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62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662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会接纳当地的外国人?”恩叔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哼!”韦泽冷笑一声,“在那片土地上美国佬不过是比我们早到了几十年,现在在那片土地的大批所谓美国佬都只是近几年或者近十年抵达的移民。如果他们愿意承认那些土地是中国的领土,如果他们的愿望只是在那些土地上好好生活。我们为什不接受那些人的存在?”

恩叔暂时不再说话,欧洲的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导着中国与美国的战争。“中国人要杀光美国人!”“中国要为印第安人报仇!”此类标题占据了据大多数文章。于是耸人听闻的标题越能够吸引注意,恩叔对此并不意外。但是听韦泽的意思,中国割取美国领土的意愿极为坚定,却没有准备对美国民众实施屠杀的打算。

“您认为可以把欧洲人变成中国人?”恩叔试探着问道。

“我不认为可以把欧洲人变成中国人,我可从来不是种族主义者。”韦泽为自己辩解着。

“那么您准备用血统融合的方式?”恩叔继续提出问题。

“未来的中国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业化的生活方式。当然,那些人会发现这种生活方式的政治基础之一是唯物主义,政治立场之一是反宗教。这或许会让很大一部分人感到不适应。我们中国的普遍教育会教授汉语,汉语也将是中国唯一的官方语言和考试用语。但是这么做是为了降低社会营运成本,而不是要去毁灭别的文化。在官方没有规定必须采取汉语的场所里面,他们爱说什么语言都是他们的自由。这个国家只是被命名为中华民朝,这个国家的人民祖上是什么血统,并不是各种考量的基础。这是一个由宪法提供自由、平等、民主的国家,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法治国家。中华民朝并非是某种有什么特征特性人类当主人的国家。当然,我更不希望这是资本家们统治的国家。”

听了韦泽介绍,恩叔没有立刻表态。他继续问道:“这是未来,而当下的国内问题国外解决是要做到什么?”

“在这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军人将很快接替即将退休的老军人。有这样一支军队为基础,我才能继续推动党建和政治改革。也许您能想象的到,当下民朝的权力结构中有太多的权力集团。既然到了退休的年龄,他们就该退下去,让新时代教育出来的年轻人接替他们的位置。”韦泽说的非常流利。这是他谋划已久的发展步骤,现在要的就是执行而不是再去考量。没有军队压阵,任何政改都不可能成功。和平的想象当然很好,但是这只是想象而已。吃进去的,不靠暴力是没办法让他们吐出来。对美国是如此,对中国也一样。

第301章 解牛(十四)

“阁下,您应该知道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恩叔慢悠悠地说道。看得出,他的内心还是有不小的波澜。

“是的,我知道您的态度。我也反对帝国主义战争。”韦泽答道,“不过我看看过你写的《反杜林论》这篇文章。世界的进步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我相信您不是一个认为革命不需要流血的人。”

恩叔对此不置可否。韦泽则指着医院继续说道,“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建筑,这些掌握了不少医术的医生与护士。看着多么和平,多么科学。但是他们最初的局面是何种样子,我可以告诉您。我最早组建的医疗机构是军医大队,那还是1852年,距离现在37年前。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现在众多的门类,大家的目的就是一个,能够治疗战争带来的创伤。我还记得,一场仗打完,那些接受医疗培训的人员就到战场上,把被打死的敌人排起来,然后直接解剖。我不知道您能不能想象出那样的尸山血海。其实战斗被打死的时候未必会流很多血,相当一部分战死者是内出血而死。开始解剖的时候,反倒是大量的血液就流出来了。如果您能看到那样的局面,大概会被吓坏吧。但是现在这些干净整洁的医院都是源自屠宰场般的战场。所以恩格斯先生,人类的进步必然要有代价。”

韦泽提起那样的局面,心里面也感觉很不爽。现在进行尸检的法令是韦泽推动的,而在1852年,也就是37年前的时候,下令大规模解剖尸体的同样是韦泽。不得不回忆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带来的是负面情绪,更何况是那样血腥的场面。韦泽沉默了,他也觉得很不舒服。

宽敞的车厢内,韦泽和恩叔沉默了好一阵。恩叔终于开口打破了静寂,“那么阁下希望我在您推动的事业里面充当什么角色呢?”

