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24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624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别人打赢靠枪,皇帝打赢靠走。”机动行军能力的意义毋庸置疑。

不过即便是深以为然,祁睿心里面还是忍不住生出一种疑惑,难道就没有更有效的作战套路么?非得靠完全的机动,那岂不是一种力量上的浪费?

一看儿子的表情,韦泽就明白怎么回事。他抬起手,用拳头在儿子左胸口揍了一拳,“我说过无数次,在作战条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大规模战争的情况,对一名指挥官的要求就是心理上的坚定。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学孙子兵法要学他那种唯物主义的态度,而不是那些冷兵器时代的战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单论战术,你比孙子强多了。你和孙子的差距就在于孙子在军事方面已经进入唯物辩证的层次,而你没有。”

“坚定可未必是最优选择。”祁睿对此有些耿耿于怀。

“坚定是最优选项的基础之一,你连坚定都没有,何谈最优。更何况世界上从来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最优选项。特别是战争,那是只有更烂没有最烂的斗争。”韦泽不太相信自己的儿子现在就能有如此认知水平,可有些事情也只能先讲。若是祁睿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或者接近这个境界,他自然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小灶课只上了两天,祁睿作为此次考试第一名,他是最早接到命令的一个。头50名里面有36名选择去北美,1888年10月,在三会召开之前,祁睿就登上了轮船,和战友们一起前往北美。36人里面随军去北美的有20对,大部分都是新婚燕尔。到了中校级别的军官就可以携带家属,政府和部队负责安排工作。

没有带家属的人中间大部分都已经结婚,祁睿靠在船舷上瞅着码头上送行的人群,心里面怅然所失。他倒不是不想让楚雪来送行,可又觉得怅然。最后还是和以前那样独自踏上前往北美的旅程。秋风吹过,凉意爽人。不知道哪里跑来的一条狗端端正正蹲坐在人群旁边,仿佛一头狼般仰起脑袋朝轮船发出长长的嚎叫。

看着自己处在一众远行军人的边缘,祁睿对那条狗登时生出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轮船在熟悉的航线上跑的飞快,抵达温哥华之后众人就上了火车。温暖的车厢让祁睿想起第一次到北美来的时候冒着风雪抵达驻地的艰苦。将近一年没到新乡,祁睿发现一座已经成型的大城市出现在眼前。新乡市位于后世被称为卡尔加里的位置上,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捷。距离美国不远不近,很适合做出发基地。

一回到这座兵城,祁睿立刻感觉到不对头。那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东西,真正的军人们则能从中感觉到森严肃杀的味道。

果然,大概相当于北美都督的沈心立刻把这群军中精英集结起来开会。“前几天美国俄勒冈州的州警越过边界和我们发生了军事冲突。这个情报已经通告中央,看看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或者是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诸位同志来的正好,咱们北美不缺卡车,我拨给你们一个军的兵力。先建立这么一个按照摩托化步兵军。”

没想到一来北美就赶上这等事情,摩托化步兵“专家”们又惊又喜。祁睿也觉得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不过他心里面有些怀疑这是不是太巧了。难道是老爹韦泽下了什么命令不成?

可此时根本不是谈这个的时机,一个摩托化步兵军,36位摩托化人才,这帮人正好可以充当骨干。谁不抓住机会谁是傻瓜。一个标准师一万人,一个军三万多人,总数大概是美国现在联邦陆军的三分之一。

沈心并没有撒谎,的确是俄勒冈州州警越境追击一伙惯犯时和中国边防部队爆发冲突。四名惯犯被击毙,八名州警只有两人活着回到出发地,两人中一人重伤,回去之后一天不到就死了。以美国的民风彪悍,还有各州权力之大。俄勒冈州的民兵开始集结,准备给中国人点颜色看看。

州长本人倒是不是个热衷战争的人,只是那位回到美国就死了的州警官员是俄勒冈州参议员的小舅子。若是不能摆出强硬的态度,他也完全没办法向议员交代。聚集军队不是真的要对中国干点啥,而是要对内有点交代。

消息通过电报传到国内,韦泽看了之后心中大喜,干掉美国本就是中国的长期计划中很重要的战略目标。早打也是打,晚打也是打。那就不妨“早打!大打!”美国此时还是个移民国家,所谓的美利坚民族的思路并没有成为美国的主流思想。趁着美国还是诸侯林立的时候给美国当头一棒,这对于以后彻底解决美国是有好处的。

所以在12月初,北美战区司令沈心接到了军委电令,“歼灭顽敌!痛打匪帮!”

