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831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831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加人大的权限,人大准备好了么?”

……

1895年的三会召开,王明山的级别在那里,这些简报也是要给他一份滴。当然,除了这些之外,王明山还接到了针对他个人的命令。王明山觉得这两个命令放在一起很有喜感,“推进欧洲各国响应民朝提出的世界奥林匹克夏季运动的工作”“支持匈牙利人民革命”。

在韦泽下令起草的奥林匹克运动章程中,在运动会召开之时,委员会讲呼吁世界各国停战。就如当年希腊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全地区停战一样。至于匈牙利人民革命,这必然是血与火的战争,王明山对此非常清楚。所以他忍不住生出一个假设,匈牙利革命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正是奥运会开始的时候,那该怎么办?

两个多月前,王明山见到了中央派去的王士珍。由于王士珍开枪打死了当地贵族的人,外交部也是花了不小的气力才摆平此事。这个年轻人对匈牙利的观察让王明山很讶异,“匈牙利人民缺乏造反的理念,只要有都督这样的革命领袖,这地方也是干柴烈火”。国内的具体命令也很值得玩味,“向匈牙利革命力量提供纸张和印刷设备”。除此之外,匈牙利语的革命小册子已经运到塞浦路斯,就等着通过各种途径送进匈牙利去。

“爸爸,我要去上学了。”王明山的儿子在门口对书房方向喊了一嗓子,单方面的表达了对老爹的尊敬之后,不等王明山回应,就听大门一响,小家伙就跑了出去。几分钟后,大门又响了一次,然后一阵脚步声就从大门到了书房门口。

“你说的那个运送书籍的事情是怎么回事?”格蕾丝女侯爵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俗称“一生傻三年”,指的是女性生育养育的时候对于娃之外的事情处理能力大大降低。格蕾丝女侯爵也是个正常女人,所以她在王明山的建议下采用“好记星不如烂笔头”的应对策略。

听到格蕾丝的提问,王明山抬头看了看,就见母亲的温暖表情正在从格蕾丝脸上快速消退,显露出了银行家的冷静锐利。

王明山放下简报冷静地答道:“我们希望开辟一条从意大利通往匈牙利的交通线,能够把我们希望的物资运到我们想运到的匈牙利地区去。”

“走私网?”格蕾丝也冷静的提出了判断。

“现在运送的是革命书籍,未来也有可能是武器弹药。我不希望靠单纯的走私网。那些人是为了钱,如果出卖匈牙利革命者能够谋取更大利益的话,他们大概会毫不犹豫的出卖革命者。”王明山对此有不少考虑,他不反对在某种程度上利用走私网络,但是他本人根本不信赖走私的模式。

“哦?你对走私业者的评价这么低?”格蕾丝有些打趣地说道。

“哼!”王明山只是冷哼一声,却懒得说话。早在30多年前,王明山在广东财政部门工作,对于走私可是狠打严打。因为有接触,见识过走私业者唯利是图的真实嘴脸,王明山对这帮家伙们毫无好感。

“民朝在欧洲恶名昭彰,只要你们组织的武工队能够给走私业者一些恐吓,他们大概就会老实起来。”格蕾丝用玩笑的口吻说道,看着王明山那种恼怒又带点无可奈何的表情,她就忍不住想逗逗王明山。

“那些人都是地头蛇,我们民朝怎么会杀进……”王明山随口说道半截突然眼睛一亮,脸色变得郑重起来。

韦泽都督宣布铁血政策终止,和民朝相当一部分干部的感受一样,王明山感觉很不舒服。韦泽40年前发表“铁与血”的政策时候,王明山已经是光复党的一员。40年弹指一瞬间,在韦泽宣布终止“铁与血”的政策之时,王明山才突然发现40年来的韦泽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政策。

执行铁血政策的40年,韦泽领导的民朝中央从来没有考虑过战争之外的解决渠道,即便有和平手段解决,也只是为了未来更大规模的战争铺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民朝夺走了周边欧洲列强控制的地区。最后又夺去了北美大陆绝大部分地区。

既然韦泽能够坚持执行40年的铁血政策,王明山也相信韦泽铁血政策的决定不是玩笑。从这个角度,王明山突然发现自己居然理解了韦泽都督对匈牙利的安排。如果不采取军事行动,想在匈牙利引发革命,就必须依靠匈牙利革命者。思想靠书籍,斗争靠武器。塞浦路斯作为中继站,同时向匈牙利革命者提供这两方面的帮助。

想到这里,王明山再没讨论的兴趣。思路变化之后,想走意大利的设想顷刻烟消云散。有好些比意大利更加可靠的途径,例如现在塞尔维亚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在边境开办几个印刷厂和仓库,就可以轻松向边界对面的匈牙利方面提供各种物资。把事情想清楚之后,王明山合上文件夹,站起身来。他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外出联络。

