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17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17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86章 北边的麻烦(十)

先给我自己解释两句,昨天我在设定了定时发文,网站系统有点问题,结果没有能发出去。

让大家久等了,很是抱歉。不过这种事情绯红我实在是无力预言,也没办法提前发消息告诉大家。我只能保证每天早上6点和8点有上传的更新内容,让大家能够看到更新。

吴凤山一到军营里面,营门口立刻就戒备起来。这些天太平军里头管的严,门禁出现更多人也没引起什么注意。等吴凤山一进营房,陕西那种土坯房里面的太平军兄弟立刻就围了上来。

“吴大哥,有啥消息么?”

“吴大哥,外头的兄弟们都怎么说的?”

一众官兵七嘴八舌的问起来。

“其他营的兄弟说了,如果家里真的跟信上写的一样,大家还是想回去。”吴凤山介绍着其他太平军的态度。“大家还说,当时跟着天王打天下。现在天王不在了,这天下也打不下去。咱们为王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也够了。到这个时候,咱们兄弟也得给自己打算一下。”

自私是人的本性。有着远大未来的时候,或者所属的集团遇到能够克服的困难之时,参与者们总是很容易爆发出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局面这种东西是不断变化的,远大未来与现在的太平军与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当整个饼没办法扩大,所有问题立刻就开始凸显出来。

此次对太平军的政治攻势时,韦泽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光复党这些年蓬勃兴起,是因为韦泽领导的工业化进程以比较平衡的分配方式将国内工业红利分给了整个国家与组织。既然这些利益是光复党光复军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的好处,韦泽要求分配的时候多倾向于群众,组织当然能够接受。随着生产力发展,整个解放区的生活都变好了。

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群众可不傻,他们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更清楚自己得到了什么。大家非常清楚,靠他们自己是没办法达到现在的生活进步。为了得到更多好处,大家自然就追随着光复党与光复军。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诸王也很想如韦泽的领导团体这样,仿佛太阳一般释放着无穷尽的光和热。但是他们做不到。以这些人的聪明,他们当然知道韦泽把他们赶到西北,是有着一些他们暂时无法理解的阴谋。可根本不用韦泽根去说什么,为了能够给部下和当地真正支持太平天国的汉人以利益,太平天国就只能清洗西北。不清洗西北,他们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不清洗西北,他们就没有土地财物来给这些追随者好处。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大清洗结束之后已经五六年,好处早就分光,大家的感激也消退。农业时代落后的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让太平军遇到了问题。太平军上下都知道打不过光复军,下层的太平军中有进取心的感受到的是没前途,没有进取心的则是希望能够解甲归田。即便是得不到更多,至少不要失去什么,这就是大家的共同看法。

即便没办法站在韦泽那样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更没有办法用韦泽的归纳性来总结发生的事情,可太平军中下层看到的具体问题却是与韦泽看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他们知道已经无法争取到更多,所以就不想再失去任何已经拥有的东西。

吴凤山给太平军基层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他所联络的各个部队中大概有三成的人看到家乡变化的不错,虽然对回家种地是不是会更好心怀疑虑。但是家就是家,能够回到老家生活的确是不错的事情。江南那地方只要有地,只交三成实物税,那绝对饿不死,日子也会变得更好。可西北这地方如果不是水浇地,有再多地也未必就能完全摆脱死亡的威胁。而那些水浇地哪里轮到这些下层去染指。上层和上层的亲信早就把这些地给分了。这三成的兄弟认为回家比留在西北强。

还有三成是对前程完全没了信心,大家心灰意冷。觉得现在这般局面,还不如就散了。至于散了之后,他们除了回家也没别的选择。

另外四成是觉得“这么走了有些对不起人”,他们分到的土地马马虎虎,在西北已经成亲,有了孩子。这部分人不在乎上面发生何等变化,只要他们现在的生活不受威胁,在西北当个种地的农民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具体现状与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同样的想法,那就是不想继续打仗。

最近光复军对太平军的政治攻势中,最强调的恰恰是这点。只要这些太平军的老兄弟肯放下武器,不管是回家,还是留在西北,光复军都会让老兄弟们过上安稳的生活。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否和这些兄弟没有关系。

齐王韦泽对于这些太平军老兄弟不是陌生人,太平军中远远见过齐王韦泽的人成千上万,北伐三丞相中除了李开芳所部覆灭,其他两位丞相的部下对这位拯救过北伐军,建立淮河防线的齐王非常清楚。韦泽逼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迁都”的事情更是所有太平军老兄弟都经历过的事情。太平军中有关韦泽的各种故事要多少有多少。

对于这些动摇的太平军来说,他们只需要一件事,那就是确定韦泽的承诺会不会是真的。太平军毕竟不是光复军,如果韦泽耍了大家一把,这找谁说理去?

