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96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396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贪以及保卫部门一面查账,一面派人调查。很快就把几个为首的与黑社会份子有勾结的家伙给抓住了。这帮人藏钱的能耐有限,从他们家里,从他们老家的旧屋里面很快就把钱给抄出来了一部分。证据确凿,这帮人也蔫了。

更早招供的则是他们的手下,身为公职人员的人都不是傻瓜,他们也不敢犯什么大事,顶多是在上司的驱使下包庇纵容黑社会份子而已。有些人还知道自己的上司与一些命案有关联,被抓住之后就跑不了。在经验丰富的审问人员审理下,他们竹筒倒豆子般把所有知道的别人的问题都给讲了出来。这帮人都在讲别人的问题,所有问题一一对应,一个警察体系内的牟利团体几乎被连根拔起。

韦昌荣看了报告之后还挺遗憾的,他本以为会有更高级别的家伙出来讲清,甚至是包庇内部腐败份子。在韦昌荣心中是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谁跳出来,他就要狠狠处置。可这次十分意外的连一个来说情的都没有,这完全出乎韦昌荣想象之外。

庞聪聪得知韦昌荣的遗憾之后忍不住笑出声来,“韦书记,你往这里一站,大家脱干系都脱不干净了,谁还敢主动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呢?”

“我就这么吓人么?”韦昌荣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不高兴。

“林阿生林书记在广东的时候,可是狠狠整了这种人,这才过去多久啊。你觉得那帮人会傻到这么干么?”庞聪聪笑道。

想到林阿生那铁面包公,韦昌荣都觉得有点不自在。不过能借了林阿生的虎威,韦昌荣也乐的轻松。公安人员是国家公务人员,那帮牵扯到人命的家伙必须公开审判结果,但是下面的同志就不适宜公开处置结果。

抓到了黑社会的保护伞之后,对黑社会的追捕工作随即展开。不过黑社会也真心不是吃素的,有些头领看到左宗棠的调查报告之后就直接跑了。只剩下一群外围人员傻乎乎的不知所措,抓捕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

韦昌荣倒是没有因此而感到不爽,他笑道:“这不是问题,肯定不止广州一个地方有这种问题。整个广东省都要查。而且黑社会也不仅仅会介入农贸市场,我认为整个广东其他与农贸市场类似的行业也未必就没有问题。查一下不是问题。”

问题的确是有,还很不少。广东火车站很快就发现了大问题,围绕火车站有很多黑社会团伙,甚至还有专门吃从火车货运站盗窃物资这一路的团伙。

当韦昌荣把这一系列的问题写信给韦泽之后,很快就得到了韦泽的回信,“干的不错。”

韦昌荣对这么一句话也不是太在意,如果整个中国有一个认识韦泽,并且对韦泽的称赞与批评完全不担心,那个人应该就是韦昌荣。长期的战友、同志、关系固然重要,韦昌荣身为韦泽的血亲,他的地位之超然在其他任何人之上。只要韦昌荣没有主动对最高权柄产生兴趣,以韦泽的聪明,谁都动不了韦昌荣一根汗毛。

后面的内容是韦泽对王明山与庞聪聪不能尽快到南京上任的遗憾,现在已经是三月,韦泽告诉韦昌荣,他马上就要去北京主持工作,估计几个月后才能回到南京。

韦昌荣连怎么回应都想好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然而看到了后面的内容,韦昌荣眼睛越来越亮,韦泽对后续处理的方式实在是很有些意思。

石夙华是广东内燃机厂的一名技术人员,最近厂里面生产订单挺满的,但是石夙华却请假了。作为初中毕业后上了机械技校后分到厂里面的技术人员,车间主任对石夙华此时的病情很是遗憾。单位里面技术人员数量实在是不够,这小子虽然懒些,干活奸猾点,可毕竟是机械学校毕业的,在学校里就学过各种机械操作。上手明显比那些进厂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工人要强很多。

请病假要扣工资的,既然石夙华执意请病假,车间主任也不能去他家把他捆来上班。而且最近车间主任心情挺矛盾,三月底,政府公开了一些内容。公务员们涨工资了,原本工厂上班的人员工资都高过公务员,现在公务员们的工资涨了之后,两者没什么差距。车间主任在考虑,是不是自己也干脆去报考公务员试试看,毕竟当官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不过想来想去,车间主任还是放弃了。公务员们涨工资不假,可现在企业有绩效,车间主任如果能够完成绩效,工资又高过公务员不少。更重要的是,企业最近与大学联合建立各种实验室与进修。车间主任见识过最新的电动机床,那个机床精度大大提高。据说能够到实验室参加实验团队的话,主力技术人员工资再涨一倍。这可是公务员们完全无法比拟的好处。车间主任最终决定想方设法都要加入实验团队。

