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776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776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书记,既然当年你们并不喜欢我爹。那为什么要跟着他走?”韦坤调整了情绪之后,带着强烈的情绪质问着王明山。

王明山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指责而生气,他甚至觉得韦坤能够只用这么指责的情绪已经证明这娃挺有涵养的。即便韦坤现在是破口大骂王明山是奸贼或者胡说八道,王明山都不觉得意外。而且王明山相信,这场官司即便闹到韦泽跟前,韦泽也会支持王明山。

“韦坤,我们跟着你爹走,唯一原因就是不跟着你爹走,我们要死。”王明山郑重地说道。

韦坤一愣,他从来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然而转念一想,他突然明白了为何他母亲那么聪明的女子竟然肯给人做妾室。不管别人怎么看韦坤的母亲李仪芳,在韦坤的心目中,母亲李仪芳不是个趋炎附势之辈。如果当年的世道如同现在,国家极力鼓励女性出来工作,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通过法律和制度保证妇女独立的财产权。想来李仪芳绝不会靠男人来生活,更不用说沦为家族向上爬的贡品。以李仪芳的个性,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她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被献给某个“山大王”。

“山大王”这个形容韦泽的词,是韦坤听母亲李仪芳说过好多次的话。即便是李仪芳对韦泽本人并不小看,但是李仪芳也是用这么一个充满负面意思的词汇来形容当年对韦泽的看法,即便那时候韦泽已经是太平天国的堂堂齐王。最近韦坤接到母亲李仪芳的信,信里面讲,李仪芳没有跟着韦泽北上去北京。而是在南京买了一处她非常喜欢的房子,一个人在那边住。而且李仪芳还透露出一些想让韦坤的老婆带着韦坤的孩子到她那里住的意思。

这样的独立的李仪芳才是韦坤熟悉的,但是别人看到的李仪芳则是一个不争不抢,更没有嫉妒情绪的皇帝韦泽同志两位夫人中的一位。这种与事实不同的看法让韦坤认同了别人其实没有宣传的那么尊敬皇帝韦泽同志的可能。

王明山不管韦坤怎么想,他感叹地说道:“当年我等追随都督,是跟着都督就能活的更好。至少十个里头能活下来八九个,至少也是七个人。别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跟着都督,我们牺牲的远比活下来的要少得多。而我们只要能够活下来,就能得到荣誉,报偿。所以大家觉得这时候再骂,那就真说不过去。”

韦坤傻呆呆的听着,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王明山这位革命功臣。能够如此坦率的说实话,韦坤感觉非常佩服。

“韦坤,以我的看法,我觉得你爹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教大家读书认字。你……你哥他母亲在你爹的指导下编写了《新华字典》,这真心是大事。满清也编了个《康熙字典》。鞑子们装着有文化,弄得字繁复不堪。你爹公开说,确立简体字,编写新华字典的目的就是要能更加有效的普及文化,普及教育。一个十笔就能写完的字,和一个三十笔才能写完的字,更容易的学的是哪个字,这是明摆的事情。正因为大家读书认字了,这才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你爹到底在说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同你爹所说的话。欲取之,必先予之。我现在才明白这话是多么对的话!”

王明山的语气越来越激动。韦坤则听的越来越呆愣。身为韦泽非常器重和新任的革命兄弟王明山描述出来的那个世界,与韦坤想象的差距太大。但是,韦坤又觉得王明山描述的这个世界,才更像是一个真正的世界。那种表面上无比正确美丽的描述,看着太假了。

第463章 南非之殇(十)

天亮了,韦坤关上电灯。走出房间,外面新鲜的空气扑鼻而来。外面的那些蚊虫们也开始向这块年轻的小鲜肉飞来。韦坤最初还不在意,用手赶赶就好。只是蚊虫越来越多,年轻人只能回到房间里面去。房屋门口悬挂的艾草,屋内的艾草蚊香的气温大军起了作用,只有那些嗅觉不灵敏的虫子才会大摇大摆的进入房间里面。

在浴室里面哗哗的冲了个澡,韦坤躺倒在床上,他很庆幸自己没有一时冲动把老婆孩子带来东非。且不说东非这里有没有文化,在南京待惯了母子两人到了东非就要遭到这些蚊虫的肆虐。韦坤觉得自己都难以接受,就更别说这两个娇嫩的家伙啦。

想到这里,韦坤回想起自己幼年和少年,在长江边上的南京蚊虫也不少。可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本身的卫生以及每年数次“爱国卫生行动”的大规模杀灭,蚊虫的数量越来越少。韦坤还记得自己小学时候学校要求大家“每人交二十只被打死的苍蝇”,然后那几天满大街甚至郊区都有人拎着苍蝇拍四处寻觅。以前垃圾堆那边也曾经是苍蝇乱飞,在每年如此一轮的全民杀灭下,苍蝇还真的是越来越少。