吴凤山的真正身份自然是光复军的情报人员,他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点。前面的说服工作很容易,但是所有人都卡在这一步上。如果不能让他们对韦泽有信心,剩下的事情就完全无法推动。但是这等事,靠吴凤山这种人的努力来说是杯水车薪。除了焦急的等待之外,吴凤山也没有别的办法。

八月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到了19日,现在长安御林军首领勇王张应宸的官署里出现了一个人。这人身上装束还算整齐,见张应宸之前也稍微洗了脸。但是身上那种浓厚的汗味足以证明他在八月的酷暑下跑了可不是一天两天。

见到张应宸之后,那人疲惫的行礼,“见过勇王。”

“坐下说话。”张应宸毕竟是光复军出来的,他身上就没有相当一部太平军王爷的那种摆谱劲。毕竟张应宸从军以来接受到的教育和培训都是反复强调,“做事情的目的就是去完成事情,任何选择就要尽可能的有利事情的进行”。让部下能够舒舒服服的坐下说话,对于汇报工作有好处。哪怕是汇报完毕之后,立刻把部下拖出去杀了。可这与让他好好的汇报工作没有丝毫关系。

张应宸脱离韦泽的部属,成了太平天国直属人员之后,他就是靠着这种态度一步步站稳了脚跟。跟着勇王不受气,这是张应宸部下的一致感受。

“勇王,光复军那边有妖法!”那位太平天国的军人坐下之后立刻用疲惫的声音说道。

“妖法?”张应宸几乎是微不可见的撇了撇嘴。跟着韦泽没有“妖法”才是怪事,就如同张应宸在太平军中开始建立医院体系的时候,不少人都说张应宸在搞妖法。如果不是军医院挽救了很多原本战场上必死的兄弟,而且军医院的确由其他部队在与张应宸完全没联系的情况下同样的运行,搞不好张应宸早就被捆在柴堆上熊熊燃烧起来。

“说的详细些。”张应宸继续问。

这名前来见张应宸的军人是张应宸在石达开部队里面的眼线,此次石达开派兵前去袭击洛阳,他就参加了。整个事情因为发生的太快,所以这位眼线其实也回忆不起太多东西。

最初的时候一切正常,快速行军的太平军直扑光复军的一处隘口。石达开的精锐也是很能打仗的,他没有傻乎乎的硬攻,而是采取了前面吸引,侧后突袭的战术。这战术最初很成功,看似坚固的防御阵地顷刻就被突破了。

等前后夹击的两队人马汇合,准备开始继续分割歼灭敌人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好些相当坚固的火力点上开始有子弹飞来。这不是排枪的子弹,随着连续不断的突突声,子弹真的如同狂风骤雨一样吹打着石达开的精锐。每一粒雨滴都有着致命的效果,石达开的部队如同割稻子般被打倒在地。

太平军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攻击,远远的看不清敌人,自己就被打成这样。好在太平军也是久经阵仗,他们立刻找地方躲避。接着,光复军的火炮以可怕的射速与精准度把太平军躲藏的地方给犁了一遍。

这位眼线看到事情不好,就开始逃跑。剩下的记忆就非常混乱和片段,怎么跑的,怎么跑出来的,眼线已经不清楚了。他唯一能记得的就是子弹和炮弹在他身边横飞,各种战场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摔倒,爬起,奔跑,再摔倒,再爬起,再奔跑。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出发的三千多人只跑出了不到二百。这些人已经把枪都给扔了,即便胶底鞋有鞋带,也有几十个人连鞋都跑掉了。

到了此时石达开的部下也没什么好说的,立刻就开始逃命。

回想起那场战斗,回想起回头眺望时那满地的尸体,眼线只能反复说道:“勇王,齐王会妖法!”

张应宸一点都不激动,他先让眼线下去休息,自己坐在椅子上微闭着眼睛思索。从眼线的描述上看,韦泽肯定是开发出了新式武器。而这种武器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发射子弹。威力远超任何火器。跟了韦泽好几年,张应宸对此根本不奇怪。反倒是太平军的武器发展进程非常缓慢,这个速度搁到光复军那边倒是奇怪的事情。

确定了这些之后,张应宸起身前去皇宫。他是御林军首领,放到光复军那边就是卫戍军区司令。见天王是张应宸的职责。

第287章 北边的麻烦(十一)