在车间里面巡视了一遍,看着加工煤气内燃机的“落后”机床,车间主任幻想着整个车间的所有车铣刨磨的机床都能换成新式的。正准备去自己的车位加工主轴,车间主任见到保卫科长却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单单一个保卫科长倒也没什么,保卫科长背后跟了两位身穿深蓝色警服的公安。这让车间主任完全愣住了。

第255章 资本与权力(十六)

机械生产是个技术活,且不说这时代为期几年的放置式应力消除。车铣刨磨钳五大工种基本都得有些钳工技术。从标准板这个最基础的工具,到车床轨道的定期打磨。这打磨可不是弄个砂纸或者出来的砂轮上去打磨,而是要用到标准板。

标准板是两片经过消除应力的钢板,制作过程是在两块钢板中间涂上无腐蚀性红色泥料后用力摩擦。等红色铺开,凸起的部分因为互相接触,所以显现出钢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钢质的刨刀把凸起的部分一刀刀剔下去。最后的制成品都是非常平整的两块水平钢板。钳工技术越高,制作的越平。涂上红色泥料之后互相摩擦,两块水平的标准板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泥料,根本不显出钢来。

有了这种标准板,制作水平轨道也是同样的方式。那些高手们的车床轨道上都有着漂亮的花纹,那不是加工时候采取了什么独特的钢材,而是锋利的刨刀一刀刀剔出来的。好的导轨要用成千上万刀才能完成制作。

有这等技术的技术工人都不是两年三年就能培养出来的。光复军1855年到了广东之后就开始建立自己专业的技术工人队伍。现在已经将近十四年。两广几千万人口,真正的高级技工总数也没超过三百。能够加工出被高级技工认可的导轨的中高级技工总数一千出头,比现在全国处长总数还少的多。

车间主任也就是三个月前才刚得到了高级技工的认可,完成了他人生头一对导轨的生产。有了这个功绩,他才有机会参与加入新的实验室的选拔。理论上车间主任是不用亲自去生产的,但是他只要有时间就要开车床,这种技术工作讲的就是手感,手感越熟练,制作出来的零件就越精准。培养手感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实际操作。

所以面对保卫科长带了两名公安过来,车间主任第一念头就是希望别把自己叫走耽搁太长时间,因为再过一个多小时,他就得继续在车间巡视。事与愿违,车间主任还是被叫走了。四个人一起到了保卫科,公安同志问道:“石夙华是你们车间的人员么?”

“是啊。”车间主任答道。

公安同志问了一些有关石夙华平素的行为,车间主任一一回答。谈完之后公安同志让车间主任以及保卫科长在记录上签字,接着就告辞了。等公安同志走后,车间主任问保卫科长,“这是怎么回事?石夙华干什么了?”

保卫科长叹了口气,“石夙华这小子勾结外面的人从咱们厂里面偷东西,被公安同志给抓了。他们这是来我们这里询问情况。”

“什么?那小子不是请病假了么?”车间主任虽然觉得石夙华相当奸猾,但是有灵气,若是真的能踏踏实实干,他在钳工上是颇有天份的。

保卫科长叹口气,“咱们厂里面现在检查的这么严,他能偷出去什么。他就是借着请病假的机会,勾结外面的人从他早就踩好的点翻墙进来,然后把东西隔墙扔出去,我们竟然没发现。倒是公安同志最近在抓收赃的坏人,正好这小子和他的同伙抬东西过去,被抓了个现行。”

说完之后,保卫科长又长叹口气,“哎!我这挨批扣奖金看来是少不了的。而且以后要更加辛苦喽!”

车间主任对与保卫科倒是没什么想法,他只是觉得很可惜,一个看着有前途的青年就这么毁了,不管政府要怎么处置石夙华,反正工厂是一定要开除石夙华的。只要埋下头好好干几年,收入就会增长。可放着这大好前程不要,偏偏要动了盗窃的心思。这人是在想什么呢?

五天之后,王明山把手中的文件放到桌子上,石夙华的文件就放在其中一摞的第一页。

“不过是偷了这点东西就要枪毙。韦主任,这是不是太重了。”省委书记王明山讶异的问韦昌荣。

韦昌荣知道王明山的意思,他抽出一封信,把其中的一页递个王明山。那是非常漂亮的毛笔字,一笔一划很认真,却没有丝毫的刻意。这是韦泽的笔迹。这一页的开头写道:

“严打犯罪份子是树立政府威信的最佳手段。虽然某个阶段杀得狠些,看着手段与标准过于严酷。但是社会上大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群众都是靠认真工作谋生的。只要目标明确,不要误伤群众,群众最多对国法感到畏惧,却不会对国家感到怨恨。我个人建议在广东实施严打,对犯罪份子量刑加重数倍。多杀一些并没有坏处。”

