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82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682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有超过200万的常备军,有实力超过英国的海军大舰队。要是双方在南部非洲来一场大战,结果必然是英国失去整个南部非洲的殖民地。英国内阁对此有比较一致的看法。现在的局面不同啦,中国要在广阔的美洲和美国人打仗。无论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中国在一两年内都无法同时展开两场陆上战争,即便中国有近八亿人口也是如此。

之前英国内阁成员反对和中国开战的原因是他们看不到获胜的可能,现在的局面下英国也没有必胜的可能,可现在英国已经到了拥有最大胜机的关键点上。

首相大人看着内阁一众成员,这些人对于英国来说都是人杰。如果连这帮人都无法解决英国面对的困境,英国至少在五年内都不太可能出现能解决当下问题的人选。所以首相问道:“一旦中国和美国的战争结束,腾出手来的中国人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掐断我们和印度之间的航线。诸位你们有信心说服议会接受这个事实么?”

看得出,这个问题的确给了内阁成员们巨大的压力。甚至有那么一两名议员的脸上露出了动摇的神色来,但是最后这帮人还是顶住了。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斗争是如此的严肃,已经完全超出内部尔虞我诈的范畴。

英国佬毕竟是上百年的世界霸主,长久的历史积累出了重大的经验来……

“做出错误的决定并且执行,比没有办法做出决定导致的停步不前更可怕!”女侯爵格蕾丝温言对王明山说道。G是格蕾丝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从意大利王国的宫廷拿到了喷着香水的爵位证书,女侯爵格蕾丝并没有留在罗马庆祝,而是直接返回了佛罗伦萨与王明山待在一起。

“当断不断必留后患么?”王明山觉得这说法没错,但是对于商人有这样果断的做法,他还是觉得有些意外。在王明山的想象中,任何商人总是要比别人更计较一些的。

格蕾丝给王明山倒了杯红茶,然后问:“你知道银行里面是怎么投票做出决定的么?”

“一人一票?”王明山猛的想不起看过的资料,就随口答道。

“银行有投票权的股东是按照不同投票所拥有的比例做出决定的。简单少数就赢得投票,而失败的一方也必须接受失败的命运,全力支持投票得出的方案来。”格蕾丝女侯爵看着王明山的眼睛慢悠悠的做出了解释。

王明山一听就有点愣住了,这玩意颇类似于韦泽提出的民主集中制,不过好像有哪里不太一样。虽然王明山不搞理论研究,但是这里面的两大原则,金钱面前的平等,以及少数服从多数的结果。这是搞的真民主。

格蕾丝女侯爵并没想到情人王明山考虑的居然是民主,她继续解释银行的选择,“佛罗伦萨几百年来的经历中,大家发现直面的东西就必须面对。及时作出错误的应对决定也比根本没有选择更有效。这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经验,而是几百年成千上万人的共同经验。”

王明山能理解这种考量的基础,不过他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东西好像能感受到,却有没办法准确的抓住。思忖了片刻,王明山放开这些,把问题转回到现实中来,“你们接下来要我们做出相应的回报么?”

“不是回报,而是你要明确的带着我们往前走。”格蕾丝女侯爵回答了王明山的问题。

看着女侯爵美丽的容貌,还有她诚恳从容的神态,王明山突然生出一种强烈而单纯的感觉,他想完全的占有这个既美丽又聪明的女人。和女侯爵对视了几秒钟之后,两个人都很自然的行动起来。

王明山也不可能一直在意大利待着,确定了行动的时候,他申请出任苏丹节度使的报告也得到了回应。节度使这个词因为有巨大的分裂主义倾向,所以在民朝的词汇里面很容易让人有不够正面的联想。现实当中,节度使也意味着很大的权限以及政治生命的终结。

东非十四郡对应的十四位节度使里面,苏丹节度使无疑是最重要的。王明山既然有所行动,他就得承担起责任来。即便中英之间不太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但是去苏丹视察当地武装力量也是必须的事情。

节度使王明山离开之后,格蕾丝女侯爵也有时间和闺蜜一起相处。即便是在意大利,即便是没有了采邑制度的现在,女侯爵依旧是比较稀罕的存在。所以第一个来访的格蕾丝女侯爵的闺蜜是位自己也继承了伯爵爵位的伯爵夫人。

“你确定怀孕了么?”女伯爵一进入聊天时间就立刻有些急切与好奇的问道。

格蕾丝女侯爵并没有与王明山结婚,而且看得出两人大概也没有结婚的可能。即便如此,她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更没有露出丝毫感觉不道德或者羞耻的神色。

“希望能怀上孩子吧。”格蕾丝女侯爵只是有些慵懒地答道。

“是男孩就好了。”女侯爵也是一副根本没联想到道德问题的表情,“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继承人。”

