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72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72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睿想去北美。”韦泽斟酌了好一阵子,才对祁红意说道。提起这个,韦泽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和英国大手笔和谈之后,这一阶段的武装西进已经到头。韦泽不指望自己有生之年看到一统全球的那天。要为未来一统全球称霸世界做打算的话,美国就必须完蛋。想让美国完蛋,就需要一场世界大战。在此之前,中美的冲突会持续很久。

听了韦泽的话,祁红意忍不住一哆嗦。过了片刻,祁红意坐起身来问道:“他又要去打仗么?”

听着祁红意声音里面的紧张,韦泽心一软,“你是他娘,你要是想劝他,我不阻止。”

听了丈夫的赞同,祁红意并没有立刻回答。韦泽家其他三个上大学的儿女现在都是从事技术工作,李仪芳的长子韦坤在搞冶金。祁红意知道韦泽一直私下给上研究生的韦坤指出些技术方向。韦坤得以在大学冶金系里面名声鹊起,被公认为极有前途的一名年轻专家。

其他两个孩子也是差不多的路线,一个学农业,一个学医。祁红意的二儿子韦震在暑假正跟着他的学校导师一起参加在疟疾高发地区进行疟疾治疗以及疟疾防治工作。

祁红意是历史系的教授,她很了解历史。单从安乐的角度,做母亲的当然希望儿子不要冒着生命危险。问题就在于,皇帝这个位置从来不是一个安乐的职位。韦泽手下的四梁八柱哪一个不是人精,身为开国的一代,这帮泥腿子出身的家伙骨子里头不缺乏坚定,更不缺乏真正的狠劲。既然韦泽不肯大杀功臣,而是用退休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新的选拔体制就只能选出那些有出色表现的人来接掌权力。

皇权看起强大,实际上也是很脆弱的东西。那种大权在握的皇帝比谁都脆弱,分封成为制度的话,皇权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被削弱。

“仗会不会打得很大?”祁红意终于开口问道。

韦泽从这话里判断他老婆居然不想阻止韦睿继续当兵,这倒让他很是讶异。不过美国佬的操行很难讲,美国中西部和远西地区的人好勇斗狠,小规模的战争是不可避免。至于会不会发生上百万规模兵力的全面战争,韦泽现在也不是很能确定。南北战争的时候,美国就有能力爆发百万人规模的大血战,现在的美国更有能力组织起百万大军。

“战争这种事情打起来之后就不好讲了。打之前得有矿山,得有钢铁企业,得能自造武器,得有铁路,得有产粮区。短期内这些东西是完成不了的。”韦泽也只能说这么多。

祁红意最后还是躺回床上,虽然她不说话,韦泽却能感觉到自己老婆根本没有睡着。但是韦泽却累的够呛,盘算着好几件事,韦泽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韦睿本想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老爹的教育,没想到躺床上就睡着了。接下来的两天里头他在家做做家务,休息一下。第三天是在南京的军人约定聚会的日子,祁睿中尉换了便服,去了约定的地方。

南京城已经越发的热闹,军人平日里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这几位明显家里也不靠他们的工资补贴。祁睿中尉根本不敢请人到自家吃饭,其他几位大概也是这么一个想法。互相介绍的时候大家都只说自己是哪个军校毕业的,在哪个部队服役。几个也不缺钱,也没有去听戏之类的爱好。大家干脆跑去一家酒楼,包了个楼上包间。点起酒菜就吃喝起来。

喝了酒,话就多,说的自然是军队上的事情。各个部队的指挥官是谁,包括晋升之类的事情。后来就说起未来发展的事情。大家都是陆军,锡兰对海军很重要,大家当然不想回那个鬼地方。南海现在也和平了,按照这几年的局面,南海的军区也会撤裁与合并。真的还有打仗机会的只剩非洲和北美。

谈起来战争,这些经历过战火的年轻人并没有简单化。锡兰之战其实是海军的事情,非洲某种意义上也是海军的事情。真正可以让陆军大展拳脚的只有北美。美国想渡过太平洋和中国开战,他们的海军无法支撑这样的战争。但是中国在北美和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美国开战,想想就令这帮年轻军人感到激动。

“如果是全面开战,那就得倒下一个。”李少康中尉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美国人会用全面开战来威胁我们?”周顺少尉对此不是太相信。中国军队对自己的强大很有信心,英国人尚且能打得,在大家的印象里面,美国人还不如英国人呢。

“不全面开战,美国人占不到便宜。他们修了不少铁路,我们在北美还没像样的铁路网。真的全面开战,美国人就能靠兵力优势把咱们赶到山里头。不全面开战,在边界的小打小闹没什么用。”李少康中尉的论点也是基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美国。

祁睿中尉听了大家的评价,他忍不住说道:“李中尉,你这么一说,就跟咱们一定要和美国佬开战一样。”

李少康中尉吃了个水晶虾仁,然后说道:“我只是听说咱们在边界和美国人有冲突,美国人吃了不少亏。换成咱们中国的话,这场子一定要找回来。不可能就干吃了这点亏,结果就缩回去了。”

祁睿中尉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咱们每打一次仗,目标都是很明确的。美国打这一仗是为了什么?为了和中国这样持久打下去不成?或者他们也想从咱们手里抢地盘么?还是他们下面的人胡搞,然后把战争这么打起来?”

