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91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91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书家姓祁,韦泽已经差人递了名帖进去。在韦泽到了祁家的时候,祁家家主已经在门口等候。看到穿着一身黄色团龙服饰的韦泽,有四十岁左右的家主愣了愣,他问道:“请问这位小哥是……”

“这就是我们齐王。”韦泽的警卫立刻答道。韦泽不喜欢那帽子,他觉得怎么看怎么傻。所以只是穿了黄袍,束了发。祁家家主看不到韦泽的帽子,也不敢确定这到底是什么人。而且韦泽原本就没有在天京城里头待过,名声不显,容貌更没有为人所知。即便是被亲眼看到,祁家人也不敢相信这个不过21岁的年轻人竟然是太平天国的王爷。

韦泽命人送上拜见的礼物,然后说道:“祁先生,我知道你乃是藏书大家,此次想来问几本书。”

“却不知王爷想问什么书?”祁家家主祁玉昌看着颇为敬畏地说道。

韦泽笑道:“我是个打仗的人,想读的不过是《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若是有其他的兵书之类的东西,我也想看看。请祁先生放心,我定然不会索要你的书,若是觉得版本不错的话,我会命人抄书。”

古代的书有个问题,就是没有标点。韩愈在《师说》里讲的“句读之不知”,就是指断句问题。古代书籍的版本如果比较好的,虽然也没有标点,不过总是有点提示的意思。而且注释也会比较齐备。

韦泽这么说也算是应有之意,他一个打仗的人若是想读什么风花雪月的书,那倒是会令人觉得韦泽不务正业。祁玉昌见韦泽态度礼貌,更重要的是韦泽并没有直接提出要去书库里头自己挑选,这种完全符合了藏书家习惯的做法让他颇为意外。

祁玉昌对太平军评价不高。这么一个有着古怪宗教信仰的军事集团原本就不容易被读书人所接受,打下南京之后的太平军采取了不少激进政策。这就更不招人待见了。

不过某个令祁玉昌赞赏的小细节并不能改变祁玉昌对太平军的看法,他礼貌却相当冷淡地说道:“请韦王爷随在下去书房。”

第52章 军事法庭(一)

从真心来说,藏书家祁玉昌并不想招待太平天国的齐王韦泽。藏书家普遍自视甚高,中意的是别人求到门上的感觉。而藏书家更清楚,王爷们自视更高,前来借书已经算是屈尊了。双方根本不是一路人,没有尿到一个壶里的基础。

在祁玉昌看来,太平军谈不上有广阔未来,所以也不认为这位齐王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不过作为藏书家的自尊让他拿出了与孙子有关的书籍。刘寅的《孙子直解》、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李贽的《孙子参同》、黄献臣的《武经开宗》、朱墉《孙子汇解》、顾福棠《孙子集解》、黄巩《孙子集注》等。

韦泽一开始根本就没能看进去,祁玉昌看得出韦泽明显有心事。这下祁玉昌就更不高兴了,心情不好还来这里看哪门子的书啊!

又过了一阵,韦泽貌似沉下心开始看书,然而看了不久,韦泽竟然冷笑起来。摆明是对书里头的内容完全看不上眼。这举动到让祁玉昌没有那么反感。

读书人么,看不起别人是最常见的反应。但是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祁玉昌突然发现一件事,他还真不知道这位齐王韦泽到底是不是读书人。看他的行为举止,像是个大家门出来的青年,不过很明显,韦泽是个手握大权的。那股子能够决断事物的气度实在是太明显了。

与孙子兵法有关的每一本书韦泽都只看了一小部分就给撂下了,倒是那本《孙子兵法》让韦泽从头到尾看得津津有味。翻完之后,韦泽把祁玉昌叫进来问道:“祁先生,你这理可有讲述帝王心术的书。”

祁玉昌被韦泽这话问的无言以对,帝王心术的书是绝对不可能出版的玩意。若是胡写一通,那是欺君,属于灭门之罪。若是真的写出帝王心术,那更是诛九族的大罪。祁玉昌弄不清楚韦泽到底在想什么。他笑道:“怎么可能有这等书呢?若是王爷见到有,还请王爷不吝告诉在下,让在下也开看眼界。”

韦泽其实也不是真的想看这等书,他只是因为李广飞的事情感到郁闷,想找人稍微倾诉一下而已。他叹道:“原先我也曾听说过妇人之仁,那时候只是听到有这么一个词,却不知道何为妇人之仁。现在等我做了一些事情之后,才觉得或许我这就是妇人之仁。大概就是好心办坏事吧。”

听了韦泽的话,瞅着韦泽失落的神色,祁玉昌觉得能够理解韦泽的想法。他笑道:“王爷若是想学这些,何不看看《论语》?”

