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519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519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哈耶夫老爷,您这是什么意思。”编辑问道。

已经无需再多说什么,米哈耶夫老爷已经明白自己对面的编辑是个什么货色。在米哈耶夫老爷从一个地方有势力的家族开始,一步步成为布加勒斯特商会的重要成员,一步步成为当地有活力团体幕后老板,一步步在罗马尼亚畜牧业领域拥有了有很大发言权的过程中,这种货色他见过太多。而且无一例外的,这种货色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掉了。

这种渣一样的家伙居然敢向米哈耶夫老爷索要钱财?居然敢让米哈耶夫老爷给他擦屁股?对编辑的要求,米哈耶夫老爷只是从容的笑了笑,“到底是谁在调查你?”

听了这个问题,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的编辑如释重负,他连忙说道:“米哈耶夫老爷,据说是王国的陆军派人在调查我。据我得到的消息,他们好像认为我和王国的海军有什么关系。”

编辑毕竟是文化人,说起这些时候他的声音里面既有紧张,也有着极大的兴奋。这种态度让米哈耶夫老爷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那帮读书的家伙大多都有这样的特点,好像被人关注之后就能给他们极大的兴奋感。

把编辑的情报全部套出来之后,米哈耶夫老爷让编辑这几天在家等消息。然后就把编辑打发走了。

编辑家是个非常小资的住处,和那些豪门大户一样,他们也是独栋的院落。如果那也能称为院落的话。小小的房屋,小小的前院。这种样式的住宅一栋挨着一栋,挤的密密麻麻的。住户们大多都是和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一样出身的家伙,有点小地位,也仅仅有点小地位而已。距离真正的统治阶级相去甚远。

就他们的住宅来说,如果在尖酸刻薄的社会评论家嘴里,也会被嘲笑为怎么都脱离不了穷困底层。不管在前院里面如何尽心打理,甚至种上一些比较罕见的植物。可是在房屋后面依旧是两排房屋中间有着一条小小的过道,垃圾还有别的杂物通过这条小通道运输出去。尽管房屋面对这条小通道的方向上有墙壁,却罕有人在这面墙上开窗户。因为这条通道里面总是弥漫着难闻的气息。

两天后,几条黑影就通过这条通道溜到了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的房子后门。其中几人待在后门旁边的暗处,其中一人敲响了房门。编辑开门之后只见到一人在门口,又听那人低声说道:“我是米哈耶夫老爷派来的人。”

这下他放了心,把人让进屋内,编辑赶紧关上了后门。那人递给编辑一个钱袋,仅仅在手上掂量一下,那分量就不轻。编辑赶紧把钱袋打开,看着钱袋里面那些金的银的,他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这笔钱足够继续打通一些关节,让他的儿子向通往东正教牧师的道路上更近一步。只要有儿子当上牧师,甚至继续前进成为更高级别的大牧师,那编辑的家庭才能算是真的一步登天。当然,想登上天,最好的阶梯就是用钱铺成的。

太过于关心自己家族的前途,编辑忽略了空气中的一丝异味。更没注意到那个从黑暗肮脏的小通道里面走过来的那个人已经灵巧并且不引人注意的绕到了编辑背后。那人从一个铝盒里面拿出一块手帕,从后面轻盈的靠上来,手帕捂在了编辑口鼻之上,而那人的另外一只手则连编辑的手,和钱袋一起紧紧抓住。

手帕上是从中国在和罗马尼亚建交时候建立的友好医院弄来的乙醚,整个罗马尼亚首都也就这医院有量比较大的这种货。那是用来进行手术麻醉的,不过高级的有活力社会团体也发现了这玩意的其他使用方法。

没过多久,编辑就被麻醉了。那人屏住呼吸,任由编辑软软的倒下。他的一只手还紧紧抓住钱袋,不让这东西掉落在地上。确定了编辑完全被放到,那人趁着肺里面最后一点空气被耗干之前打开了后门。他的几个同伙很快溜了进来。

几个人都是很有经验的,在打字机的劈啪声中通忙活完。他们仔细的关上后门,从那条黑暗的过道里面溜走了。终于到了安全的地方,为首那位把从编辑那里拿回的钱袋扔给这帮兄弟中为首的那位,“这是给你们的辛苦钱。”

忙活了一番之后得到的应得的报偿,几条壮实汉子的脸上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朴实笑容。几个人很快就散伙,分头消失在布加勒斯特热闹的人群中。

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的老婆到了傍晚才带着孩子回到家,神学院是寄宿制,夫人和孩子都穿着新买来的漂亮衣服,在她们的小圈子的里面很是风光了一把。回到家的时候,夫人那股子兴奋劲还没过去。一进门,夫人就觉得不对劲。小小的楼房一楼客厅里有股子微微的屎尿臭味,等夫人上楼的时候,却发现这股子味道越来越浓郁。寻味而去,夫人发现味道是从丈夫的书房半开的门里传出来的。

