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33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33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应该要求中国在这件事上表达态度,不能入侵俄国!”有议员提议。

“那我们就得先说服俄国承认尼布楚条约。阁下觉得俄国人当下会同意么?”立刻有议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俄国被打成这样,然后指望俄国乖乖认了,这可不是俄国人的性格。更不用说即便是俄国人认了,已经具有巨大优势的中国人会认么?中国甚至不用立刻逼迫俄国人割让远东,只要中国现阶段实际控制了远东,以当下各国冲突的局面,迟早会有一次大清算的机会。

既然中国不可能退让,英国大概就只能玩硬的了。可是来硬的说着轻松,干起来可一点都不轻松。在经济危机的当下,谁来出军费?

以保卫俄国为理由来出军费?这玩笑未免开的太没边了。议员们当然不愿意,而且议员很清楚,俄国人可不会向英国人支付一个便士。就现在看,指望中国割地赔款并不现实。得不到割地赔款,英国也就失去了从战争中捞一笔的可能。剩下能够考虑的利益就是通过打击中国,给中国一次教训。

中国的崛起速度太快,让中国这么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再过几年只怕英国教训中国的代价就会变得更大。

“就我们所知,中国现在拥有的铁甲舰数量在30艘左右,其中6000吨级别的铁甲舰有6艘……”主张强硬态度的议员开始介绍起中国的海军实力。

不少议员听了之后脸上都露出了轻蔑的表情,英国1870…1871年度海军军费为9013000磅,海军舰船总吨位为633000吨。中国这么一支小舰队在亚洲折腾的很凶,与英国皇家海军一比,不过是毛毛雨而已。皇家海军分分钟钟都能把中国海军送进海底。陆地上扼制中国固然有难度,海上却完全没有问题。特别是不久前的那次讨论,大英帝国议员们也知之甚详。能够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在这时代是各国政府都极力追求的目标。即便是大英帝国暂时无法实现,也没有理由让中国人从容的实现。

有议员干脆坦率的煽动道:“打击中国人的海军力量,为大英帝国争取到时间,等我们调整了国内问题,就可以进一步的让中国知道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经过投票,对中国进行海上打击的议案竟然没有得到足够的票数。

主战派的议员们对反对议员的选择万分不解,反对的议员们也坦率的表达了意见,“如果只是海上的攻击,那就意味着我们要长期封锁中国的沿海,中国人多久才会屈服呢?三年?五年?十年?我们除了不断消耗我们的力量之外,又能得到什么?不过是中断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而已。现在看,中国的发展并不依靠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我们的目的不是要阻止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确立我们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这场战争未必能达成目的。”

英国在精英治国方面搞的不错,至少议会内部还挺民主。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争论进行了一个多月,其间经过三次投票,最终英国议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新的议案。新议案中,英国封锁马六甲海峡等通向印度洋的重要航道,不允许中国船只经过。强化与日本的关系,尽可能先拿下虾夷共和国。如果中国稍有反抗,英国就歼灭中国海军,炮击中国沿海城市。

战争终于准备打响。

第311章 狼来了(一)

“都督,我真的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弄成这样。”李新说话的时候神色总算是没有头几个月兴奋。这也不能怪李新,中国在欧洲的突然走红完全超出了外交部的想象之外。那种程度已经谈不上震惊,而是惊悚。

当然,慢慢适应了局面之后,外交部也有反思。大家原本以为洋鬼子是些非理性的人,现在外交部已经明白了,洋鬼子中的统治阶级和知识阶层其实相当的理性,他们有兴奋,有焦虑,有困惑,也有探索。总的来说,是很正常的人。

如果一定要找出谁是不正常的,那么此事的始作俑者韦泽才是那个不正常的人。个人智慧领先于国家,领先于世界,倒了几手的牙慧都能让欧洲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应,这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李新是不敢和韦泽讨论这个问题的。当面对韦泽说“都督,我觉得你不正常!”就算是把李新打死,他也不可能做这样的发言。李新提出的问题是英国对中国的强硬举动。

即便是英国议会也不可能抛出一个“我担心中国崛起,所以要狠狠敲打中国”的公开决议。对中国强硬的是具体行动,至于决议还是要经过各种充分的包装才行。英国这次包装的理由就是“稳定远东局势”。

中国外交部对这话里面蕴含的森森杀气很理解,想稳定远东局势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中国听英国的话。中国会听么?当然门都没有。既然中国不肯答应,剩下的选择就极为有限,甚至只剩下一个选项。