在对待光复军的问题上,张应宸的地位一直很尴尬。不管是林凤祥一系或者是石达开一系,都不真正认为张应宸是他们的人。天京之变时,张应宸逐渐成了天王洪秀全的御林军首领。最后洪秀全就是靠张应宸摆平了北王韦昌辉,解决了燕王秦日纲和佐天侯陈承瑢。

作为韦泽的前下属,作为洪秀全的心腹,张应宸的地位非常尴尬。但是张应宸掌握着三万御林军,是京城里面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即便是洪秀全死后,石达开想方设法的试图去削弱限制张应宸,可张应宸又深得现在的天王洪天富贵的信任,而且林凤祥也不想让石达开独占长安。所以张应宸还算是稳住了自己的地位。

洪天富贵见到了张应宸,君臣见礼之后,洪天富贵把其他人都给撵出去,让张应宸坐到他旁边,才压低声音说道:“张大哥,最近外面都有什么消息?”

张应宸微微叹口气,洪秀全一死,石达开的所作所为其实与杨秀清没啥区别,逐渐把天王给限制在皇宫里面。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石达开,洪秀全在世的时候,教育“幼天王”的手段实在是奇葩的很,洪秀全不愿意让任何男性进入他的后宫,所以洪天富贵的启蒙老师并不是博学鸿儒,而是比他大10岁的同父异母姐姐洪天娇。

至于学习的内容,洪天贵福先后读过太平天国刊行的《十全大吉诗》《三字经》《幼学诗》《千字诏》《醒世文》《太平救世诏》《太平救世诰》《颁行诏书》,这些不过是解释拜上帝教的基本理论的一些低级读物而已,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洪秀全将其斥为“妖书”,严禁洪天贵福接触。

进入天京城后的洪秀全志得意满,动辄“爷哥朕幼坐天堂,永普照万方万洋”。既有上帝和耶稣保佑,又何必费心学习别的知识。

于是在这个“人间天堂”里,洪天贵福按照洪秀全的奇思妙想按部就班地成长着,9岁时洪天贵福就有了洪秀全给他安排的4个妻子。

虽然太平天国后来遭到重大挫折,可有惊无险。洪秀全此时更是埋头完善他的“教义”,至于他儿子的教育,洪秀全直到1867年他身体开始大大不好的时候才想起来。可那时候洪天富贵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教育时间。

洪秀全死后,这位根本不懂得政治经营的19岁青年就被扶上了天王的宝座。有过这样神奇的教育经历,指望他承担起营运太平天国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管石达开怎么看待洪天富贵,也不管太平天国的诸王和重臣们怎么看待洪天富贵。张应宸对洪天富贵的评价不能算差。这孩子性子很质朴,而且洪天富贵很本能不认同他父亲教给他的东西。整个太平天国里面所有人对洪天富贵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张应宸是真正的守护着这孩子。所以洪天富贵把张应宸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等他当了天王之后,两人私下相处的时候,洪天富贵总是称张应宸为哥哥。

私下谈起自己的理想时,洪天富贵根本不想当这个天王,他的理想是上上学,读读书,然后考个功名,从小官一步步干起。至于更长远的未来,这孩子没见过,所以自然不知道。

而且更有趣的是,洪天富贵最感兴趣,甚至是很佩服的人居然是韦泽。韦泽这位19岁就开始在太平军中崭露头角的悍将,从广西一路打到河北,立下赫赫战功,21岁就首封齐王。又在危机之时带兵南下,从此开始了更加辉煌的道路。

这样的一个靠了自己的力量尽情飞翔的人,无疑让自幼就被圈禁在皇宫里面的洪天富贵极为羡慕。而曾经跟随韦泽的张应宸又见识了韦泽在太平军中最辉煌的阶段。洪天富贵自然是最喜欢从张应宸这里听有关韦泽的故事。

张应宸最初是吓坏了,后来才慢慢明白洪天富贵这做法并无恶意。正因为这样,他才慢慢和洪天富贵成了“朋友”。

听到洪天富贵这么说,张应宸只能答道:“外面还好,没什么变化。”

洪天富贵听张应宸这么应付的说法,他干脆就直接问道:“我是问哥哥,齐王说的可以让天国的兄弟回家看看,这件事如何了。”

虽然知道洪天富贵并没有恶意,但是张应宸心里面的感觉是,洪天富贵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围绕着这件事,天国上层已经用非常激烈的手段来对付。张应宸劝道:“天王,你到了朝堂上,可无论如何都不能提这件事啊!”

洪天富贵点点头,“这个我晓得!”他不是没提过,但是刚开口,就被石达开给喝止了。洪天富贵可不是那种性格强烈的人,石达开态度强硬,他就会选择屈服。对于当天王的人来说,这性格太弱了。不过对于一个毫无权限的傀儡天王而言,这做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