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326部分

执宰大明-第326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逃走的多格萨大酋长叛军并没有理会,而是蜂拥着进入多海城进行抢掠,生怕落于人后。

“唉!”多格萨见叛军竟然没有追击他,于是调转马头转身望向了多海城的方向,见城里火势四起,禁不住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可以想象的是,经过交趾叛军的这次洗劫后多海城的繁华胜景将不复存在,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随后,多格萨摇了摇头,双腿一夹马腹,率领着手下的士兵和大臣、家眷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准备到沿海的一个码头乘船逃往交趾的新安府。

新安府是明军的地界,又驻扎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大明水师,故而在那里非常安全,叛军要想攻占新安府并不是那么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从南直隶调来的大明水师一共有两万七千余人,是大明水师的全部家底,分两次从南直隶调来。

其中,一万五千人被李云天派去给去南洋诸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队护航,先行抵达的交趾,另外的一万两千余人是两个月前才到达的交趾,驻扎在云屯港,进行海上作战的演练。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大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师部队,郑和前六次下西洋时的水师人员是从沿海卫所中抽调来的士兵和军户,由此组成了大明的水师部队,但是其关系依旧隶属于当地的卫所。

虽然大明现在无海仗可打,但出使西洋的任务并没有搁置,因此纵然大明已经七年没有出使西洋,但那些被抽调的士兵和军户却依然要在各自的卫所中按照制定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尤其是身为南京镇守太监的郑和,对这些士兵和军户的训练非常关注,并且严格要求,随时准备奉皇上的命令再次出使西洋,这使得那些士兵和军户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

因此,柳升前往交趾平叛的时候,特意抽掉了一万郑和下西洋时的兵士前去交趾,可惜由于他的轻敌导致平叛大军大败,不少将士为此在交趾送了命。

李云天既然想要从事海外贸易,那么必须有水师的护卫,否则无法对付盘踞在南海的海盗已经东南沿海的倭寇。

另外,为了与西洋诸国进行交流,在现阶段也必须由官方出面,依靠水师才能成行,所以李云天决定建立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水师,那么郑和下西洋时的这支水师部队就成为了组建远洋水师的基础。

为了能使得水师中的将士安心留在交趾,李云天当年离京前来交趾平叛前已经说服了军阁的阁员,并且奏请宣德帝御准,将水师将士的军户户籍由各卫所调入讲武堂,成为了讲武堂下辖的一支部队,以应对交趾的战事。

由于水师现在根本就不被朝廷重视,再加上李云天肩负着平定交趾叛乱的重任,故而军阁的阁员们并没有提出异议,而宣德帝自然更不会反对了。

这意味着李云天要承担起这两万七人余人的衣食住行,因为讲武堂下属部队的待遇标准一致,这将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不过在李云天看来,只要能开通海外贸易那么养活水师的这些将士们根本就不在话下。

比较棘手的就是那些军户家眷的安置,既然李云天要组建水师,那么那些分布于各卫所的军士家眷要集中起来居住。

为此,李云天已经选好了两处地址作为水师的基地,一处在南直隶,另外一处就在多海港,南直隶的基地是为了守护大明东部沿海,而多海港的基地则是为了控制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

南直隶的基地现在已经开始动工建设,预计明年水师将士的家眷就可以入住,而多海港的基地则要麻烦一些,毕竟现在它还属于占城国。

交趾的叛军攻占了多海城后在城里大肆劫掠杀戮,三天后带着大批的战利品撤离,心满意足地返回交趾。

经过叛军三天的蹂躏,多海城内近一半的百姓死于屠刀下,大量的建筑被焚毁,损失惨重。

至此,交趾叛军的此次入侵占城国可谓大获全胜,不仅杀了占城国国王和王族,而且还放火焚毁了占城国最繁华富庶的多海城。

同时,这也意味着交趾叛军与占城之间的仇恨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使得交趾叛军不久后尝到了苦果。

由于叛军士兵并不知道交趾的局势,故而当他们在多海城内为所欲为的时候,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却苦不堪言,被十余万明军团团围困。

明军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再不投降的话,一旦城破将全部处死叛军。

面对明军的威胁,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无比惊惶,但是由于守将下令坚守,叛军们只能强打起精神守城。

不过,就在外界人们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会坚守的时候,立濂城和东关在同一天发生了哗变,守城的叛军主将被手下的将领所杀,然后打开城门向明军投降,并且协助明军剿灭了负隅顽抗的叛军。

