里抱走,然后说道:“这孩子们都是见风长,我都快抱不动他啦。”

养儿子不能没结果,韦泽立刻答道:“等韦睿长大了,让他背着你。”

听丈夫这么说,祁红意的母亲本能立刻发作,她答道:“不要,我这么重,把他压坏了怎么办?”

“那好,我来背着。”韦泽笑道。

家庭就这么其乐融融,祁红意笑道:“韦泽,也不用你背。等韦睿长大了,让他扶着咱们两个走路就行了。”

“我们爷俩一人一边,你在中间,我们扶着你走。”韦泽做着承诺。

想到那样的场面,祁红意觉得非常开心非常满足,她笑道:“那就等我老了再说吧。现在我带韦睿洗澡睡觉。韦泽你也早点休息。”

终于不用费心力去哄老婆孩子,韦泽再次拿起电报。韦泽相信左宗棠大概是能够杀出重围的,可他也不能不考虑另外一个可能,如果左宗棠被捻军歼灭的话,江苏北部就会落入捻军手中。徐州一带也是中国的精华地区,让捻军这么拿走未免太便宜他们了。

想到这里,韦泽把机要秘书叫进来,下达了命令,“让雷虎他们北上,夺取整个江苏。如果捻军想和咱们争,那就军事驱逐。边角地区现在就算是不用着急,但是徐州一带绝不许有失。”

这些战争预案早就定好,此时韦泽启动了其中之一。当然,这种命令原则上需要军委讨论,但是此时的军委一大部分还在广州,韦泽就使用了他皇帝可以单独决定启动军事预案的特权。

不过这话说完之后,韦泽又觉得不妥,他又命道:“这道命令先起草好,通知军委连夜开会。”

军委会议召开之后,大家一听最新消息,意见一致的表达要夺取徐州。这其实是个非常正常的战略应对。大家原本觉得清军或许能够压制捻军,既然清军表现的如此无能,光复军也不能坐视捻军这么尽情扩大地盘。

达成了一致之后,军委又提出了别的看法,“陛下,拿下整个苏北的话,淮河防线就已经过时了,我们建立徐州军区吧。原本安徽那边的防线由安徽军区负责,徐州军区以后就是进攻的出发点。”

7月17日早上,左宗棠红着眼睛召集了众将。突然落入捻军的重围之后,左宗棠才发现捻军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支流寇。

前天上午与捻军交战之时,探马突然禀报,后路出现了捻军。左宗棠还没完全当回事,他命令部队暂时收缩,并且试探着敌人的虚实。可周围的捻军越来越多,到了前天晚上,楚军就被围住了。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捻军,更重要的是,捻军各个防守阵地上竟然都有大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