“您要对政策提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看法。”韦泽立刻答道。

“难道中国缺乏唯物主义者?”恩叔这次嘲讽的味道比较重。

韦泽对这小小的刺根本不在意,他认真地说道:“中国文化里面不乏朴素唯物主义,但是缺乏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而且我认为,中国本身工业化时间很短,对于工业化的认识水平也不如那些有着上百年工业化经验的工业国。社会对工业化的制度没经验,更缺乏反思和认知。不能光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我希望恩格斯同志您能够成为一个提出这些看法的人。有些事情我实在是没有办法顾得过来。当然,我并不是让您充当一个批评者,而且我认为您也不是一个批评者。”

“阁下不能容下批评者?”恩叔眉头微皱。

韦泽摆摆手,“我不是不能容下批评者,而是不接受那种以掀桌砸锅为基础的批评。如果批评的目的是要推翻现行政策,我对这种批评顶多做到听听就好。然而我不得不悲观的承认,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超过90%以上的批评的目的都是为了反对。而且一旦对他们过度容忍,这种反对的行动就会得寸进尺。我并不是说现有制度不能调整,也不认为有什么政策是该千年万年的执行下去。但是我不接受以掀桌砸锅为基础的反对。我也不会允许这种行动得逞。而您,恩格斯同志,您能提出的态度无疑可以作为一个标杆。更重要的是,我相信马克思先生能面对那群法国共产主义活动家说出,‘按你们的看法,我不是个马克思主义者’。那么作为马克思先生的战友,您一定会最大程度的阻止马克思主义的神学化。靠我个人的话,那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

看来最后这话的确打动了恩叔,他终于答道:“如果您所说的党校的聘书到了的话,我同意受聘。”

“谢谢你,恩格斯同志。”韦泽向恩叔伸出了手。两秒钟内,他的手掌就和恩叔的手掌握在一起。

“如果您在美国搞屠杀的话……”恩叔还是有一丝迟疑。

“如果我在美国屠杀手无寸铁的民众,您可以随时离开。”韦泽毫不迟疑地答道。

谈话结束之后,恩叔下车去医院看同行的同伴。韦泽则回办公室继续工作。看着路上路边处于和平生活中的人们,韦泽就忍不住想起在北美纷飞战火中的儿子祁睿。战争能极大的改变一个人,等再次见到祁睿的时候,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儿子会变成什么模样。韦泽又期待又担心。

但是担心也没什么用,韦泽计划在第一阶段的战争结束后亲自到北美视察。那时候一定可以见到儿子祁睿。除了抱着希望之外,韦泽发现自己其实也做不了什么。

第302章 解牛(十五)

孟德斯工程师气喘吁吁的靠在一棵树上喘息,在他旁边的七八个人同样气喘吁吁。孟德斯工程师的儿子班尼尔连靠着树休息的力气都没有,他干脆盘腿坐在地上喘气。

“先……先生们!再向前走两英里,我们就能到一座铁路桥。炸掉那座铁路桥,中国人就没办法乘坐……乘坐火车北上。”孟德斯工程师稍微匀了口气,立刻就对同行的那些人说道。

其他人都累的不行,对于孟德斯工程师的话并没有回答。这不仅是因为疲惫,更是因为他们其实也不懂这些东西。又歇了好一阵,与孟德斯工程师同行的一位联邦军人终于开口说道:“中校先生,联邦政府真的会给我们国会勋章么?”

孟德斯工程师心里面一阵苦笑,那位联邦军人也太可爱了,居然相信一位中校居然能够说得动国会给士兵授勋。但是这也是孟德斯工程师动员人的伎俩,他此时穿着一身意外挺合体的中校制服,这是几天前和孟德斯工程师一起行动的那位中校先生脱下的制服。中国军队在黑夜中对圣保罗城的美军穷追猛打,美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几乎到了绝境的中校突然用手枪逼着和他一起躲在一栋房子后面的孟德斯工程师换了衣服,他穿着孟德斯工程师的衣服在黑夜里逃之夭夭。

作为地头蛇,孟德斯工程师可没有坐以待毙。他带着被吓得不轻的儿子班尼尔一起沿着小路逃出了圣保罗城。在城外,他遇到了几位也是勉强逃命出来的联邦军人。此时是战争时期,各个部队跑到了他们从未到过的地方。部队和军官之间并不熟悉。所以孟德斯“中校”就带领着这几位联邦军人组成的小队开始北上,试图抵达北方的城市。

身为铁路工程师,孟德斯“中校”当然知道铁路系统的沿途物资存储模式。在铁路中间的车站打开秘密储藏格子,用里面取出的了枪支弹药和炸药武装了小队。又取得了一些口粮,孟德斯“中校”带领的小队继续北上。

此时铁路上已经没有火车,大家就沿着铁路向北走了几天。就在孟德斯觉得已经脱离了中国人进攻范围的时候,由南向北的火车惊动了这帮人。孟德斯“中校”可没有傻乎乎的前去拦火车,他带着不解的部下们往远处躲。等他们刚躲好,就见到火车一列接一列的通过,火车上都是中国军队。

