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24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24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分散。他们就不怕被各个击破么?而且即便是中国军队分散开,他们也不可能把齐齐哈尔给围死。

“中国人用铁丝网修成了好多阵地,已经把齐齐哈尔整个围起来了。我们绕了好大一圈都没看到可以进入齐齐哈尔的地方。”前哨焦急地说道。

谢廖沙少校还不相信,他亲自带队靠了过去,只向前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熟悉的木桩。在广阔的平原上,木桩仿佛看不到尽头。在极远处,俄国堡垒的顶端隐约可见。但是想回到俄国人占据的齐齐哈尔,就得突破层层防御,就谢廖沙少校手里这点兵马,搞突破完全是送死。

看了好一阵,谢廖沙少校对着身后目瞪口呆的俄国士兵喊道:“我们从下游渡河,看看能否从河那边回齐齐哈尔。”

5月24日,中国军队使用铁丝网完成了对齐齐哈尔的包围。俄国派出了试图切断中国运输线的骑兵,这些人被俘之后也成了中国的情报来源。中国不在乎城内的到底是哪些俄国部队,番号是什么,首领是谁。这场战斗之后,部队并没有准备在齐齐哈尔留什么活口。在与俄国的战争中,中国也没准备给俄国留什么活口。

从战略上讲,中国北上尚且如此艰难,俄国人抵达这里的困难更大。如果现在总人口不足一亿的俄国真的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运送上千万精壮到远东,中国也会竭尽全力杀光这上千万人。当然,这样的结果是俄国灭国。韦泽不认为俄国人会干出这等事情,他估计只要杀掉一百万俄国人,远东也就干净了。俄国是经不起这种损失的,除了认输之外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从政治上,中国既然没有邀请俄国人到中国,中国当然有权力处决在中国土地上拿着武器对抗中国军队的非法偷渡者。这是保家卫国的基本工作而已。

综合了被活活打死之前的俄国人口供,齐齐哈尔的驻军在五万到十万五之间。部队料敌从宽,基本把数量定在六万以上,十五万以下的水平。这是个很好的消息,按照远东有一百万俄国人的估算,这一家伙就能解决掉十分之一的俄国人,还是武装的不错的俄国人。与那种到处追击俄国人的艰苦一比,这种围歼战实在是太轻松了。

俄国人倒也出来了一次,可他们并不敢脱离堡垒的防御范围。光复军也从容迎敌,双方看似毫无意义的远远对射的战斗让中国方面对俄国普通火炮的射程射程有了点了解,顶多就是12磅滑膛炮。部队很快就用铁丝网在俄国火炮射程之外建成了包围网。包围网非常彻底,光复军渡过了嫩江,把江对岸的俄国据点也给包围起来。

现在要等待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200口径的攻城炮。一旦四门200炮抵达,战斗就可以正式开始。

第297章 经济危机(四)

1872年5月26日的清晨比南方来的更早,齐齐哈尔比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更接近北极圈,在这样的一个纬度,是不可能出现太阳当头照的情况。日头就在更靠近地平线的位置缓缓移动,东升西降。现在已经是夏初,每天的夜晚也只剩短短几个小时。

晨光下,铁丝网交织成的防御阵地上,粗大的炮口缓缓的升起,调整着最佳角度。空中的拖着长长绳索的观测气球也抵达预定高度,观察员拿着望远镜看向被重重围困的齐齐哈尔城。

四门20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已经送到前线,今天就是这种重炮展现威力的时候。为了运送这四门200炮,部队使用了专用大车。步兵此时还不到上阵的时候,必须先逐个摧毁俄军的堡垒之后,才轮到攻城战。预计这个过程得好几天,大量的步兵在没有战斗任务的时候都想靠近看看热闹。但是指挥员们把步兵都给撵到了老远的地方,齐齐哈尔地势平坦,大炮又在伪装阵地上,大家连远观的机会都没有,这让同志们都感觉很不高兴。

即便要让攻城炮唱主角,各部队该有的配置也没有拉下。部队并不确定俄国人的火炮水平,大家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毛子的火炮够密集,够凶狠。光复军的攻城战演习中,将近一半的“伤亡”都是火炮造成的。光复军的实际战斗中,火炮实实在在的展现出了战争之王的风采。各个部队早就做好了准备,此次的战争不比以往,因为运输的关系,炮弹供应并不是很充足。而且俄国人也不是满清那种弱兵,加上俄国人被围死在这里,困兽犹斗,战斗绝不可能很轻松。

上午七点,中国的重炮开始了射击。听到重炮的轰鸣,步兵们第一感觉是炮声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响。与清脆的小口径火炮一比,重炮的声音更沉闷些,有些像天边传来的隐隐雷鸣声。而炮弹落地之后,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从脚下传来很明显的震感。接着才听到猛烈的爆炸声。那种感觉很难用听力来形容,身体感受到的那种冲击远比耳朵听到的爆炸声更强烈。比较敏感的战士觉得仿佛是电流顺着皮肤在快速传递,胸口隐隐有些发闷。

