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170部分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170部分

小说: 组织豪杰去抗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藤英次心里想,你说是没有事情,鬼才信哪,你的战事那么紧张,不是来向我求援的吧!

又说了几句废话,冈村宁次突然说:“我想起来了,我带来了一幅有军事价值的中国画,不知对于你们海军来说,不知道有没有价值,就想请教一下。”

参谋随手递过来一个卷轴,冈村宁次亲自展开,让近藤英次观看。

这是唐寅画的一幅《长江一览图》

此画为绢本,高半公尺余,长达二十公尺,画幅的表现形式为传统之中国手卷。把长江发源自青海以后,流经四川,从岷江索桥开始,直至江苏入海的沿途景色尽收眼底,沿岸屋宇、舟帆、山岚、云雾、远山、近水、林瀑、城垣等疏落有致,千岩万壑,延绵不绝。

此卷开头一段采用纵深来回往覆的手法,咫尺千里,山势与河流蜿蜒交错;然后采用横势铺陈的手法,高山与平陆绵延交替,经武汉三镇,江面豁然开阔,又不时画出支流,山城水廓错落衔接,风帆处处,制造深远苍茫的空间。过了南京和金山,江面更形宽阔,山势渐渺;过上海、崇明后,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

画卷点化东坡诗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主要景点起自四川境内的长江上游,可以从画中明指的有岷江、都江堰、索桥、导江、玉垒、重庆、万县、三峡、宜昌、武汉三镇、庐山、小孤山、黄山、芜湖、南京、镇江、金山寺、焦山、上海,至崇明岛出海为止。

洋洋洒洒近二十米的长江胜景,在唐寅的笔下,时而明净,以线条为主,时而蓊郁,以湿墨叠彩晕染,粗放与精工,收放自如,技法上真正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一场场的大海战,长江水战,都没有让近藤英次这么震惊过,唐寅的手画,不禁把他震撼了,他急忙说道:“太有军事价值了,太有军事价值了,从这张图上,我们就可以直接从上海打到了重庆,也就是蒋介石的老窝了。”

近藤英次也是个中国国宝迷,从这张画上,他惦量出了价值连城的手中宝物的份量。战争胜利了,那是全日本的胜利,对于私人来说,那只是一种信念上的胜利,可是手中的这张画,无论战争的胜败,那将是私人手里拥有的一个取之不竭的物资宝藏呀。

老奸巨猾的冈村宁次,从近藤英次的眼神中,早就看出了他的贪婪,于是又进一步诱导说:“我确实还没有看出来,近藤阁下,究竟看出了哪些军事价值。”

近藤英次想了想说:“我觉得,唐寅先生,在这长达二十米的布局中,主要以鸟瞰之构图方式展现了连绵不绝的动势和空间,将不同的时空视点,纳入同一视觉空间,透显了中国文化的宇宙观。画面上疏密明暗的安排,绝无单调重复之病,并有一气呵成的整体感。原来我对长江这一带的中国地形,还有些模糊,现在一看唐寅先生的画,顿时清晰了,把一个个空洞的地图视觉,变成了一个个丰富的三维视觉。”

冈村宁次想到,想不到近藤英次还真是一个中国通,他把中国的国画艺术,解释得还算是淋漓尽致。

近藤英次又说道:“通幅画面予以一种水气湿润、青翠盎然的感觉,将那种浓郁幽深、郁郁苍苍的江南景致,表现得极为动人,同时也呈现了唐寅个人深厚的人文情感。中国兵法上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文进行深刻的研究,怎么能征服支那人呢!”

冈村宁次心话,真会胡乱联系呀,一幅名画,竟然引起了近藤英次这么多的联想。不说你喜欢这幅画吧,哪里来得这么多的废话。

近藤英次还说:“综合唐寅先生的画风与技法,举凡泼墨、泼彩、用笔、点染、荫湿、流动、沉渍、干印等各项技法之运用,营造出长江山水庞大蜿蜒的气势。唐寅在这幅作品中具有一项特殊成就,即是将浓艳的青绿设色与工致的笔调融入文人山水的笔墨中,在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的调和上表现了他最大的企图和努力,达于前人所未及之境地。中国太大了,中国的文化太深远了。如果中国的文化不被我们占领和吸收,我们就永远征服不了支那人。”

冈村宁次感悟道,近藤英次的最后一句话,还算是对的,如果只是从地图上占领了中国,对于这个庞大的东方帝国来说,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占领,只有全部控制与主导了中国的文化,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占领。

冈村宁次笑了笑,说:“既然这幅画对海军来说,这么有价值,况且它又是画得长江,那么,就让它来对伟大的杨子江舰队发挥点儿小小的作用吧?”

