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26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626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不少啊!”韦秀也有些惊讶。在南京,技术人员普遍一年收入在一万多,单位好些的话,加上年终奖才能有两万。南京帝都,白居者不易。没想到被认为是荒凉的北美收入那么高。

“你哥说的没错,起司价格就是降了不少。我爱人的四弟说,他们的农场里面有不少奶牛,现在挤奶都得靠机器,人挤根本不够。为了那挤奶机器管用,他十几天天和奶牛在一起。现在闻起奶味就头晕。”岳琳边笑着说话边用叉子插起一块黄桃在火锅中蘸了起来。

“我哥一个当兵的居然还懂经济呢。”韦秀也忍不住莞尔。

“我也给我两个弟弟说了这事,没想到他们两个居然都去了北美。”边吃裹了厚厚一层起司的黄桃,岳琳也不忘说着自己家的新变化。“没想到这两个小子竟然学聪明了,他们搞机械生产的也不缺工作,最近两个月每个月都给我妹妹寄去600块钱。还没告诉我父母。只是私下让我妹妹多回家照顾一下我父母。我妹妹原本工资也只有不到800,现在手里有钱了,已经和我妹夫说两人一起买房的事情。所以她最近也能经常回我父母家看看。唉!我妹妹就是沉不住气啊!”

“就是说你妹妹要是再过半年买房的时候,你两个弟弟还能去帮衬一下呢?”韦秀对此也颇为讶异。有些话她也不能直说,岳琳不是个好强的人,却是个很有自尊的人。韦秀只能用这样的说法来确定一下岳琳夫妇终于能从沉重的家庭压力下解放的可能。

岳琳微微皱起了眉头,“我真希望如此。只要家里这些人的房子能够解决,现在生活都不是问题。我听我两边弟弟们都说,北美粮食根本就吃不完。粮食收完之后就用火车运到港口,一船一船的往亚洲运。吃的东西越来越便宜,有自己的房子,有个正经工作,手里再能存点钱,日子总是好过的很。他们好了,我也没那么大的压力了。不过现在北美打仗,我就不能不担心他们。”

“洋鬼子有什么好怕的?”韦秀轻笑起来。在韦秀出生前爆发的佛山战役在宣传中已经由惨胜变成了大胜。之后中国对洋鬼子每战必胜,包括现在的北美也是从洋鬼子那边弄来的。对洋鬼子的战争从来都不是任何问题,更何况女生们其实也不真正关心战争,那种血肉横飞的战场对女性来说实在是太遥远,太难以想象。

“我的确不怕。不过总是觉得不舒服。”岳琳叹道。

“我哥哥就在北美,要不是他失恋了,我看他出发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呢。”韦秀笑道。

“失恋?”岳琳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居然有人拒绝太子,这未免太令人讶异。

“没什么。我哥哥在这种事情上笨的很,我看他的心思也从来没放到这等事情上。那女孩子和我哥哥年纪差不多,人家到现在也不能一直等他明白啊。”韦秀对自己的哥哥也没有特别的倾向性。

“可是……”岳琳还是不太能理解居然有人会拒绝韦睿。

“你也和我哥哥一起工作过,他平常也是那样。除了自己之外,我哥哥什么都不愿意往心里放。其实他居然能喜欢别人,我都觉得很不容易啦。”吐槽自己老哥的时候韦秀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压力。

和祁睿一起工作的时候虽然不讨厌,可是韦睿静静听岳琳讲述数学模型的时候,脸部所有肌肉完全放松,透出一种和韦秀颇为相似的来自骨子里头的冷淡。让人完全摸不清他的想法。岳琳把这个态度套到自己丈夫身上,再想象一下天天都是这般模样的丈夫……岳琳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若是生活变成这般模样,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阿嚏!”祁睿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天空中下着冰冷的小雨,浓烟混在其中,忍不住就刺激了鼻腔里的粘膜。

随便用手背擦了一下鼻子,祁睿继续指挥着卡车卸载的工作。此时的波特兰城已经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以美国佬木质房屋的传统,在光复军猛烈的火炮猛轰之下,这座城市已经熊熊燃烧起来。

光复军夺取波特兰港并没有花掉很多时间,运兵的运输舰已经离开,运输重型装备的船靠岸卸装备。吊车换换转动吊臂,把卡车从船上一辆辆卸下来。这也托了亚洲向北美运输卡车的经验,效率还算是不错。

在亚洲进行的演练最后几天总算是搞出了一次团级规模的摩托化部队攻击行进,虽然那时候的一半以上的军官都没有参与其中,不过沈心倒也大手笔,以到了北美的36人为核心组建了一个摩托化步兵的加强团。卡车自然不缺,从工地上直接调过的就能武装最少两个师。司机也不缺。摩托化步兵团除了三个营之外,还额外给配备了一个骑兵营。