皱着眉头推开门,夫人就看到椅子倒在地上,他丈夫脖子上细着绳索,高高的挂在楼顶的房梁上。也许是被夫人惊恐的尖叫声震动。一团卡在裤管里面的柔软污物滑落下来,啪嗒一声掉落在地板上。

《布加勒斯特消息报》成了布加勒斯特市其他报纸大消息的来源,编辑悬梁自尽。打字机上有一份没完全打完的信,编辑在信上面承认他收了外国人的钱,捏造了消息。在内心的极大压力下不得不寻求解脱。桌上还有一瓶打开的酒,酒瓶里面基本上全空了,酒杯中还有大半杯没喝完的酒。

此事牵连挺大,所以法医也介入。经过验尸,发现编辑的胃里面的确有不少酒。所以心情郁闷之下喝酒解闷,最后选择走上绝路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实。

当然,这时代没有血液化验,如果有的话,就能发现编辑的胃里有酒,可血液中酒精含量微乎其微。只是用这种事情来责备19世纪末的法医不专业明显是不合适的,技术水平让他们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以罗马尼亚此时的水平,法医能够检验死者胃里的东西,已经是非常严谨和专业的行动啦。

编辑之死引发的轰动让最近一直不消停的罗马尼亚外交领域再次受到了震动,这件事无疑给中国解了套。普遍的看法是,既然中国人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那么此事应该与中国无关。而编辑那封没有打完的信中所说的“给钱的外国人”到底是什么人,这在很久之后一直是罗马尼亚乃至欧洲很多人讨论的焦点。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大国之间的争夺让所有人都疑神疑鬼,英国、法国、俄国、奥斯曼帝国、帝国、奥匈帝国。各种外国势力都在罗马尼亚有很深的介入,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嫌疑犯。

因为康斯坦察港大火引发了罗马尼亚全国范围内的苜蓿短缺,米哈耶夫老爷经营的苜蓿销售在其中大赚了一笔。这件事并没有引发任何国家的注意,更没有在和人文件里面有人提及。

第80章 乱站队(十八)

“这TM肯定是俄国人干的!”英国外交部的会议上,几位头头的面前都放着《泰晤士报》,其中一位头头手指戳着报纸上那篇有关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离奇自尽的文章,大声吼道。

20世纪末期的时候,英国外交部的头头搜集消息是靠看电视,19世纪末期,英国外交部的头头搜集消息是靠看《泰晤士报》。《泰晤士报》这片新闻写的还很不错呢,即便是派去罗马尼亚这样的没什么份量的小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的水准依旧不一般。整件事情讲述的清晰明白,对于这件事牵扯的复杂国际内幕也有很深的分析。

无疑,泰晤士报将这件事认同为大国在罗马尼亚角力的一个典型案例。泰晤士报的记者可不是空口胡诌,这个时代的泰晤士报在当地的记者往往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二大使”,对于大英帝国的“第二大使”,罗马尼亚可是不敢得罪。所以记者调查出了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死前很是用英镑消费了一把。一个编辑手里怎么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一笔英镑,如果说这没有大国介入,谁也不信呢。

既然这人死前用的是英镑,英国就很容易被联想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而英国佬很清楚,真正接受英国人指使的报纸根本不是布加勒斯特消息报。英国人的确利用了此次事件推波助澜,试图阻止中国在黑海的商业行为。不过英国佬也只是利用,却不是主使。最有嫌疑这么干的国家无疑就是俄国。

可嚷嚷也没用,现在人死了,能得知的只是那死鬼编辑生前收了英镑,用了英镑。而且这件事还让之前英国人炒热的“中国恶行”在成功吸引了眼球之后来了次大反转,罗马尼亚国内对中国人的不良观感转瞬就来了三百六十度……哦,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从谁受益,谁有动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只怕中国人也难逃干系。

只是此事已经被炒热,即便是怒骂,英国佬却也没有放手的打算。外长用一种冒牌主厨的口吻说道:“这锅饭里面已经放了这么多材料,再等等,再抓住时机往里面放点更新材料的话,说不准就能做出非常出人意料的菜色呢。”

而在保加利亚首府索菲亚,俄国大使拿着当地报纸召开了会议。“这TM肯定是英国人干的!”

