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翡冷翠的时代 >

第60部分

翡冷翠的时代-第60部分

小说: 翡冷翠的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柯里昂主席,你这话算是问到点子上了,住宿地点我们已经给贵方安排好了,那是全莫斯科最好的宾馆,保证让你们满意。”说到这里,这位主席先生有一些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地说道,“不过……住宿费的话,还请……”

“这个就不需要您操心了,我们佛罗伦萨会自行支付的。”听到庄明歌这句话,这位主席先生脸上的犹豫顿时烟消云散。

“真是太感谢您了,柯里昂主席。”

“哪里哪里,在某些事情上,我们还是要互相体谅才是。”

“那么,柯里昂主席您和这位女士先请上楼歇息一会儿,我带你们到我的办公室坐坐。”

“不客气地说,这间屋子是这栋大楼里最豪华的了。”来到这间主席办公室,伊万诺夫殷勤地给庄明歌和卡琳端茶送水,完全看不出他是这家俱乐部的主席。

庄明歌打量了一下这间办公室,明显要比萨格勒布迪纳摩的那间屋子强得多了……至少它的墙皮还是完好的。

“伊万诺夫先生,我想我们还是赶紧谈正事吧,刚刚下飞机就赶了过来,还需要倒一下时差。”

“啊,好的,没问题!”伊万诺夫听到庄明歌这么说,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坐到另一张沙发上,说道,“柯里昂主席,其实这一次邀请您到莫斯科来,其实并不是我们斯巴达克俱乐部的意思,我们只是受人所托罢了。”

“嗯?”庄明歌眉头一挑,问道,“那到底是谁想要见我?”

“这个,我这里有他的名片。”伊万诺夫主席立刻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印制精美的卡片,递给了庄明歌。

“我靠!居然是他!”庄明歌一看这个名字,就明白为什么这个主席先生会对自己这么恭敬,对方为什么还要走这么一道多余的程序才能见自己了。

卡片上面用英语印着一个俄罗斯人的名字,音译过来就是……

“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第117章莫斯科之夜

在得知与别列佐夫斯基的会面被定在优胜者杯第一回合的比赛之后,庄明歌就带着卡琳,告别了伊万诺夫主席,和之后抵达莫斯科的球队一起,入住在了位于机场附近的一家五星级宾馆内。

斯巴达克方面的接待人员告诉庄明歌,这几年随着跨国倒卖生意的日益兴盛,整个莫斯科,就数这家位于机场附近的宾馆最高级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因此而不断改善服务水平,所以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入住。而位于莫斯科市区内的那些宾馆,由于没有这种便利的条件,反倒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虽然宾馆距离机场很近,但房间的隔音效果却是相当不错,而且现在外面天寒地冻,庄明歌觉得还是呆在这间温暖的屋子里比较合适。

呆在酒店里,据这家酒店的经理介绍,晚上漫长的时光并不难打发,这位经理先生信誓旦旦的表示如果庄明歌不想出去看看莫斯科的风光的话,那么呆在房间里看看电视也可以打发时间。

那就看看俄罗斯的电视吧,都已经这个时间了,好看的电影、娱乐节目什么的是基本不用考虑了。庄明歌这么想着,打开了电视机。

不过令庄明歌吃惊的是,94年的莫斯科,仅仅在这家旅馆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接收到的当地电视频道的数量,足足有六十多个,这个数量已经多得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我勒个去,俄罗斯人这会儿就用上卫星电视了?”庄明歌看了好一会儿,惊讶地说道。

随着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国内推行了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大量军事通讯卫星以白菜价的价格被卖出,还美其名曰“国有资源私有化”。

这就导致俄罗斯境内的电视台、广播站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都建立起了无数家。而且,比起其他国家的电视台,这些作为“小字辈”的俄罗斯的电视台,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很容易的就能实现由地方电视台到跨区域甚至是全国性质电视台的过渡。

不是因为别的,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俄罗斯的电视台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用到可以让它们摆脱地域限制的通讯卫星资源。像美国、西欧的电视台在租用通讯卫星方面的费用,可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而这些俄罗斯的电视台却不用为此担心,因为国家在这方面的给出的租金价格非常的低廉,甚至很多电视台的幕后老板,他们自己就拥有好几颗卫星。

在俄罗斯,对这些电视台来说,根本就没有卫星电视与非卫星电视的区别——绝大部分电视台用的都是卫星,仅有的几家有线电视台。基本上都是作为地方政府备用的公用资源使用。

从前有一句笑话:其它国家那是拼命的买军舰、造航母;可是俄罗斯的军舰却是停靠在港口当做码头使用,有些甚至直接当废铁往外卖。

这在卫星方面也是一样的,其他国家的电视台是用不起卫星,可是俄罗斯征服却把认为已经用不上的卫星资源来了一大跳楼大甩卖。尤其是“军事民用化”的通讯卫星这一部分,完全被俄罗斯国内的各个势力瓜分的一干二净。