韦泽干笑两声,“《论语》讲修身,我暂时还没办法把这修身与治国合二为一。据说是宋朝宰相赵普开始的。我实在是办不到这些。”

“王爷,在下倒也读过几本书,就在下所看,实在是没看到哪里真的记述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情。”祁玉昌忍不住答道。作为藏书家,祁玉昌读书甚多,历史掌故也远比韦泽知道的更多。听韦泽说起赵普的事情,祁玉昌很本能的就开始反驳起来。

“哦?”韦泽来了些兴趣,“若是连这句话都是后人穿凿附会的,那读《论语》作甚?论语是士大夫们读的书,我手下既没有士大夫,我也不想培育出一群士大夫。”

祁玉昌听韦泽把不用士大夫说的如此明白,他倒也有了些兴趣,“王爷,你若是不想用士大夫,你又准备用何人呢?俗话说出将入相,论语都没读过,何来出将入相?”

“哈哈,”韦泽笑道,“出将入相的人是有的,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上的确有不少出将入相之人。在下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也算是出将入相。只是在下觉得能把事情做完,已经是无比艰难,这出将入相让在下如做针毡。而祁先生所言,仿佛出将入相乃是什么快活事情一般。在下觉得呢,这等人就如穷困的农民在冬天聊天,说皇帝此时在干什么呢。有人说,皇帝一定围着火炉吃芋头。而另外有人说,那皇帝也得先拿着金斧头去砍了柴火才行。”

韦泽这话说的尖酸刻薄,祁玉昌想笑却笑不出来。他问道:“王爷,既然你觉得出将入相如坐针毡,那又何必不放手呢?”

“嗯……”听了这个问题,韦泽皱起了眉头,过了片刻他眉头一展,笑道:“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觉得如坐针毡,若是不让我做这些事情,我就觉得生不如死。两相比较,还是如坐针毡更好些。”

听了韦泽的解释,祁玉昌忍不住噗哧笑出声来,笑了两声,联想起韦泽前面所说的事情,祁玉昌按捺不住,大笑出声。韦泽也不以为意,他原本心情就挺糟糕,现在能和人说笑,情绪倒也得到了释放。看祁玉昌笑的开心,韦泽觉得有趣,也跟着笑了几声。

这下祁玉昌不知如何,竟然笑停不下来,最后甚至笑的前仰后合起来。好在祁玉昌总算是四十岁左右,基本城府还是有的,在笑到不可收拾之前,他总算是收住了笑意。掏出手绢擦了擦笑出来眼泪,祁玉昌对韦泽说道:“韦王爷,在下失礼了!失礼了!只是从来没听过您这等地位之人能把话说的如此可怜,又能把话说的让人相信的。如坐针毡和生不如死,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受教了,受教了。”

说了这些之后,祁玉昌又怕韦泽不理解,他继续解释道:“在下有这些藏书,的确是觉得如有宝山。不过因为这些书遭人刁难的时候,担心这些书被损毁的时候,又觉得这些书乃是祸害,有时甚至生出没有这些书就好了的心思。不过正如王爷所说,有这些书的时候,在下是如坐针毡,若是没有这些书,在下可就是生不如死了。”

韦泽对此并不在乎,他让祁玉昌坐到自己对面,“人说殊途同归,做事的人都一样。方才看孙子兵法,见到一句话,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回想《论语》与《道德经》里头都讲了这个道理,可知,而不可为。”

祁玉昌没想到自己面对的这位太平天国的王爷竟然是真有学问的,更看得出他是办过不少大事,在不少事情上的认识是祁玉昌从所未见的水准。他干脆与韦泽谈起对书籍的看法。

比专业知识,这时代不少人都远比韦泽水平高,特别是那群欧洲的数学家。但是比眼光,比对历史的感悟,这时代只怕很少有人真的比韦泽强很多。

韦泽随便撂出一句“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我们信仰的就是历史。”再辅以“我们为什么要信仰祖宗呢?因为我们是唯物的!”最后再扔出“我们其实可以想一下,既然我们每一个人的父亲家都得有男孩,母亲家都得有女孩,还都得成长到能够娶妻生子的年龄。想象那些天灾人祸,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奇迹!”

这些道理,这些说辞对韦泽来说什么都不算。但是对祁玉昌而言,这些言辞思路后面带出来的世界观实在是远超他能想到的高度与深度。在韦泽向祁玉昌描绘出一个世界的时候,还点出了祁玉昌在历史长河中的立足点。韦泽大放“王八之气”,祁玉昌还真的有想膜拜一下的冲动呢。

当然,这也因为韦泽乃是太平天国的齐王,位高权重,手下兵强马壮。若是没有这些现实做基础,韦泽谈这么一圈虚的,绝对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效果。

谈了这么一番之后,祁玉昌也知道了韦泽的烦恼,他建议道:“韦王爷,你若是觉得属下不能理解你的所作所为,不妨就和他们直说。而且在下读过些书,书上讲恩自上出。既然韦王爷知道胜可知,而不可为的道理。那自然是知道玩弄市恩不行,可若是无恩,更加不行。在下还请韦王爷想想穆公失马与绝缨之宴的故事。”

