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40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40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战争来推动和平的降临。

此时中国的三会正在召开,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式开始。在这样繁忙的工作中,韦泽还是抽空接见了回到南京的北海舰队成员。丁汝昌等人请求看看在海战中立下大功的装甲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海军因为牵扯到保密问题,只能把这个请求给推到了韦泽这里。韦泽考虑了一阵,最终允许少数舰队核心军官和韦泽一起参观装甲制造厂。

模具下面放上了经过除锈后打磨出纹理的钢板,模具开始给钢板进行预热。到了一定温度之后,浇筑器操控着铁水包,把铸铁铁水浇在模具里面的钢板上。另外一块已经预热完毕的钢板再扣在铁水上。模具闭合后,送到大型水压机下面进行压制。

压制结束之后钢甲再进行热处理,经过层层工序,打磨完毕,一块复合钢甲就完成了。造成的复合装甲会抽出样品送到试验场进行实弹测试,确定这批钢甲的品质。

外层的坚硬钢甲能防住穿甲弹的刺透,内层比较柔软的铸铁则能吸收实心炮弹的冲击力。采用夹心模式制造出来的复合钢甲比同厚度的均质铸铁甲强度增加了25%以上。300毫米的重点防御带能起到欧洲375毫米铸铁甲的防护能力。对敌人的穿甲弹或者实心弹都有非常好的防御效果。

“怎么样?现在有信心了么?”韦泽笑着问自己的爱将丁汝昌。

早在1853年就加入光复军的丁汝昌忍不住连连点头,“都督请放心,如果这样的军舰都能被打沉,我就和军舰一起沉下去好了。说什么都不会让英国佬从我嘴里得到咱们军舰的秘密!”

韦泽知道丁汝昌的发言是参观前海军强调保密的结果。这种事情不强调也不行,中国远没有拉开和世界工业强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中国先进的只是一些理念而已,让外国得知了这种理念,他们可以很轻松的就追上来。

邓世昌作为炮兵指挥员的表现非常出色,战后总结会上,邓世昌针对津轻海峡之战的炮战有很好的总结。他比丁汝昌年轻,所以关心的是另外的问题,“都督,怪不得军校反复说,海军是国家重工业能力的体现,海军就是金子堆出来的部队。亲眼看到之前我完全不能想象一块钢甲竟然有这么多处理工序,这么多工序,这么多设备,一块钢甲只怕真得有同重量的金子那么值钱。”

这话触及到了韦泽痒痒肉,他笑道:“从整体而言,工业国就是靠大量的投资堆起来的。当然,工业国有能力完成这些研究,有能力开发出这些产品。如果是满清那样的农业国,拿出十倍的金子,它也搞不出一块这样的钢甲。”

丁汝昌对这个话题其实没什么感触,倒是邓世昌连连点头。邓世昌1849年出生在广东茶商家庭,当他7岁时开始在佛山上小学的时候,在学校接触的就是工业化时代的东西。他父亲是个很懂得跟随时势的商人,光复军重夺广州,他就让儿子去了广州的小学继续上学。随着广州的快速工业化,邓世昌也算是跟着中国工业化一起成长的一代人。对于工业,年轻人自有他们的认知。

参观完了装甲生产厂,一众对人民海军更有信心的海军军人们就参加了研讨会。大家都知道海军的缔造者就是韦泽,不仅仅是出钱出人组建海军,包括装备、战术理念,韦泽始终引领着人民海军的方向。

丁汝昌17岁加入光复军,到现在已经跟随韦泽21年。为了摆脱饥饿与痛苦,邓世昌加入了韦泽的部队。跟着部队一步步走来,见到中国,见到家乡与亲人过上了以前闻所未闻的好日子。追随韦泽,服从韦泽的命令,是深入丁汝昌灵魂深处的东西。邓世昌这些年轻人却不太一样,挣扎求存是老一辈们的感受,对年轻人来说,在这个激烈变动的时代中得到韦泽都督的认可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丁汝昌是习惯性的听韦泽的命令,而邓世昌这些年轻军人则把自己在战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变成了他们对更有效作战的基石,努力的提出他们自己的新想法。

“都督,如果能让炮口仰角更高一些,炮弹的落点就能更好。不过这就需要火炮的闭气比现在更有效,炮弹与膛线的咬合的更好……”邓世昌代表了炮兵提出了他们的看法。

听完炮兵们的期待与一些提出的建议,韦泽笑了笑,就让秘书把几份资料交给了与会的军人。丁汝昌看完之后一声不吭,这是兵器研究所拿出的火炮最新解决方案,正好解决了邓世昌方才提出的问题。

看着邓世昌等人喜上眉梢的模样,丁汝昌心里面只是叹口气。这就是他不喜欢这些年轻人的原因,他们有太多想法,太不稳重。自打跟了韦泽之后,丁汝昌的经验就是韦泽始终会走在大家前面。当大家还没弄明白遇到了什么困难,甚至还不知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韦泽就已经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了。

虽然邓世昌这些年轻人有冲劲,在训练和战场上的表现很出色。丁汝昌心里面还是忍不住要说,“太轻挑!”

