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112部分

天兵在1917-第1112部分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看看红军的机械化第30军,这个军属于中央方面军,属于预备队,虽然装备差了一点(大部分坦克都是BT系列,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T26凑数),但是抵不住满员哈。而一个满员的红军机械化军那是非常强大的,坦克有千余辆,而且处于基辅北部,德国空军几乎只能干瞪眼,结果自然就是一边倒了。

德国佬的溃败比想象中还要来得快,从9月6日开始,一直到9月13日,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南方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的集群就被一步步赶回了诺索夫卡,如果不是红军经过这一段的作战也累了,完全可以将德国人赶回基辅。

另一边前往进攻哈尔科夫的德军更惨,这个集群大约只有三个师是德国国防军,另外的三个师是由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仆从军提供的,刚刚前进到格列标恩卡,就撞上了刚刚从高加索方向调过来的坦克6师,这个师是高加索方向的精锐部队,战斗力比较强。在路过哈尔科夫的时候,又临时换装了大约一个团的T34,迎头对撞的结果就是德国佬被爆翔,至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友军,早就跑得没影子了。该集群很快就被赶回了别列赞,而且还只能固守不出,那狼狈的样子就别提了。

南方集团军群新一轮攻势并不顺利,同样的北方集团军群也是泥足深陷,在东普鲁士,该集群陷入了大麻烦,在犹太人的碉堡战术面前时举步维艰,刚刚转入进攻不久,就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防守。也就是犹太军队缺乏装甲力量,无法进行有突破性的反击,否则,北方集团军群也得跪。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犹太人对坦克的应用确实有问题,他们更多的将坦克当成移动火力点使用,平均分散在了步兵部队中充当火力支援力量。而装甲部队只有击中在一起形成矛头才最有威力,这么搞等同于自废武功。这也是为什么北方集团军群哪怕是被抽调得很惨,也能站住脚跟的重要原因。

至于中央集团军群,一只拳头陷在了上马乌基尼亚,另一只拳头被挡在了布列斯特。两个强大的坦克集群哪怕是使出了吃奶的劲,也无法穿越红军的防线。尤其是上马乌基尼亚,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哪怕被消耗得只剩下了一个团,依然能守住阵地,依托城市极大的杀伤了德军的掷弹兵,尤其是德国脆弱的坦克,在巷战中几乎等同于铁皮罐头。

当然,近卫机械化第一军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满编时全军近四万人最后只剩下四千多,一千多辆坦克最后能开动的不到一百辆,军长、副军长、参谋长、政委统统壮烈牺牲,最后只能由第一机械化步兵师师长彼得罗夫斯基接替指挥战斗。

残酷的防御战一直持续到了9月14日,在当天下午,彼得罗夫斯基终于接到了军委的命令:“你部已经圆满的完成了阻击任务,可以突围,党和国家将永远铭记你们为卫国战争做出的牺牲和伟大贡献!”

接到这道命令之后,彼得罗夫斯基并没有长出一口气,说实话这个时候已经不好突围了,似乎最好的选择就是投降?不过他没有选择投降,仗打到这个份上,他们要是投降了,怎么对得起之前牺牲的战友?

在当天晚上,彼得罗夫斯基召集了剩下的军官,宣布将立刻突围,短短两个小时,该军剩余的战士就被集中起来,除了重伤无法撤离的,合计约三千人参加了之后的突围行动,而这次突围也被成为二战中少有的奇迹……(未完待续。)

179东方的希望

马特维。库利科夫已经在太行山呆了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他深刻的了解中国革命和抗日斗争的艰难性。

许多年后他回忆道:“敌后抗日根据地什么都缺,子弹和药品就不用说了,刮民党方面除了在1939年之前少量的给予了部分弹药,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支援了。不光是没有支援,还会协助日寇一起封锁抗日根据地……缺少食品、缺少药品、甚至连食盐的获取都很麻烦,大部分军官和士兵都穿着打满了补丁的破军服,绝大部分只能穿草鞋,甚至干脆就是光脚……这里的情况比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要艰苦,大部分战士是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去战斗。中国方面的同志告诉我,对他们来说最大的苦难不是生活上的,而是缺少子弹,大部分战士在战斗爆发时,只有三到五粒子弹可用,不得不将鬼子放倒极近的距离上才射击,基本上开一两枪之后,就是残酷的白刃战。”

库利科夫简直不敢相信,进入到20世纪四十年代,竟然还有军队将拼刺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战斗技能使用。对此,他是既批评又赞扬:“这种战斗方式决不能称之为好,只能说是无奈之中的选择,但是对于中国同志们的战斗精神,尤其是不怕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必须予以鼓掌。”

在敌后根据地里,库利科夫的主要任务是评估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力,莫斯科方面相当想了解,这支部队究竟有没有战斗力,该不会和刮民党军一样废柴。莫斯科实在不想再次将宝贵的援助打水漂了。

对此,库利科夫实话实说:“和刮民党的军队相比,土共的军队虽然装备很差,但是斗志昂扬,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投入战斗,想要打击敌人。从他们身上我能看到蓬勃的朝气!”