庄明歌随意翻看着这些频道,电视里倒是有不少节目,不过基本都是在单纯地宣扬某人的政治主张,或者是在体现某个寡头集团的意志。

这也难怪,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俄罗斯的传媒行业居然可以逆流而上,还能够发展得这么迅速。看来那些接收了大量西方化思想的俄罗斯的富商和政客们,还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下了前苏联时期的优良传统。

或许在这些人眼中,在舆论和宣传的掌控这方面,做得比那些西方人士要出色得多,也精明得多。

至于这些电视台究竟能不能赚钱?鬼才知道!

管中窥豹,看来俄罗斯这边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普通老百姓可以正常生活的水平,在这种异常混乱的社会中,俄罗斯足球注定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冬。

看着这一大堆频道,庄明歌觉得自己有点眼晕,于是果断的关上了电视,把卡琳从隔壁叫了过来聊天(在外面的时候,卡琳还是作为庄明歌的秘书出现的),总算把睡觉前的时光打发过去了。

第二天,就是优胜者杯四分之一决赛第一回合的比赛,比赛时间定在了下午一点,因为如果再晚的话,那就不是在踢球了,二十二名球员在比赛谁先会被冻成冰棍了。

尽管在下午一点比赛就会开始,但因为这座球场比较老旧,内部没有任何的保暖设施,也没有所谓的贵宾包厢,这就使得庄明歌只好站在看台上观看球队的比赛。

尽管穿上了好几层大衣,但是庄明歌仍然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我都穿成这样还能感觉到冷,那么场上的球员们……庄明歌想到这里,打了个冷战,不敢再去多想。

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段时间,看台上还没有多少球迷,冻得瑟瑟发抖的庄明歌环视了一下整座球场。

映入庄明歌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球场,里面处处透露着无尽的荒凉:锈迹斑斑的球门、破烂不堪的球网、杂草丛生的比赛场地、破损严重的看台。

陪同他一起观看比赛的一位斯巴达克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庄明歌,现在在俄罗斯,已经看不到前苏联足球的辉煌,优秀的俄罗斯球员为了自己的生计纷纷远离他乡;曾经数以万计的球迷,如今关心的却是如何找到足够的食物和衣物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俱乐部方面,随着少年体校模式的破产,曾经热火朝天的青少年联赛甚至企业联赛已经全部停办,习惯了从体校予取予求的俄罗斯俱乐部,第一次尝到了断炊的滋味。

庄明歌听到这番话,突然回忆起了,那些昔日被俄罗斯俱乐部扫地出门的二流球员,在韩国、日本甚至中国联赛玩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就说那个在首届甲A联赛上威风八面的俄罗斯前锋瓦洛嘉,其实在去中国之前,他不过是一个在俄罗斯的国内,一抓一大把的业余球员……

在国外的球员混得风生水起,而国内的俱乐部草草组建的青年梯队却难以找到可用之才,这便是俄罗斯足球乃至整个体育行业的现状。

第118章坑爹的球场

正当庄明歌胡思乱想的时候,双方球员都已经站到了球场上,等待主裁判的开场哨了。

看到裁判迟迟不吹响哨音,在场上冻得身体发僵的双方球员都很是不满,巴蒂斯图塔和对方的场上队长奥诺普科不得不过去“提醒”裁判注意场上球员的表情。

于是,主裁判很是通情达理的提前五分钟就吹响了比赛开始的哨音。

在听到开场哨之后,不论是哪一方的球员都立刻开始疯狂的跑动——再不动弹,他们就要被这该死的天气给冻死了。

而球场边上的教练和替补球员们就没有场上的那些人幸运了,冰冷坚硬的替补席,成了最不受球员和教练们欢迎的地方。替补球员们情愿在场边不知疲倦地做着准备活动,也不喜欢在座位上呆太长的时间;至于教练组的成员们,在这种情况下,也纷纷以“协助球员热身”为理由在场边来回运动。

于是替补球员就在球场边一直不停的做着运动让身体更暖和一些,看台上三三两两站在一起看球的球迷们,也惊奇地发现在场地边缘,多了两个贝尔萨(阿根廷教练贝尔萨,总是喜欢在场边走来走去)。

现在的这支莫斯科斯巴达克,由于国家政局的动荡和经济的萧条,已经远远没有了当年称霸苏联联赛时的底蕴:球队培养出的两代“沙皇”——沙利莫夫和莫斯托沃伊先后转投国外联赛,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去了。

