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82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82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这次的行动又被雷虎判断对了,他们冲到距离空心方阵很近的地方之后,还是拨转马头撤退了。雷虎长长的松了口气,最大的危机已经渡过,接下来就由雷虎占据了主动!

第37章 北伐(十)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种进攻次数对士气上的影响极大,清军骑兵两次佯攻之后,第三次已经没了佯攻的必要。面对井然有序的方阵,骑兵再不接战,那佯攻之后就可以拍屁股走人。无论是人的心气还是马匹的体力,都不可能发动第四次进攻。

指挥这支清军马军的乃是僧格林沁的部下总兵桂龄,他第二次之所以没敢动手,完全是因为太平军的空心方阵的队列排的实在是太过于整齐,外围的那些长枪手们一个个左手持长枪,以相当密集的队列在行进。若是骑兵太过于逼近,这帮人只用转个身就能用长枪构筑起一堵骑兵必须用大量生命才能逾越的墙壁。就是这么一瞬间的迟疑,进攻的机会就错过了。

在太平军占据了道路之后,清军没了选择,要么就灰溜溜的从田野中撤退,要么就与太平军大战一场。

然而总兵桂龄再次落后于雷虎,没等清军有所行动,雷虎的空心方阵竟然散开来,组成了十余个小型的空心方阵。而原先在大型的空心方阵正中,露出了十几门火炮黑洞洞的炮口。而在原本没有行动的其他的大队太平军,此时也开始分为不少队伍,向着田地中奔去。

桂龄原本没有理解为何太平军的这帮步兵为何突然有了勇气,然而他好歹是在森格林沁手下混饭吃的,知道北方的局面。由于糟糕的土路坑坑洼洼,所以大家宁肯走更加平坦些的田地,而且不是走自家的田地,而是走别人的家的田地。

走田地难免踩坏粮食,所以为了避免别人从自家田地中经过,农民们开始在自家田地周围挖沟。这种沟就这不断积累起来,看似平坦的田地其实已经成了骑兵的天然陷阱。若不是本地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不走死路。桂龄总兵明显不是本地人。

在桂龄总兵背后飞奔的那些太平军步兵们的身影时而出现在地面上,时而在他们跃下某些桂龄看不到的沟渠后从地面上消失。这证明了桂龄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两次不成功的骚扰,让桂龄现在所处的位置很不利,他必须选择是立刻向南边撤退,还是与东边或者西边的太平军交战。

不过雷虎并没有给桂龄留下考虑的时间,骑兵有诸多优势,但是骑兵却有着极大的劣势,那就是一旦被步兵给“抓住”,剩下的战斗就变得对步兵有利起来。

韦泽的部队中都设有各级参谋组织,而参谋们到了任何一个新地方,第一件事就是画地图。此时雷虎远比桂龄更熟悉这片土地。雷虎看得清楚,在太平军后面的大队已经差不多能够阻挡住清军骑兵的后方。雷虎已经可以放心的出手了。

“炮击!上葡萄弹!”雷虎命道。韦泽给每个师都配了36门12磅山地榴弹炮。雷虎的空心方阵里头塞进去了六门。12磅的山地榴弹炮射程在600步,也就是900米左右。此时清军骑兵距离雷虎不过400多米,这六门炮开始发威了。

“葡萄弹”的名称来自外型,炮兵用网兜将散弹装捆成一束,很像是一串葡萄,故名葡萄弹。射程虽比不过实心弹,但是在杀伤威力上相当可观。

雷虎的部队早就经过了训练,先是实心弹做校射,等实心炮弹终于开始砸死清军的时候,葡萄弹就塞进炮口。轰的一声,火炮开火了。然后就见原本已经乱成一团的清军骑兵队列中倒下去一片人马。

“继续打!狠狠打!”雷虎兴奋的喝道。

雷虎找到了炮兵吊打清军骑兵的模式,可清军骑兵却不愿意站在那里任由雷虎的炮兵吊打。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豁出去了。这队骑兵没有逃向南边,而是直奔雷虎的阵地而来。毕竟一众空心方阵看着实在是太弱了,各个方阵中还不乏通道。根本不清楚韦泽部队装备的清军骑兵们认为自己能够击破这些单薄的古怪阵列。

而雷虎也没有让这帮清军骑兵们失望,他命令部队左右移动,让中间留下了一个二十几米的通道。清军的骑兵分为两队,第一队一百多骑兵催动马匹,如同疾风,如同闪电,开始从从这条通道中杀过去。

然后空心方阵的一个功能就展现出来,这个方阵中有一个火枪交替的功能。就是在阵中央的士兵们装填弹药,外边缘的战士负责射击。使用了火帽枪之后,步枪的装填速度本来就快,此时不用射击,只用装填,这速度就更快了。

而且骑兵们在马匹上比步兵高,而且部队射击的时候采取了半跪的姿势,避免误击战友。清军的这一百多骑兵也算是武艺精强,他们知道自己很可能遭到火枪射击,所以都趴在马上。没人直着腰。