近藤英次不禁有一点儿狂喜,冈村宁次这个老小子这么痛快地就把这幅价值连城的中国画送到我手里了,一定有什么企图吧!可是表面上他还是冠冕堂皇地说:“暂时我代为保管,一旦有空我就好好地研究它,让它在皇军的圣战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岗村宁次阁下,不知您对近几日的战局有何看法?”

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近藤英次是深知这个道理。要不,人家这么大老远地跑来,送给自己一幅名画,图得什么呀!

冈村宁次这才好像是想起了一件事,说:“噢,是这样的,这几天的战事确实有些不顺。自从中国军队决了长江堤口以后,江水是四处泛滥,对我们的陆军,确实是大大的不利。但对于你们海军来说,却是个大好事儿,更有利于舰船的进攻了。如果你们的进攻再凶狠一些,田家镇就能最快地拿下。”

近藤英次心想,我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原来你们战事不顺,被困于江湖泛滥区之内,是叫我们海军来搭救你们啊。在这个时候,就得提条件了,此时不提,那还等到什么时候啊!

第二卷 支援武汉大会战 第117回 保卫田家镇(七)

于是,近藤英次叹了一口气说:“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啊!我们海军是个清水衙门,你想想,水上作战,光消耗,哪有什么收获呀!把敌人的舰船打沉了,它们落到了水里,我们什么也捞不到。敌人把我们的舰船打沉了,我们就更倒霉了,要挨上面的处分。真是胜也没有什么实际好处,败了那就更惨,所以官兵的情绪大受打击,提不起精神来。”

冈村宁次这个老狐狸,当然一听就听出话来了,那是要更实际的战利品啊!冈村宁次笑了笑说:“近藤英次阁下说得也是挺现实的。这样吧,如果田家镇攻克,我们五成的战利品将属于海军。”

近藤英次一听心中大喜,但是表面上还是装着挺绅士的样子,说着:“其实这也是一种激励将士的一种方式,海军主要是重武器,力下了,好处没有得到,心里当然就不平衡了,这就影响到了作战情绪。中国不是有句俗话说,不得三分利,谁起大五更,恐怕说得就是这个吧!”

冈村宁次心话,这个近藤英次,太难缠了,本来自己贪婪无度,还要硬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不过,进攻田家镇,海军应该说是大杀器,如果海军不用力,自己的今村支队恐怕就要完蛋了。今村支队一完,11军也好,自己也好,遭受的损失那就甭提了。

近藤英次得寸进尺,又说道:“噢,我听说了,我们的海军航空兵误炸了你们的台湾旅行,死了70多个人,对此,我深表遗憾和同情。”

冈村宁次心话,你不提还好,一提我的心里就有气,你们的海军航空兵是怎么扔得炸弹,竟然扔到了我们台湾波田支队的头上,炸死了这么些人。我们本来要到陆军部去大吵大闹,最起码是搞得你们杨子江舰队没有面子。

但是现在是有求于人,这个事情就不得不暂时地放一放了,冈村宁次只好和气地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在我方,怨我们没有及时地通知海军航空兵。感谢海军航空兵的勇敢行为,对我们陆军提供了大力的支援。”

近藤英次也算松了一口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真要是冈村宁次把这件事捅到上面去,无论如何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

至此,冈村宁次和近藤英次的较量也接近尾声,冈村宁次以自己最小的代价,求得海军的强力支持。

18日,第三舰队的杨子江舰队在补充了栗号、拇号、莲号炮舰后,栗号、拇号2艘炮舰进犯田家镇,做试探性进攻。

当时天正下着暴雨,这两艘军舰还以为田家镇的炮台看不见,悄悄地前行。

当日军进入了射程以后,田家镇的炮台突然开火,一个个冲天的水柱在栗号、拇号的周围向上窜起,水花不时地落在栗号、拇号的甲板上。半壁山的炮台上也开火了,两股炮火顶着日军的炮舰射起了愤怒的炮弹。

仙姑山上的105毫米榴弹炮也发射了,它是向着这两艘炮舰的侧面和后面开的炮,这三股炮火形成了三面夹击之势,使栗号、拇号炮舰处在了三面的炮火之中。

突然,拇号右弦中弹,因为fh18威力巨大,这艘军舰立即被重创。甲板上的水兵死伤一片,船的驾驶也不灵起来。要是再挨上一炮,拇号就完了,所以它只能仓促掉头,慌忙逃跑。但由于附近都是水雷,所以只能小幅度动作,好不容易地调过了头,赶紧玩命地向下游逃去。

栗号炮舰一看拇号跑了,自己还呆在这里干什么,赶紧也调转船头,向下游逃去。

19日,杨子江舰队司令近藤英次还是不死心,再次出动“鸟羽”、“二见”、“栗号”、“拇号”、“莲号”,掩护着汽艇11艘,向田家镇炮台发起攻击。

这5艘日军炮舰火炮是相当的厉害,一到了火炮的射击距离,就对要塞发起了猛烈的炮击。一时间,巨大的舰队炮弹打在了田家镇炮台的外围阵地上,只打得到处是火光闪闪,黑烟腾起,田家镇笼罩在一片火光与烟雾之中。

