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90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90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

理论上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现实中英国人真的想这么做的话,那首要敌人就是德国。现在的德国还在拼命的维持三皇同盟,英国入侵德国意味着英国要和法国达成妥协,英法两国联手对付三皇同盟。

李新认为对中国最不利的情况是整个欧洲联合起来与中国作战,说句很种族主义的话,中国人觉得所有白人都长得一样,所有黑人也长得一个模样。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维引导下,中国认为白人世界的团结非常容易。长期以来,中国也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准备着战争。虽然奥斯曼帝国自认为是欧洲国家,不过欧洲与中国都不这么认为,所以中国反倒觉得奥斯曼帝国属于可以利用的对象。

与洋鬼子了解的越多,李新也不得不有了新的认知,洋鬼子在对付中国的立场上未必能够达成一致。没和中国发生冲突的奥匈帝国、葡萄牙、丹麦,他们最担心的不是中国,而是英国。甚至和中国有过冲突,并且深切感受到中国威胁的俄国,都认为当下的最大敌人是英国。

英国在欧洲的人缘之差,李新有了比较全新的认识。李新也对韦泽的判断生出了些新看法,给了英国人一大笔钱,看上去英国人赚大了,可实际上英国佬却更加孤立起来。难道韦泽早就考虑到这种可能,但是没能给大家讲明白不成?李新觉得这是有可能的。既然这次会议还要继续开下去,李新决定在此次会议上好好的和各国的代表们沟通一下,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第33章 分赃会(六)

“您怎么会询问这个问题?”意大利外长带着颇为警觉的表情问中国外长李新。

“我国很想知道欧洲各国对英国皇家海军的态度。”李新率直地答道。

意大利外长皱起了眉头,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能回答。整个欧洲都在担心英国皇家海军的不断壮大,特别是近一年多来,英国皇家海军新式战列舰已经出现在地中海。这些庞大的军舰,巨大的火炮,航行中展现出的高速以及高机动性,给意大利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现在询问这个问题的深层目的是想支持意大利与英国对抗么?

对眼前局面的进行了判断之后,意大利外长最终决定采取保守的态度。中国人的意图现在还未可知,此时任何回答都会显得突兀。意大利外长答道:“这个问题并不是我来负责,如果您真的想知道我们意大利的态度,我建议您去拜访一下我们意大利的首相阁下。相信他会给您比较明确的答复。”

意大利的态度比较含蓄,而有些国家的态度就很直率。例如西班牙外长的回答中火气十足,“李外长,您想知道我们当年在吕宋问题上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么?”

李新其实真的对此很好奇,中国当年的确早就相对吕宋动手,不过率先挑起争端的可是吕宋当局。他们若是没有对中国在吕宋的华侨动手,中国也真的不方便对吕宋开战。只是此时并非是讨论旧账的时候,李新笑道:“阁下,您的意思是感到很大压力么?”

西班牙外长没有想对中国做过多的抗议,李新的话在西班牙人看来简直是废话。自打1713年英国人割走直布罗陀之后,西班牙人就梦想着夺回此地。越来越强大的皇家海军在直布罗陀附近游弋,以直布罗陀为补给站。这就是抵在西班牙腹部的一把匕首,让西班牙感到强烈的痛苦。但是长期作战的话,西班牙不是英国人的对手。短期作战,西班牙更不是英国的对手。

只要有点海岸线的欧洲与美洲国家都对英国有恐惧,英国舰队可以轻松解决这些国家的海军,封锁这些国家的港口与航线。英国皇家舰队始终是决定欧洲国家命运的重要力量。李新也逐渐理解了为何英国人能够搞欧洲“大陆均衡”政策。一旦欧洲各国内部发生纠纷,英国就可以通过结盟与合作的方式加入其中一方,这就意味着欧洲国家与英国人的联盟拥有压倒性的海军优势。这就足以让对方感到畏惧,乃至屈服。失败的一方还没有能力报复英国人。

对英国了解的越多,李新就越是佩服。英国当了几百年搅屎棍后还能屹立不倒,的确有令人佩服的地方。这不仅包含了英国积累起来的外交经验与能力,更因为在欧洲大粪坑里面搅动的还是根货真价实的金刚杵呢。

与会的十几个国家,就算是平均三四天拉进与一个国家的关系,等李新和这帮国家沟通完,也花了将近一个半月。原本想着开不了几天的会议远没有到胜利收官的时候。面对世界上最后一块尚未瓜分的大陆,各国的争夺都非常激烈。不过大伙好歹也算是文明人,加上主持会议的是俾斯麦首相,会议讨论的内容还真的有点意思。未来的非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非洲,一项项的决议确立了非洲的未来。