1888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电告美国政府:鉴于俄勒冈州对中国的入侵和挑衅,中国方面正式进军俄勒冈,对包括州长在内的匪帮实施剿灭行动。电报文里面还写得清楚,此举不针对美国联邦政府,希望美国联邦政府能够看清形势,不要做出助纣为虐的错误选择。

孝廉出身的美国总统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尔德把这份电文看了三遍,硬是没能完全理解中国人想干什么。出兵攻打俄勒冈州,加菲尔德总统能理解。把包括俄勒冈州州长称为匪帮一员,加菲尔德总统就不是太能理解。至于中国声称“此举不针对美国联邦政府,希望美国联邦政府能够看清形势,不要做出助纣为虐的错误选择”。这就更不能理解了。难道中国人认为美国政府会眼看俄勒冈州遭到中国进攻而坐视不管么?美国联邦政府除了宣战之外还能有别的选择不成?

宣战很容易,美国总统就能干。可宣战这个选择本身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来的。美国有不到十万陆军,总人口大概有5000万左右。中国的总人口有7亿多。在北美的人口大约有800万到1000万左右。问题在于俄勒冈州的人口满打满算不到50万。而中国在北美的正规军数量就超过这个数。一场和中国的全面战争,必将完全改变美国的现状。

箭在弦上,加菲尔德总统立刻召开白宫办公厅的会议。希望能够马上找出应对之法。讨论的结果很简单,美国必须对中国宣战。

此时的加菲尔德总统心中对俄勒冈州州长的痛恨远超过对中国人的痛恨。俄勒冈州自己胡作非为,却把整个联邦都给拉进来,俄勒冈州州长的做法实在是太离谱了。

心里骂归骂,其实加菲尔德总统也知道俄勒冈州州长其实根本没有打仗的意思。这个时间点并不适合战争,如果真的是要打仗,最好是开春之后的4月。从这点上看,俄勒冈州州长无疑是个老狐狸,他的如意算盘大概是在冬天咋呼咋呼,等到一月之后这帮人就散了。如此做法既能够表现出州长的强硬,给议员一个交代,也不会真正引发战争。大冬天谁会劳师远征。不管是中国或者是美国,在厚厚的积雪中行军都是可怕的任务。

心不甘情不愿的草拟了一份宣战通告,总统立刻命令部下一方面做战争准备,另一方面则开始进行外交斡旋。

在北美战区,祁睿终于能够位列战略级别的讨论行列。他心里面已经有了腹案,和美国打仗的关键不在俄勒冈这种广袤的农业区。而是五大湖地区。

“我认为我军现在可以进入俄勒冈地区作战,其他地区以防御为主。但是集结三个军的兵力,一个摩托化步兵军,两个步兵军。战役目的设定为彻底摧毁五大湖地区的矿山和钢铁中心。甚至占据五大湖地区。美国80%以上的工业都聚集在这里,占领五大湖或者摧毁五大湖地区的工业中心。就可以让美国变成一个半工业国。工业国对半农业国就可以采取蚕食政策。”不等祁睿发表意见,沈心就把代表了包括祁睿在内的大部分军人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失去了五大湖地区的美国根本不足为惧。

第244章 收尾不易(十一)

美国一宣战,欧洲立刻就知道了消息,恩叔看着美国地图久久不语。

除非是走海上路线,否则中国要进攻俄勒冈州就需要先越过美国的华盛顿州。报纸上语焉不详的讲述着俄勒冈州聚集兵力向中国示威,从地理上看,俄勒冈州隔空骂阵太像是一场闹剧。而中国出兵俄勒冈州更像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军事行动。看看现在的世界地图,恩叔很容易就能看出中国的野心。拿下美国,甚至只用拿下美国西部,在整个太平洋地区能自产战列舰的工业国就只剩下中国一家。

如果是别的国家这么干,恩叔大概会认为这是一场纯粹的帝国主义战争。既然牵扯到中国大皇帝韦泽,恩叔不得不加入了一个新的考虑因素。从西太平洋霸权进展到整个太平洋霸权,以开疆拓土闻名世界的中国大皇帝难道是要为自己死后的中国做布局了么?

比中国大皇帝韦泽大了13岁,见过那么多死亡,经历了妻子与挚友的死亡,恩叔对死亡看得更透彻许多。五十多岁的韦泽现在还没什么健康问题,然而再过十年呢?强大的皇帝死后引发的政治震荡必将影响长久,如果从皇帝韦泽的角度看,此时对美国发动战争倒也是个好时机。

想到这里,恩叔坐到书桌后面开始奋笔疾书。12月13日,泰晤士报在第二版上全文刊登了恩叔的文章《谁将是中国的继承者》。文章里面先讨论了到现在为止迟迟没有能够确定的中国权力继承制度。没有明确的权力继承制度意味着皇帝韦泽的死必然引发一场争夺最高权力的内部动荡。此时发生的中美战争,是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帝死前最后的张狂?或者是这位有着令人敬畏的大皇帝为之后的权力交接所做的准备?

