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96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96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定中晋升少校的。营政委气急败坏的发言并没有不讲道理,正因为气急败坏,他所说的内容其实已经完全是基本道理。

李光祖逃跑才是对军队伤害最大的事情。此行的路上祁睿上尉也到了李光祖行凶的农场,他得到的情报是这样的。李光祖见了他弟弟之后立刻破口大骂,除了痛骂弟弟胆大妄为,私自结婚之外,还要求农场场长把他弟弟送回河北。

必须说的是,李光祖的话在普通农场人员听来也未必没有道理。连农场场长都没能立刻找到能压倒李光祖立场的说法。农场场长只能说,“这是移民局的安排,这个不是你说或者我说就能算数的事情。”

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李光祖看到自己完全“占了理”,就不依不饶起来。除了大骂农场场长是包庇坏人之外,他就想用强把弟弟强行带走。他弟弟的媳妇一开始躲在一边不吭声,看到李光祖这弄得太过份了,忍不住上来说了几句。

李光祖本来就觉得正义附身,理直气壮。私奔是被人看不起的,是被传统理念歧视的。而私奔的女性更是道义上的“犯错者”,是属于坏人范畴的存在。在传统文化里面,正义者是可以对坏人施加任何处罚的。

见到坏人居然敢反抗,居然敢指责正义者,李光祖上去就给了他弟妹两嘴巴。这下李光祖的弟弟不答应了,他上去护着自己老婆。于是李光祖就开始揍自己弟弟。

丈夫被打,女方自然不乐意。在推搡中,李光祖用力把女方推到一遍。女方本来就怀孕了,站立不稳之下后脑勺可巧的碰在一个处理的不怎么好,很尖锐的一个桌角上。于是闹出了人命。

在闹出人命之前,李光祖本是占据优势的一方。无论是“道义”还是他身为哥哥的天然地位,都没人真的敢强力阻止或者完全否定李光祖。出了人命之后,其他人都被吓傻了。李光祖也发现自己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杀了人,他那股子正义在我身的心态立刻就起了巨大的变化。此时他自己也没敢再以正义的身份自居,从正义者顷刻沦落为犯罪者,李光祖选择了逃跑。

祁睿上尉感到最恨的就是这个逃跑的行动,如果李光祖不跑,他基本上会被军事法庭审判。这种并非是故意杀人的行动,基本上不可能被判处死刑。现在李光祖一逃跑,这就铁定要被军事法庭审判。军事法庭里面对于这种畏罪潜逃的处罚是极为严重的,这等于是逃兵啊!

逃兵之所以逃避的理由是因为杀人,这就基本没有宽恕的可能了。九成以上是要处决的。

现在部队前去抓捕李光祖,如果李光祖被发现后乖乖的束手就擒倒也罢了,如果他再敢试图拘捕,或者继续逃跑。祁睿上尉在队伍中实施抓捕的时候,是可以下达打伤乃至击毙的命令。这是他的权限,而且也是他完全可以决定的事情。

只要李光祖再一逃跑,被抓住之后那就是铁定的死刑。一个人从占理的一方沦落为犯罪者,已经够悲惨了。现在又在一步步的把自己逼向了死路。不仅把自己逼向了死路,更是给自己的亲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李光祖可以一死了之,他的父母、弟弟,又将生活在什么样的痛苦之下呢?

祁睿上尉突然想起了他父亲韦泽曾经说过的话,“我憎恨这个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里面,搬张椅子就要死人!若是不能把这个时代摧毁,我们就要活的痛苦不堪!”

以前祁睿不理解他爹如此刻骨的仇恨与敌视到底从何而来,现在他有点理解了。这个时代的“正义”就如同一张大网一样把所有人牢牢束缚起来。让处在正义之下的人无法逃脱,无法闪避。最糟糕的是,“正义”还被赋予了太多天然的权力,那些追求个人幸福的人往往被扼杀的呼吸不能。

搬张椅子都要死人!这真的是要死人啊!