因为半年多前的战争,法国对中国当然不会有什么友善,俄国更不用谈。奥匈帝国即便与中国没有冲突,和中国也没有任何友谊可言。德国方面也不可能出来替中国说话。英国此时与这几个国家频繁接触,在英国“稳定远东局势”的决议出来之后,俄国与法国都在1874年6月间表示了全面的赞同。奥匈帝国与德国则说了些希望和平之类的废话。美国倒是没有说什么,英国给美国的压力不小,英国强化了在远东的力量,美国承受的压力更大。

世界主要的工业国都表了态,英国就可以自由行动了。韦泽很清楚这点,他对李新笑道:“你放心了,商务部的同志不会拿你做法的。”

李新听了韦泽的话,终于松了口气。战争一起,中国的对外贸易基本就会终止。随着世界上好几个超大银矿的开发与投产,这两年世界白银价格暴跌,中国把对英国的巨额顺差都用来购买白银,可是狠狠的搂了一大票。战争一起,这好处就会中断。商务部虽然和李新关系不错,但是私人关系顶不了部门利益。哪怕是走走过场,商务部都得批判外交部工作不当,驻英国大使发言不谨慎导致了商务部的工作困境。韦泽只要出来表个态,所有的批判立刻就会停息。

英国人来的还真是时候,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好结束。韦泽原本还担心怎么说服大家,现在他不担心了。英国佬的军事行动能够最充分的说服中央。第二个五年计划大概能用两句口号就能归纳总结,“搞扩张”“一切为了赢得战争”。

送走李新,韦泽召开了军委会议,军委成员已经知道了英国人的态度,大家最多的评论是“这次是真的要开打了么?”

七八年前,韦泽就提出了要对英国动手的计划。这些计划有些根本没轮到实施,有些实施了前半段之后就因为政治局面的变动而没有了后半截。等到现在看似要真正开战的时候,成了英国佬要主动打上门来。中国也不是简单的被动挨打,只是进攻部队已经不是海军,而变成了陆军。

1858年,法国与西班牙海军联合进攻砚港。两年后,法国殖民者攻占了交趾支那(越南南部)东部的嘉定、定祥、边和、永隆。1862年,越南阮朝嗣德皇帝与法国签订了西贡条约。根据条约,越南将西贡、边和、嘉定、定祥、昆篇岛割让给法国,并赔偿战费二千万法郎。1863年,法国殖民者侵占柬埔寨,使柬埔寨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867年,法国殖民者又占领了交趾支那东部的永隆、安江、河仙三省。到1868年,法国殖民者便攫取了整个越南南部。

早在1865年,中国就开始向老挝前进,派了医生和军队为中心的混合队伍就这么一处处的从农村开始推进,老挝当地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些与他们语言基本没太大区别的新老爷。

1873年,中国解决掉了北方试图打通红河交通线的法国军队,接着就开始运作起来。1874年春节,老挝国王如同琉球国王一样“进京朝见”,接下来就是很传统纳地称臣的戏码,老挝变成了中国的一个省。当地的头人们暂时得到了一些官职,除了国王之外皆大欢喜。

中国并没有单一解决老挝问题,从1873年的9月份开始,光复军就通过云南省与老挝省一边修路修交通线,一面向缅甸深入。此时英国人已经开始入侵缅甸,战争也打了两次。在如此危险的世界里,老挝已经回归祖国母亲安全温暖怀抱,再也不用担心遭到法国的入侵。老挝已经安全,缅甸这个游子,祖国母亲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它在殖民主义者掀起的惊涛骇浪中被吞没。

韦泽对付英国人的手段很少,其中最靠谱的就是和英国人打陆战,逼近印度。这不仅仅是一个发挥优势的手段,更是解放西藏的最好办法。去西藏最方便的通道可不是走川藏,而是走印度。既然一定会撕破脸,那就最好能通过战争来解决更多问题。

雷虎问了一个问题,“这场战争会拖多久?五年?”

“我觉得也就是四五年时间。”韦泽答道。没有四五年的时间,这场战争不可能分出胜负。至少,四五年时间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有限,只要海军没有出现崩盘式的溃败,陆军真不可能出现什么惊天动地的失败。让英国人维持四五年的战争,对他们来说经济压力就比山高比海深了。

“我们要不要和法人开战呢?我看外交部的情报,法国方面好像暂时没有战争的计划。可是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截断我们的暹罗航线。”海军司令林家俊提出了他的担忧。

“只要英国人对我们动手,我们就对法国人动手。”韦泽笑道,“反正英勇的法国军人全部以身殉国,到时候真的有没有动手,还是我们说了算。”