谈完了炮击问题,接着就是海战的队形问题。军人们都认为现在的作战方式并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出新式巡洋舰的威力。这种模式固然可以让自家军舰被击沉的可能降低到最低,却也失去了更有效的击沉英国军舰的机会。

丁汝昌都快听不下去了,这群混账小子们居然敢指责韦泽的指示。现在中国海军就这么几艘可以拿上台面的军舰,击沉敌人固然很好,可采取激进战术导致军舰真的大量被打沉的话,拿什么来和英国佬继续作战。

只是韦泽笑眯眯的听着年轻军人们发言,丁汝昌也不好意思在韦泽面前站出来把年轻军人一通呵斥。如果丁汝昌这么做的话,他是在谁面前耍威风呢?

听完了这些之后韦泽告诉年轻军人,海军学院马上就会为这个开一个进修班,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丁汝昌几乎是无奈的看着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再次走在了韦泽之后,他觉得很有必要好好的整顿一下这帮混账家伙的纪律性。

讲完了战役组织问题,韦泽提出了一个战略的问题。

“中英想继续战争,英国第一步就要把大舰队从日本撤到新加坡,我并不想阻止英国人这么做,我们也没有足够实力阻止。英国是一个很理智的国家,英国也是一个很讲面子的国家。所以过几个月,北海舰队就要和南海舰队联合作战。在南海与英国人进行真正的战争。到时候大家要奋勇作战,把英国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把英国佬打回到谈判桌上来!”

“都督,这不是放虎归山么?”邓世昌忍不住问道。其他年轻军人们忍不住连连点头,英国大舰队的确有很强的战斗力,大家很期待能够尽可能给英国大舰队以沉重打击,至少要让英国的非装甲舰损失惨重,沉默个七八十来条才行。

韦泽笑道:“我觉得你们这话说的不对,和英国舰队比较起来,我们才是老虎。我们现在要抓紧做的是赶紧磨利爪子和牙齿,在不久之后的南海大战中把英国舰队彻底打败。我问个问题,你们觉得英国人还敢派遣非装甲舰和那些改装的薄皮铁甲舰和我们作战么?”

年轻军人们摇摇头,大家还是认同英国海军的智商。

“这些军舰不会被派来和我们作战,却会被派去压制那些更弱的国家。那么大家觉得那些更弱的国家在遭到英国压制的时候,看到我们能够战胜英国的铁甲舰,他们会有什么想法?”韦泽提出了战略上的问题。

第322章 狼来了(十二)

英国的损管水平相当高,被击伤的12艘军舰很快做了修理。铁甲保持击破的模样,缺乏好木料与时间,就用简单的木料把受损的木质基座临时封堵起来。

11月11日北风一起,英国舰队就开始南下。此次南下要从日本南端一气开到新加坡去,乘着北风可以节省很多燃料,可一路上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大舰队每时每刻都绷紧了神经,唯一可以舒缓心情的事情就是画图。根据中国军舰为蓝本,英国军官们开动脑筋绘制了不少军舰外型图。其中有一款主炮炮台采用六边形分部的军舰草图得到了波佩中将为首的海军上层军官们的赞赏。与中国的纯中线布局不同,六边形主炮布局是前后甲板上各有一个主炮炮台,舰艇中部两侧各有两个主炮炮台。六个炮台构成了六边形的顶点,在六边形中间则是烟囱与指挥塔。

这种设计的好处就在于以侧边作战可以动用四门主炮,正面或者后面作战则可以动用三门主炮。加上一系列的副炮炮位,英国海军的火炮是大大增强了。更重要的是,这种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在英国海军已经成熟的舰艇主体技术。中国海军那4000多吨的军舰的确很猛,与英国的新式万吨军舰相比,再猛也不过是4000多吨而已,火力与装甲都会有不小差距。至少英国实在是看不出来中国4000多吨的军舰上有按照9寸炮的任何可能。

到了1874年12月初,英国舰队安然无恙的回到了新加坡。在此之前,英国议会也对此次战役提出了强烈批评。议员们质疑海军大臣是干什么吃的,海军部是干什么吃的。海军大臣也不得不在议会做出解释。

