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70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370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什么等!再等黄瓜菜都凉了!继续行军!”周新国答道。

部队拖着炮车一路前进,绕到了萨摩藩的军阵侧后一处并不算平坦的地区。从这里可以看到萨摩藩的部队占据了一个较高的位置,在那里布下了炮兵。

“进攻队形!上!”部队连歇都没歇,立刻开始下一步行动。急行军刚把部队的心率提高,这一歇肯定会让部队感到身体不适。

混合部队里面的中国军人们派出了一个排三十多人开始进攻。接近战斗靠的是基本功,全部由中国军队组成的进攻小队充分利用起伏不平的地面情况开始移动。前面遮蔽物高一点,大家就猫着腰一路小跑。前面遮蔽物低一点,大家就匍匐在地爬过去。

在排长带领下,部队充分利用了每一条小沟,每一个小土包,每一个能利用的树,草丛。与倒幕军之间的距离很快就从五六百米缩短到了不足一百米。

在出发阵地上的周新国看着一线部队已经到位,他指着远处的萨摩藩炮兵阵地说道:“等战斗一开始,你们就沿着路开始冲击!”

有两条路通向萨摩藩的阵地,光复军的先头部队完全避开了这两条路,从难以行动的地区靠近了敌人,潜伏在敌人附近。现在幕府军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顺着这两条路发动进攻。

等靠前的部队到位,冲击部队也做好了准备。新选组的那200人才有些气喘吁吁的赶到了出发阵地。

看着这群杀人不眨眼的“京都警察”,周新国说道:“等步兵冲上去和萨摩藩的开始战斗,你们就开始出发,在双方兵力胶着的时候给萨摩藩的家伙们以最后一击。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那会是一场追击战。能杀掉多少萨摩藩的家伙,就看诸君的表现啦!”

第209章 中英矛盾(七)

1868年1月10日,鸟羽伏见之战最终以倒幕军主动脱离战场而告终。幕府军占据京都,把明治天皇给“严密保护”起来。萨长联军退回他们的老窝,只是不久前四境战争战败的影响还没消除,幕府军也仅仅满足于现在的优势局面。

此时中国新政府正在全力消化新解放的四省,河北的邯郸,山东的枣庄都有铁矿,政府开始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山东与河北地方政府专门派人前来向韦泽表示感谢的同时还哀求扩大投资。兰芳省已经初步勘测了露天煤矿与赤铁矿,兰芳省也派来人员,拍着胸脯向韦泽保证,只要投资到位,年产二十万吨钢一百万吨铁无压力。

历史上英国在1870年年产30万吨钢和600万吨生铁,就以第一工业大国的独步天下。根据现有统计和各省代表们的誓言,中国到1870年能年产200万吨钢和1400万吨生铁。如果这是真的,中国就可以堂堂正正的与其他工业国开始比拼内力。就如秦国当年那般“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只是韦泽没有这么简单的乐观起来,地方上现阶段都是向中央索要政策与项目,人类的本能就是不管自己用得了用不了,先霸占到手里再说。此时若是相信他们,那还不如自己把自己吊死更真实。

韦泽对秘书说道:“告诉外面那些人,如果是想到我这里来哀求项目,那就别来了。国家自然有国家的安排,初期的工作早就和各省说的清楚,土改、兴修水利,修铁路。这些都是基本功。好好干了再说别的。”

说归说,各省派来的人哪里肯没见到韦泽就回去禀报,那是找训。接下来的日子里头,不少省长与省委书记都待在南京,死活不肯在没得到点好处之前回去。韦泽这里走不通,他们就去找国务院总理毕庆山。毕庆山快被这帮家伙给烦死了,他也不肯在这件事情上有所讨论。这些军人出身,性格坚毅的家伙就去找各个部委。

最后闹到毕庆山与各部委的干部一起跑来韦泽这里请韦泽出面弹压这些事情。韦泽也只能出来以组织生活的方式把这帮家伙找来。

组织生活并非是一群人听训令,其方式多姿多彩,特别是韦泽把拓展训练也引入组织生活之后,其内容更容易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增进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各种类似游戏的活动一个个进行,负责人可不是这帮发号施令的家伙,而是那些普通的成员。

各种违反了纪律之后的惩罚是俯卧撑,最初的时候不断有人因为各种违规而被罚做俯卧撑。随着一段时间之后,这种事情就少多了。看似挑战人类极限,但是只要能够团结协作就能完成的项目一个个的完成。