王士珍此时也已经回到北京,出乎他意料之外,竟然是韦泽都督单独接见他。即便在王士珍在北美带领百万仆从军的时候也没有如此待遇。对于韦泽询问的匈牙利革命局面,王明山据实以告,“那些人笃信上帝,整个农村的局面大概和清末差不多,穷人大量失去土地。只是匈牙利的城市有工厂,即便是穷人也能够去工厂工作。但是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工人根本就没有被当人看。”

“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如何?”韦泽忍不住打断了王士珍的话,他一直没机会去参观19世纪末的欧洲工厂,对于那些工厂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不理解。野蛮的压榨与20世纪的血汗工厂相比有何种区别,韦泽其实很想亲自调查。

“劳动生产率远没有咱们这边高。”王士珍很是意外地答道,“一个能不用机械设备就不用机械设备的工厂,怎么可能和咱们民朝比生产效率?”

王士珍的介绍让韦泽只能暂时收起好奇心,无论是理论或者是现实,大量使用标准化零部件以及机械设备的企业,生产效率都远胜人工劳动。

“那些工厂里面大量雇佣童工,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每天至少都要工作12小时。伤病什么的全部由自己承担。上学是少数人的特权,虽然匈牙利也提出了模仿德国的强制教育法,不过在农村并没有真正推行。文盲在农村占绝大多数。教会在农村有巨大的影响力,教会人员、官员、法官、和当地的地主与贵族们沆瀣一气,用武力铲除他们觉得威胁到自己存在的所有人……”王士珍的话题被引到工厂上来,于是讲述了一番他的见闻。

这些事情太过于普通,又太过于经典,韦泽对这种教科书般的描述很无语。抽了个空,韦泽问王士珍,“匈牙利人民的革命精神如何?”

“绝没有太平天国那时候死都无所谓的程度。比起光复军这种用系统革命精神和革命组织来武装的军队差距更远。不过他们至少认为推行土地公有制更能有效解决匈牙利的社会问题。只是那些读过书的革命者们有种高高在上的意思,和都督您最近反复强调的不能脱离群众相距甚远。”王士珍回的非常巧妙。

韦泽脸上毫无表情,见识了王士珍这种很能懂上意的回答,韦泽心里面有些不爽。而且匈牙利的局面也让韦泽不爽,先让王士珍下去,韦泽忍不住拿出恩叔写来的信放在桌上,却没打开,只是忍不住用手指在上面敲打。

恩叔认为匈牙利大概是欧洲最容易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中国革命的经验是一个农业国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案例,西欧的英、法、德、奥地利,都是工业国。那些小国连正经的农业国都算不上。所以恩叔非常希望能够在欧洲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旗帜指引欧洲国家向前进。

韦泽对输出革命兴趣不大,他此时又不得不考虑这个现实的问题。从理论上讲,输出制度是霸主国家们习惯的做法,韦泽对此很清楚。但是韦泽真心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其本质上的先进性,对于把这样的制度对外输出很是不安。这就跟把丝绸卖到蛮荒之地一样,也许蛮荒之地的各种原材料能够让丝绸商赚取高额的利润,但是看着丝绸披在那些野人身上,总觉得有种明珠投暗的不快。

不过韦泽最终还是决定组建相关部门,有些事情该干的时候就得干。

常委会没人否定韦泽的计划,大家只是问这个对外输出革命的组织该叫啥,按照民朝的三定原则“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韦泽有义务做出解释。当然,在三定之前还需要“定名称”。大家就见韦泽都督闭目想了想,睁开眼的时候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

“就叫做民主基金会吧。”韦泽爽快地说道。

品味了一下这个非常正经的名称,大家实在是找不出可笑在哪里。

第525章 民主基金会(二)

王明山对民主基金会的名称没什么评价,他的注意力都放到和这个消息一起来的通报上。一位温姓老兄弟去医院看病,其孙子觉得医生没能治好他爷爷的病,于是对医生大打出手,导致医生死亡。温姓老兄弟的儿子随即安排凶手逃亡,事情随即就扩散开来。

事情最终收场的时候一共抓了九人,温家上下四人,协助逃窜的五人,另外三个老兄弟的家族都涉入其中。审问的时候温姓老兄弟的孙子对自己犯罪行为的解释是“爷爷好几次抱怨医生没能治好病,根本不是专家水平,欺世盗名。于是觉得不动手面子上过不去”。

温家的儿子也是官员,他的说法则是“他是我儿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抓”。

其他非温家的包庇者则是表示“这都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帮一下以后没办法当朋友了”。

这通报王明山看的不停的摇头,在后面,这位混到部级干部的温姓老兄弟从病床上爬起来,到了中央委员会门口就要求见韦泽。见门口的警卫不给通报,老兄弟跪在门口大哭,这才惊动了韦泽。把老兄弟安顿下来,听了老兄弟哭诉,又听了相关人员的汇报。韦泽问了一个问题,“40多年前,哪怕是在太平军中,杀百姓是会遭到什么处罚?”

