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336部分

执宰大明-第336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征的人头税,也叫丁银。

换句话来说,实行了摊丁入亩后没有田地的人可以不用交纳田税,而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这也终结了民间名目繁多的地方税收,使得经手的官员难于从中作弊捞钱。

而且,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后,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

城镇中的工商业者也因此不用再纳丁银,这无疑改善了工商业者的生活条件,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俗话说的好,失之东隅,得知桑榆,看似李云天这样做一年下来好像要少收许多赋税,不过实际上对官府的运作影响并不大。

在实行摊丁入亩后,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各地的官员,自此失去了从税收中上下其中的机会,李云天此举无疑是让利于民。

再者说了,乡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了,城市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得以解决,必将促进农业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而每年的田地税银和商业税银完全足以支撑地方衙门的运作,并且有不少盈余。

如果搁在大明的两京十三省,李云天要是推行摊丁入亩肯定会受到巨大的阻力,那些地方官岂会坐视自己的利益受损。

可交趾不一样,各州县衙门的基层官员都是通过恩科选拔出来的,接受了讲武堂兴农院、兴户院、兴礼院、兴军院、兴工院和律刑院的培训,并且由李云天亲自任命,故而这些官员自然不会反对赋税改革。

另外,李云天早就把交趾各地方衙门的财政大权收归了交趾布政使司衙门,收上来的税收要先上交布政使司衙门,由布政使司衙门往下拨付各地衙门运作所需的款项,并且款项的用途要受到审核和监督,合理的款项才予以发放。

这就使得当地的官员们很难再从税收中捞钱,故而州府的那些高级官员抵触情绪自然也就得变小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即使想方设法地收更多的税,那么最后也要上交布政使司衙门,谁还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从李云天的行事轨迹上来看,为了在交趾实行摊丁入亩他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宣布《摊丁入亩》令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铺垫,刻意将各地方衙门的财政大权收归交趾布政使司衙门,并由布政使司衙门往下拨付款项。

因为当时正值与叛军对峙时期,明军所控制地区内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破坏,根本就没有办法从民间收税,故而李云天的这个办法受到了交趾官员们的热烈欢迎,这意味着他们能从交趾布政使司衙门获得各地地方衙门的花销。

鉴于当时明军的形势危急,被叛军牢牢地压制,故而众人都以为李云天收回地方财政大权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而已,谁也不会想到此事竟然会成为交趾的定制。

这一年多来,明军控制地区地方衙门的运作一切正常,鼓励农耕、兴修水利,使得经济恢复迅速,形势一片大好。

既然各地衙门上交财政大权后并没有受到影响,那么谁又有理由提出来重新要回财政大权?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现在在交趾的声威如日中天,没人胆敢招惹他,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了。

《摊丁入亩令》的颁布是交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由于李云天的这个大胆的赋税改革,令交趾百姓从繁琐的税赋中中解脱出来,不仅促进交趾的农业蒸蒸日上,还大力推动了交趾的商业发展,对交趾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交趾的百姓们在得知《摊丁入亩令》后无不欢欣鼓舞、欣喜若狂,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压力将骤减,同时也多出了许多谋生的手段。

多格萨被李云天突然之间对交趾赋税进行重大革新的举动惊得是目瞪口呆,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对交趾的税赋制度进行变革,要知道税赋制度可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很难使其改变,否则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事务。

而李云天竟然能说服宣德帝在交趾进行税赋制度的革新,足见他对交趾事务非常用心,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丝毫也不为过,这使得多格萨没来由得脊背一凉,很显然李云天这次来交趾不仅仅是平叛这样简单,一定还有其他的目的,否则岂能在交趾如此“大动干戈”,军政事宜几乎都进行大变动,与大明两京十三省截然不同。

也不知道为什么,多格萨忽然想到了李云天前年组织的那场规模巨大的海外贸易,心情顿时变得糟糕起来,要是李云天从此以后想要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那么占城国的地理位置就会十分重要,尤其是多海港,无疑是被李云天垂涎的目标,绝对会引起他的觊觎!