其间也有些同志想找韦泽套近乎,可负责组织的同志毫不犹豫的把那些试图私下交谈的家伙叫出来罚做俯卧撑。所以这帮人也暂时断了这个想法。

最后一天的组织生活把大家带到了湖边,湖上漂浮着一些木桩。“下面一个就是让木头自己从水面跳出来。不能由人来推。”教官大声喊着。

一众人都面面相觑,这几天大家对拓展训练评价极高,晚上休息的时候大家纷纷讨论,回到自己的省或者部门的时候,一定要推广开来。可是不用人推,就让木头自己蹦出水面,怎么看都不现实。

“大家现在可以讨论了!”教官接着喊道。

众人议论纷纷,现在可是冬天,尽管南京比较暖和,蹦水里去尝试也会冻得够呛。怎么让木桩自己从水面跳出来,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雷虎所在的军委队都是严谨的军人作风,雷虎二话不说就开始脱衣服,边脱边和同志们商议。军队这些人架桥铺路,对后勤非常熟悉。他们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方案。几个人下水把木头摁到水下,然后同时放手。接着浮力,木头从水下冲出来。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让木头水平,所以怎么都蹦不出来。后来换了一个角度,木头的一段终于跃出水面来。

“合格!”教官大声喊道。

有雷虎他们带头,其他队纷纷完成了这个项目。韦泽也亲自参与了这个项目,等到大家全部完成,擦干了身体与头发,穿上衣服之后,韦泽走到了队伍前面。

“这是最后一个项目,组织生活到现在就结束了。那么我要给讲一个问题。做事就如同拓展训练一样,想过五米高的障碍物,就得有人在下面垒人梯。我们不能丢下同志,那就要把自己当绳索,让后面的同志拽住自己的脚,上面拉,下面也得自己往上爬。中间当绳索的同志就要忍着这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过程。想浮上来,就得先沉下去,沉得越深,冲上来的才越高。当然了,要想摔的重,那就不妨往上爬,爬得越高,摔的越重。若是没有同志们用那么多手臂支撑着,大家做背摔项目的时候一定会摔的很惨。”

韦泽大声发言,下面的同志都认真的听。这些话都是他们的亲身体会,加上这么久的工作经验,甚至不用韦泽说,总结会上大家自己都觉得大有收获。

“有些同志觉得只要中央给政策,给倾斜,给项目,这工业立刻就从天而降。有这想法很正常,可这就跟水面上的木头一样,靠自己是跳不出水面的。想跳出水面,要么就有人托,要么就往下沉。大家都试过,沉在水里面是很难受的。而且在水里面放手的时候大家还怕影响了木头,也怕自己受伤,那时候根本就看不到木头能不能蹦出来。能看到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如果有别的办法,我想大家肯定不会选择这个办法。但是我问一句,想坐轿,就得有人抬轿。你们觉得谁愿意当那个抬轿的?”

那些机灵的家伙都知道韦泽要谈的就是工业项目问题,立刻就有人举手要求发言。湖南省委书记很快得到了韦泽的同意,他大声说道:“都督,现在是我们抬轿,沿海省份坐轿。我们就是不愿意当抬轿的。”

此言一出,内陆省份的纷纷表示赞同。即便是韦泽亲自出来说话,大家也不能听听就完了,或者说恰恰是因为韦泽亲自发言,大家才觉得现在必须把话说清楚。

面对超过一半的同志表达的质疑,韦泽根本不为所动,他坦然说道:“有多大锅做多少饭,湖南是茶乡,丝绸也很好。周边的地区,甚至是海外都需要这些商品。你说湖南没有工业么?缫丝,丝绸,茶叶,这都是湖南的优势。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是神仙,原材料不足,我们变不出来。那么湖南有没有认真的发展手头的金饭碗呢?还有,广东的土改是最早完成的,水利兴建也是极力去完成的。那么湖南现在有没有努力把这些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全部完成的工作给完成呢?有了梧桐树,自然就有金凤凰。广东有广东的梧桐树,湖南自然有湖南的梧桐树。你非得让每一颗梧桐树长一个模样。咱们老祖宗有句话,那叫刻舟求剑。我们光复党讲了多少次,我们的纲领很简单,具体问题具体讨论,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把别人的成功强行抄过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那是要闹笑话滴!”

最后的讨论并没有因为韦泽的话而到此为止,原本韦泽是想抽机会再和大家谈论一五计划,不过大家态度如此坚定,韦泽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连着开了一个礼拜的会。把各省的特点,以及未来安排的基本思路向同志们讲了。

相当多的同志听了韦泽的意见之后未必接受,但是绝大部分同志都忍不住叹服韦泽对整个中国的了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韦泽根据地理、矿产、人文,对每一个省都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当然,土改、政府建立基层组织,这种要求又对每个省都是一样的。

大家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韦泽都督对各地的了解可是非常深厚的,很多方面甚至比地方上的负责同志了解的更透彻。