说起沙利莫夫,不得不为其感到惋惜,这位被称作苏联足球“末代皇帝”的球员在一年多以前由自己领导的“俄罗斯绿茵兵变”中失利后,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虽然身体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的精神状态却是一落千丈,以他为核心的国际米兰在沙利莫夫状态下滑之前,仅仅落后领头羊AC米兰2分,排名意甲第三位。

而在兵变之后,国际米兰的战绩一路下滑,到最后不得不为保级苦苦奋斗。

而这样一颗前途无量的足球巨星就此陨落(当时俄罗斯人年仅25岁)——虽然后来被他的恩师利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到了杜伊斯堡(杜伊斯堡主席费什迪克甚至自豪地说“尽管我们付出了一笔可观的转会费,但那是值得的。我们为获得这样一位球星而感到骄傲。”队长施·比格尤尔更是这般憧憬:“有了沙利莫夫,我们的打法将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但由于球队开局战绩不佳,导致主教练利宁被炒,沙利莫夫也不可避免地被“株连”,从此在足球界销声匿迹,成为了一颗匆匆划过的流星。

而上赛季带领莫斯科斯巴达克勇夺俄罗斯杯冠军的进攻核心卡尔平也已经由于球队的财政压力被卖到了西甲的皇家社会,球队中只剩下一名还算值钱的球员,那就是球队的防线核心,同时也是场上队长的维克托·奥诺普科。

……

斯巴达克糟糕的场地状况明显对在地面配合上更占优势的佛罗伦萨十分不利,皮球经常会因为碰到一个隐藏起来的小坑或者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改变滚动的方向,这种坑爹的情况使得佛罗伦萨球员在进攻的时候不得不放弃自己最擅长的传切配合,更多的使用高空球向对方的大门发起冲击。

佛罗伦萨的这种进攻方式正中俄罗斯人的下怀,在奥诺普科的指挥下,斯巴达克的球员在自己的半场构筑起了一道高大的城墙,将一切飞过来的皮球全都顶了出去,有几次头球解围甚至直接传到了斯巴达克前锋的脚下打出反击,如果不是这几位前锋本场比赛脚风不顺,估计佛罗伦萨还会在客场落后。

于是,担心球队会在比赛中丢球,最后可能连平局都拿不到的拉涅利下达了一个在庄明歌看来无比愚蠢的命令——他让佛罗伦萨全队不再压上进攻,而是开始收缩防守。

我勒个去,庄明歌当时就想破口大骂拉涅利:你想打防守反击也要挑个好点的场地啊!没看到这个球场地下埋的全是“地雷”么?!万一要是巴蒂或者德约卡夫在打反击的时候摔伤了就够我们哭的了!

什么?你问为什么对方可以打防守反击?人家斯巴达克敢打反击是因为他们在这块场地上踢习惯了,知道哪块草皮下面都有什么样的“机关暗器”,当然敢这么打。

再者说,场上的斯巴达克球员大多人高马大,要是让他们尽情地玩长传冲吊和头球轰炸,那么在身高上处于劣势的佛罗伦萨后防线肯定会抵挡不住。

结果比赛接下来的走势就像庄明歌猜想的那样,收缩防守的佛罗伦萨非但没有得到更多的破门机会,德约卡夫等人在持球进攻的时候屡屡因为场地因素导致反击打不出来,反倒被对手断球,并趁着佛罗伦萨整体压上反击的机会发动进攻,要不是托尔多反应神速,佛罗伦萨的球门早已宣告沦陷。

边路球员在球场的两翼起高球传中,然后由高中锋头球轰炸,这种最为简单粗暴的战术配合这个坑爹的球场,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佛罗伦萨的球员疲于应对俄罗斯人的高空轰炸,被死死的压制在了自己的半场中,反击也打不出来,球员们的士气不断下滑。

反观斯巴达克的球员,则是越踢越有信心,在下半场第53分钟,利用一次定位球的机会,奥诺普科力压防守自己的克里帕,高高跃起,将皮球顶进了佛罗伦萨的大门,这也是第一回合比赛的唯一一粒进球。

最终佛罗伦萨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以零比一不敌主场作战的斯巴达克,紫百合想要晋级优胜者杯下一轮就必须在一周之后的第二回合比赛中取得两个以上的净胜球。

拉涅利真是的,该说什么好呢,在培养球员、赛前战术布置等方面,这位仁兄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临场战术变化方面就很令人诟病了,将主动权拱手送给对方,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看来以后要是有更好的选择的话还是辞掉拉涅利吧,这个一到关键时刻就保守的家伙只是一个“补锅匠”,可以将准备重建或是一盘散沙的球队整合出不错的战斗力,却不能带领佛罗伦萨成为豪门。

比赛结束之后,庄明歌在斯巴达克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从一个“贵宾通道”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