“嗯!”格蕾丝女侯爵脸上露出的是那种终于获得独立的女性特有的对未来有期待的表情。一个继承人,一个能够继承侯爵爵位以及银行股份的继承人。如果这个继承人是男性那就再好不过,毕竟女性嫁人之后还牵扯到家庭财产的问题,而一名男性继承人就没有这些问题。就如她还曾经是G侯爵夫人的时候,侯爵在遗嘱上规定给G侯爵夫人一笔钱,然后就终结了她与侯爵家族所有了联系一样。

一个孩子,一个自己的孩子,一个从生下来就天然拥有地位与财富的孩子。真的有了这样的一个孩子,格蕾丝女侯爵就觉得自己所有的奋斗与痛苦都有了报偿。更何况这孩子的父亲还是格蕾丝女侯爵真心喜欢的强者。这就让她对成为母亲的期待中不安更少,而憧憬更强。

当然,王明山也是快五十的人了。不管是格蕾丝女侯爵或者是女伯爵都是成年女性,她们就王明山的生育能力进行了一番成年女性才有的讨论。并且都真的希望王明山的活性较强。就在此时,电话铃响了。格蕾丝女侯爵接起电话,电话里面是通知股东们去开会。开会理由很简单,美国人正式开始在欧洲发行战争公债。

格蕾丝女侯爵的立场非常明白,她当然不会期待美国赢得中美战争。不过在欧洲,在意大利,持相反立场的人比比皆是。而且格蕾丝女侯爵本人也并不想阻止美国在欧洲发行战争公债。

有从中国购买的汽车,股东们很快就在银行会议室里面聚集。这些人都不能算是格蕾丝女侯爵的闺蜜,不过还是有几名男性稍微瞅了瞅格蕾丝女侯爵的腹部。倒不是这些人有什么下流想法,对于银行大股东来说,最有利的局面莫过于格蕾丝女侯爵生出个儿子,这儿子顺利成长,最后达到能继承家业的年龄。大量的银行决定都需要投票,一个完全继承格蕾丝女侯爵爵位以及财产的儿子,能让这帮股东不用担心格蕾丝女侯爵这部分股份会在投票的时候发生什么变化。既然银行股东们必须做出决定,那么内部自然是越稳定越好。股权的改变对大家来说都是麻烦事。

“中国好像没有发行战争债券的打算啊。”阿尔伯蒂先生郁闷地说道。

以往的欧洲战争,双方都会发行债券。这种此消彼长的债券意味着一种平衡,战争进程里头在两方的债券中数度转化投资方的人可是多的很呢。

“格蕾丝女侯爵,我觉得你还是向王明山阁下做出些建议吧。不发行债券的做法实在是不合适。”费雪股东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请求。

19世纪末的股东会议非常有战斗力,与会的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钱投资,这帮人的每一个决定都牵扯到他们自己的真实利益。所以王明山刚在苏丹登陆,就接到了一份电报。仔细读完之后,王明山先把电报转发给了韦泽都督。又让银行的股东会议写一份正式建议,把这份建议交给中国驻意大利王国大使馆。文件的收件人则是皇帝韦泽陛下。

电报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句话,“如果中国不在欧洲发行战争公债,那就意味着欧洲所有对这场战争有兴趣的投资人只能去支持美国。这样单方面的选择对中国不利。”

第335章 撤退(十二)

“原来资产阶级也是真的有民主的。”韦泽把一份报告递给恩叔,同时忍不住感叹道。

王明山是节度使,是封疆大吏,但是王明山却不敢真的把自己放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不仅仅是王明山,所有节度使在东非都不自己独断专行。他们很清楚,从来无所畏惧的韦泽都督对于非洲的黑叔叔们是一种绝望的态度。欧洲人不把黑叔叔当人看,包括韦泽都督在内的中国人是把黑叔叔当人看的。只是韦泽都督和中国的官员并不希望黑叔叔成为中国人。

正是因为韦泽都督有这种心态,所以这帮节度使才能有很大权限。不过他们并不敢把这些权限无限制的扩张,黑叔叔不是中国,这些节度使可是中国人。韦泽都督想处置这帮节度使只需要一纸公文而已。

王明山的报告里面就谈及了意大利银行的内部股东会议,资产阶级民主对王明山很有触动,资产阶级民主对韦泽同样颇有触动。在这个资产阶级还算是很上进的时代中,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还是很让人有感觉滴。

恩叔把文件随便浏览一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在中国也有了将近一个月,恩叔发现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区别的确非常大。虽然两边都是工业化强国,虽然中国在社会化的建设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但是在民主进程中,中国和欧洲的表现真的犹如火星对水星。

