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505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505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吴师长拉起了家常,吴指导员也不太确定该怎么应对。此时当然不能否认吴师长没有教育能力,不过既然吴师长已经认为自己水平有限,也不能硬着反对。所以吴指导员闭上嘴不接这个腔。

吴师长心里面叹口气,他最初的时候就是被吴指导员的这种作风给误导了。这种个性在和平时代没有任何问题,这种个性在韦泽当年引领着的部队快速变革的时代也是能够有一席之地的。当整个部队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快速发展的时候,一个稳健的部队领导,一个能够完成任务的部队领导就很足够了。他们的工作就是要让这种发展能够更有效的执行,至于他们自己就没必要再掀起风浪。

而时代已经变了,那种剧烈的变动时代已经结束。源自上层的发展推动已经没有原先的猛烈,部队的建设就得靠中坚阶层来持续推动。这时候一个四平八稳的中坚阶层就不那么合格。

吴师长在部队里面干了三十年,对于祁睿这种人也见识过,他很不喜欢祁睿这种人的个性。这种人能力的确很强,但是这种人很令人讨厌。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理所应当就应该得到地位与权力的回报。可现实是很残酷的,有技术能力与能得到部队人员的支持之间不一定就有什么必然的正比关系。那些持才自傲的家伙往往会被人厌恶乃至唾弃。

但那是另外的问题,祁睿本人有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不能用来证明吴指导员就能是个合格的指导员。

吴师长说道:“小吴,我准备让你调回亚洲工作。我已经联系过了,北京军区的顾师长是我的老战友,他很懂得教育,至少比起我来强的太多。我认为你到他那里当个副连长,对你是很好的锻炼。他那边也已经回了电报,欢迎你过去。所以你准备一下,铁路也修好了,冬天也不用担心交通问题。等你的手续办完,你就调到那边去。”

听完了吴师长和颜悦色的话,吴指导员整个人都傻了,他愣在当场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好一阵,吴指导员才反应过来,他惊恐地说道:“吴叔叔,你这是要赶我走么?”

吴师长苦笑了一下,吴指导员的反应虽然很正常,但是这的确是小家子气了。吴师长说道:“小吴,你叔叔我不是要撵你走,而是要为你好。什么叫为你好,那不是说你的所有事情我都给包了。而是让你自己出息起来,有能耐。你现在当指导员,就超出了你的能力之外。而当副连长,就能发挥出你的能力。现在若是在师里面这么调整,你的脸面就实在是受伤太重。你叔我不能不给你留这个面子。所以我让你回亚洲去,就是要给你创造一个最好的环境。”

这话讲得再清楚不过,师长的打算以及为什么这打算的理由,都清清楚楚。吴指导员知道吴师长率直的性子,既然师长这么说,那就是他已经有了决定。从北美调回亚洲,吴指导员其实一点都不反对。在这荒凉的北美开荒,的确比不上回繁华热闹的亚洲当兵舒服。可从指导员变成了副连长,虽然还是连级干部,可等于下调了一级。这就是大问题了。吴指导员鼓起勇气问道:“师长,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您要这么……安排。”

吴师长对吴指导员在说话上的能耐很认同,一个人若是说话不中听,那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就如“安排”二字若是变成了“对待”,那怨怼之情就表现的太过于明显了。吴师长答道:“最近这两天你没见到你们连的副连长吧?”

吴指导员一愣,这的确是他觉得很奇怪的事情。

“副连长已经说了,当时连长祁睿是反对给李光祖放假的。你呢,当时也没有坚持要给李光祖放假。结果是副连长看不惯李光祖弟弟的做法,他希望看到李光祖把李光祖的弟弟教训一顿。于是副连长才做出了后面的行动。你虽然没有鼓动,不过你支持了这件事。你和我说了什么,你自己应该记得清清楚楚,不过这个我不会告诉别人。但是我确定我没有能力把你教好,我也不能对不起你爹,所以我只能安排你回亚洲,从副连长开始干起。”说这些话的时候,吴师长神色越来越凝重。

听了吴师长的话,吴指导员脸色越来越难看。说瞎话的事情被如此直白的揭穿,吴指导员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好。不过吴师长也没有想让吴指导员继续解释,他说道:“你回去准备一下吧,我还有工作要忙。”

等吴指导员离开之后,吴师长终于长叹口气。对于吴指导员,他已经没有再评价的打算,如果真的要再评价,想来吴师长就会破口大骂起来吧。此时根本不是骂人的时候,军里面很快就要开会讨论部队思想调整的问题,这才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

部队发生战士打死人的事件,部队出现了逃兵问题,这本来就该是很好的一次调整的契机。就如同东北的军队农场事件导致了军队产业剥离快速一样。政策的推出都需要时机,而所谓的时机就是发生了悲剧。

不过吴师长没想到自己的小小疏忽差点让他自己也变成了悲剧的一部分,一时的心软就导致了这样的发展,吴师长一生的硬气却让他步步高升。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个很大的讽刺呢。

第59章 茶壶里的风暴(九)

“老屠,你终于赶回来了!”吴师长在车站接着师政委屠金生,上前紧紧握住政委的手。

这位老搭档笑道:“你这是把副政委欺负成什么样子了,等着我回来收拾局面呢?”