田家镇的炮台也发威了。

田家镇的8门重炮配合着机动炮兵进行了猛烈还击,一条条巨大的水柱在江面上腾起,“哗哗”的落水也直接倾泻在日军的军舰上,有的水柱直接就把日军水兵冲倒。

日军军舰在雷区中行动缓慢,所以不敢过于靠近要塞。日军军舰在射程的极限开炮,所以命中率很低,而国军要塞炮因为射程不足,也无法精确射击。

近藤英次对“鸟羽”号舰长一木少将说道:“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了吗?”

“鸟羽”号舰长一木少将也不是吃素的,当然也看出问题来了,他对近藤英次说:“司令官阁下,由于中国军队的水雷太多,致使我们大日本海军的舰队没有办法靠前,也就没有办法发挥我们舰队炮火的威力。只有把中国军队的全部水雷扫清,我们的舰队才能全力地进攻。”

“哟西!”近藤英次以赞赏的目光看着一木少将说,“和我想的一样。那么,就由我们的气艇来扫清这些水雷吧!”

原来在码头镇扫雷的时候,本来是使用了专门的扫雷艇进行扫雷,结果损失不小。近藤英次和他的幕僚们商量后,决定使用更为轻便,价格更为便宜的汽艇扫雷更为合算,于是这回带来了11艘汽艇,它们主要的作战任务就是扫雷。

于是,近藤英次发出了命令,命令11艘汽艇进行扫雷作业。

日军军舰的这些行动,早被仙姑山上的韩行、张维翰、侯大山等用望远镜看到了。

韩行对侯大山说:“你是火炮专家,怎样对付这些小汽艇,有的是办法吧!?”

侯大山鼻子哼了一下说:“这些小汽艇又小又轻便,跑得还挺快,大炮弹确实难以对付它。榴弹炮有一种炮弹,叫做空中爆炸,是专门对付那些分散的小船的。别看这些炮弹对付大军舰不行,对付这些不堪一击的小汽艇我想还是挺有效果的。我就试试吧!”

“好呀!”韩行高兴地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那你就试试吧!”

张维翰也兴奋地说:“不通过试验怎么知道它行不行?试一试,试一试吧!”

侯大山马上回到石城炮台,亲自挑出一些榴弹炮弹,调整了引信,然后叫炮兵们对着鬼子的那些汽艇们迅速发射。

4枚威力巨大的榴弹炮炮弹在105毫米轻榴弹炮的炮膛里飞了出去,在空中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飞在了这些小汽艇的上空,就在它们的高空还有一百米左右的时候,突然爆炸了。

这些炮弹爆炸的时候,它的半径就不是60米了,而是好几百米,无数的弹片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个的圆球形,然后飞向了四面八方。破碎弹片的飞行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甭管什么物体,只要是有了速度,也就是有了杀伤力,更何况是狰狞恐怖的钢铁碎片了。

这些钢铁碎片首先是击中了橡胶为主体的汽艇,汽艇被划破后迅速进水,当然也就开始下沉了。也有不少的碎片直接击中了汽艇上的日本士兵,死了的落下水去,随江漂流,受了伤的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被高速行驶的汽艇闪了一下,也落进了水里。

死了的倒是省心了,没死的确实很麻烦,在水中是拼命挣扎,以求能得到活命。

威力巨大的空中爆炸榴弹,不但汽艇是全军覆灭,就连炮舰也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甲板上的士兵,纷纷被击中死亡或者受伤。但是甭管怎么样,他们的死尸或者伤员还能留在船上。

但是水中的伤员就不一样了,在江水的冲击下,他们又得顾及着自己的伤口,又不断地向炮舰上呼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近藤英次见状大惊,大声地惊呼道:“救人,救人,先救救落下水的士兵。”

不断地有士兵从船舱里拥出来,跑到甲板上要去救人。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不断地有榴弹在空中爆炸。

“轰——”“轰——”杀伤力极强的榴弹碎片,不断地向四面八方飞溅而下。

跑到甲板上的士兵,又不断地被到处飞溅的弹片击死或者击伤。

“鸟羽”号的一木少将是个护犊子,他惊慌地喊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们的士兵都是一些优秀的士兵,不能就这样叫他们丢下宝贵的生命。”

近藤英次心里大骂道:“你的鸟羽号士兵是命,那汽艇上的士兵的命就不是命了?”但是近藤英次是精于算计的,如果为救这些汽艇上士兵的生命,而失去更多士兵的生命,那是得不偿失的。

况且,水中士兵即使被救上来,生存的希望也是很小的。

于是,近藤英次下达了撤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