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夺回了立濂城和东关的控制权,发动哗变的叛军将领随即得到了李云天的肯定和嘉奖,将哗变的叛军收编到了明军中跟随明军一同南下,向叛军的腹地推进。

第496章守得云开见月明

由于交趾叛军的主力集中在了交州府,从交州府到交趾最南边的升华府的广袤地区中,唯一有重兵把守的就是清化城。

因此,伴随着交州城、立濂城和东关的被明军攻占,交趾的叛军已经无法阻挡明军南下的脚步,沿途州府的叛军纷纷望风而逃,将领和官员带着收敛来的财物没命地逃向清化城。

四月中旬,李云天和沐晟跟随着大军来到了清化城下。

此时,清化城四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神色惊慌的叛军士兵,失去交州府对叛军士气打击巨大,谁也想不到交趾第一城如此快就被明军攻占。

随着清化府以南州府的叛军逃进清化城,清化城的兵力已经激增到六万,它是叛军在交趾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一旦被明军攻破的话将无险可守,明军将风卷残云般一路南下到升华府。

李云天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让明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将清化城围得水泄不通,每天都派人到城下喊话,让城里的叛军投降。

与此同时,多海港。

一支由二十多艘船只组成的船队缓缓停靠在码头上,里面有九艘体积庞大的郑和宝船,吸引了岸上众多百姓前来围观,指着那些郑和宝船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随着一艘郑和宝船在码头停稳,多格萨大酋长出现在了甲板上,见此情形码头上的百姓们顿时齐声欢呼起来。

多格萨微笑着向岸上的百姓们挥了挥手,然后转向了身后,躬身迎来了一名身穿明军服饰的年轻将领――李云天手下的游击将军王彬。

依照李云天的指令,王彬率领云屯港一万水师和一万骁武军从乘船从水路赶来了多海港,准备在多海港登陆后与叛军交战。

途中,王彬遇见到了逃亡新安府云屯港的多格萨大酋长,于是双方会合在一起,一同赶来了多海港。

王彬此次前来不仅带了两万兵力,而且还有不少粮食,原本是用作军粮储备,不过由于多海城经过叛军的劫掠后已经没有多少存粮,这批粮食正好可以解决百姓们吃饭的问题。

在多格萨大酋长的引领下,王彬等一众明军将领、官员进入了战乱过后满目疮痍的多海城,受到了城里幸存百姓夹道欢迎。

进入城中,王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明军将三艘郑和宝船上装载的粮食卸下来救济城里的百姓,使得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

多格萨大酋长此时已经知道交州城被明军攻陷的事情,因此到了多海城的第二天就开始招募兵力,与王彬一起北上追击交趾叛军,决定与李云天南北夹击黎利。

王彬并没有将两万兵力都带上,他只带了一万骁武军,水师负责在多海城和多海港驻防,毕竟港口停留着那么多的船只,大意不得。

因为急于追击交趾叛军,多格萨并不知道,他走以后跟随王彬来的明军的官员开始在多海城里任命官吏,有条不紊地组建多海城的政权。

不单单多海城,王彬一路北上的过程中,随行的明军官员在所经过的重要城池里都迅速组建了地方政权,任命当地的读书人或者有名望的人为治理政务的官吏,逐渐开始掌控占城国的政务大权。

出乎李云天的意料,他原本以为黎利会马不停蹄地赶回交趾给清化城的叛军解围,不过当抵达清化府南边的乂安府时,叛军却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开始固守乂安城。

按照李云天先前设下的计策,他准备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将黎利所率领的叛军主力引来清化府,在清化府南部伏击。

为此,李云天已经将那剩下的八百颗地雷悉数从三江城运来了清化府,准备给黎利的叛军来一道地雷盛宴。

得知叛军在乂安城固守后,李云天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看来阮焉已经看出了他的意图,因此劝阻了黎利,否则黎利一定会赶来救援清化城。

既然这样李云天也就没有必要再客气,立刻下令明军围攻清化城。

就在外界认为清化城的叛军会抵抗一番时,结果再度出人意料,明军刚一进攻城里的叛军就开始突围,冲破了明军在东城的城外的防御圈,护送着主将黎戈和黎利的家眷逃向了乂安府方向。

