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19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19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应宸会在其他王爷的部队里面部下眼线,其他王爷也不会就比张应宸差。但是张应宸就是带着他铁杆的部队离开了,等那些人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只找到了被捆的结结实实无法挣脱的十几名眼线。张应宸就这么从长安城消失了,甚至连张应宸从哪个门离开的都无法判断。因为好几座城门都有张应宸离开的记录。

“往潼关追!”石达开立刻下了命令。不管张应宸和天王洪天富贵的失踪是不是有联系,不管他们的失踪到底是为什么。石达开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天王洪天富贵落入光复军手中的可能。这是对太平军杀伤最大的结果,洪天富贵一旦落入光复军手中,太平天国最后的法统也就荡然无存。原本混乱的局面会立刻爆炸开来。

当然,除了往潼关方向之外,太平军也向可以找到痕迹的方向派出了追击部队。石达开此时也没有心思再去和其他王爷重臣商谈,现在这局面下还有什么好谈的?谈太平天国是如何崩溃的么?

洪天富贵其实比石达开想象的逃离时间更早,早在头一天的清晨,洪天富贵就在张应宸的帮助下化妆离开了天王府,换上了普通太平军的服装踏上了逃往的路途。确定了李培元与周固本这两个光复军情报人员的身份之后,张应宸就命令他们动员光复军的情报系统,护送天王洪天富贵逃到光复军的地盘上去。

李培元与周固本原本以为张应宸在开玩笑,可等张应宸把他们带进天王府,见到了洪天富贵之后,两人才知道张应宸这是要玩把大的。

“勇王,你为何不一起走?”两人出来之后问张应宸。

“我走了,天京城不就立刻知道事情不对了么?他们不在乎天王,可是很在乎我呢!”张应宸坦然说道。

李培元与周固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张应宸的态度,过了好一阵,李培元说道:“勇王,您不愧是跟着都督这么多年的干将。太平天国的那些人的确不如您啊。”

这话的确是赞美,却也实实在在的触痛了张应宸心里面的伤疤。张应宸说道:“你们也别玩嘴皮子功夫,我可没有任何想对不起天王的意思,你们一定要把天王安全送到光复军那边。若是路上被人截住,天王性命不保。若是出了这等事情,我张应宸绝不会饶了你们!”

“请勇王放心,我们一定会保得天王安全。”李培元与周固本充满信心地答道。

张应宸哼了一声,“你们也不用担心我是想借用这法子把你们的情报网挖出来。到了这个时候,挖出情报网对太平天国还有什么用处。顶多能多苟延残喘几天罢了。”

石达开等人此时都在专心游说诸王,洪天富贵原本在石达开眼中就是装门面的存在。现在更没时间去考虑洪天富贵。他顶多让加强一下对张应宸的监视,防备张应宸与林凤祥勾结。

张应宸根本没有与林凤祥联络,这时候张应宸其实不怕石达开,他最怕的反倒是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的林凤祥。很多石达开看不透的东西,却根本瞒不过林凤祥。石达开的聪明是看透表面上的东西,林凤祥却能够看透很多水面下的暗流。

早上的时候洪天富贵逃出天京城,张应宸虽然心乱如麻,却还能维持应有的平静。到了晚上张应宸安排好逃脱的伪装,接着就带着亲卫逃出了长安城。他此时感到的不是脱逃的自由,而是加倍的加紧张。

从地图上计算,从长安城逃到光复军的控制区有300里地,这300里地中会出太多的问题。张应宸能够一天一夜骑马跑出去300里。可洪天富贵能行么?而且李培元与周固本可靠么?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张应宸连家人都不要了。只要踏出了这一步,他除了带着铁杆部下逃亡之外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

8月19日,张应宸得到了翼王石达开部下战败的消息。

8月20日,张应宸确定了李培元与周固本的身份。

8月22日清晨,洪天富贵出逃。

8月22日深夜,张应宸出逃。

8月23日上午12点左右,石达开的追击部队出动。

8月24日上午9点,张应宸怀着极为焦虑的心情,蹬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停在一队光复军骑兵面前。

为首的骑兵指挥员盯着张应宸看了好一阵子,他翻身下马跑到张应宸面前,“张旅长,还记得我么?我是钟大江啊,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钟大江是谁,张应宸早就忘记了。不过对方既然认的自己,想来以前当过张应宸的手下。张应宸也翻身下马,“你们可曾见到天王?”