首先就是非洲各个地方上的政府要依照法律保护殖民者的商业利益,其次各国在非洲的扩张需要有法律依据。如果单看这些条款,未来的非洲大有前途一片光明的意思呢。这都是殖民者们要遵守的瓜分非洲规定,倒也挺符合此时的需求。

一个多月的争吵,冠冕堂皇的话都已经说完,剩下的得见真章。瓜分非洲的核心要点是什么,所有与会国家心里面都有数,那是“有效占领”四个字。如何占领才叫有效,列强们对此讨论不休。是否插个旗就能算是有效占领?是否在边界有驻军就算是有效占领?如果双方起了冲突,殖民地战争会不会变成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法国代表公开抛出了一个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已经进入马达加斯加。对马达加斯加来说,中国是个新访客,马达加斯加本地也有基督徒,不知道中国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解释?”

与会代表都看向中国外长李新。中国是与会诸国里头最晚介入欧洲的一个国家,在大家的讨论中,中国代表始终没有特别的发言。给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代表对欧洲怎么看待英国颇感兴趣。各国代表们大概能够理解法国的心情,在争夺马达加斯加的行动里面,法国全面落了下风。

李新根本不为所动,他慢悠悠地说道:“如果法国方面关心的是这件事,我可以告诉你们,不久前马达加斯加已经并入了中国,现在已经是中国的马达加斯加省。作为中国的领土,马达加斯加已经不在这次的讨论内容之内。”

“什么?”法国代表已经瞪大了眼睛,不仅仅是法国代表,其他与会的各国代表也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这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在大家商量怎么瓜分非洲的时候,中国竟然悄无声息的就做出了规模不小的行动。马达加斯加的领土面积超过五十万平方公里,比英国和法国在欧洲的国土面积都大。一转眼这么大的一个岛屿就成了中国的领土,虽然与会者商谈的是如何瓜分非洲,如果没人和中国争执的话,中国最终夺取马达加斯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中国现在这么干可也太过了。

李新当然知道这么宣布的结果,不过这件事也没办法。中央已经达成了决议,不接受黑人成为中国公民。所以中国并不谋求领土非洲大陆上的领土,马达加斯加不一样,它具有的军事意义远大于非洲本地的据点,这将是中国在印度洋上的西大门。也是中国进入非洲的重要跳板。在这个时候,即便是拉仇恨,中国也没办法。如果先闹出一个针对马达加斯加的决议,在政治谈判上反倒不利。

“我们法国政府坚决反对中国单方面改变局面的行动!”法国代表立刻拉虎皮当大旗,试图弄出一个集体反对中国的理由来。

没等其他国家的代表发表意见,李新笑道:“那要不这样,大家把整个非洲都拿出来,做出一个让所有与会国都平分的方案出来。如果真的能采取如此办法,我们中国也不介意把马达加斯加拿出来。怎么样,法国与比利时要不要先做个表率?”

“哈哈!”“噗哧!”“呵呵!”不少代表,特别是那些明显来打酱油的国家都发出了笑声。北非距离欧洲最近,在北非最大的殖民国家就是法国。

法国代表看到中国外长李新应对的颇为有针对性,他也不打算继续表演“义愤填膺”的戏码。中国的行动不过是“有效占领”的一个实际应用而已。只是中国的应对方法太神奇了,居然让非洲人变成中国人。

殖民地是领土最大的不同并非是对外,而是对内。除非是战争,中国并不能公开入侵法国的殖民地,这意味着对法国的入侵。重大区别在于法国殖民地上的当地人并不享有法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力与社会服务。中国把马达加斯加变成中国的一个省,这就意味着马达加斯加的当地人从此就是中国公民,和传统的东亚中国公民享有同样的待遇。在几百年的殖民史上也算是开天辟地第一回。

英国代表一直没有和中国代表说过话,现在他第一次开口问道:“那么中国占领的其他地区是否也是如此呢?”