“生产力越发达,工业水平越高,就越需要民主。”恩叔暂时给了一个挺含糊的说法。如果真的让他直抒胸臆,恩叔其实挺想嘲笑一下韦泽的民主素养。倒不是说恩叔不支持韦泽提出的劳动者的民主,而是韦泽作为强势引领者的地位,让他距离民主太远。而最荒谬的是,韦泽这个本该对民主完全排斥的家伙,居然是恩叔在中国见到过的最支持和推动民主的一位。

韦泽没有立刻评价恩叔那种听着有道理实际没意义的话,他问道:“以您多年的观察,我们在欧洲发行以英镑或者黄金为主体的债券,能有购买者么?”

恩叔并没有直接回答韦泽的问题,他反问韦泽:“如果战争一定能赢,债券自然会有购买者。您在担心什么?”

“我担心这些人会不会嫌麻烦,弄不到黄金,所以不会去购买。”韦泽怎么考虑的,就怎么回答。

“只有你这样并不用碰钱的强者,或者没什么钱好碰的穷人才会有你那样的想法。”恩叔边说边饶有兴趣的看着韦泽,“真正的投资者只会考虑投资的收益,是否麻烦对他们来说只是某种程度的投资成本增加。”

这种揶揄的说法并没有让韦泽有丝毫负面情绪,恩叔看到韦泽居然陷入了很正经的思考。这种与众不同的反应让恩叔有些意外。和韦泽认识不到一个月,恩叔发现韦泽这家伙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太过于复杂。恩叔不是没有见过所谓心思很深的人,不过韦泽这样的家伙也是恩叔首次见到。

“阁下在此事里面还有更深的准备么?”恩叔只能这样考虑。

“一两年内英镑大概就会宣布降低含金量,我假如发行战争债券的话,自然是希望能够发行英镑债券,用英镑兑换黄金。等战争结束之后,也能从中赚上一笔。”韦泽给了恩叔明确的说法。

恩叔立刻就明白了韦泽为何之前会那样的迟疑,看得出,韦泽生出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打算,是在他接到这个催促他发行债券的报告之后。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就能针对这个领域生出相应的盘算,已经算是思路清晰反应敏锐。

“阁下,您怎么判断出未来一两年里面英国会宣布英镑贬值呢?”恩叔对这个重要的战略支点有些不解。

“一两年内,英国一定会和我们争夺南部非洲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金矿。就算是英国人不动手,我们也会动手。而英国战败之后,他们就要背负起巨大的债务。那时候英镑的含金量必然要大大降低。否则他们自己就要被这么高的币值击垮……”

听着韦泽的解释,恩叔真的有些懵了。身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恩叔知道有些人真的很聪明,有些人真的很能干。然而同时与美国和英国进行战争的时候还进行如此长久的盘算,并且真的要一步步的推行。始终保持冷静的韦泽的内心到底有多强大呢?

这段话不长,韦泽简单的叙述完,恩叔按捺住激动的情绪,也用平静的语气问:“阁下,您是要争霸世界么?”

“不不不”韦泽连忙摆手,“欧洲那种基督教文化才有统一全球的傻念头。我的目标甚至不是击溃英国,我只是希望让中国得到世界黄金的主导权。借着黄金的霸权,建立起中国的金融霸权。”

恩叔仔细的打量着韦泽,中国的文化与思想和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的确有巨大的不同。如果是一位基督教的国王拥有韦泽现在的权力,他所期待的必然是要统一全球。然而中国人就能很诚恳的讲,中国对统一世界并没有兴趣。

然而恩叔也有些不太能明白韦泽的打算,“阁下,中国有句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样的局面下,你考虑的是停止扩张。也就是说,你要选择撤退么?”

“无限制的国土扩张只会导致崩溃。更何况中国的特色扩张模式是中央政府主导的扩张。所以我希望这次对美国的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军人再也不要离开国土作战。国土是军队的根基,离开国土作战的军队,就像是离开了大地的泰坦巨人一样。”韦泽还是和最初的时候一样,考虑的还是那么深远。

恩叔听了这番只能用大言不惭的话之后,他试图把讨论引回正常的范畴,“阁下,我是想问,您认为您可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么?”

韦泽慢悠悠的解释道:“不是我打赢两场战争,而是美国和英国会输掉他们进行的战争。”

听了这神棍一样的发言,恩叔连立刻确定的兴趣都没有了。这个战略格局是决定未来世界走向的格局,而这个格局居然是被一个小小的发行债券的角度引发出来的。恩叔决定此时先中断讨论,等他自己稳住神,做些功课之后,再讨论此事。

第336章 撤退(十三)

“不是我能打赢两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