这么一讲,大家倒也觉得有道理。美国想把中国从北美撵出去,那只能说美国人真有种。一个不到五千万人口的国家居然要挑战一个有七亿人口的国家,中国拿人堆也把美国给堆死了。

几个对中国军队实力有绝对自信的年轻军人都相信不太可能出现全面战争的情况,大家谈的就比较泛泛。例如那些部门比较好,去北美的话是不是能更快晋升。毕竟那个去北美就能再升一级的说法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最近在国内出现了一股去北美淘金的热潮,据说那个地方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是盛产黄金。随便找条河,在河边的沙砾里面就能淘出黄金来。在各种谣传里头,还有不知名的某某某,在地点不知的XXX找到了狗头大小金块的说法。甚至有说法是淘金车队停下来休息,撒泡尿的功夫就在路边找到了大金块。

北美已经被吹的如同黄金打造成的大陆,国内很多人主动要移民到北美去。年轻男性就是这么不可救药的动物,即便是觉得这说法太邪乎,可是大家还是忍不住开玩笑说,如果到北美服役的话要多在路边撒几泡尿,保不准哪一泡就能浇出金块来。等发了财,就要回家买房子置地,娶个漂亮老婆。

胡行至明显喝的比较嗨,他用筷子翘着桌面,抑扬顿挫地说道:“等我发了财,吃面要两碗,一碗吃面,一碗喝汤……”

近几年报纸越办越多,一些民间投资发行的报纸在严肃内容上比不了官方报纸,就在一些比较低级趣味上下文章。低级就说明容易产生,趣味就说喜闻乐见。绝大多数内容旋起旋灭,很快就消失了。然而这里面也兴起了《故事会》之类的真正走轻松诙谐路线的读物。这首《发财狂想曲》就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作品,在城市人群里面颇为流行。而胡行至装出一副流氓无产阶级的表情,抑扬顿挫的念诵着这首《发财狂想曲》,与正在谈论的黄金潮极为应景。大伙都被逗得哄堂大笑,十分开心。

在家过了这十五天探亲假,祁睿中尉就启程回驻地。临行前祁睿中尉向父母正式说了自己想去北美服役的打算。他父亲韦泽叹口气,也没多说什么。他母亲红着眼圈也没有说什么。这倒是让祁睿中尉有点后悔,这么做是不是会让父母太担心。

不过等他上了船,船只驶出长江,进入大海的时候,祁睿中尉又觉得这世界很大,真的有必要去走走看看。

回到了驻地,祁睿中尉很快就被人事部给约谈了一番,人事部询问他有没有去北美的打算。祁睿中尉觉得这话有点意外,在原本的想法里面,这会是等到明年评定之后的事情。他没想到部队这么着急就开始推动此事了。

对于人事部门的询问,祁睿中尉当然回答愿意去。等祁睿中尉与胡行至少尉私下谈及此事的时候,胡行至少尉告诉了祁睿中尉一个很震惊的消息。光复军准备裁军了。

“裁军?”祁睿中尉暂时不能理解这个问题。虽然和英国佬和平了,但是现在怎么就考虑起裁军的问题了。

“对,陆军裁军。”胡行至少尉说道,“我听说陆军部队要裁剪到200万。精锐部队要放到北美去。我也报名去北美,若是赶不上这一波,以后可就没这个好机会了。”

第4章 年轻人的选择(四)

“能否保留番号和架子部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这些部队立刻就能满员。”雷虎尝试着提出对裁军的修改性建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人不太多,都是光复军里面赫赫有名的老资格。当了军校校长的柯贡禹很少来参加军委会议,这次他出现了。在韦泽还没说话之前,柯贡禹忍不住说话了,“老虎,你觉得这次裁军裁的是军官还是士兵。”

听完了这话之后,雷虎一愣。胡成和、阮希浩、林家俊、刘沙等人都是一愣,只有沈心、韦昌荣、林阿生等几个原本的大佬才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