打到了第三炮,炮弹终于击中了俄国人的堡垒。大家就看到俄国人木石结构的堡垒中下部爆出一团石头的碎渣组成的花朵。刚有欢呼声响起,堡垒内部就剧烈的爆炸开来,高高的堡垒从内部炸裂开来。从每个射孔和小窗户内部都喷吐出浓烟和火焰。堡垒就如同纸糊的一样从内部炸开,上半截的堡垒失去支撑,先是摇晃了一阵之后居然逐渐稳定下来。就在大家以为堡垒顶住的时候,上半截就整个塌下来。

远远看着炮击成果的部队愣愣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等俄国人的堡垒终于倒塌在地,腾起大股的烟尘之后好久。震天价的欢呼声才在中国的阵地上响起。炮兵们自然是无比腥风,而陆军则是格外的兴奋。只要不用亲自用血肉之躯对付敌人坚固的要塞,中国陆军又怕过谁?

一个白天过去,200炮已经摧毁了九座俄国人的堡垒,俄国人辛辛苦苦忙了两年的工程就损失了一大半。除了江对面的两座堡垒之外,只剩接近齐齐哈尔的城市边的三座堡垒还健在。任谁都能看出来,这三座堡垒是不可能见到后天的太阳了。

漫长的白昼对于进攻方的防御非常有利,中国的防御阵地根本不用屏息凝神七八个小时,四五个小时就足够了。

漫长的白昼对于防守方的防御非常不利,俄国只有四五个小时的喘息时间,很快就要迎接新的残酷白天。齐齐哈尔守军司令觉得自己犯了极大的错误,就是不该把这些多人放到齐齐哈尔这座美丽的城市。

俄国在远东的物资基本靠海运,去年中国海军在冰冻期外的时间里面跟疯狗一样沿着海岸实施了扫荡。俄国损失了几百条船,太平洋沿岸的据点也被扫荡一空。这直接导致了物资匮乏的局面。

当然,俄国人也不是没有回欧洲的道路,他们的据点是沿着道路分布的。但是齐齐哈尔这座温暖的城市比大兴安岭以北的土地好太多,沿海的据点开始撤退,他们没有向西撤退,而是聚集在齐齐哈尔附近。

俄国人的农奴制在东方也很快就被使用上,俄国人自己打猎,奴役黑龙江将军的部下种地交粮。在齐齐哈尔也很容易就安定下来。俄国人的想法里面,中国会采取试探性进攻,失败之后再采取大规模进攻的方式。这正好能给俄国人一个机会,如果发现未来真的没办法赢过中国人,他们还能选择撤退。不过中国人竟然派遣了十几万军队围攻齐齐哈尔,俄国人的如意算盘彻底泡汤。眼见堡垒连发挥威力的机会都没有遍化为废墟,俄军司令也快疯了。

经过商量,俄军做出一个决定。既然堡垒不可靠,俄军就只能靠自己的陆战来解决问题。第二天俄军主动出击,与中国军队进行正面决战。只要正面击溃中国军队,一切都不是问题。

5月27日,中国军队欣喜的发现,俄国军队居然出击了。炮兵先稳住阵脚,步兵排成方阵,骑兵在后面压阵。非常标准的欧洲军阵。从拿破仑时代,这种军阵就已经开始定型。时代毕竟有了进步,估摸着眼前的俄国军队大概能有1815年那支进入巴黎的俄军水平吧。

不管俄国人有没有变化,中国人已经出现了巨大变化。俄国人旗幡招展的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能够见到对面的中国军队。映入这些俄国人眼帘只是那一道道的铁丝网。铁丝网后面有人用土垒起了一道绵延的小土坡。除此之外,就是更远处那影绰绰的中国军营。军营中根本没有任何中国人跑动的迹象,仿佛整个城外什么人都没有。

中国人一定在对面的某个角落,他们现在懦夫般躲了起来,可俄国军队只要一进攻,这些中国人就不得不出现了。

军旗旁边是东正教的旗帜,牧师们开始做着祈祷仪式。那些士兵们跪下一条腿,或者举起两根手指,或者举起三根手指。这种原本很容易就引发内讧的举动此时已经没人会在意了。经过了一番冗长的祈祷仪式,俄军终于站起身,在胸口划了十字。有些虔诚的士兵还去亲吻了牧师的法袍袍角。自觉的受到了上帝的加持,俄军终于放心的开始进攻了。

在战壕里面,中国军人们等了好久,已经开始忍不住窃窃私语了。

“那些人拿着斧头是准备砍铁丝网么?”

“那带钩子的长杆是干什么的?”

“把铁丝网直了砍不是方便么。”

“咱们教的不是用老虎钳剪断么?”