“唉……一言难尽,我自己差点都栽个跟头。”吴师长叹道。

乘坐着军用吉普车在颠簸的泥路上奔行,吴师长却没有再做任何抱怨,他问道:“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我看你瘦了好多。”

这次轮到屠政委叹气了,“这次回亚洲治病,我才知道这肉吃太多是要犯病的。这不是开玩笑,医生给我说了一堆解释,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意就是吃肉多,吃盐多,心血管就容易出毛病。我当时就说了,我从小家里就穷,别说吃不起肉,根本就吃不上肉。好不容易能敞开吃肉,让我死,可以。不让我吃肉可不行。嘴上这么说,不过我啊,还是怕死啊。”

吴师长听了之后先是大笑几声,仔细想想却又笑不出来了,“都督真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了,可现在才知道,这好日子也得会过才行。以前咱们觉得那帮有钱的都是王八蛋,现在看都督没说错,他们之所以是王八蛋,就是眼界太小。都督那话怎么说的,就是恐惧没什么值得可怕的,可怕的只是恐惧本身。归根结底,还是穷怕了。”

屠政委听了这话,登时来了兴趣,“老吴,这大半年不见,你这水平当政委没问题啊。”

吴师长笑道:“要不咱俩换换?”

屠政委摇摇头,“我这一条命差点都没了,现在只剩了半条。你要是让我带部队,咱就别去师部了,直接把我拉火葬场算了。”

老伙计说话很率直,但是玩笑只是为之后的工作做个铺垫。回到师部,先把近期的部队发生的事情介绍了一下,很私人的介绍了吴师长刚遇到的事情,然后吴师长问屠政委,“你这治病加上在中央听最新指示,中央有什么态度么?”

屠政委正色说道:“中央准备做人事调整,沈主任要来北美工作。”

“沈心要来北美?不是一直有人说要让他当总理么?”吴师长被这个答案给骇住了。沈心是政治部主任,是部队里面公认最受韦泽青睐的几个主要干部之一,也有很多谣传说沈心要成为下一任的总理。如果让沈心到北美来工作,那就绝不可能是来走走过场,只怕这意味着北美要有一场很大的动作。

屠政委答道:“我临走之前,都督给部队做了一个报告。他认为这些年来部队一直有着过度使用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北方地区只能靠部队来搞建设。现在这个局面要有意识的缩短,部队还是要回归部队本来的职责。”

这次吴师长没有说话,他们这一代的老军人都是以韦泽的兵自居。他们见过韦泽,他们在韦泽亲自的指挥下打仗,在这个平均寿命四十几岁的时代,三十年时间追随着韦泽,也就是说他们的一生都是在韦泽麾下渡过的。而且正是韦泽把他们从一无所有带到了现在的地位,正是韦泽带着他们走出曾经的村落与家庭,让他们看到了并且逐渐看清了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韦泽就是他们的唯一。

而且韦泽的力量也让这些老军人们心甘情愿低下头颅,追随着韦泽开创的道路。就如现在,当吴师长对部队现状已经非常不满的时候,韦泽从政策上提出了未来的方向。有了韦泽的态度,吴师长立刻就觉得自己有了力量。

激动的情绪过去了之后,屠政委连声称赞道:“好!好!就该如此!”

屠政委对中央的精神早就领会过,他已经没什么激动,而是对吴师长所说的事情比较在意,“老吴,你方才说得那件事,我觉得你干得太急了。你当时怎么考虑的?”