第511章软禁

交趾三司从太原城迁回交州城后,外界认为已经平定了交趾叛乱的李云天应该班师回朝,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留了下来,在交趾布政使司附近的一个院子里处理交趾的军政事务,丝毫也不提返京的事宜。

本来,交趾布政使黄福想要让李云天在布政使司衙门办公,但被李云天婉拒,以免影响了布政使司衙门的日常运转。

李云天不走自然没人敢赶他这个交趾最高主官离开,相反官员们还希望他留下来,现在交趾百废待兴需要李云天来拿主意发展交趾的农业和商业,他在交趾的地位和作用无人能及,也是对交趾叛军残部的极大震慑。

虽然李云天不着急返京,但有人却坐不住了,三月中旬的时候有两个人前来拜见李云天,这两个人就是多格萨和隆德斯。

自从随着李云天进了交州城后,多格萨和隆德斯就在城里留了下来,李云天给两人安排了一件郁闷的差事,竟然让两人编写占城国的国史,摆明了就是刻意刁难。

多格萨和隆德斯在占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酋长,地位何等尊贵,哪里会编写国史,可既然李云天已经下了命令两人只好硬着头皮照做。

隆德斯来交州城之前就已经从多格萨那里知道了占城国发生的事情,大惊失色下意识到明军在占城国的目的不简单,而李云天将他与多格萨留在交州城很显然就是软禁了他们,使得两人无法回国主政。

不过令两人暗自感到庆幸的是,自从抓了黎利后占城军队已经启程回国,两人真的害怕李云天会对占城军队下手。

经历了与交趾叛军艰苦卓绝的那一场阻击战后,六万占城军队战死了近一半,可谓元气大伤,再也经不起李云天折腾了,否则别说对抗明军,就是面对邻国真腊的进攻都无法自保。

俗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李云天已经给两人安排了差事,那么两人唯有耐着性子让手下的人去完成,暗中寻找着回国的机会。

本来两人以为李云天很快就会回京城向宣德帝复旨,毕竟李云天已经完成了平叛的圣旨,而且交趾无法与繁华的京师相比较,届时两人找个借口,贿赂一下交州城的官员就能回到占城。

可谁成想李云天竟然迟迟没有动身,竟然在交州城里办起了公务,这使得两人心中是苦不堪言,明军不仅在占城国构建了一套权力体系,而且又减免税赋,大力发展农业、渔业等,两人要是再不回去的话恐怕届时占城的百姓都要被明军的小恩小惠给收买了。

因此,到了三月中旬,每天都如坐针毡的两人再也无法在交州城待下去,因此硬着头皮来见李云天,想以出征时日已久心中思念家人为由回占城。

“两位酋长,这是本官的疏忽,竟然忘了你们的妻儿还在占城。”

李云天是故意将多格萨和隆德斯留在交州城,以此来向两人施加压力,表明自己对占城的必得之心,所以他岂会轻易放两人回去,得知两人的来意后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说道,“既然两位思念妻儿心切,那本官就将两位的家眷接来,以解两位的相思之苦!”

“总兵大人言重了,我等只是心有感触随口一提罢了,交州城距离占城有千里之遥,编写国史又是一项要务,因此毋须大费周折,等编完了国史我等自能与家人相聚。”多格萨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可不想家人也被软禁在交州城,连忙开口推辞道。

“总兵大人,多格萨酋长言之有理,公务要紧,切不可耽误了正事。”隆德斯也反应了过来,跟着随声附和,他也不愿意家人被李云天“请”来交州城。

“两位酋长一心为公,本官深为钦佩,等两位编好了国史,本官给两位摆酒践行。”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故作亲切地向多格萨和隆德斯说道,他就是要让两人乱了方寸,经历一下这种痛苦的煎熬。

多格萨和隆德斯在李云天面前自讨了一个没趣,与李云天寒暄了几句就讪讪地离开,由此看来李云天是摆明了要将两人困在交州城,占城国的历史有数百年,要想将其国史编成最起码也需要十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占城恐怕已经成为了明军的天下。

就在两人找了李云天的第二天下午,正当他们在住所里商议着如何才能离开交州城时,随同占城军队回国的吴倩火急火燎地从占城赶了过来,带给了两人一个震惊的消息:

原本被外界认为死在叛军屠杀中的德恩安王子竟然还活着,并且已经回到了占城的国都卡塔城,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德恩安王子回到卡塔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了占城国的十五个酋长,宣布要把占城并入大明,以免再次受到敌军的侵扰。

这使得十五个酋长大吃了一惊,这意味着占城将自此从天下间消失,故而不少酋长表示反对,但也有一部分酋长支持德恩安王子,双方在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差一点就要打起来。