马晓明是团长,祁睿是团政委。按照光复军的光荣传统,以党委为核心的指挥体系很快建立起来。祁睿发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至少在北美的卡车都上了帆布雨棚。如果这个时候的新乡市也该下雪了。而波特兰这边的气温只是到了10度以下。雨棚能够非常有效的提供遮蔽。这玩意对子弹没用,遮风挡雨却是好用的很。糟糕的天气对于光复军有不小影响,对于没有这些装备的美国佬的影响更大。摩托化步兵的初战就将在冬天的俄勒冈州展开。

电报很快就越过了万里之遥抵达南京,韦泽接过秘书递过来的电报扫了一眼。“我军已经控制波特兰港,很快就将对敌人发动进攻。”

拿起钢笔,韦泽批示到“再接再厉”。秘书拿着电报退出去赶紧回复。

这个消息并没有告知正在做政府总结报告的各省代表,韦泽不想在会议上节外生枝。政府工作总结会上工作不错的政府领导脸色如常,表现一般的则是无所谓。而好几个省的政府领导脸色相当不好看,用战争的消息来影响总结会可不是韦泽想看到的结果。

在遥远的华盛顿,美国国会元老院,也就是参议院里面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如何与中国进行战争的问题。是否要进行一次全国总动员,动员多少兵力。各州要承担多少军费,出动多少兵力。这些问题都代表着各州的利益,这帮党派分肥的诸侯们都希望其他州多承担,自己州少卖力。比较激动是俄勒冈州的两名参议员,中国专门声明要打击俄勒冈州,两人自然希望能够集结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的力量援救他们的州。

而南方州的议员们则相当冷淡,如果不是为了基本的一个美国利益,他们其实很想质疑俄勒冈州为大家添了麻烦。

华盛顿州的议员明显处于恼怒的状态,俄勒冈州隔着华盛顿州对中国叫板,华盛顿州可没有这样的打算。结果战争一起,华盛顿州首当其冲。这根本就是无妄之灾。

因为通讯工具的问题,参议院并不知道中国兵分两路,陆军正在快速南下,海军则从波特兰入手杀进了俄勒冈州。战火就在这个冬季熊熊燃烧起来。美国普遍认为的1889年春季才会爆发的全面战争现在就开始了。

第247章 新的尝试(一)

“嘭!”远处传来一声不太响的枪声,一个谷仓的门口冒出一股浓浓的白烟。

摩托化步兵们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有人正在用黑火药子弹向部队射击。卡车大队没有惊慌失措的加速,也没有傻乎乎的停下,只是放慢了速度继续慢慢前行。卡车车厢侧面内外都加了铁皮,车里面靠内侧还堆了沙袋。黑火药武器基本没能力在几百米外射穿这种活动掩体。步兵们蹲在掩体后面,揭开射击口,覆盖了整个车厢的橡胶帆布雨棚上出现了些小黑洞,枪口纷纷从里面伸了出来。

真正发起攻击的则是炮兵,拖着37炮的卡车停下,裹着雨披的炮手甩掉雨披,迅速确定射击诸元。第一炮没有准确命中,第二炮也没有准确命中,接下来连续三发炮弹都轰进了谷仓。从内部爆出来的火焰和浓烟冲破了谷仓的窗户和门,第三发命中的烧夷弹很快就让谷仓内部的易燃物熊熊燃烧起来。

两辆卡车开出行列停了下来。车上的步兵们接二连三的跳下车。他们没有选择直接沿着人和牲口踩出的羊肠小道进发,而是沿着比较能隐蔽的路线包围过去。处于开阔地上的炮兵严阵以待,准备随时给与己方的步兵们以火力支持。

接近那个农家小屋的时候又有抵抗者用黑火药武器做了激烈抵抗,37炮一轮炮弹过去,对面的抵抗就完全弱化下来,光复军的步枪清脆鸣响了片刻,由在俄勒冈州或者说在美国西部很常见的木屋与农场为核心的小型战斗就结束了。

祁睿和普通的战士一样穿着深绿色的橡胶雨披,这玩意虽然沉重,却很挡风。海滩上的大风尚且不能穿透雨披,更不用说是平原地区的小风小雨。祁睿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整场战斗,他其实很想亲自参加一次这种战斗,可理性还是扼制住了祁睿的冲动。祁睿只是在战斗后沿着战斗过程走了几趟,根据战斗人员的讲述在心里总结战斗模式。

“治安战最破坏士气,人的思维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这种战斗打多了,只要看到类似的建筑,第一反应就是感到危险。成年累月的处于这样的危险感觉之中,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回想起父亲的话,祁睿忍不住微微叹气。老爹有时候看问题的焦点和正常人相去甚远,经常让人感觉有种莫名其妙的意思。真的干起来,才发现自家老爹早就预料到一些无解的问题。