不过这种努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清军左边被击中,于是向马匹右侧倒下。被击中右边的清军则向左倒下。还有些倒霉鬼,被左右同时集中,他们跟触电一样挺直了身体,从马匹后面掉落马下。当然,太平军的火枪准头也没有那么高,但是他们利用高射速带来的火力密度弥补。再说十米距离也令射击的准头大大提升的。

不到五分钟,一百多清军骑兵尽数毙命。太平军用套索抓了四十几匹马,剩下的马不幸被打死打伤。

雷虎本想着靠抓马捞一笔,看着满地已死或者垂死的马匹,他只能叹口气,在心里面安慰自己,“好歹晚上能吃肉啦!”

清军的骑兵部队看到这局面,再也不敢硬抗,他们转而向南,冲着临清城而去。从这条线路逃窜,除了他们要遭到炮兵不停歇的射击之外,没有别的问题。

太平军的炮兵不认识清军军官,炮弹也不认识清军的级别,总兵桂龄在突围的时候中炮而亡。一千骑兵只有不到三百能够撤进临清城。

而且咸丰皇帝除了收到这一份噩耗之外,他还接到了山东布政使崇恩与束发粤匪交战,崇恩全军覆灭,自己也被砍了脑袋的消息。

而且这也不是同一天的最坏消息。已经得封钦差大臣的胜保在于太平军激战一日之后,全军崩溃,7000人的部队只有不到一千人逃得性命。而胜保下落不明。

随后,除了临清继续发来求救公文之外。山东巡抚张亮基也从临清附近发来求救拱卫,这位巡抚因为带兵前去营救临清,被束发粤匪给围困了。

第38章 北伐(十一)

山东巡抚张亮基与太平军是老相识了,太平军围攻长沙的时候张亮基正是湖南巡抚,他靠了左宗棠以及一众从广西赶来的清军总算是撑住了局面。从湖南千里迢迢的调到山东,张亮基觉得自己应该能够摆脱战争了,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依旧要顶在与太平军作战的第一线。

太平军北伐部队的指挥官林凤祥、李开芳乃是西王萧朝贵的属下,跟着萧朝贵一起打到长沙城下。自然是张亮基的老熟人。这帮人现在被围在天津附近,暂时对张亮基没了威胁。

然而没等北伐部队消停下来,张亮基另外一队老熟人,束发粤匪又杀了过来。这支部队在长沙城下给张亮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左宗棠在守长沙的时候表现极为出色,也就是左宗棠针对束发粤匪设计了一次战斗。在那次战斗中清军以一万多部队对五千左右的束发粤匪,从诱敌、三面包围、骑兵突击,种种手段都用尽。束发粤匪不仅顶住了清军的攻击,还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把清军一万多部队打得大败。

张亮基一直高度评价左宗棠的能力,即便是现在看,左宗棠对那场战斗的设计已经到了最好,战斗指挥也没有任何失误。如果那场战斗有什么问题的话,只是左宗棠实在没有考虑到那帮束发粤匪们超出想象的强悍战斗力。

在这次战斗中,张亮基战斗前想到了束发粤匪的战斗。为了避免直接与束发粤匪作战,张亮基巡抚把手下的两千兵力一分为二,由游击玉山带领一半人开路,先向临清城东进发,继而向朝城移动,补上绥远将军善禄被杀后留下的缺口。张亮基自己带领一千部队向临清城东的八里庄前进。

身为山东巡抚,张亮基对此时清军调动非常清楚。除了有胜保的7000增援部队之外,僧格林沁也派遣了1000马队前来袭扰太平军。山东布政使崇恩在临清东北的张官屯带领4000部队。

太平军大概有两万人,此时清军兵力也有两万人之多,张亮基认为即便是太平军战斗力高超,不过从他听左宗棠所说的战争理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才是正途。太平军不太可能分兵作战。即便是分兵,顶多分成两三支部队。胜保、崇恩、临清州城、僧格林沁派遣的总兵桂龄,这一众军队以及目标都要比他张亮基要大的多。从道理上看,张亮基是不该出事的。

但是与束发粤匪作战的时候,一般的道理就变得不是道理了。张亮基刚靠近八里庄,前面就出现了一队束发粤匪,他们人不多,大概有五百多人的模样。然而这么一帮家伙见到上千官军,就如同见到食物的饿狼般猛冲过来。

张亮基巡抚并不懂打仗,他只能让部下迎敌。双方交火片刻之后,张亮基的部下就开始向八里庄败退。那是噩梦般的败退,张亮基大人听到背后始终有枪声响起,而自己的部队明显感觉人越来越少。减少的人是逃散去了其他地方,或者干脆是被打死了,张亮基并不知道。张亮基知道的是,等官军护卫着张亮基逃进了八里庄之后,太平军就将八里庄给围了起来。

躲进了八里庄之后,张亮基觉得自己双腿发麻,裤裆里头都有些发潮。但是到此生死关头,哪里有空检查裤裆里头的异样感觉。张亮基先命令手下的军官守住八里庄,同时开始写公文,让周边的部队前来援助。

“确定围在八里庄的是巡抚张亮基么?”韦泽问作战参谋长阮希浩。

“在八里庄外抓到的俘虏是这么说的。而且我们在张官屯抓到了清军的传令兵,他们携带的公文里头,张亮基让崇恩立刻带清军前去营救他。”说到这里,阮希浩想了看到的公文的内容,忍不住笑道,“张亮基行文的言辞很是恳切呢!”