祁玉昌的提醒还是相当有水准的。不管怎么样,在李广飞已经死定了的现在,韦泽已经不能再就此事对部下进行处罚了。此时需要的一方面是确定制度,另外则是安抚人心。有了思路之后,韦泽觉得这次前来也算是有些收获。

离开的时候,祁玉昌忍不住询问韦泽的官邸在哪里。韦泽笑道:“祁先生若是想找我,就得去庐州才行,我可不在天京城内住。”

听到这个祁玉昌也不再多话,分别之后韦泽也没有在天京城久留。他索性在晚上出发,趁着月色行船,直奔庐州而去。

三天后到了庐州,韦泽立刻将参谋部的众将聚集。等带着木枷、脚镣的李广飞被拖上来的时候,不少人的脸色都变得相当难看。

“诸位兄弟,我想和你们说一件事。你们知道打官司么?”韦泽说道。

众人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韦泽点点头,接着说道:“百姓去打官司,得找老爷断案。那么我们这些兄弟,说起来都是老爷啊!那咱们之间若是有人违反了军法,那该如何处置呢?”

这下众人面面相觑起来。

韦泽也不想卖关子,他直接撩出了答案,“官司还是得打,我们雇一些人来给我们断案!”

第53章 军事法庭(二)

在中国的传统中,断案的官老爷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所以当韦泽告诉大家,军事法庭乃是太平军出钱雇来断案的机构,这可是把一众将领们给弄得迷迷糊糊。

虽然不清楚断案的权力与断案机构的区别,但是有件事大家非常清楚,那就是这次没人愿意再提出反对意见。

曾经试图保住李广飞的雷虎此时亲手杀了李广飞的心思都有,李广飞逃走之后竟然跑去天京城告韦泽谋反,此种行为导致的结果是李广飞必须死。这甚至与韦泽是不是真的谋反已经毫无关系。若是韦泽认为是雷虎背后指使李广飞到天京城告韦泽谋反,雷虎是跳进黄河洗不清。此时不管有什么新制度都好,雷虎只希望尽快的把事情给解决掉。

而且他的人员的心情也未必比雷虎更加轻松,大家此时与雷虎之间的关系远没到要利用这件事去踩雷虎的地步。而且大家在韦泽手下这么久,一听韦泽的语气就是不想把此事扩大的架势。另外,大家也都感觉到了韦泽对建立军事法庭的强烈决心。这时候哪怕是为了不触霉头,也没人愿意对和韦泽对着干。

韦泽一直秉承大型国企的传统,好歹办大事之前也得统一一下思想。如果是在打仗的时候,还牵扯到大家的小命,众人还算是有比较强烈的学习精神。眼下这个时候大家一来是想尽快把这不愉快的一章给掀过去,二来是真的不懂军事法庭到底是什么玩意。其结果就是所有人都抱持着“老大你只要能不再提这件事,你说啥是啥”的态度。

这消极态度让韦泽也挺没办法,看着一群表现的极为合作的兄弟,他也不能对不吭声的石头踹三脚。最后韦泽只能捡要紧的说,“以后你们可以把那些违法的军人送上军事法庭,但是法庭怎么审,你们就不能插嘴。”

也不管别人怎么看,雷虎站起身大声说道:“我支持总参谋长的看法,这真的是不能乱说话!”

雷虎这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流氓无产者的姿态一拿出来,总参谋部里头好几个人发出了笑声。雷虎的脸上火烧火燎的难受,可此时他必须站出来表态。

韦泽挥手让雷虎坐下,继续说道:“既然你们让我立这个规矩,那我也把规矩说清楚。这军事法庭可不是他们想怎么审案就能怎么审案,审案必须按照法典来办。而且这法典谁来确定?还是咱们来确定!咱们认同的道理才是法,咱们不认同的道理,哪怕说的天花乱坠,那也屁都不算!”

“说的好!我赞成!”韦昌荣立刻起来喊道,“我原来以为能断案就了不起,现在听了总参谋长的话,我这算是透亮了!是咱们让他们干什么,他们才能干什么。可不是他们干了什么咱们就听什么!”

众人本来对此事兴趣不大,纯粹是为了赶紧把这次的破事糊弄过去。而听了韦泽的话之后,兄弟们觉得自己真没有吃亏,又看韦泽没生气,也逐渐有了兴趣。

见到紧张情绪已经缓和,韦泽对大家说道:“这些断案的也不是没人管,他们若是敢贪赃枉法,收受贿赂,不秉公执法,大家可以到我这边投诉他们,若是查出来事情属实,那就要他们小命!大家不用担心,以后可以大胆的前来我这里举报这帮军事法庭的家伙。咱们掏钱养着这群军事法庭的家伙,他们还想当大爷。那只能说他们就跟这李广飞一样了!”

雷虎一听李广飞三个字,立刻低下了头。其他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