此时中美之间已经互相宣战,整个欧洲在诧异之余也意见纷纷。俄勒冈州隔空叫阵的做法在欧洲看来犹如小丑,所以中国的反应在最初两天里面被视为是一种敲打美国的军事行动。恩叔极有远见的文章一出,想不明白问题关键的人自然还是照样糊涂,一部分还算是有点脑子的欧洲读者已经隐约看到更可怕的局面。

中国此战的目的是消灭美国,进而完成独霸太平洋的目标。那么消灭美国的战争中,年轻一辈的中国人才会得到脱颖而出的机会。以这样的一批年轻新锐为班底,中国大皇帝韦泽陛下可以顺利完成下一代中国领导集团的构建工作。

恩叔可以嘲笑大皇帝韦泽陛下的考量,但是欧洲人对此并无兴趣。他们在乎的是另外的事情。靠着战功开疆拓土,以无与伦比的威望立于权力顶端。这样的征服者死后,新的民朝领导者则是继承了大皇帝韦泽陛下衣钵的新征服者。欧洲有能力自己考虑点国家问题的人都清晰或者模糊的感觉到这是何等巨大的危险。

雷虎放下了报摘,忍不住长长叹口气。外国的顶尖人才在情报不充分的局面下大概能判断出韦泽的一些安排,而中国国内的上层只有得到比较充分的情报之后才感觉到事情不对头。

“首长,柯中将来访。”秘书前来通报消息。

“请他进来。”雷虎登时就来了兴趣。

片刻之后,柯贡禹快步走进雷虎家的客厅。雷虎迎上去和柯贡禹握手,握着军校校长的手,雷虎打趣地说道:“我已经让人谢客了。理由是我身体不好,你小子出去之后可别给我乱说话。”

柯贡禹苦笑道:“你没有来添乱,兄弟我感谢不尽。不过老虎,我想着你能不能帮我出来说说话,大家不要闹到伤和气才好。”

“和气都伤了,你要么认,要么不认。我就算是出来说话有啥用。”雷虎边说边请柯贡禹先坐下。不久前的考试成绩放榜,考试选出的320多人里面,有94人明确表示自愿去北美,剩下230多人则表示愿意留在南京。战争一爆发,那帮整装待发的摩拳擦掌,决定留在南京的则是全面爆开。

北美一直是中国重兵集结地,战争一起,除了大量死伤之外,也必将有大批人在战争中脱颖而出。这94名主动表示愿意去北美的摩托化步兵人才应该很快就被投入战争,只要他们能战争里活下来,晋升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其他230多人理论上不参加战争也能在未来有一席之地,可军中的位置就这么多。别人先占住之后,后面就得等机会。所以大量人员现在跑去柯贡禹那边恳请上前线。这230人里面一半以上都有背景,或者是各个大佬的子弟,或者是大佬们看中的优秀人才。雷虎可以称病不见客,柯贡禹身为军校校长每天都要上班。想躲都躲不了。

坐下之后,柯贡禹对雷虎说道:“这次我心里面很烦,可还是不想让步。老虎,你有什么建议么?”

雷虎能理解柯贡禹的心情,柯贡禹已经在考试上做出了让步,他要是顶住不让其他人员参加到考试里头来,其他人再不高兴也得认。现在的局面更是如此。政治处的人员认真询问过考生们的意见,是这帮人自己不愿意去北美。北美在民朝看来虽然不再是可怕的苦寒之地,但是这片地区依旧被认为是荒凉的场所。与南京这花花世界一比根本不算什么。北美那么广阔的土地上人口不到2000万,不过是南京和周边几座城市的总和。

现在这些人希望能够去北美的目的也不是真的有志扎根北美,而是不想放过未来战争中晋升的机会而已。别说柯贡禹不喜欢看到如此局面,雷虎本人对此也非常厌恶。

厌恶归厌恶,此时根本不是说话的时候。退休制度之下,老家伙们一波波的鞠躬下台,名利双收的老家伙们自己已经别无所求,他们现在关注的是他们的子女。朝里有人好办事,老家伙们的子女一旦能建立功业,在评功上就少不了他们。趁着他们的影响力还在,赶紧抓住这样的机会,让他们的子女能够站上有利的位置,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不是某个或者某几个老兄弟的想法,这是所有老兄弟的想法。柯贡禹现在挡了别人的路,他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雷虎当年主持过军衔划分,对这个体会很深。

“这样吧,你再开办一个学习班。”雷虎给柯贡禹提了个建议。

“哦?”柯贡禹已经有些明白的感觉。明白归明白,柯贡禹还是有些顾虑,当下摩托化步兵们的操演刚开始,又抽掉了一大批操演主力去了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