所有的军人们在惊慌失措之余都对孟德斯中校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这种中校大人判断太正确了。若是他们试图去拦火车,注定会遭到中国人的攻击。只是此时军人生怕被凶悍的中国军队发现,都不敢吭声。孟德斯工程师同样说不出话来。中国军队不仅是在乘坐火车,他们更是在铁路两边颇为警戒。那些部队乘坐着奇怪的装备,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奔行如飞。看着那些装备,孟德斯工程师的儿子班尼尔有些结巴的低声对父亲说道:“Sir,中国人在城里用这些装备拖运大炮。”

小部队看到了火车向北前进,就知道他们北上的计划落空了。中国人明显不是要去北方旅行,他们这是要进攻北方的城市。联邦军人们知道美国很大很大,让二看着满载中国军队的火车,这些美国军人竟然生出无处可去的感觉。到处都是中国人,到处都是中国人!南边、北边、城市、森林,这些军人到处都能看到中国人。

大家也不知道该去那里,只是准备先躲一阵子。到了下午,孟德斯工程师发现铁路上出现了由北向南形势的火车,车上没有装载军人。作为铁路工程师,孟德斯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中国人这是要把空车派到南边,继续接应部队北上。

向着意气消沉的联邦军人们讲述了这个事情之后,孟德斯“中校”继续说道:“我们现在继续北上,炸掉铁路桥,让中国人无法运输部队。”

士兵们此时也晕着头跟着孟德斯中校前进,他们都不是本地人,所以本能的跟着军阶最高的人走。而且孟德斯中校也很有能力,轻松的就从空无一人的火车站那边找出了武器弹药和食物。这些士兵是在城东被击溃的,他们为了逃命可是连武器都给扔了。

即便如此,当他们理解了孟德斯工程师的话之后,士兵们还是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中校,我们这才几个人,肯定完不成这个任务。”

“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了这个任务之后,你们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勋章!”孟德斯“中校”用一种满怀信心的语气说道。

士兵们对勋章毫无兴趣,什么勋章都没有命值钱。看到这帮人的熊样,孟德斯“中校”脑子迅速回想着他所知道的所有勋章。片刻之后他大声说道:“你们跟着我干,我保证能让大家得到国会勋章!”

这下士兵们都愣住了,国会勋章是1862年时候创立的勋章。在南北战争中很多有卓越表现的军人都得到了这样的勋章。的得到这样勋章的人无一例外都加官晋爵,成了知名的人物。

“跟着我去炸了铁路桥,就能阻止中国军队北上。我们接着向东撤退,肯定可以摆脱中国人。诸位立下如此大功,一定可以得到总统嘉奖。更可以得到国会勋章!”孟德斯说的斩钉截铁。

也不知道是因为渴望通过国会勋章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仅仅是孟德斯中校要亲自行动,士兵们也不知道脱离了队伍之后该去哪里。士兵们最后还是跟着孟德斯中校向北出发。

这次行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为了避开中国人,部队没办法沿着铁路走,大家只能在山林里跋涉。荒山野岭里面跋涉格外消耗体力,连孟德斯中校这个本地人都累的几乎走不动。此时听到部下再次提起勋章的事情,孟德斯只能大声说道:“放心,只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一定可以得到国会勋章!”

声音刚落,孟德斯“中校”带领的小队就听到就在他们身边的陡坡下传出英语来,“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是华盛顿派来的么?”

这一嗓子把孟德斯他们给吓的不轻,为了避开中国人,这些人专门选择了偏僻的道路。谁成想这里居然还有其他美国人。

而问话的部队并没有继续躲藏,随着一阵树叶草丛的响动,四五名骑兵牵着马匹从坡下绕了出来。为首的是一位仪表堂堂的少校,见到孟德斯肩头的阶级章,少校立刻敬礼,“中校,我是南塔科塔州的骑兵少校潘兴。”

孟德斯想上前握手,又想起部队里面讲的是敬礼。脑子里很快转了几圈,孟德斯“中校”很随便的给这位少校还礼。“我是华盛顿特区来的孟德斯中校。现在我们要去炸铁路,少校你还有多少部队,和我们一起去。”

潘兴少校听了对面的孟德斯中校的问话,他苦笑了一下,“我所在的骑兵团被中国人击溃了,只有我们几个人逃了出来。不过中校,您实在是让我敬佩。我愿意跟着您一起去炸铁路。”

孟德斯中校听了潘兴少校所说的前半段之后,心里面极为失望。他认为对面逃出来的这么几个败军大概是没有什么勇气发动袭击的。没想到少校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