欧洲第一强国开口,其他国家都暂时闭嘴聆听。奥斯曼帝国的脸色变得很是不好看,马达加斯加被中国拿走,奥斯曼帝国并无意见,可英国人所说的其他“地区”从理论上讲可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更准确的说,是奥斯曼帝国属国埃及的属国。现在埃及完全被英国控制,只是名义上还服从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就更没能力在苏丹这些土地上行使政权与管理权。不过这么一说,奥斯曼帝国代表的心里头照样很难受。

俄国外长来这里原本就是要打个酱油,连出海都被英国封锁的俄国根本没有能力争夺非洲。而且非洲这么远,占领还要花钱。有这点钱,还不如增加对奥斯曼帝国开战的军费呢。他一直没开口,只是在冷静的看。现在这一幕被俄国外长看在眼里,他心中突然有些明白为啥中国代表并不反对俄国对奥斯曼帝国开战。如果奥斯曼帝国战败,中国就有充分的理由在奥斯曼帝国身上再啃一口。让奥斯曼帝国放弃苏丹等地名义上的控制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呢。

中国外长李新从容地说道:“我必须说明的是,中国控制的地区和中国的领土不是一码事。马达加斯加成为中国领土之后,自然实施中国法律,不受外国条约限制。但是在其他非洲大陆上的地区,中国还是保持和此次会议相同的立场。”

第34章 分赃会(七)

“阁下,好久不见,上次和你如此面对面坐着谈话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吧。”英国外长对中国外长李新说道。两人坐在英国驻德国大使馆的会议室里面,只有两国人员。与前几天十几个国家会议的嘈杂相比,这次会面显得冷清的多,也从容的多。

李新点点头,“的确过去了很久了。但是我相信随着中英两国之间的敌对状况逐渐解除,这种会面会越来越多。”

英国外长品味了一下李新话里头的意思,然后用一种不爽的语气说道:“这就是阁下到处询问英国与欧洲各国关系的原因么?”

李新正色答道:“身为外交人员,收集各国之间关系也是职责所在。我相信英国方面也肯定做过类似的事情,询问欧洲各国对中国的看法。我想您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大惊小怪吧?”

英国外长的确为没有为这件事大惊小怪,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国已经把中国当成了自己最大的战略对手。既然有了这种觉悟,英国也不会觉得中国试图围堵英国有啥不可思议的。

“我此次请阁下过来是希望和阁下谈谈有关在非洲的合作。”英国外长很率直地说道。

见面就谈合作,原本是中国方面的习惯。哪怕是第二天就要开战,中国还是会把合作挂在嘴上,即便是已经开战,中国也从来不会吆喝着“我要杀光你!”而是会非常礼貌的说,等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还是要继续合作滴。

此次英国人索性直接照搬中国的外交辞令,这种辞令听起来比较上档次。

“能不能透露一下英国在非洲愿望呢?”李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英国外长就把英国的想法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们希望中国能够支持英国所支持的葡萄牙。欧洲国家介入非洲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几百年前欧洲人在非洲主要是抓黑人卖到美洲去当奴隶。随着奴隶贸易的衰落,欧洲在非洲的众多沿海据点逐渐被放弃了。这一时代初期的欧洲政治家都反复申明他们反对获取殖民地。例如,俾斯麦就宣称他自己“不是一个殖民主义者”,并把德国殖民地比作是一位里面不穿衬衣的波兰贵族披在背心上的柔软的黑貂皮外衣。

中国恰恰就是赶在殖民非洲的想法方兴未艾的时候介入的非洲大陆,比中国更早行动的就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远征军同法国远征军在刚果河下游的尖锐对峙局面。正与法比冲突闹得难解难分之时,葡萄牙人也出来对斯坦利占领刚果河出海口提出抗议,葡萄牙政府宣称,它自15世纪起就对这片土地拥有权利。

英国看到刚果河流域有利可图,利用英葡的同盟关系,与葡订立条约:英国承认葡萄牙对刚果河岸地区的主权,葡萄牙则保证英国可在这一地区享有同自己相同的商业和航运权利。法国政府对英葡条约的签订表示抗议,与英国有矛盾的德国立即公开支持法国的抗议照会。美国也宁愿这一富饶的地区控制在力量较弱的比利时手中。

德国首相俾斯麦之所以能够这么有面子的在柏林召开世界性的会议,是因为法、德、美几大国在刚果问题上基本一致的态度,使英国不得不宣布放弃英葡条约,提出应召开国际会议来最后解决刚果问题。

现在刚果问题变成了如何瓜分非洲的问题,事情的发酵以及扩大完全超出了英国方面的预料。英国外长得知中国外长询问各国对英国的态度时,觉得中国人居心叵测,想趁此机会在各国背后煽风点火。但是英国佬毕竟是英国佬,几百年丰富的国际关系积累之下,英国外交部却得出了一个很反常识的观点。中国此时支持其他国家和英国人闹并没有利益。如果中国和英国人联起手来,反倒是能够在这次会议中实现最大利益。

原因很简单,中国鼓动其他国家和英国闹,中国能够取得的不过是和其他国家一起瓜分非洲的那点利益。如果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