第44章 军人的家事(九)

“明山,你是不是支持沈心当下一任总理?”阮希浩的话说的无比直白,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再藏着掖着的打算。军队出身的人有机会当总理的,或者说韦泽培养的人选大概也只有沈心一个人。

王明山和沈心的私交根本不用再提,他一点都不反对由沈心出任总理。但是王明山还是率直地说道:“这件事我听都督的意思。”

阮希浩用有点失望的神色看着王明山,毕竟是多年的老将军,只是什么都不说,光那气度就让王明山感受到了极大压力。不过王明山也没有屈服的打算,他继续说道:“五年计划第二年结束之后政府换届,五年计划结束前,中央改选。这制度已经定下来了,政府换届的时候我肯定支持沈心,现在我只听都督的。”

此时已经是1885年1月2日,三会马上就要结束。即便是此时没人对李维斯有任何动作,到了1886年政府就要换届。那时候李维斯能否连任就得看常委的意思。当然,如果韦泽一定要李维斯连任,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如果韦泽没有这个打算,光看现在李维斯遭受的反对程度,他换届后下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明山,你也是越来越滑头了啊。”阮希浩笑道。

王明山正色答道:“我没什么可以滑头的,都督怎么说,我就怎么干。三十年来我一直这样。我觉得不光我这样,沈心也是如此。”

看王明山态度坚定的不想掺乎到竞争里面来,阮希浩也没有强迫王明山的手段。央行书记地位超脱,财政部管财政政策,央行管货币政策。这两个部门都归国务院管理,阮希浩在军队中影响极大,却也没办法插手到央行这边。所以阮希浩干脆把话说得更名,“明山,你不觉得都督还是想支持李维斯么?”

王明山也说了爽快话,“阮副主席,我觉得吧,你们提出的东西纠缠的太多。若只是求在北美加快移民,用不了费这么大事情。若是你们真的想搞思想建设,那个提法又太简单。”

阮希浩并没有反对王明山的看法,他换了个方向,“你应该知道都督想灭了美国的打算,这大概是咱们到现在最大的计划。”

王明山点点头,打击英国的军事计划进行的太过于顺利,这在国内有不少的反思与讨论。大家都认为最初太高看英国人的决心,单方面以为英国会为了殖民地不顾一切的和中国来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可英国佬根本就没有把殖民地真当回事,在那些搂草打兔子的地区,英国佬大踏步的后退了。

现在中国能打的两个国家只剩下美国与俄国,其他地区实在是缺乏让中国动手的吸引力。不仅中国是这样,世界上的列强也差不多如此。结束不久的柏林会议上,各国的协议只能用漫不经心三心二意来形容。欧洲各国都没有能力大规模进入非洲内陆,所以就让比利时这么一个鼻屎大点的国家,硬生生在非洲内陆圈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帮欧洲强国但凡认真一点点,就不可能闹出这么一个结果来。

欧洲佬可以漫不经心,中国却没有这种打算。如果能够和英国佬一起瓜分了美国,至少肢解美国。控制了整个北太平洋的中国势必拥有了无尽的未来。对美国的战争将是阮希浩他们这批老军人的人生中最后的大战,也是他们真正的巅峰。

至少在王明山看来,阮希浩等人与李维斯的矛盾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分歧。李维斯在广东的时候,就是以猛砍军费而在部队里面名闻遐迩的人物。必须说的是,王明山其实很支持李维斯的财政政策。他认为四五计划结束之前,甚至是五五计划结束之前,中国并不合适来一场解决美国的战争。

身在风口浪尖,沈心并没有因此而畏首畏尾。被动的让人推动,只会成为别人棋盘上的棋子,沈心就算是不当棋手,也远没有沦落到当人棋子的地步。此时沈心和组织部部长韦昌荣,外交部长李新,还有工业部长庞聪聪一起开了个小会。

现任副总理沈心开诚布公地说道:“我得先说,能不和大家这么讨论,我还是不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讨论。有事情当会议上当面讲是最合适的。”

庞聪聪听了之后忍不住苦笑起来。沈心比庞聪聪还小几岁,可是他就能这么老气横秋的说着大人物才能说的话,庞聪聪实在是很难对此作出评价。但是有一点很清楚,沈心说的是心里话,开小会是光复党一贯反对的事情,也是光复党一直没办法杜绝的事情。可这种事情就这么扯淡。

不是没人在这方面吃过苦头,韦泽对于“私设中央”的事情从不手软,可是到了重要关头,大家总是会先拉帮结派,组成临时的团伙。因为挑起事端的人是要先勾结一番,那么不管是想息事宁人,或者是针锋相对,那也得组织起来。这就是党校与干校里面“组织工学”课程中所讲的,有组织的永远都能战胜无组织的。

但是,敢在韦昌荣面前开这个会,那得有足够勇气才行。执掌组织部的韦昌荣权力大的吓死人,组织部可以决定官员的命运。包括沈心这种级别的官员。

沈心摆明了自己的立场,“有人不认同李维斯总理的政策,希望能够改变现在和平的方略。我支持和平方略,此时不是打仗的时候。如果洋鬼子自己把脸送上来让咱们打,那是一说。他们肯老老实实的话,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利用和平时期尽可能的发展我们自己的实力。仗打了太久,也得歇歇。喘口气才行。”