雷虎经验丰富,一听这话也有点明白过来了。光复军各种部队最高峰的时候一度达到过800万,后来铁道兵分离出来组成了铁道部,工程兵分离出来组建了建设部。韦泽强行通过了裁撤合并军区的政策,大量地方武装一部分改编成武警,一部分变成了很多需要建立自己武装组织的单位组织。例如黄金、烟草、税务部门。

现在光复军从290多万裁剪到220万左右,中国常备军数量依旧稳稳占据世界第一的地位。雷虎很快就明白了裁军的目的是要淘汰很大一部分军官,所以军官阶层里面意见很大。各种说法也都出来了。

“裁军之后咱们的兵力不足。180万陆军够干什么?如果和美国人开战的话,这180万陆军全部扔到美国都不够……”

“军队现在陆海军加起来才220万,还有很多是后勤部队,多少年都没有遇到过这种局面了……”

“部队都有光荣的历史,这把部队番号取消了不合适……”

雷虎是想安抚一下军官阶层,可现在听柯贡禹的说法,韦泽动手的目的还就是针对军官阶层。但是雷虎并不敢完全相信,他把视线从柯贡禹身上挪到了韦泽身上。与会的这些人里面凡是搞军令工作的,都看向韦泽,希望听韦泽的最终解释。那些搞军政或者已经脱离军队的同志,都没有去看韦泽。只是在静静的听。

“军人是逐渐成长的。士兵们成长为士官,在于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军事技术,能够响应下级指挥员的命令。下级指挥员们则能够对第一线的战局做出判断,以现实战斗级别的指挥任务。中级指挥员对战斗级别的作战进行设计与讨论。高级指挥官们则负责起军队建设的实际执行层面的工作。最高级的军委则是设计出军队建设的思路来。”韦泽先来了一通理论讲述,在座的军委成员也基本都能听明白。

甚至不用韦泽继续讲,雷虎已经大概能猜出些韦泽想说的话。胡成和这种则是感觉到一种相当的危机感。军委负责军队建设思路,而胡成和所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执行军队建设而已,真正的思路贡献上,他的建树非常有限。以前提出思路的是韦泽,执行的是韦昌荣这些作训部门,训练军官和实现部队营运的则是柯贡禹的教导旅。那些指挥官们其实只管指挥。

韦泽继续讲道:“咱们部队的装备和训练这么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有一部分中高级的同志这么多年之后已经不太可能承担起军队建设的工作。在这个时候,让更年轻的同志们承担起工作,并且根据现在的需要所见军队规模,让我们的伟大军队变得更具作战效率,就需要一个调整。裁军就是这次调整看起来的外部表现,内在的表现会更复杂。”

四个人里面就要裁掉一个,这内在的东西能不复杂么。单纯裁减部队很容易,降低征兵数量的同时正常退役,两三年之后这几十万人就裁掉。军官们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级别越高,岗位越少。对那些服役超过20年的军长、师长,动员他们主动退役哪里有那么容易。

祁睿中尉的级别距离这个层面远着呢,所有愿意前去北美的人员先被送去沈阳接受北方战争的培训,顺道体会一下北方的气候,至少在计划里面是这样安排。

可祁睿中尉、李少康中尉在沈阳集训地屁股都没坐热,就被告知立刻准备去北美。到了沈阳的第三天,十几个学员先被送上前往海参崴的火车。下了火车之后点名,第二天就和几十名学员一起被塞进了一艘前往北美的大型货轮。这可把这两位年轻军人给折腾惨了,10月初的沈阳与海参崴可一点都不暖和。他们的包袱里面只有短袖夏装和长袖秋装,剩下的就是一床军用被子。这几天两位年轻人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北方。

幸好同船的中校很干练,看到了这群年轻人都是这么一身,他也来不及去后勤部门申请,只能让这帮年轻人先自己掏腰包在供需商店各买了一身冬季服装、两条厚被子,一条毛毯。货轮上运送的都是钢轨,货舱没装满,在还算是平整的钢轨堆上搭起帐篷,这帮年轻军人们总算是扎下了“训练营”。

睡了一晚上之后,年轻军人们对邓中校的评价提升了不少。他们本以为这么大的货船总会比较暖和一些,没想到根本不是那回事。空空荡荡的货舱里面冷的很。那些货轮的舷窗只能提供一些照明,根本没办法提供太阳的温暖。谁在扑了两层被子的帐篷里头都感觉到了充分的凉意,一早从帐篷里面爬出来,立刻就感觉到了帐篷外面的冷。

吃了早饭,在甲板上做了例行的早操。中校给这帮已经不怎么晕船的学员们开课,第一个问题就是装备在北方作战中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严酷的条件下作战,装备非常重要。你们有谁经历过零下20度的没有?”邓中校问道。

一众学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群人中出身最靠北的也是在河南,偶尔经历过零下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