华盛顿州与俄勒冈州的地形基本差不多,西部是沿海平原,东部是山区。祁睿带领的摩托化加强团为先导的部队从波特兰出发南下扫荡,不过五天时间,这种战斗已经发生了几十次。“幸好”打头阵的是摩托化部队,每次战斗都不怎么耽误部队行进。就像现在一样,真正投入战斗的只有两个步兵班,三个炮组,其他部队继续前进。一会儿这些战斗部队就可以收队,在安全的道路上紧追前面的车队。

跟在车队后面的是骑兵和三个师的步兵。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正好可以跟上摩托化步兵的行军。沿途占领的那些农舍与农场正好可以让部队分兵把守,成为交通线上的据点。祁睿在得到老爹提醒之前还真没想到摩托化步兵居然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样接二连三的战斗一开始还能让摩托化步兵感到兴奋,不过五天之后,部队就有些精神压力太大的表现。虽然不至于影响战斗,却明显让祁睿感受到部队的变化。现在祁睿对老爹的话开始非常重视,根据老爹韦泽的预测,部队大概需要两个月就修正轮换一次。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两个月内,也就是到了1月底,必须完全占领整个华盛顿州与俄勒冈州的平原地区。并且在山区控制交通要道,准备1889年春天开始大战。

单从地图和这几天摩托化步兵的表现来看,在这种平均温度在10度以下的天气里,摩托化步兵可以保持每天30公里的开路行进距离……

刚考虑到这里,就听到远处传来女人的尖叫声。祁睿长长的叹口气,战斗固然伤士气,而战斗收尾其实好不到哪里。最后的步骤基本就是抓俘虏,让英勇的光复军打仗,战士们自然没意见。可是让战士们抓女人,把这帮过度惊吓之下的女人绳捆索绑连拉带拽的从她们的家里带出去,整个过程对于士气的损伤甚至比战斗都大。

当年老爹在清洗土人的时候用了日本浪人,祁睿最初的时候还觉得有些过份。现在这位年轻人不得不承认,那真的是最好的办法。

在遥远的新乡市,北美战区的总政委,也就是战区最高长官沈心也考虑着这件事。来自高丽的一千特别行动队马上就要抵达北美,一些脏活就由他们来干。前线的报告中已经提及了把美国妇孺从屋子里头拖出来的工作,虽然不指望这帮人能有效对付美国男人,他们好歹能用来对付美国妇孺吧。

后世人描述战争的时候当然可以用想象的方式给战争装饰上无数金粉与花瓣,喷洒上香水与美酒。可真正投入到战争里的人能感受到的除了痛苦就是繁琐。

韦泽都督的行动速度实在是令人讶异,一千高丽人在12月24日北美。船只甚至没抵达温哥华,直接在波特兰港靠岸。经过2天的卡车颠簸,两名穿着铁路警察制服的精干青年男子出现在祁睿面前,为首一人向祁睿敬了个不怎么标准的军力,年轻男子大声说道:“祁睿政委,我是高丽铁路和电报公司的副经理袁世凯。这位是高丽铁路和电报公司的警察大队政委王士珍。”

祁睿上前和袁世凯与王士珍握手的时候板着脸问:“让高丽人去对付女人和孩子,他们能承担起来么?”

袁世凯忍不住和王士珍对视了一眼,然后问祁睿“怎么对付?”这个命令实在是太怪了,怪到令袁世凯完全理解不能。半个月前,韦泽都督直接命令高丽排出一千人到北美支援战斗,袁世凯没想到这样的好事居然落到自己头上。能够与光复军并肩作战,这是何等的荣誉和机会。在光复军中指挥1000人,就是两个营的兵力,好歹是副团级干部。战争又是立功的大好场所,一个年轻的团级干部,甚至是未来的师级干部。以这样的身份回到高丽,袁世凯就能稳稳成为高丽的实权派。袁世凯二话不说,把高丽铁路和电报公司的警察队伍集结起来,每个人给了一笔不菲的安家费之后,拉着他们就上了船。

没想到到了北美之后接到的命令居然是对付北美的女人和孩子,若不是对面这位年轻中校神色严肃,丝毫没有嘲讽或者轻佻的意思,袁世凯甚至想问中校“你开什么玩笑?”

王士珍的情绪没有受到影响,他语气平静地说道:“祁睿中校,您能给具体指点一下么?我们可以亲自带人去先试试。”

这样平静的态度让袁世凯感觉到自己浮躁的心情也有些冷静下来,此行的时候他几乎是强行带上了王士珍,没有这位老伙计一起来北美,袁世凯总觉得跟少了些什么一样。面对中校的怪问题,若是没有这位老伙计的平静应对,袁世凯发觉自己很容易就被感情主导了行动。

“你们带十个人。一会儿打起来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你们怎么做。”祁睿对王士珍的反应很满意,有些话祁睿并不想说那么多。牵扯到妇孺,他也觉得有些心虚,根本不想做什么详细解释。

三个多小时后,袁世凯和王士珍第一次完成了任务。袁世凯是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