从太行山区返回延安之后,库利科夫对中国的印象大为改观:“在重庆,能闻到的是刮民党臭不可闻的官僚气息,当前线战士吃不饱穿不暖一点点极为可怜的工资都要大打折扣和被贪墨时,那里的官僚却好像生活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灯红酒绿、大发国难财。在这个战时首都,看不到太多和决心、意志有关的东西,和沦陷中的巴黎红灯区一样颓废……剥开上层的浮华之后,在重庆你还能看到下层民众的挣扎——饿殍遍野街面上到处都是乞丐,在这些人眼中,你什么也看不到,没有希望更没有精神,就像一根木头或者一块石头……我不喜欢那里的环境,哪怕那里的生活条件对我这样的外国人来说要好太多,但是那些麻木不仁让我愤怒。相反,在物质极其缺乏的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我能看到希望,能感到精神上的愉悦……”

库利科夫在报告中大大的赞扬了土共一番,这给了政治局极大的信心,因为在此之前,除了李晓峰,包括托洛茨基在内的其他领导人都不太看好土共的作用。而现在,他们可以放心了。

库利科夫的报告极大的缓解了延安和敌后根据地的艰难,从外蒙古空运的弹药和药品解决了燃眉之急。之后在苏联的授意下,外蒙古方面组织了马队穿越绥远省向延安输入了大量的粮食和重武器。

这批重武器,包括第二批48门皮托炮和24门七五小姐。七五小姐大家都熟悉,是一战中广泛装备协约国军队的1897式75毫米速射野战炮(其实也是皮托厂生产的)。不过苏联支援给土共的这批七五小姐并不是原装货,其来源相当的复杂。

在一战结束之后,波兰被一分为二,东波兰全面向苏联靠拢,其军队的制式装备也基本上是苏式的。而西波兰则全面向英法靠拢,大量的引进了法国装备。其中七五小姐的装备数量就相当的多,到了1930年代,33岁的老小姐依然在西波兰军队中服役,不过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西波兰对七五小姐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更换了适合摩托化行军的新炮架,这就是波兰陆军的WZ。1897式75毫米野战炮。

而在1939年,当德军闪击西波兰之后,大量的西波兰溃兵涌入了东波兰,就带来了不少WZ。1897,而这批西波兰版七五小姐也就被紧急扩军的东波兰拿来使用了。而众所周知,接下来在巴巴罗萨中,东波兰的表现也是惨不忍睹,于是乎一部分七五小姐又被东波兰溃兵带到了苏联。

红军自然对七五小姐没兴趣,接收之后几乎无用武之地,于是就干脆送给土共了,反正对于缺少炮兵的土共来说,是不会嫌弃七五小姐的。

实话实说,75小姐其实并不太适合以游击战为主的土共,七五小姐不能像普通山炮那样拆解运输,而全炮重量又有点大,很难做到打了就跑。至于75毫米榴弹,威力也有点小。

不过土共却不嫌弃,对他们来说,有大炮就是好事,在战场上他们费劲了千辛万苦都收集不到多少火炮,有白送的傻了才嫌弃。

很快这批75小姐就装备给了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作为培养炮兵的教具使用。至于那些皮托炮,基本上都交给了野战部队,而且从野战部队的反馈来看,对皮托炮的评价是很高的。

第一是轻便,第二是打得很准,高明的炮手甚至可以将榴弹直接射入日伪军碉堡的射孔之中。第三个优点,则是炮弹的来源有保证,用起来炮兵没有顾虑。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恐怕就是37炮威力太小了。

反正总体上来说,土共对苏联援助的火炮是十分满意的,但是对苏联援助的步枪和机枪就不那么满意了。比如说莫辛纳干30骑枪,八路军战士普遍反映不如三八大盖好用,枪托太窄后坐力太大,不适合体质比较差的中国士兵。

至于德普轻机枪,因为是苏联援助的都是早期型号,不能快速更换枪管,而且弹盘的可靠性也存在问题,远不如ZB26好用。当然,对于缺枪少弹的土共来说,有枪总比没枪好,只是觉得有些遗憾罢了。