“哈哈,看来张亮基巡抚还不知道崇恩的下场呢。”韦泽也笑道。

此时已经是1854年2月27日,清军的崇恩所部在25日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无一人漏网。韦泽抓到崇恩之后询问情报,崇恩居然自认为是满人高官,在韦泽面前耍起了大牌。韦泽怎么可能对满人有什么客气,捻军还没有亲自杀过满清高官,韦泽就把崇恩带去了捻军的营地。

捻军众人是第一次见到活的布政使,然而听到崇恩对捻军众人破口大骂之后,这些兄弟们就只能与崇恩“玩玩”了。在北方二月的寒风中,下头的兄弟把崇恩剥了个精光,浑身泼上冷水,用绳子套在他脖子上拖在马匹后头溜圈。

溜了一阵之后,崇恩往地上一倒,宁肯死也不要起来。捻军的兄弟们把他拽起来,用指夹、夹棍、老虎凳、皮鞭、烙铁、阉割等方法把崇恩伺候了一番。崇恩在捻军众人面前高歌了好久,等被阉割之后,崇恩就发自内心向捻军们强烈申请“只求速死”。捻军最终满足了崇恩的愿望,由五匹健马将活着的崇恩五马分了。

韦泽和其他几名捻军高官一面看着捻军的兄弟拿崇恩开心,一面说着最近的一些问题。等五马分了崇恩之后,韦泽笑道:“满人的大官也就这么一个怂样了。”

“的确如此,这厮落到我们手里,竟然还以为自己能有活路。就他到这时候还不低头的熊样,他以为我们就不敢杀他么?”刘永敬冷笑道。

所以听说张亮基向崇恩发公文,要求崇恩前去营救被围的张亮基,韦泽觉得张亮基这么做有种很不吉利的感觉。

“总参谋长,我等要不要现在就把张亮基所在的八里庄攻下?”阮希浩问。

“你觉得呢?”韦泽反问道。

“这……既然我们眼下是围点打援,自然是留着张亮基比较好。”阮希浩答道。

“既然是围点打援,现在还会有多少援军在短期内赶到临清?”韦泽继续问阮希浩。

“这个……从俘虏那边得到的消息,短期内清军没有援军了。”阮希浩答道。

“既然没有援军了,那还打的哪门子援兵呢?我们布置一下,把临清攻下来。”

阮希浩一想也的确是如此,正准备召集参谋们制定计划,却听到韦泽说道:“所有的俘虏,还是交给捻军们处置。”

听到这个命令,阮希浩微微一愣。韦泽的部队一路行来,始终能够极为有效的打歼灭战。拥有大量骑兵的捻军们功劳极大。就靠韦泽的那些步兵,无论如何都打不了如此干净利落的歼灭战。

同样,捻军在追击战中基本不留活口。清军的军饷财物都是随身携带,大家出来当兵就是为的这些钱财。为了钱财,清军倒是会搏命。捻军深知这点,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他们也只能下死手。而韦泽虽然不认为有必要对清军俘虏特别优待,不过真的让他大规模杀俘,韦泽也干不出来。所以让捻军处置俘虏,那等于是让捻军处决这帮人。

阮希浩对此没什么特别的概念,此时韦泽的部队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可大伙毕竟在满清的控制区上,谁知道未来会有多少清军杀过来。处决俘虏也能解决麻烦,阮希浩在投奔韦泽的时候,可是参与过对广西梧州吴家镇的屠杀。当时可是把整个吴家镇的人都给屠尽。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暴,若是阮希浩放过了吴家镇的人,难道吴家镇的人就会觉得阮希浩是“救命恩人”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只会认为自己没死是祖宗保佑,至于阮希浩的行为,吴家镇的人也只会认为阮希浩包藏祸心。

随着确定了整个战役目的,张亮基的命运也就被确定了。28日上午三个旅带了12门炮,就解决了八里庄受敌,在兵败的时候,张亮基作势要投井。按照张亮基所想,此时总得有人前来阻拦一下,这样张亮基好歹有过主动求死的行为,即便是被束发粤匪所抓,也算是走了满清官场上“作秀”的流程。要知道,在满清官场上混,这个“作秀”非常重要。死不死不重要,但是有没有主动求过死,那可就是天壤云泥之别。

如果从官场上角度来看,张亮基大人的想法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