韦昌荣是政法委书记,他可以决定这方面的制度,虽然说判处死刑得经过高院审核,但是很明显,高院这次只怕不会反对这批处决。

看着王明山那难以接受的表情,韦昌荣坦然说道:“我们这次要做的是不能抓错人,不能说人家没犯法,我们却把人家给抓来。所以我们已经命令公安工作做细,检察院也要严格把关。不过既然已经犯法,那接下来的就只能这么严打。”

如果是把那帮参与斗殴杀人的家伙判处死刑,王明山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黑社会团伙犯罪,重判,王明山也不会说什么。可这次的严打真的是把量刑加重了几倍,黑社会团伙只要被抓的,跑腿的无期。凡是承担起一些独立任务的,一律死刑。

除了黑社会遭到了全面严打之外,强奸犯,死刑。拐卖人口,死刑。抢劫犯,死刑。连大家都不认为会轻易判处死刑的盗窃犯中,盗窃国营企业的,死刑。盗窃额度超过一百块的,死刑。厚厚的一摞都是“死刑!”“死刑!”“死刑!”

王明山嘴里面当然不会反驳韦泽的,可他心里面却生出一种强烈的寒意。王明山第一次深刻体会到韦泽下定决定做事的时候能达到何种铁腕。

韦昌荣怎么可能看不出王明山此时的心情,他劝道:“明山,现在广东已经不是饿的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了。那时候大家为了能活下去,偷点东西算什么。可是你看那时候只要给大家好好过日子的机会,大家可都是卖命的干活。现在这些被判处死刑的人,哪一个没机会靠劳动活下去的。如果这里面有,我就放过他们。可我仔细看过每一个档案,一个都没有。他们就是这种好吃懒做的贼骨头。这种人就是祸害,你觉得杀他们可怜,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不把这些鼠辈用铁腕打下去,他们就指挥变本加厉,小贼变老贼,越来越奸猾,越来越祸害。不用严打太久,广东只要严打一年,这个社会局面就焕然一新了。”

王明山并不想反驳韦昌荣,韦泽已经下令,而负责签发的还是韦昌荣,王明山连软性抵抗的机会都没有。但是没有反抗机会并不等于王明山就会兴高采烈的支持,这种严打的手段实在是够狠。狠到王明山都无法接受的程度。

韦昌荣也不想多劝,这等事没法劝。他换了个话题,“都督下令在广东开始成立反贪局,建立反腐制度。现在已经给公务员加过薪水,等到两个月后,我们就要开始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体制。这项工作需要做大量的说服教育,你作为省委书记,可是要受累了。”

对于反贪局,王明山一点都不反对。他自幼就被家人灌输要读书当官的理想,而且王家也有过当官的前辈,所以在教育中接受的都是要清廉,要爱民,要忠诚。或许是自幼就学了这些,当了光复军的官之后,他一时放不下自己的那个架子,所以最初的工作很是不顺利。

直到当了财政部的公务员,王明山才逐渐崭露头角,他的清廉与忠诚最终得到了认同。既然那些死刑的事情极大的影响了王明山的心情,根据多年的经验,王明山干脆就把这个问题抛诸脑后,不去影响当下的工作。不过因为分心,王明山突然想起了自己参加革命的事情,他苦笑一下,“当年若不是沈心拉我上船,我现在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韦昌荣知道沈心与王明山是好朋友,不过对他们之间的交情也不清楚,他笑道:“拉你上船是怎么回事?”

王明山就把自己送沈心,沈心把王明山拉倒了南下的船上,只是那一步,王明山的人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送人反被人拉走,韦昌荣完全没想到王明山的革命经历居然如此有戏剧性。不过干了这么久的组织部工作,韦昌荣笑道:“归根结底,还是你自己愿意。你一定不愿意的话,一步就踏回去了。”

“是啊,如果我不愿意的话,一步就能跨回去。”王明山答道。说完这句话,王明山也是心有所感。如果自己跨回去的话,下场可想而知。王家在湘军攻破安庆之后覆灭了,连逃到乡下的妹妹都被远房亲戚给卖掉。这一步就是天堂和地狱。

而那些被判处死刑的人,仔细想来可没人逼着他们干这些事情。某种意义上必须承认这是他们自找的。想到这里,王明山问道:“韦书记,这里面那些被胁迫的都是怎么处理的?”

韦昌荣笑道:“你放心,被胁迫的都没被判死刑。这点我还是能把握的。当然,那些胁迫别人的,特别是胁迫教唆未成年的,不管被胁迫的罪行是不是严重,统统死刑。”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王明山答道。

第256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