截止到9月初,苏联在两个月内援助了土共大约10万支莫辛纳干,和大约三千挺马克沁和一千挺德普轻机枪。初步缓解了八路军战士缺少武器和弹药的窘境。

按照中苏两党达成的协议,在九月底,八路军和新四军应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瘫痪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线路,将东北地区的一部分鬼子重新拉回关内。

负责制定这次作战计划的自然还是大名鼎鼎的彭大将军,而苏联方面则派遣库利科夫作为顾问。

对于这次战斗,苏联方面报以了很大的希望,原因非常简单,在西线,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压力,随着萨列法河作战宣告失败,大量的红军有生力量被消灭,为了堵上这些口子,必然要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其中远东军区陈兵近百万,自然是政治局和军委的第一选择。

但是让政治局和军委苦恼的是,鬼子在找麻烦,得知红军在西线吃紧的消息之后,这些时时刻刻都想着怎么占便宜的杂种,立刻向东北增兵,加大了对远东军区的压力。

政治局和军委希望,土共方面能给鬼子更大的压力,迫使鬼子从新将注意力转回关内,好减轻远东军区的压力,以便抽调部队填西线的坑。

“我军很少进行大规模正面作战,而且部队刚刚才完成换装工作,仓促发动如此规模的攻势作战,恐怕是比较困难的!”

彭大将军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客观上说他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满打满算,八路军换装也是这一个多月的事儿,短短的一个月之内,想让战士们熟悉陌生的苏制武器确实很困难,恐怕是无法发挥出战斗力的。

对此,库利科夫表示理解,但是也强调道:“我们也知道这样的要求是强人所难了一点,但是在西线,苏联红军的态势很不利,迫切地需要从远东方面抽调兵力去抗击德国纳粹的侵略。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中国的同志能多分担一点压力。”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毛子的态度也很好,而且中央也决定配合苏联红军作战,彭大将军自然也不能多说什么,很快他就提出了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跟上一次百团大战差不多,依然是袭击交通线路为主,对此库利科夫有不同的意见:“破袭敌交通线路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这次作战能够多歼灭一些敌有生力量,只有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才能最直接的缓解布柳赫尔同志那边的压力。”

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破袭战相对于歼灭战简单,可以说依然是游击战术,而歼灭战就必须是硬碰硬,如果真要这么打,八路军的损失可能也会比较大。

对此,库利科夫也是尽量的做工作:“我很了解你们的实际困难,但是我认为,歼灭战和破袭战完全可以一起打,而且打歼灭战不代表八路军和新四军就要摆开架势去同日军的联队、旅团和师团正面硬碰。完全可以积少成多,将歼灭战的规模限定在敌人中队和小队。遇上了大股的敌人一样可以转为游击战或者运动战。”

如果只是中队和小队规模的敌兵,彭大将军也没有太大的意见,本来他就是个喜欢打硬仗的人,能和鬼子正面掰掰腕子,他求之不得。

经过一番讨论研究,最终作战方案有点类似于围点打援了,在接下来的第二次百团大战中,袭击交通线和敌重要的据点,更多的是诱饵和幌子,为的就是将敌人的援兵引出来。如果敌人的增援部队在联队以下,那就坚决的打,如果在联队以上,那就不妨继续遛狗。

9月18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北至大同、北京,南至邯郸临汾,方圆数百公里的华北地区,老八路和土八路们走出根据地,对日军的据点发动了一轮异常迅猛的攻势。

这一次比去年8月爆发的百团大战可能总体规模略小,但是质量高得多,拥有了皮托炮的八路军再也不用使土法攻打碉堡,在战斗爆发的头一天晚上,就击毁大小碉堡三十余处,一度日军和伪军忙得手忙脚乱,似乎到处都是敌人。

这种混乱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周,在短短一周内,八路军发起作战三百余次,累计摧毁大小碉堡一百余处,破坏桥梁五十余座,击毙伪军两千多人、日军三百余人。

“八嘎!为什么共产党的军队没有被消灭和削弱,反而越来越强了?去年他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搅乱华北的交通线路,而这次仅仅用了一周,你们难道都是饭桶吗?”

冈村宁次很愤怒,作为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从上任开始,他就将矛头对准了土共,组织了大规模的扫荡,给八路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第二次百团大战爆发之前,冈村宁次还觉得自己干得不错,极大的打击和限制了土共的发展。谁想到,就在他稍稍松了口气时,土共还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

“根据前线的报告,共产党军武器装备有了极大的改善,拥有了大量的轻型火炮,我军以原有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