中国海军毫无畏惧的和英国海军大打出手,击伤了不少来充数的改装铁甲舰,英国皇家海军就明白自己碰到了硬茬子。作为世界霸主,自家知道自家事。有着遍布世界各大洋的基地,英国海军造舰的时候首先要注重的就是适航性,军舰必须有良好的远洋航海能力。装甲与适航性是一对矛盾体,过厚的装甲会极大影响适航性。与不得不全球征战的英国大舰队相比,遍地港口与维修厂的中国铁甲舰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英国海军部当然不会认输,海军大臣保证会能派遣强大的铁甲舰来与中国交战,非装甲舰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局面。当下的战争区域也不再是中国北方,而是新加坡辐射范围之内的南海。

30年前,英国的木质战列舰横行中国海上,打得中国被迫投降。不过是30多年,英国就被逼回了新加坡,这种局面让英国议员们极为恼火。

恼火归恼火,海军军费预算并没有被削减一个便士。正因为这次战斗不利,英国议会还同意扩大英国海军预算的议案。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英国的海军优势极大,暂时不存在无法抽调兵力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国海军,议会同意了海军部的方案,一旦大舰队回到新加坡,其他军舰可以回到各个战区继续服役的时候,就把主力铁甲舰调到南海与中国开战。

1875年的头几三个月,世界局势看着颇为平静。中国外交部已经拒绝了十几拨申请参观中国军舰与造船厂的请求。现在世界上主要工业国都在屏息凝神的等着中国与英国之间战争的结果。全世界都很清楚,中英之间不可能打成一场大规模的陆战,决定这场战争的是双方的海军。

英国皇家海军已经耀武扬威了一个世纪,喜欢不喜欢中国是一回事,所有工业国都希望英国海军战败,那意味着中国的新式军舰引领了世界潮流。大家跟在英国屁股后头学习,是永远无法超越英国的。中国引领了世界海军的新潮流,意味着各个工业国都与中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未来的发展中,鹿死谁手可不好说呢。

到了三月,韦泽去参观了南京造船厂。去年6月份中国海军第一批定型的巡洋舰下水,新船立刻开始建造。此时的武汉、南京、上海,每个造船厂都有了自己的3000吨水压机,新船建造速度大大提高。75年2月中旬,新一波12艘巡洋舰已经栖装后下水海试,海试完成之后就要开始舾装。空出来的船台上,只有两个船台开始建造军舰。

6500吨的战列舰问题太多,进展缓慢。海军不得不拿出一个新方案,建造两艘5600吨的重型巡洋舰,这两艘军舰上会装备200毫米口径的火炮。这是把巡洋舰与战列舰已经积累起来的技术与经验进行一次总结性实验,为以后更大吨位的军舰做准备。另外,大造舰也消耗了太多的财力。7月份的时候,24艘巡洋舰大概就可以撑起中国的海疆。造出36艘巡洋舰未免太浪费。

这些军舰是没办法外销的,现在外销就意味着包括管退式火炮技术在内的大量技术流到全世界去了。这可是中国现阶段安身立命的本钱,外国迟早可以开发出同类技术,但是能晚一天就晚一天。等外国有了同类技术之后,这些军舰估计也没什么国家会买了。

1875年3月,英国已经把自己的大多数铁甲舰调集到了新加坡。不管议会怎么看,海军部的看法很一致,如果中国真的敢和英国皇家海军硬掰腕子的话,这将是英国新式军舰下水前与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也有很大可能是近期最后一场海战。

到现在为止的战争已经证明装甲舰与风帆动力该退出海战的历史了,新式铁甲舰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多,英国强大的生产能力都已经感到捉襟见肘。把大量资源投放在和中国搞拉锯战上,还有比这更愚蠢的选择么?

英国现在恰恰担心的是中国按兵不动,为了逼迫中国舰队能出来决战,英国选择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中国的安不纳群岛。

安不纳群岛就是纳土纳群岛,位于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岛之间的南中国海内,由272个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海拔不高,最高点在安不纳岛,海拔约959米。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产木材、椰子、可可、大米和玉米,主要两个城镇位于主岛南北岸。从宋朝起就一直被划入版图,那时候外国船只只要经过安不纳群岛,就知道进入了中国领海。郑和远洋的时候就以安不纳群岛为中继站。

新中国在位置重要的安不纳群岛上建立了炮台,如果英国从新加坡出发进攻中国南海,很容易就被中国以安不纳群岛为核心的侦查网发现。如果那时候安不纳群岛有中国舰队,中国舰队就可以尾随英国舰队,如果英国人敢炮击中国港口,中国舰队就可以实施包夹战术。

如果能夺取安不纳群岛,英国舰队就能得到进攻中国南海各省的机会。万一中国海军有了重大失误,被英国铁甲舰舰队歼灭,南海的局面就能大大改善。

3月7日,英国铁甲舰队逼近了安不纳群岛。

3月8日,从兰芳省出发的中国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