明军在后面紧追不舍,杀得急于逃命的叛军丢盔卸甲,直至叛军逃进乂安府地界才停止了追击。

经过这一路的追杀,进入乂安府时黎戈身边只剩下不到一万人的叛军,狼狈不堪地进入了乂安城,领着侥幸从清化城逃出来的蔡福等将领跪在黎利面前请罪。

黎利知道黎戈等人已经尽力了,面对着十余万明军的围困他们能冲出包围圈已经是一个奇迹。

因此黎利并没有惩罚弃城脱逃的黎戈和蔡福等人,反而摆酒为其压惊,现在可是叛军最为困难的时期,他需要的是笼络人心共度难关。

况且,之所以造成如今这个局面黎利难辞其咎,如果不是他被李云天蛊惑的话,明军根本就没有喘息之机,早就被他赶出了交趾。

此时此刻,黎利是无比的懊恼和悔恨,他万万想不到大明堂堂的定南将军竟然会说谎!

经过在占城的连番激战后,特别是残酷的多海城一战,黎利带去占城的叛军已经只剩下十一二万人,加上黎戈这次带回来的万余人,手中的兵力不过十二三万。

至于乂安府和乂安府以南的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本来就没有多少叛军,又要维持地方上的秩序,再加上战斗力薄弱,根本就无法调来乂安府交战。

故而,为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黎利现在所能做的唯有强行在民间招募士兵,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拉壮丁,下令叛军在乂安府、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募兵。

一时间,乂安府和演州府等州府的村镇中鸡飞狗跳,到处可见强行拉壮丁的叛军士兵,他们不仅拉壮丁,还顺带祸害一下地方上的百姓,抢夺财物,****妇女,令地方上民怨甚巨。

随着叛军在交趾战场的失利,叛军的军纪也变得涣散松懈,而黎利强行征募士兵的命令无疑是使叛军军纪崩溃的导火索。

在黎利焦急忙碌地在乂安城整军备战的时候,明军并没有顺势南下进攻乂安府的叛军,而是在清化城里驻防。

依照李云天的命令,清化城里只留下两万骁武军和三万地方官府的明军,其余人都被李云天派了出去,前去清剿清化府以北原叛军占领州府里残留的叛军,并且顺势以通匪的名义攻下当地的土司,对当地土司实行“改土归流”。

本来,李云天计划在清化府消灭前来增援清化城的黎利叛军,然后再清剿交趾的叛军残部,同时对交趾剩余的土司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不过由于黎利并没有上当,而是留在了乂安城,在乂安城城里巩固城防,想要依托乂安城的城防与明军决一死战。

可以料想的是,明军如果强行攻打乂安城的话必定会造成重大伤亡,李云天可不想让手下的士兵们白白送命。

因此,他转变了策略准备先巩固已经攻取的叛军地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与王彬、多格萨大酋长一起,将交趾叛军困在乂安府。

在北上追击交趾叛军的时候,多格萨大酋长不断地招募占城士兵,在他的号召下被叛军打散的溃兵和青壮年百姓纷纷加入到了队伍中。

由于黎利面对清化城明军的压力,因此肯定不敢分兵去对付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一行,这将使得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的部队将顺利攻占叛军兵力不足的升华府、顺化府、新平府和演州府,如此一来黎利只能困守乂安府。

事情正如李云天所料想的那样,五月下旬,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率领着七万兵马进入了交趾最南部的升华府,升华城叛军守将闻风而逃。

随后,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率军北上,顺利攻克了顺化府、新平府和演州府。

在两人所率领的七万兵马中,除了王彬的一万骁武军外,另外六万人都是多格萨大酋长在占城招募的兵士,这些占城士兵是为了复仇而来,一路上奋勇争先,如果不是王彬严加控制的话十有八九会对交趾当地的百姓进行报复。

当到达演州府后,王彬下令在演州城里休整,他已经接到了李云天的命令,让他暂停北上,处理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的事务。

虽然多格萨迫不及待地想要攻进乂安城抓住黎利一刀给砍了,但既然李云天已经下达了军令那么他不得不执行,于是配合王彬清剿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残余的叛军,以及对当地土司实行“土改归流”。

短短四个多月,交趾的叛军经历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原本他们已经攻下了占城国,可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被明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进而一举陷入到了被动中,稀里糊涂地就被围困在了乂安府。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漫长等待后,交趾处于僵持中的战局终于被打破了,在交趾如日中天的叛军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可顷刻之间就处于了全面被动中。

这种情形的出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外界看来交趾叛军莫名其妙地就陷入困境中,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第497章返航

宣德四年十一月,新安府码头人山人海,彩旗飘动,锣鼓喧天。

李云天和沐晟并排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