“俄国人军事落后,他们根本不懂这个。”

“落后成这样,他们是原始人吧?”

“什么原始人啊!咱们部队也是几年前换装之后才不进行排队枪毙的训练了。你要这么说,咱们也当过原始人呢!”

“老师们不是讲过,大家都当过原始人么。”

“呸!你继续当原始人。我TM才不当原始人呢!”

……

“战斗马上开始了!都不许说话!”

随着各级指挥员们的命令,部队再次安静下来。此时俄国军队已经用比较规整的方阵开始接近中国的阵地。

俄国士兵们也看到了一些细微的动静,毕竟中国部队也不是不怕死。按照规定,部队在指挥员发出命令前,大家都要躲在战壕里面不许露头。但是没有残酷的战争洗礼,大家不知道这道命令的意义。大家心里面跟猫抓一样难受,有些战士还是忍不住趴在战壕边上偷看。那些草绿色军帽在黑土地的战壕边缘显得非常显眼。

发现了敌人,俄军部队稍微调整了方向,向着有动静的战壕前进了。

隐蔽的观察哨很快就把情况报告了阵地上的连长,连长恼怒的低声命道:“一个一个传,谁都不能再露头。班长,副班长,战斗小组的负责人,都给我看好同志们。”

说完之后,连长猫着腰以熟练的军事动作跑到了观察口,俄军脚步根本没有停歇,还是继续前进。“先人板板!”四川人出身的连长心里面骂道。心里面再恼火,挨过好几次训的连长也不敢真的骂出声来。他想着等这次的仗打完之后,他一定要把这些家伙狠狠的批一通。训练科目里面多次训练过,可真的到了战场上,大家还是忍不住啊!

正在想,对面的俄军炮兵阵地上就传来了炮声。听声音有点像是12磅炮滑膛炮,光复军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这种武器了,连铸铁的三寸线膛炮都已经退役。部队现在装备的都是野炮和山炮,口径统一为75毫米。当然,部队也不是没有见过这种武器,在训练的时候有过这种武器的实物和示范性射击。但是这个目的只是让大家知道遇到装备这种敌人的时候该如何应对。

四川籍的连长当时还觉得这武器能用,但是真的落后。可现在听到敌人的炮声,他竟然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不管是多么落后的火炮,被这种火炮发射的炮弹击中,人类的血肉之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

俄军看来已经确定了进攻突破的方向,虽然与中国炮兵的炮击密度相差很多,俄军依然用手头的12磅炮对着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方向开始射击。

第298章 经济危机(五)

“如果我们要投入到这样的战争中去,到底要死多少人才行?”战役总指挥周金国中将看着尸横遍地的战场,忍不住对参谋长说道。

基层部队此时都在欢呼,他们中间没人与洋鬼子打过仗,打赢了一场对俄国人的战斗,让他们陷入了狂喜。战前大家准备的如此充分,思想工作也很到位。没人小看俄国人。这不仅是胜利,更是全新的经验。胜利的经验。

距离战壕30米到50米内铺满了俄国人的尸体,大概得有两三千之多。加特林多管机枪与单打一步枪组成的密集火力网把俄国方阵割稻子般放倒。从50米到200米之间,大部分俄国人都是逃跑时候背后中弹被击毙的。

超过200米的距离上,俄国人的死状丰富起来。胸前中弹的有,那是继续进攻的时候被击中的家伙。背后中弹的有,那是好不容易逃脱到这个距离,然后被步枪与机枪打中的家伙。侧面中弹的有,那是斜向射击造成的结果。还有一些身体残缺,无疑是炮弹击中后完蛋的。

战场上死者很多,伤者更多。受伤后惨叫的声音在阵地上回响着,不同的伤势有不同的惨叫。从哼哼到尖叫应有尽有。

这样一场战斗之后,周金国中将不仅看到了敌人的失败,他忍不住想到了中国军队要是面对由机枪、火炮、堑壕组成的防线,即便是知道对面的配置,部队正面攻上去的结果只怕不会好到哪里。

四公里之外俄国人的出发阵地现在已经化为一片狼藉,200炮为了提高精度,对堡垒射击的时候瞄了又瞄,算了又算,空中、地面的测量数据反复对照,这才会开一炮。俄国人的堡垒只剩下五座,炮弹还有几百发,此次战斗中200炮也加入了战团。这种口径的重炮一炮过去就是地动山摇。别说毫无防御准备的俄国人,就算是中国的战壕也顶不住啊。

参谋长被周金国的问题给问住了,不过参谋长倒是没有那么悲观,他自信地答道:“都督能创造出这一切,他肯定有相应的办法来应对这一切。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收复国土,即便是以后遇到这样的敌人也不会没有办法的。”

提到韦泽,周金国也生出一种莫名的信心。当年韦泽把火绳枪改造城燧发枪的时候,大家有过担心,敌人的燧发枪同样致命。没过多久,韦泽就造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