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37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337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子主义倒是很容易理解。是不是有大男子主义并非是韦泽真正关心的,那是施恩的个人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他在接受纪检委管理,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个人意见必须服从党的决议,那么施恩接下来的路会很难。

柯贡禹见韦泽看完了报告,他说道:“我们现在也已经向施恩同志讲清楚了,他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与中央的决议保持一致。并不是现在谁要整他,更不是都督你偏袒庞省长。”

韦泽静静的听着,尽量让自己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不要把别人的事情强加到自己身上,那么做是不实事求是的。韦泽也是吃了很多苦头之后才理解了这句话。所以他就是认真的听,并没有做什么预先的设定。

“所以施恩同志说,他想见你一面。”柯贡禹说出了最新的情况。

“好吧。等我这两天忙完了就去见他。”韦泽也没有问施恩在政法委继续说了什么,柯贡禹是个很谨慎的人,如果施恩真的态度良好,他肯定会有所说明。既然柯贡禹不谈施恩是不是有态度的转变,想来情况并不乐观。

柯贡禹也没有再说什么,最近党的中央会议对组建人大的态度非常抵触,韦泽已经在竭尽全力去说服同志们,这个工作可不轻松。

大部分常委都已经谈过话,现在还需要和林阿生谈。作为韦泽早期干将,林阿生从后勤部跳到政法委,是建立起司法体系的功臣,也是施恩的老上司。人大理论上有立法权,韦泽想最后再去找林阿生谈,出了施恩的事之后,这次会面就有点引人深思的味道,这是韦泽始料不及的。

政法委书记是常委,谈对施恩的处置时,林阿生并没有发言。听了韦泽谈完建立人大的事情,林阿生斟酌了一下言辞,“都督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反对基本理念吧?”

“只要基于理念的政策能执行下去,个人是不是反对我倒没有那么在意。”韦泽也实话实说。

林阿生听着这话,眉头微皱,“都督,你有没有想到为什么有人蹦出来反对呢?”

“肯定是他们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呗。”韦泽回答的干净利落。

听了这话,林阿生的眼神立刻锐利起来。到现在为止,光复党党内的主要说法还是大家怎么一起通过革命来推进国家社会的进步,当然也有同志们个人得到的利益。韦泽现在这话可以说是公开把革命的副作用给挑明了。

韦泽既然这么讲了,林阿生也没什么好顾及的,他盯着韦泽说道:“都督,政法委的同志们对人大意见很大,法是都督立的,大家没任何好说的。法是党中央立的,大家顶多是多找人吵吵架,对他们不接受的部分理论一下。但是这人大算什么,一群外人凭什么管到我们头上来了?”

分权的感觉就是这样,政法委的同志有如此感觉一点都没让韦泽觉得奇怪。立法权是国家的核心权力,谁立法谁就是权柄的真正执掌者。行政与司法作为实践一方有着强大的力量,甚至能反过来把立法者弄到痛苦不堪。可那毕竟只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到了真正分个高低的时候,立法者一句话“我是最高权力机构”就能让实践一方不得不低头。更不用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只有皇帝在思想上才知道人民起来造反,皇位就可能不保。官员们只用对皇帝负责,任免官员的大权在皇帝手中,人民说什么都不管用。

“政法委的同志是不是觉得人大就是大外行,立法理念他们不懂,宣传法律的时候他们能不搞错就谢天谢地。至于宣传法律的效率,他们也未必真的比咱们政法委更有效。另外,搞监察有纪检委,有政风办,人大就是多此一举。”韦泽问。

林阿生皱了皱眉头,他忍不住问道:“难道有其他同志先找过你?”

“没有。”韦泽摇摇头,“我提出的建立人大,这些自然是我要先考虑的。”

微微叹口气,林阿生说道:“看来都督是一定要建立人大,那我先表态,都督要建立人大,我一定会支持,政法委也会支持都督。”

韦泽一直认为政法委是会支持人大建立,哪怕是心不甘情不愿他们也会支持。对这些同志就更得和他们谈好,因为这种支持往往透支的是韦泽的号召力。号召力这种东西用起来看着轻松自如,可人人心里都有一笔账,每次透支号召力都让大家觉得韦泽欠大家的,这些帐一笔一笔的积累起来,到了算总账的时候韦泽可就承担不起了。只要时间允许,韦泽都会尽力去说服。

“建立人大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建立人大的意义在于,让国家和人民结合在一起。让百姓知道这天下不是和他们无关,让百姓知道知道政府在做什么。”韦泽说道。