“可恶,这绝对是总兵大人的手段。”得知了这个信息后,隆德斯不由得一拳砸在了桌面上,恨恨地说道。

很显然,德恩安王子能躲过一劫并不是他的运气好,十有八九是被李云天派人给救了,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要知道德恩安王子只有七岁,完全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岂会做出让占城并入大明的决定?绝对是有人在幕后指使他这样做。

由于德恩安王子现在处于明军的“保护”下,故而即使是吴倩也无法见他一面,这使得吴倩倍感焦急,连忙赶来交州城向多格萨和隆德斯报信,让两人拿主意,看看下一步该如何走。

“看来咱们已经败了。”与怒气冲冲的隆德斯不同,多格萨出奇的冷静,沉默了良久,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李云天不仅成功安抚了占城的百姓,而且又凭借德恩安王子有了吞并占城的法理依据,只要德恩安王子在李云天手中那么他们无疑就处于被动,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

至于说起兵反抗,骁武军的战斗力多格萨和隆德斯是亲眼目睹的,不要说骁武军,就是交趾的明军占城国的士兵也不是对手。

在多格萨看来,他手中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占城被洪武皇帝列为不征之国,只要能利用这一点就能与李云天相抗衡,毕竟这是明太祖的祖训,也是大明一直执行的对外政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过,要是德恩安王子主动归附大明,让占城成为大明的疆土,那么无疑就绕开了洪武皇帝的祖训,进而去掉了大明吞并占城的最后一个障碍。

“就这样任由大明吞了咱们占城?”隆德斯见多格萨显得非常悲观,不由得咬牙切齿地问道。

“还能怎么样,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不得到占城他是不会回京的。”多格萨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他这个时候终于明白过来李云天为何没有返回京师了,原来李云天一直在等待着吞并占城。

“父亲,那就让他在占城碰个头破血流,知难而退!”吴倩闻言柳眉一竖,忍不住插了一句,面罩寒霜地说道,“大不了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大明国力是我们占城的百倍,总兵大人又文武兼备,连凶悍至极的交趾叛军都败在了他的手中,一旦打起来我们毫无胜算,反而白白送了士兵的性命!”

多格萨毕竟已经过了年轻气盛的年龄,闻言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现在我军元气大伤,而明军士气如虹,想要对付咱们占城自然不在话下,况且明军在占城大私收买民心,一旦打起来百姓们如何选择还未尝可知。”

“总兵大人谋略无双,非寻常之人可比,其对付交趾叛军时以武为辅,以抚为主,在交趾步步为营逐渐获得了交趾的民心,也使得交趾叛军一步步跌入了深渊,如果他也采用此法来对付咱们占城,咱们能有几成胜算?”

说着,多格萨神情黯然地望向了隆德斯和吴倩,这并不是他在长李云天的志气灭自家的威风,实在是李云天与众不同,并不像一般的平叛将领那样一味地打仗,而是耐下心来从民生入手彻底解决叛乱的根源,这样的敌人着实太过可怕。

多格萨并不怕死,如果能阻止大明吞并占城他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可面对李云天他看不见丝毫获胜的希望。

尤其令多格萨感到沮丧的是占城百姓很可能因为李云天推行的各种惠民政策而投入大明的怀抱,那样一来他的死就变得毫无意义,说不定还会成为众人口中的叛逆。

这就是李云天所秉持的“上兵伐谋”,通过展现强大的实力击溃对手的心理防线,威逼对手屈服,进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难道咱们就束手无策,在这里坐等大明吞了交趾?”隆德斯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神情变得黯淡,他岂会不清楚大明那个年轻的定南将军非常难对付?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无力感来。

“不,事已至此,咱们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有一线生机。”多格萨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望着隆德斯,语气决然地说道,“明天咱们就去跟总兵大人谈判,争取总日回国。”

第512章讨价还价

第二天上午,多格萨和隆德斯一同前去拜见李云天。

得知两人前来后,正在处理公文的李云天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已经知道吴倩来了交州城,因此轻而易举地就猜出了多格萨和隆德斯的来意:看样子两人现在顶不住占城国内形势的巨大压力,准备来向他就占城一事讨价还价。

“总兵大人,下官听说德恩安王子有意将占城归入大明,我二人对此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