军委委员们忍不住乐了,战争还没开始,韦泽就已经给在越南南部……不,应该说是中国已经给中国在暹罗湾新国土上的法国人决定了命运。十年前中国曾经试图和越南联手一起对抗法国,中国的要求是越南把北方的交趾郡割让给中国。可越南朝廷恐惧中国更甚于恐惧法国。他们居然玩弄了一个小手段,把中国的情报泄露给法国,希望换取法国的支持。

在这个列强才有真正话语权的时代,法国不仅没有和越南合作,返回头就与中国就瓜分越南进行了谈判。最终中法密约里面,中国认同法国占领越南南部,法国保证中国的暹罗与越南的大米航线安全,中国没有得到土地,只拿下了鸿基一带的实际控制权。

那时候光复军上层还认为韦泽都督有点便宜了法国,可海军实力不强,光复军又是打惯了有准备之仗,谁也不敢真的冒险进行一场无法控制的战争。

现在光复军的看法就不同了,法国人在越南南部开疆辟土,还吞下了柬埔寨,与周边各国还签署了条约。在法国一步步的把自己养成了大肥羊的现在,中国若是不吃下这头肥羊就对不起自己。军委已经完全明白“沉得住气”为什么是一种真正的美德。

在缅甸作战的具体工作并不需要韦泽指挥,参谋部自己就会制定相应计划,军委要做的仅仅是达成共识。

军委会议之后,韦泽去视察了南京造船厂、上海造船厂、武汉造船厂。最新的战列舰下水之后问题多的远超预料。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都有重大问题。韦泽也不想指责谁,这艘军舰其实计划中是要在1874年才开始建造,当时的情况下海军最终也同意了把这艘军舰作为试验舰,现在出问题也是必然的。

巡洋舰第三艘青岛号才算是正式被接收,青岛号承担了大量的实验工作,连续进行了两次大修之后,海军最终决定将该舰报废。200毫米口径的火炮的确威猛,但是200毫米的火炮对青岛号造成的伤害也很威猛。加上各种实验造成的伤害,想把青岛号维修到适于作战的程度,还不如造一艘新军舰更加核算。不仅仅是青岛号,最初的三艘巡洋舰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基于五艘试验型军舰的大量数据,巡洋舰此时已经定型,排水量达到4400吨,3000吨水压机压制出来的均质钢肋骨,1500吨水压机压制出来的均质“锅炉钢”铆接船体。全水线装甲,重点防护部位采用了350毫米复合式钢甲。原先的八个锅炉变成了六个锅炉,还是3000吨水压参与加工制造出来的锅炉蒸汽管道比以前的锅炉粗了至少50%。两台三涨式蒸汽机驱动的两具螺旋桨可以跑到18节。必须说明的是,螺旋桨也需要3000吨水压机的帮助。

搭在了这样的装甲与动力之后,巡洋舰的火炮就显得非常寒酸。韦泽在125和120炮之间斟酌了好久,最终选择了口径稍小一点的120火炮。

三大造船厂接了共20艘巡洋舰的订单,现在12个船坞里面的军舰都栖装完毕,马上就能下水试航。如果不出问题的话,四个月后就能试航加舾装完毕。韦泽只能祈求上天保佑,英国人的动作千万不要那么快。哪怕是装模作样的和中国纠缠一下,就能为中国撕破脸争取到重要的时间。

第312章 狼来了(二)

英国是个工业国,工业国的特色就在于守纪律。英国的计划里面首先是封锁中国商船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如果中国人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他们就会立刻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

当英国五十艘装甲舰,六十几艘非装甲舰抵达新加坡的时候是8月,英国向中国宣布了英国的决定。中国方面立刻“强烈抗议”,并且接连不断的派遣外交使节到新加坡对海峡殖民地总督软磨硬磨,希望海峡殖民地总督能够撤销这样的“不合理要求”。

英国舰队则是大肆出动,中国舰队只在自己的母港窝着,根本没有给英国人暴打的机会。到了1874年9月,英国舰队看瞅不到机会,随即开始北上。

大舰队在海上耀武扬威,是挺嚣张。英国派遣军司令早就研究过西太平洋的军事情报。中国以三十几艘铁甲舰,五六十艘非装甲舰就在西太平洋耀武扬威。如此规模的舰队在欧洲也就是“欧洲病夫”土耳其的水平。只要英国愿意,捏碎中国海军如同捏死个臭虫。

以前英国舰队没有动手,给了中国海军发展的机会。现在英国舰队终于动手了,中国舰队的好日子就此到头。在旗舰阿金库特号上,派遣军司令对着属下透露了他的想法。如果把中国海军在摇篮里的时候捏死,还不如在刚进入青少年时期拍死。摇篮期被捏死也就是简单的捏死,中国海军其实不知道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