这话没有触动林阿生,这等理念韦泽不是没有提出过,可国家与人民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是光复党实施了包括土改在内的诸多与人民关系密切的政策,但是那些政策总有终结的时候,出力的是光复党、出力的是新政府,挨骂的也是新政府。真的是善恶由人分说,好官我自为之。

“咱们这些人从来不信官府,可若是有天灾,得到官府放粮的消息,咱们会不会去?”韦泽问道。

“当然会去。”林阿生回答的很干脆。

“因为群众知道什么时候该不信官府,什么时候不得不去信官府。有了人大,至少人民知道官府和人民是一体的,他们信不信那是一回事,但是他们至少知道有这么一个理念。这就是我的理念,这个理念我不容动摇。”韦泽的话不长,态度却极为坚定。

林阿生微微点点头,他问道:“都督想来也该知道为什么同志们会反对喽?”

韦泽笑道:“我是这么想的,同志觉得按照原本那套,建国之后大家封王封侯,甚至能列土封疆。他们只用向我一个人负责,只要我高兴了,他们就能为所欲为。现在看明显不是这回事么。人大若是建立,原本没有投身造反的那帮老百姓反倒成了最高权力机关,不忿的有,不满的有,不爽的有。还有些同志会觉自己以前昧心的支持了党的理念,可没有得到他们期待的报偿,所以现在后悔了。”

林阿生见韦泽语气轻松,所说的又全部切中要害,他也忍不住苦笑起来,“都督,有些同志的确是这么想的,但是有些同志是真的愿意跟着都督走,可周围不少打天下的老兄弟如此不满,他们也受了影响。都督你怎么来说服这些同志呢?”

“你觉得这些同志比例有多大。”韦泽问林阿生。

林阿生作为韦泽的干将,他是早就有自己的调查,韦泽一问,他就坦然说道:“铁了心要跟着都督走的,现在怎么也得有四成。虽然也想多捞些,可对现在已经得到的东西很满意,所以不愿意让那些人闹的,至少得有四成靠上。都督,你现在只要能让这两块的同志安心,这人大的事情就没问题。”

两天后,韦泽在全国代表会议的主席台上大声说道:“我要对大家说的事情很简单,如果我们从各种地方听到的,见到的,知道的那些旧制度管使,满清就不会被咱们打到今天的这个地步。我们之所以没有现在捏死满清,那是因为我们现在有别的要急着干的事情。如果我们今天说出兵,最多两年,我们的部队就能踏过千万里的道路,解放全中国。那时候满清会完蛋,旗人会完蛋,那些满清贵戚们统统都会完蛋。这是我们亲自在做的事情,大家不可能不知道。如果旧的制度明摆着一定会导致这样的覆灭,我们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再给填进去呢?我们怎么走到这里的大家都很清楚,不过是十几年的事情么,还远没到忘干净的地步。我现在只问大家一件事,你们是想学着满清的熊样,最后全族被杀得一干二净,还是愿意跟着我求新求变,让国家让家族能千秋万载的延续下去。现在就给我个答复!”

韦泽提起了造反的历程,对这些代表,对这些高官无疑是当头棒喝。他们或许不理解韦泽的理念,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都理解自己正在无情的摧毁一个旧王朝,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存在都沦为了新政府眼中的蝼蚁。

正是韦泽把大家带到今天的地位,也只有韦泽指出了通向胜利、荣光的大道。于情于理,大家都找不到不跟随韦泽的理由。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如果新朝也覆灭了,这些功臣的家族定然是同样下场。这是牵扯大家家族的大事。

“我们坚决跟随都督!”

“我们坚决跟随陛下!”

一众韦泽铁杆们带头喊起了口号,支持者们跟着喊起来。没有反对韦泽想法的那些人也加了进来。甚至连那些反对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想到自己家族的未来,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

所有的声音最后都汇聚成了一句话,“都督万岁!都督万岁!”

第152章 基本原则(七)

施恩在后勤工作过很长时间,经历过那样的繁杂之后他特别讨厌吵杂。在家的时候施恩的三个老婆从来不敢大声说话。早上起来,洗脸水肯定打好,毛巾也放在脸盆旁边,牙粉盒子微开,牙刷放在牙缸上。洗漱完毕之后,施恩自己也会把牙刷毛巾什么的放回原位。

饭菜此事已经端上,施恩一个人吃完饭就出门上班。晚上到了饭点前施恩会派警卫员去回家通知,自己要不要回家吃饭。如果出去吃饭,大概几点回家。等他回家的时候,洗澡水什么的早就备好。如果他回家吃饭,他到家的时候饭菜已经准备停当。老婆们伺候着他吃喝完毕,询问完孩子的功课,施恩就去休息。