韦昌荣老神在在,没有任何表情的听。庞聪聪则是很赞同沈心的看法,以前的二三十年不管战争是否激烈,可国家一直走在“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战争的”轨道上。想发展经济自然得走和平路线,不打仗不等于和平。和平是以避免战争为最高指导方针的阶段。至少在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结束前,中国可不是在和平之中。

外交部长李新发言了,“我从柏林回来向陛下禀报经过的时候,陛下说过,未来中国主动发起的战争顶多还有一次。国内要走和平路线,好好为以后主导世界做准备。”

庞聪聪听着两个男人讲述着自己的立场,她感到有点紧张。如果按照这两人所说,有这么一批愿意支持韦泽和平路线的核心人员,那么主张战争的又是谁在当幕后推手呢?现在的局面从表面上来看,还只是一个对社会发展的争论而已,李维斯认为不要强行规定一个全新的死标准,要相信人民群众会追求进步的方向。这位民朝总理甚至不怕得罪人,引用了韦泽的那句“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

作为对立面,阮希浩则是引用了韦泽的另外一句“笤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来应对。

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到底是该规定还是推动,双方的立场看着大有水火不容的意思。

这个争论在沈心的眼里,却成了“战争政策”与“和平政策”之间的冲突,庞聪聪不得不承认沈心的确看得比较透彻。

如果是以前的话,闹到这个程度,韦泽早就亲自出来说话。可现在的韦泽只是死死把住党内的基本民主制度,大家都可以表发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以前韦泽那种直接引领思路的做法。庞聪聪心里面感觉很没底,韦泽到底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背后的动机呢?

沈心继续说道:“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维持住制度,不管具体讨论会是什么结果,制度和团结绝对不能被破坏。我不是说李维斯必须得当总理,我只是觉得贸然行动的危害太大。现在的做法并不是制度规定的。”

韦昌荣此时发言了,“我们是有罢免制度的,到现为止,我还没看到有谁在用制度之外的手段行事。”

“我看他们的意思是想逼着李维斯自己下台。”沈心说道。

韦昌荣轻笑一声,“他们想逼着李维斯自己下台,李维斯要是不为所动,他们又能把李维斯如何?即便是要求中央开会,最后罢免李维斯,这也是组织规定的正当程序。只是我们以前极少出现过这种情况。即便是出现也只是在下层单位才有的事情。”

庞聪聪觉得韦昌荣也太教条化,她忍不住说道:“那种情况基本都是领导要罢免手下,走一个罢免的过场。至少我还不知道有哪个领导是被党委直接给罢免掉的。”

有着丰富行政经验的庞聪聪出来说话,其他三个人也都不再多说什么。不过庞聪聪很敏锐的感觉到,这三个人都有什么心里话没说出来。按道理说,到了这个级别,应该是能够自己把问题想通的。不过庞聪聪现在能想到的可能太多,此时是真的很难确定这次事情的真正理由到底是什么。

以庞聪聪的经验,她也不再自己猜想,而是率直的对大家说道:“我现在觉得有很多比表面上的东西更深的内容。可是我没想明白,而大家想明白了。我现在请求大家给我好好讲一件。请大家满足我的要求。”

其他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有同情,也有些无奈。最后还是沈心斟酌后开口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太多人到了退休的年龄。你也知道,咱们的制度里头人一走,茶就凉。”

沈心只说到这里,他并没有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全面分析。不过庞聪聪也不需要沈心再分析那么多,话说到这里,也就足够了。

第45章 军人的家事(十)

“连长,你说李光祖会不会虚晃一枪,先往北边跑,其实已经偷偷上了南下的火车?”挤在狩猎点的木屋里头,大家一面烤火,一面交谈着。

“这几天根本就没有发车,他哪里有车可上。这天气躲在车里面,那是真要冻死的。”祁睿上尉回答着大家的问题。冬天的美中省最低温度已经到了零下十度左右,躲在车厢里面可是不敢动弹的。不敢动弹的结果就是要被冻僵,乃至冻死。在北美过了三个冬天,祁睿上尉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战士们想想也有道理,于是换了一个问题,“李光祖不会畏罪自杀吧?要是他找个没人的地方自杀了,雪这么厚,我们可怎么找啊。”

听了这个问题,祁睿上尉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倒不是因为他这两天带着同志们一个个地方搜查,充分感受到了冬天积雪的可怕。而是祁睿上尉觉得自己的部下根本没有野战军的思维。

亲自经历过战场之后,祁睿上尉的看法与没打过仗的完全不同。战场上想死容易的很,往战场上一站,不动弹。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敌人打死。之所以动弹,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