“我早就觉得部队现在涣散的很,以前咱们的部队里头有人犯了事情第一个怎么办?立刻就回来找领导,赶紧求着领导帮忙解决问题。你见过说出了事情之后拍屁股就跑了的么?当年都督在广东清山头的时候,也杀了不少人。那时候也只有被撵走,可没有说被撵之前自己跑了的。”吴师长说的很坦率,那时代光复军并没有像太平天国和其他造反势力一样到处招降纳叛,而是在内部进行了很严厉的整顿。在当时,也就是韦泽能推动这样的行动,大家能否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韦泽所说的把事情干了。

屠政委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他很清楚那时候的情况。有些人虽然梗着脖子不服气,却还真没什么人跑路。当然,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跑到哪里都没有在光复军这边好。听着吴师长的话,屠政委也微微点头。

吴师长继续说道:“你要是看了军法处的那个报告,你就知道了。那个李光祖说,他在大奴湖附近工作的时候,接受了部队进行的冬季过冬的训练。出了事情之后知道逃脱不了惩罚,就想着在那里躲过冬天,等着开春之后再找机会跑回亚洲。我看完了报告之后就想啊,这部队怎么带的?我不说那个连长讲冬季野外生存不对,可讲这个东西总得有个目的吧,现在部队不需要干这个!就这么一个讲法,等于是让部队觉得我脱离了大部队之后怎么活下去。李光祖要是不知道有这办法,他就算是被吓跑了,在这荒山野岭的,只怕自己也害怕,还是得回来找部队解决问题。可他心里面觉得学到了自己生存的方法,肯定觉得先这么试试看。就这一点,我就对那个连长很不满意。”

听着吴师长的话,屠政委只能叹口气:“唉……”。身为老搭档,屠政委很清楚吴师长这个人在很多地方有异乎寻常的敏锐,这种东西并事后当然可以用很多理论来解释,可在当时就是老军人们的直觉,这么多年来在部队里面摸爬滚打培养出来的直觉。

叹了气,屠政委思忖了片刻之后说道:“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在军校里面学的太多。特别是那些有能耐的,咱们年轻的时候可真的比不了。咱们年轻的时候遇到这帮年轻人的话,但论打仗可真的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可咱们知道是为什么要开发那些技术,遇到了各种在当时无法克服的问题,咱们就得找出解决的方法来。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这仗就打不下去。可在这帮孩子来说,他们只是学到了技术和方法,却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用的。为什么要弄这些东西。老吴,在这方面我是支持你的。”

老伙计老政委就是不同,很快就找到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解释还很有深度。既然这方面得到了解释,吴师长也不再提这件事,他坦率地说道:“这件事我也有问题,我有私心,想保住咱们老师长的儿子。可又对这种局面很不满,那说不得,就得找个人出来立威。不能让这种事情就这么继续走下去。要是你当时在,这件事也不会闹到这个地步。”

“你也不用太自责,我听你说的,最后还是做出了正确判断么。该走的人就得走,这不是说心狠的问题,而是他们不走,那就得咱们走了。这件事先这样吧。我听你的意思,也对部队整顿有自己的打算,说来听听。”屠政委把这件事给收了个尾,接着开始了自己关心的问题,中央的态度应该怎么落实。

“我是这么想的,首先就从基础建设里面把部队拉出来,军人就是军人,这是来打仗的,这是要上战场的。是的,靠腿走很累,环境艰苦,条件恶劣。可若是觉得这就是不能克服的问题,那这支还怎么打仗。我当然知道基础建设很重要,可没有这些铁路公路就不能打仗了么?东北,北美,都是咱们开疆拓土的时候拿下来的。若是没有铁路公路就打不了仗,那咱们怎么拿下的北美这么大的地盘?还不是靠两条腿走路么!现在的铁路已经不需要部队咱帮着建设了,全部交给铁道兵来干,部队就要到南边的山区一带开始进行恢复性的工作。先把没有道路的情况下作战的能力恢复起来。”吴师长介绍着自己的想法。

“而且部队这次要把思想给统一起来,军人就是堂堂正正的军人,事情干出来了,头一伸该杀杀该砍砍。要是不想落得这么一个结果,那就老老实实的做人,老老实实的做事。而且军事法庭出来之后,已经够宽厚了。说真的,以前的死罪到了军事法庭上都能得到很公正的待遇,当年的满清那是烂的一塌糊涂,凡是像点样的军队,哪个不是出了点事情就往死里整。谁给你讲理去?!现在我怎么觉得一讲道理,就成了我干了事情之后就不用负责任啦!法庭搞到这个地步算是什么?”吴师长对军法处的风气非常的不满意。

第60章 茶壶里的风暴(十)

“吴师长,你这是说军法处在纵容犯罪么?”军法处处长吕定生听了吴师长在军委会议上的发言之后,没等吴师长说完,他就忍不住打断了吴师长的话。

“我觉得你在报告里头的那个写法,就大有这个意思。我们是光荣的光复军,老百姓现在千方百计的想把自家孩子送到军队,就是觉得咱们军队里头风气正,作风好。孩子到了军队里面有一个好前程,而且孩子也能学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