王明山虽然是在光复军脱离太平天国后才加入的,他也知道太平天国从起兵到全胜时期的纪律。那时候奸淫妇女,伤害百姓者,太平军一律处死。光复军也是如此。至于建国后的法律规定同样遵循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传统中国理念。如果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公检法的覆盖范围已经不是皇权不下县的程度。

最后打死人的被判死刑,其他人都被开除公职,并且以公务员法相关规定进行了司法判决。王明山认识这个老兄弟,实际上这种真正的老兄弟就那么几万人,能够爬到高级别位置的更少。别的不说,这个温姓老兄弟的家族遭受了重挫,因为一个逆子坏了几乎全家的前程。

连连叹气,微微摇头。想象着这样的沉重打击,王明山觉得挺悲哀的。那位温姓老兄弟也是70多岁的人了,怎么受得了这样的刺激呢。

翻开后面的,王明山看了几眼就呆住了。温姓老兄弟果然没受得了这样的刺激,家族几乎被连根拔起后没多久就去世。在追悼会上,这家里面没入狱的子孙居然敢怒斥殴打前来悼念的领导。怒骂他们不给“自家人”办事。

王明山再也看不下去。他把通报扔在桌上,愠怒的站起身给自己点了根烟,嘴里面嘀嘀咕咕。看样子说的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温家能干出这样的事情,被连根拔起的命运已经无法避免。原本的时候王明山心里面还有些同情温姓老兄弟,现在这点同情随着温家的胡闹完全飞到了九霄云外。

不过这些情绪对王明山都很表面,没过多久,王明山觉得有些发冷。他自觉在教育子女方面已经很努力,但是他老婆几年前去世后,他又到了欧洲这边,对子女们的发展已经觉得无能为力。见到韦泽的儿子韦坤,王明山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韦坤已经算是很优秀的孩子,但是骨子里面的那种傲慢让王明山仿佛看到了他的子女们。这位温姓老兄弟的子女王明山没什么印象,但是这位温姓老兄弟的为人中少不了那种开国元勋的鲤鱼跃龙门后带来的那股子劲头。

都督是不是对老兄弟们有些过于苛刻了……一个念头突然就在王明山脑海里蹦出来。虽然王明山的智慧很快就让明白这想法很糟糕,但是王明山的身体却因为这个念头大大打了个寒颤。虽然王明山本人坚定的支持依法治国,不过他也很清楚他希望民朝能够成为一个让王明山家族万世富贵尊崇的国度。

“呵呵!大概满清那些人也是如此想的吧?”王明山喃喃地说道。他本人参加了毁灭满清的革命,亲眼见到数以万计的满清王公贵族不论男女老幼被屠戮的场面,所以王明山很清楚所谓的万世富贵只是一种愚蠢的念头。但是一想起自己的子女,王明山就感受到这种念头非常强烈。

“工作工作!”王明山轻轻对自己说。这是他解决内心不安的最佳办法,工作固然辛苦,但是能够认清面对问题的话,工作反倒是最好的消除不安的手段。至少对王明山如此。

转眼1895年就要过去,在亚洲有日本、高丽、暹罗、安南四国同意民朝夏季奥运会的倡议。在欧洲的英国、法国、奥匈帝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也都同意。在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等国表示,只要不许美国参加奥运会,他们就可以考虑。

最后国际奥林匹和运动会委员会决定,1896年在希腊召开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00年的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则是在民朝召开。王明山的外交使命很成功,至于民朝1896年出钱把各国奥运选手运到希腊,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再运回各国。在1900年同样负担各国选手的运输,王明山仅仅抛出这么一个条件,就让很多国家感到满意。

甚至希腊私下请求民朝出点营运费用的请求,王明山也爽快的答应了。被说是好面子也罢,被说是民族习性也罢。中国传统里面真的有“要么就干好,要么就别干”的劲头。更何况,以民朝的经济实力招待上千人连破财都谈不上。如果能够配合新闻操作有效的宣传民朝的强大与文明,这点钱出的会非常值得。

当然,王明山也提出了民朝要求设置的女性运动项目。跑步、射击、马术、击剑、铅球、标枪、跳高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