钟大江上前握住张应宸的手,“天王洪天富贵已经安全到了我们这里。张旅长,你别说啊,洪天富贵一直念叨着你,说你随后就来。见不到你,他都不肯好好休息。”

张应宸这一路身体疲惫,心理上备受煎熬。为了压住心里的焦虑,他是试图把所有体力都消耗在行军上。此时听到了洪天富贵安全抵达光复军这里的消息,他精神上再也撑不住。张应宸只觉得自己的脑子突然间一片空白,接着什么都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张应宸从沉睡中醒来,睁眼一看外面,天色还挺亮,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正准备起身,却觉得浑身的气力都被抽光一样。他努力的想爬起来,却听到身边有欢喜的声音,“哥哥,你终于醒了!”

费力的转过头,张应宸看到了坐在床边的洪天富贵。两人重逢,张应宸的心一家伙落回了肚子里头。这一路之上,张应宸是越走越后悔。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必须的,若是再等下去,长安城一定会有很大变化。那时候想走都走不了。可这次行动实在是仓促,各种未知的不可控事件都可能发生,一旦发生,那就是前功尽弃。

与洪天富贵重逢之后,张应宸终于确定,自己的冒险成功了。自己脱离了险境,张应宸突然想起了自己还留在长安城的家人,他突然悲从中来,忍不住呜呜的哭泣了。

此时的韦泽也已经得到了消息。虽然十几年没见,韦泽还是对那个很有点小聪明的部下有印象。只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行事的张应宸让韦泽觉得有些可惜。小聪明的特点就是读书多而不知其意,善于模仿而不懂其本。若是能跟着大势走,初期好还,遇到艰难之时就会停滞不前。而一旦脱离了大势,就会如同沙漠来的几滴水,转眼就干涸了。

张应宸现在的行动也算是回归了正道,可是韦泽却忍不住感觉,张应宸只是小聪明更熟练了,是不是有质的变化,却还很值得考察。

此时韦泽正在接见人,所以他只是让部队把张应宸与天王洪天富贵送到洛阳好好保护起来。而且一定要先确定洪天富贵的身份。光复军情报工作做的再好,也实在是弄不到天王的王宫里面去。更重要的是,光复军也没人能想到天王洪天富贵能主动投诚到光复军这边来。

交代了这件事之后,韦泽就前去见了等待着的左宗棠。左宗棠现在已经是广东民政局副局长,正局级待遇。因为菜篮子工程搞得好,要不了多久就能升任广东省副省长,而且有很大机会成为广东省委常委。韦昌荣安排左宗棠前来向韦泽汇报工作,很大原因也是希望韦泽接见左宗棠,洗刷一下左宗棠身上的降将色彩。

可左宗棠实在是左宗棠,他此次还生拉硬拽了一个前清官员沈葆桢,想向韦泽推荐此人。韦泽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沈葆桢在中国造船业上留下过一笔。而且得知了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之后,韦泽终于肯见此人一次。

能让左宗棠看重的人的确与众不同,沈葆桢见了韦泽之后,竟然开始为被俘的满清小皇帝求起情来。

韦泽觉得挺有趣,他忍不住问沈葆桢,“我听说你和湘军一起打过太平天国。我想问你的问题,如果那时候洪秀全死了,他儿子继位。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什么也不懂。如果这孩子落到你手里,你会怎么处置?”

左宗棠万万没想到沈葆桢见到韦泽之后居然会提起赦免满清小皇帝的话题,又见韦泽顺着这个话题反问了沈葆桢这么一个问题。左宗棠只能心里面叹口气,承认自己太低估了沈葆桢的人品。

沈葆桢听了韦泽的问题,他低下头思忖一阵,然后抬起头毅然说道:“若是遇到如此局面,我定然会把这人凌迟处死。”

“哦……你既然会做出如此决定,那又为何让我赦免满清的小皇帝呢?”韦泽说到最后忍不住微笑起来。

“陛下,这两件事完全不同。”沈葆桢从容地答道。

“哦?有何不同?”看着沈葆桢认真的表情,韦泽来了点兴趣。

第290章 北边的麻烦(十四)

“陛下,满清在前,太平天国在后。若是如陛下所讲,我在做满清的臣下时抓到了洪秀全死后登基的儿子,我必然要凌迟处死。因为若是饶了这孩子的性命,那就是承认了太平天国造反的罪孽可以不死。我身为满清的大臣,绝不能做如此判断。”沈葆桢从容地答道。

“哦。”韦泽微微点点头。沈葆桢的道理也说得挺合情合理。

见韦泽好像有点被说动的意思,沈葆桢趁热打铁,他继续说道:“陛下所建立的民朝不同,满清在前,民朝在后,陛下杀了小皇帝不过是举手之劳。可陛下若是不杀,前朝留下的人会觉得陛下仁厚,对陛下更有信心。且不说满清的小皇帝,若是现在太平天国的小皇帝落到陛下手中,陛下难道也要杀了不成?”