全国卫生运动不仅在南京这么搞,民朝广袤的土地上都在搞这样的活动。宣传加行动,即便是大家越来越走过场,可小时候的韦坤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参与这些活动。大家一开始拎着苍蝇拍打苍蝇,后来拎着苍蝇拍互打。回想起十几年前的自己,韦坤觉得太搞笑了。而且真的很开心。

非洲什么时候能进不到这样的程度呢?韦坤突然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让几千年来都没有大社会概念的黑兄弟们能如此开心的参加到社会行动中来,实在是一种太过奢侈的要求。让韦坤彻夜阅读的文件是王明山做出的纸面推导的非洲发展结论性文件,文件里面认为非洲想要进入真正有国家概念的阶段,至少需要50年。

“我能再活50年么?”二十多岁的韦坤心里面都是讽刺。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进步,当孩子们因为可以不上学而兴高采烈的挥舞着苍蝇拍到处打苍蝇的时候,他们可不认为这有什么重大的社会意义。在那个时候他们只是学到了如何使用苍蝇拍消灭苍蝇。而且学到了苍蝇会传染细菌,细菌会引发生病,所以干掉苍蝇利国利民的想法。最重要的是,那天大家不用上课,太好啦!

看了老前辈们搞出来的政策推导,很多具体的推导手法太过于基层和实践,并且运用了不少数学模型。韦坤看不明白这些,但是他看得懂结论。一个国家能够有效发动“爱国卫生运动”的本身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强大。那是真正的动员。民朝每年一次的动员货真价实的普及了卫生知识,增加大家对防疫的了解。更让大家参加了活动,这个意义绝不是单纯搞一次活动那么简单。

想着想着,韦坤歪过头就睡着了。这无梦的酣睡好像就是一瞬,韦坤就被警卫员摇醒了。

“韦书记,王书记请你过去。”警卫员对韦坤说道。

抬头一看表,已经是上午11点了。早上六点前睡着,韦坤到现在只觉得精力充沛,简单的洗洗脸,用毛巾擦了擦三毫米长头发的圆寸脑袋,韦坤穿好衣服,拿起自己已经圈好询问内容的文件,直奔王明山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之后,韦坤就见王明山脸色不是那么好看。当王明山开口说话的时候,韦坤更觉得王明山的声音里面满是恼怒,“英国人竟然给我们玩猫腻,硬是给布尔人划出那么一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地面。这摆明了是要给我们下绊子么。”

韦坤觉得这不该是王明山表现出来的情绪,不就这么屁大点事情么。所以韦坤也没过脑子,直接答道:“这不是问题。告诉英国人,布尔人要是和我们闹,我们就拿英国人是问。不管是不是英国人在背后指示,出了事就让英国佬背锅。”

这话一出,旁边一位年轻干部脸色看着不高兴了。他开口说道:“这么做的话,只怕英国人就不会和我们和谈了吧。”

韦坤眨了眨眼,他第一念头硬是不明白这干部啥意思。英国人的退让又不是基于什么友谊,而是中国拥有把英国人的力量在南部非洲连根拔起的能力。为了避免直接这样破局,再加上英国殿下自己想攫取政治利益,才形成了这么一个局面。如果此时中国方面反倒是示弱,那才是最不可思议的选择。

有这样的想法,韦坤就答道:“英国人自己也说过,这次和谈是双方基于友谊的表现。既然如此,英国人就该拿出友谊的态度来。故意给朋友制造麻烦难道就是友谊的象征不成?”

王明山点点头,“韦坤,这件事你去和英国人谈吧。”

“呃……”一想起那位英国殿下的熊样,韦坤就觉得闹心。要与这样的渣渣谈判,真心是非常考验耐心的问题。韦坤不觉得自己能忍住不发作。

王明山没给韦坤拒绝的机会,他率直地说道:“很多工作你也经历一下,没吃过猪肉,就是天天和猪住在一起,也不知道猪肉的味道。”

被顶头上司这么讲,韦坤也只能点头答应。看着韦坤臭着一张脸,王明山笑道:“你现在这个表情就很好,对于那帮非常看重出身的人,你要是表现出劳动者的态度,他们只会看不起你,觉得你没有那个派头。看见他们就这么黑着脸,好像别人已经欠你二五八万般。最能唬住那些家伙。”

被王明山这么一讲,韦坤苦笑起来,“王书记,我要是在家这么一个弄法。除了要挨骂之外,我只怕老爹还要痛打呢。”

“韦坤!”王明山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知道应该是个劳动者,我知道应该是个劳动者。但是那个英国人不知道,他们觉得一个高贵的出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你要入乡随俗。不是你变了,而是周围的环境变了,你作为劳动者要适应环境。就跟我曾经尝试在尼罗河两岸种竹子,我失败了。你跑到尼罗河上游盆地种竹子,你就大获成功。这是一样的道理。”