在纪检委可就没有这些伺候,施恩过了好几年的军事化管理,他也没忘记这些。虽然每天自己准备洗漱前他都会稍微停顿一会儿,最终还是自己做准备。

最初被勒令暂时停职的时候,前来探望的人还不少。这些代表都是老熟人,最晚也是从1856年就加入队伍的。那时候部队规模不大,基本都照顾过面。可是这些人突然就不见了。原本工作人员称呼施恩也是“施省长,请您XXXX”。后来也变成了直呼其名。“施恩同志,你去XXXX”。

施恩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举止也越来越不安。最初来表示支持施恩的人都信誓旦旦的表态,在代表会议上只要施恩表态,大家一定支持。施恩还记得最后一个前来看他的是老战友吴辽,吴辽神色凝重地说道:“老施,你就不该反对都督,反对党的决议。你得好好想想,你得赶紧表示。”

那是最后一个前来见施恩的人,施恩等了几天,他就不断请求见韦泽。这些请求如同石沉大海,施恩每天都问工作人员,最后工作人员都烦了。他板着脸说:“施恩同志,你是不是不相信我们?你在这边说一次,我们就要向领导汇报一次。现在我们一去见领导,领导开口就问,是不是那个谁让你来的啊!”

如果是在湖北的时候,谁敢这么跟施恩说话,施恩早就让这样的家伙知道他的厉害了。现在施恩也只能板起脸一言不发。

这日子一天天过去,很明显光复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要接近尾声了。施恩拿起笔,在那摞摆在桌上好些天的纸上开始书写起来。写完之后,施恩在每天送饭的时候郑重的把信交给纪检委的工作人员,“小同志,请你一定要把这封信交给韦都督。”

说了一遍他还觉得不放心,又强调了一次,“请你一定要把信交给韦都督啊!”

纪检委书记柯贡禹看完了信,重重的哼了一声,把信拍在桌子上。身为堂堂一位湖北省省长,即便不会自己认错,好歹也该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想法想韦泽说清楚。至少柯贡禹是这么想的。

这封信却完全不是那回事,信里面施恩只谈自己与庞聪聪的冲突。不愧是当事人,施恩文笔虽然没有小说那么精彩,却也把当时的情况写的活灵活现。在里面,施恩将自己的一时激动,口不择言,庞聪聪的傲慢与凶狠,都写的非常清楚。光看这封信的话,施恩也就是个小错,庞聪聪也不是没有责任。更何况施恩还专门写清楚,他当时即便是暴怒,也没有真的想动手。倒是庞聪聪立刻动手拿东西砸人,施恩就是因为不想动手才吃了这个亏。

把施恩停职的原因可不是因为他与庞聪聪的冲突。几天前庞聪聪的处分已经下来了,因为用文件砸施恩,庞聪聪被记了个小过,也开了省长记过的先河。可庞聪聪人家就这点问题,施恩现在把自己和庞聪聪冲突的问题交代的如此清楚,对于真正被停职的问题避而不谈。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提及。施恩表示见到韦泽之后一定会把事情讲清楚。

如果是冲突刚起的时候施恩这么做,保不准韦泽就见他了。现在韦泽在党内已经统一完了思想,大家即便发自内心的不接受组建人大,但是大家也不肯学了满清的旧制度,然后跟满清现在一样完蛋的时候玉石俱焚。所以大家同意支持韦泽组建人大的要求。

韦泽说的明白,理论上人大是最高权力机构,执行权力从光复党党中央向人大转移的过程一定会经过光复党全体代表会议的同意。大家再看韦泽的提案,最初的时候人大就没有立刻获得全部权力。妥协最初达成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家对施恩都是避之不及,谁还肯和一个公然反对韦泽都督的人站在一起。施恩虽然是湖北省省长,在光复党全国代表会议中他只有一票,更不是关键一票。从制度安排上,省长不在还有省委书记,还有一众常务副省长。没了他根本不影响光复党和政府的营运。

“柯书记,我们要不要把信给都督送去?”旁边的副书记问。

“送去吧。”柯贡禹无奈地说道。

副书记根本不提是不是引导一下施恩的事情,纪检委以前也曾经有过这种行动,觉得同志没有认识到关键问题所在,就引导一下。下场是没少被人抨击为“诱供”。面对一位停职省长,特别是从信中能看出来是位很懂得推脱责任的省长,纪检委才不愿意没事找事呢。能处置施恩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韦泽,另一个就是总理毕庆山。韦泽忙的四脚朝天,毕庆山始终一言不发。纪检委就没理由对一位没有违反党纪国法的停职省长动手。

韦泽接到纪检委转交的信时正好和常委们谈公事,中间吃个工作晚饭。组建人大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包括人口统计,包括各级人大的比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