罗马尼亚在获得自家独立之后立刻露出了白眼狼的本性,他们不仅立刻转而与奥蒂曼帝国缓和关系,转而开始防备起俄罗斯。更在南比萨拉比亚(萨尔瓦多)建立起亲罗马尼亚的政党。俄罗斯有自己大俄罗斯主义的企图与诉求,罗马尼亚这么一个小国居然也搞出了“大罗马尼亚”的企图与诉求。罗马尼亚不仅不甘心当别人的小弟,还试图把罗马尼亚人居住的土地都纳入罗马尼亚的手中。对于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俄罗斯恨得牙痒痒。

“如果再不动手,保加利亚一定会重蹈覆辙。”俄国大使对手下讲述着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必须开始行动!”

这不是讨论,这是命令。俄国大使讲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就开始安排任务。

保加利亚此时并没有完全独立,在名义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地区,只是地方政权已经自治而已。保加利亚陆军副参谋长很快就接待了俄国大使,俄国大使表情严厉地说道:“我们现在必须动手了!”

副参谋长听了这话之后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不过俄国大使并没有给副参谋长任何推脱的机会,他板着脸说道:“我想你很清楚,到底是谁把你推上这个位置的。而且你也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普鲁斯东是亲奥蒂曼,亲英国的。如果你无法继续干这个副参谋长,你手下的那些人还能干多久?”

这话起到了作用,副参谋长暂时沉默了。不过这沉默也是暂时的,他最后还是说道:“保加利亚军队里面忠于亚历山大的人还是很多的。”

“他们是真的在忠于保加利亚么?他们是在效忠奥斯曼帝国!”俄国大使怒道,“这些人已经忘记了几年钱保加利亚流的血。或者说他们已经被那次流血给吓怕了!他们想学习罗马尼亚人!”

这话倒是起了作用,副参谋长的眼中明显有了情绪。第十次俄土战争中,俄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三国都出兵攻打奥斯曼帝国。俄国与保加利亚代价最大,俄国人付出了二十几万人,保加利亚民团伤亡接近十万。在普列文要塞的惨烈攻防战中,俄国与保加利亚联军始终无法获胜。最后战争的结果居然是罗马尼亚舒舒服服的获得独立。

俄国大使继续说道:“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得到行政长官的任命,我只怕亚历山大要不了多久就会该信伊斯兰教,然后娶个奥斯曼的公主,从此他就是奥斯曼帝国的保加利亚亲王了!然后等着东正教从保加利亚被彻底消灭么?就如奥斯曼人在君士坦丁堡所做的那样?”

听了这耸人听闻的话,副参谋长有些不太敢相信。不过俄国大使最近一直在散布这样的消息,副参谋长这种松动被他拿来充分利用,“你找亚历山大求证,结果大概就是他现在会否定。不过他要接受奥斯曼的任命却是事实。既然如此,何不推出一个真正的东正教徒出来?这种事情若是再迟疑下去,等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什么都晚了!”

副参谋长的表情显得颇为挣扎,俄国大使继续鼓动道:“只要驱逐了亚历山大,我们立刻就会派遣海军到保加利亚来。我再次声明,俄国并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但是俄国不能接受一个受到奥斯曼帝国册封任命的保加利亚大公!只要搞掉亚历山大一个人就行。谁都可以来当保加利亚大公,只有亚历山大不行!”

第81章 乱站队(十九)

“部队已经开始行动啦!”

“部队包围了大公的宫殿!”

“部队占领了议会!”

……

消息流水价的送到了俄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俄国大使手里面捏着十字架手链上的珠子,心情非常紧张和激动。

“那帮自由主义者们有什么反应?”俄国大使接连催促着这方面的情报。

“除了卫队之外,还没有其他军队有反应。”与前面有联系的俄国人员给了回答。

“我是说那帮天杀的民主共和主义份子!”俄国大使恼怒地喊道。

“他们手里面没有军队啊。”大使馆工作人员疑惑地答道。

俄国大使瞪了手下一眼,这时代君主国家在欧洲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各国都有自己的共和主义者。眼前俄国致力推翻的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一世也一度废止宪法,事实君主独裁制度。不过亚历山大一世这个软骨头也只干了三年,就和民主共和主义者们和谈了,转而又认同了曾经被他废除的宪法。这也是俄国真正铁了心要推翻亚历山大一世大公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再给你们说一次,这帮民主共和主义者就跟蟑螂一样,不管怎么打都打不死,不管怎么防备都能让他们抓到机会。眼下这帮人已经和亚历山大结盟,最需要防备的不是保加利亚的民团,而是这帮人!”俄国大使瞪着下属,强调着他对真正敌人的看法。

“议会已经被占领,他们闹不出什么来……”有人试图让过份激动的俄国大使冷静一点。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俄国人也不能头上顶着“我是俄国外交人员”的牌子公开活动。若是大使还这么不依不饶,大家很可能就会被派去收集情报啦。

“就是那帮议会的人渣!你们去联络保加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