韦坤听了王明山的建议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他长叹一声,“这真是赶鸭子上架啊。”

“这不叫赶鸭子上架,这叫装猫变狗。”王明山纠正着韦坤的看法。

这件事搞定之后,韦坤就开始在英国佬赶来之前请教王明山问题。关于那些基层设计以及数学模型,韦坤真的没认识。王明山笑道:“你不用着急,这是中高级培训的时候都会讲的内容。你还年轻,正好有机会到基层锻炼一下。”

韦坤叹道:“王书记,你说过你们对我爹不满意。我现在也觉得真心难对他满意,光是这种爬坡的晋升制度,大家能满意才见鬼。”

王明山收起笑容正色说道:“那可未必。你爹设计的制度可是不一般,若是只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下去,在这个制度里头自然能安然度过。若是想往上爬,那些关口也是明明白白。竞争条件和标准从来不是藏着掖着。韦坤,能爬过这个关口的人都知道,越是明明白白的竞争,越是对大家有好处。只是大家都不肯去当被淘汰的家伙而已。”

韦坤觉得自己隐隐约约能理解王明山的话,最大的问题不是失败,而是不给机会。但是正如王明山所讲,韦坤本人对失败毫无兴趣。他自然是希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

两人讨论了一阵,秘书通报,英国人来了。韦坤前去和这位殿下会面,一见面,韦坤就想谈论有关布尔人的问题,没想到英国殿下上来就开始瞎扯一堆贵族们的破事。什么奥斯曼公主,英国各种贵族。韦坤一开始还勉强听着,后来实在是忍不住了。他本想很含蓄的告诉这位英国殿下,先去谈正事。然后一想王明山给出的建议,韦坤板着脸冷冷答道:“我对这帮人没兴趣!为了要向……我父亲有所交代,布尔人的事情必须谈妥!”

英国殿下一脸那种要拍大腿的意思,“我方才说的就是这个啊!”

“呃?”韦坤理解不能,大谈英国上层和布尔人有个毛的关系呢?

“我和伦敦通了电报,电报内容就是关于如何处理布尔人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布尔人也就那样吧,但是伦敦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留下一个布尔人的王国。我尽力了,想让这件事有转机,就得韦坤殿下你出面才行。”英国殿下急匆匆的说着。

“我出面干啥?”韦坤觉得自己已经出面了。

英国殿下见韦坤如此榆木脑袋,就把话说的更加明白,“我个人建议你和我一起到伦敦一趟,由你亲自对我们那边发表看法,相信对于英国议会的那帮人会有影响。如果真的能让英国相信中国是愿意和英国友好相处。那就是更好的事情。你觉得呢?”

韦坤没想到英国佬居然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他倒是呆住了。因为真的没有身为“皇子”的丝毫自觉,所以理解到自己的血统带来的意义之时,韦坤感觉到了深深的困惑。

第464章 南非之殇(十一)

韦泽万万没想到自家的二儿子竟然要面对这样的挑战,而且还是超出韦泽想象的挑战。他点上根烟,想抽几口缓缓神,但是抽了几口之后不仅没让他感觉放松,反倒是让韦泽的心思更乱了一些。

如果让韦坤以皇子的身份出使欧洲,对于欧洲那帮把血统看得比天高的白皮来说,是很有效率的问题。但是对于内部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韦泽心里面没啥底气。毕竟韦泽考虑着让韦坤向接班前进的问题。既然对一个儿子有这样的想法,那韦泽就没办法理直气壮的说,“我对别的儿子没这样的期待”。这么说的话,只会让别人觉得韦泽疯了。

想到这些,韦泽就有了主意,他在军委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看法,“让马达加斯加军区派遣四艘战列舰护送王明山到伦敦和英国谈判。”

“要向英国人示威么?”海军政委很来劲。

“要趁势渡过北大西洋么?”海军司令认为韦泽都督有别的看法。

见自家人都这么一个看法,韦泽觉得心里面更靠谱了,他笑道:“我们只是派舰队护送王明山去英国,至于别国怎么想,那是他们的自由。”

海军司令丁汝昌脑子活络的很,听了韦泽表示的忽悠态度,他也有了自己的补充,“要是这样的话,不妨派遣八艘战列舰。反正我们这边还有四艘老式战列舰。也派去欧洲,要是能多出访几个国家,搞不好还能卖给欧洲国家呢。”

海军政委倒是有些担心,“咱们这么大的阵仗,会不会把欧洲国家给吓住?”

韦泽淡定地答道:“这个不是问题,让韦坤跟着王明山一起去。这就好对欧洲佬作出解释。”

如果韦泽只让韦坤去欧洲,派遣军舰就显得意味深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