就在光复党为一五计划做着前期思想以及理论准备的时候,英国大使已经好几次试图求见韦泽。得到的消息是韦泽正在工作,无暇见他。英国大使很清楚,外交部长左志丹的态度或许就是韦泽的态度。可这个态度却让英国大使不能接受。

幕府在战场上压制了倒幕军,又“保护”了天皇。日本局面大有全面翻盘的架势。最近还有一种听着非常现实的说法,中国军队介入了日本内战,并且起到了极大作用。这与英国的立场完全不同,英国是希望萨长联盟能够与日本天皇一起执掌新日本的政局。

只是找左志丹,左志丹一句“中国没有介入日本内战”,就把英国大使给打发了。看着局面巨变,英国除了大量向萨长联盟出售步枪与火炮之外,也努力希望能够见到韦泽,正面提出他们的请求。

英国大使并不知道,中国在日本的参战部队已经发回了对日本战局的评价,“幕府军不管占有多大优势,只要一次失败就能让他们完全失败。中国如果希望介入日本内战,要面对的敌人很难缠。这个真正的敌人就是幕府。”

第210章 中英矛盾(八)

等韦泽好不容易把各省要资源的家伙们暂时说服,让他们先回各省好好工作。等了韦泽好几天的左志丹立刻就把英国人的事情报告给了韦泽。对于英国人这么上蹿下跳的动作,韦泽也觉得很是不解。不就是一个狗屁日本么,犯得着让英国人如此激动么?

情报从来不是孤立的,韦泽很快就调阅了日本方面的情报,看了最新的鸟羽伏见之战的战报,韦泽登时就有点懵了。

首先是双方的战损,这时代光复军针对野战开发了大量的治疗措施,加上韦泽原本创建的军医体系理论就非常先进,所以光复军军事统计里面有“伤亡”的区分。现在拿到手中的战报是引用了幕府的战报,所以只有战死者的数量,没有伤者的数据。

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幕府军战死223人,倒幕军被斩首1388人。战报中专门强调,幕府军把倒幕军的死者与被俘者统统斩首示众。胜利者的损失倒没什么特别的,光复军一场大战下来也就这么点损失而已。问题是兵力三比一,倒幕军居然只死了1388人,这对光复军来说实在是荒谬的结果。如果是五千敌人遭到一万五千光复军攻击,光复军下定决心连俘虏都处死的话,敌人能逃走388人就算是祖上积了大德。

这里面的战报对于幕府军方面记载非常简略,毕竟在日本作战的部队是“中国使馆卫队”为核心的联合部队,日本人对这支军队还是比较忌惮的,很多消息当然不会让中国方面得知。

根据“中国使馆卫队”的报告,面对800萨摩藩军队,光复军先以炮兵速射奇袭,接着是一个排的光复军从距离萨摩藩阵地不足100米的距离发动了突击。萨摩藩的军队万万没想到敌人竟然就这么突然冒了出来,战报中用“敌人被吓呆”来记录萨摩藩的表现。

令韦泽非常自豪的是,随着单打一金属壳子弹的出现,光复军已经淘汰了排队枪毙的所有战术,而是采用了传统PLA的三三制与运动战。新的无烟火药已经开发成功,8毫米的“小口径”步枪已经在研制之中,就等1875年后替换掉现在全世界流行的11毫米口径的步枪。1875式步枪原型就是俗称老套筒的汉阳造,8发弹仓式设计,8*50毫米全金属子弹。

因应了这种变化,光复军的三三制战斗小组也已经是最新军队战斗模式。精锐的PLA能够在战前运动到敌人50米距离,如果配合了夜色等自然情况,甚至能抵达敌人阵地前20米左右的距离。

光复军自家的训练里面当然有相应的防御措施,但是对于刚学会西式排队枪毙的萨摩藩军队,这种距离的冲锋的确能把他们给吓住。

参加战斗的“中国使馆卫队”抵达敌人不到10米的距离时,立刻匍匐在地,对着敌人猛烈开火。刚见到神兵天降的萨摩藩军队看到敌人突然消失,接着遭到连续不断的猛烈打击,整个军队陷入混乱。

当时还有300名炮兵操作的24门火炮的猛烈打击,500中日联军快速通过道路冲上萨摩藩的阵地,对陷入混乱的萨摩藩部队放了排枪,接着就进行了激烈的刺刀战。近战开始进入全面混战之后,精通白刃战的新选组经过一番奔跑,终于加入战团。

新选组的确精通肉搏,他们在战场上砍起萨摩藩的士兵真的是一刀一个,用上了中国赠与的夹钢打造的日本刀,甚至有把敌人一刀两端的情况。见到这帮煞神的凶猛,号称刚毅果敢的萨摩藩军队彻底崩溃。但是他们已经无处可逃,中国军人在战斗中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逃跑的敌人遭到来自背后的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