“呵呵……原来如此。”韦泽笑了,他终于有点明白历史书上写的舌辩之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真的是任何事情到了他们嘴里,都能说出个道道来呢。

左宗棠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跟随韦泽的时候韦泽已经32岁了。这位28岁就靠一己之力割据淮河以南,成为皇帝的韦泽绝不可能是什么毫无个性的人。韦泽并不固执,他只是无比坚定。像现在这样与沈葆桢说话的态度可不是韦泽真正和人讨论的态度。左宗棠一直对沈葆桢评价很高,这才希望沈葆桢能出来为国家效力。到现在为止,韦泽还愿意和沈葆桢聊会儿天,但是当过韦泽秘书的左宗棠实在是没看出韦泽有任何想给沈葆桢机会的迹象。

沈葆桢也不愧是儒家教育出来的,见韦泽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思,他就正气凛然的继续说了下去,“陛下,满清已经覆灭,陛下不用满清旧臣也没什么不对。可在下以为,陛下不用读书人却是太苛责了一些。”

听了这话,韦泽呵呵笑了两声,“我们新政府里面用的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没有相应学历,是不可能得到相应机会的。”

左宗棠心中大大叹口气,韦泽这话其实是实话,不过听到了儒家门徒耳朵里面,无疑是一种心虚的表示。面对沈葆桢这等儒家门徒说出这些话,韦泽看样子是希望沈葆桢出来跳一跳。左宗棠其实也很清楚,沈葆桢只怕是一定要出来跳的。

新政府采取了表面上颇为类似科举的公务员制度,当左宗棠得到今天的地位之后,他当然知道公务员制度的条文里面有规定,“在满清那里当过官的人员,不予参加考试机会。直系亲属在满清那里当过官,除非在1858年前就主动加入解放区政府的,不予参加考试机会。”

这种明确的规定可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但是光复党稳扎稳打,努力培育实施全民教育,也不猛烈扩大解放区。所以读书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新政府并不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读书人即不肯当兵,也不肯当工人,种地上虽然马马虎虎,却也比不过农民。这年头混不进光复党的劳动者体制,读书人地位一落千丈,连农民都看不起他们。沈葆桢一直在家待着,想来日子非常不好过。见到韦泽之后,他不说话才奇怪。

果然,沈葆桢正色说道:“陛下,你现在不用儒家,在下觉得这大大不妥。”

“你说的儒家是信孔子教导的人么?”韦泽问。

沈葆桢好歹也是要点脸的人,被韦泽这么抢白了一句之后,他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如果韦泽把孔子那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讲出来,现在这帮读书人们都不敢说自己是儒家信徒。从任何角度来看,满清和韦泽的民朝一比,就是彻头彻尾的夷狄。

但是沈葆桢却也没有被完全噎住,他答道:“陛下,儒家讲的是忠君爱国。”

“哦?忠君爱国?若是儒家忠君爱国,那现在哪里还有儒家的人,他们不是该去殉国么?”韦泽饶有兴趣的抢白了一句。

沈葆桢这次倒是没有生气,他认真的讲道:“无道有道乃相较而言。在下的岳父林则徐大人打外国人,陛下也打外国人。在下的岳父林则徐大人禁烟,陛下也禁烟。只是在下的岳父败了,陛下胜了。但是这份富国强兵之心,要抵抗外国入侵中国的胸怀,我不觉得在下岳父与陛下有何区别。只是陛下英明神武,有获胜之道。我等无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先在下之所以与陛下作战,是因为在下没有陛下这般眼界,看不清道理。但是陛下今日已经赢了,有道无道已经大白于天下,在下觉得为陛下效力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哦……有点意思。”韦泽一点都不讨厌沈葆桢的说法,能被左宗棠看重的人的确不是个腐儒。

“我听季高兄说过,陛下曾言道,人不能活在过去,不能活在将来,只可能活在现在。在下听了之后极为佩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陛下所言与孔圣所说的无丝毫不同。儒家里面的确败类极多,读书人里面自然是各种混账居多。可在下在乡下所见,陛下政府里面的人员,其实也未必就比读书人强到哪里。既然如此,在下就不明白,以陛下的聪明,为何硬要舍了读书人。陛下有雅量,能听在下说这么多。还望陛下不吝赐教。”沈葆桢说的从容不迫,没有怨天尤人,看样子还是真心话。

对于真正讲道理的人,韦泽顶多会厌恶对方的道理,但是从来不会厌恶这种人。所以他慢悠悠地说道:“我们民朝讲科学,所以正在普及进化论。当然,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科学体系,里面有太多需要研究的内容,现在也缺乏很多论据支持。科学就是民朝的基础,简单的说,科学就是可以证伪的。例如,我们的教科书上写,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地月体系又围着太阳转。而且我们也有一套支持我们理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