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214部分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214部分

小说: 组织豪杰去抗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行感到这个仗真是越来越不好打了,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韩行这些人,就在聊城西门外转悠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几个人,也在附过一带转悠。仔细一看,尽是些熟人,原来是政治部的张霖之、姚第鸿、张郁光几个人。

这几个人也看到了韩行,赶紧跑了过来。韩行问他们:“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还不赶紧往城西一带撤退。”

张霖之着急地说:“范专员还没有出来,在城里被围住了!”

韩行一听,内心是十分的着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也感觉到,历史就是历史,尽管自己做了不少的努力,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告范筑先,叫他尽早地脱离开这座危城,但他还是一时大意,被困在城里了。

沈兰斋也有点儿不解地说:“我们早已经通知范筑先了,叫他早早地撤退,他怎么还没有走呀!”又对身边的那个参谋问:“你确实把信送到了吗?”

这个参谋回答说:“报告沈司令,属下不敢违抗命令,我早已把这个事情给王金祥汇报了。”

韩行跺着脚对沈兰斋说:“给王金祥说管个屁事呀!王金祥正巴不得范专员困在城里才好呢!”

但事已至此,再埋怨也没有用了。韩行只得对张霖之说:“大家说说,这个事怎么办吧?”

张霖之是政治部主任,党内派到鲁西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一些大事还得他当家。他说:“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调集所有的部队,进攻鬼子,把范专员解救出来。另外,城里的人太少,再进城去一部分,帮着范专员守城。”

韩行想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好点了点头,说:“好吧,那我就再进城一趟,张主任负责召集城外所的的部队,集中力量攻城,我们两面一夹击,不信打不垮小鬼子。”

张霖之对韩行说:“你是游击副司令,你不能进去,还是在城外组织部队为好。还是由我们政治部的人进去好了,我们熟悉城里的情况,也好组织抵抗。”

韩行摇了摇头说:“那不行,我是个军人,要是论打仗的话,还不算外行。可你们都是些文人,搞政治可以,领兵打仗,恐怕没有我内行吧!”

张霖之却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张维翰临走时,早已交待过政治部,韩行虽然背景复杂,但还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忠实朋友,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好这个人才。

因此张霖之淡定地说:“韩司令呀,你的任务也是非常地重,在城外,你能耍开了。而一但进入到城里,你再大的本事,也使用不开了,你说是不是啊?这个事呀,就这么定下了!”

韩行也是考虑了一番,如果自己进入到城里,那就是死定了。如果自己是普通一兵,可以尽情的冲杀,以身报国,就算是救不了范筑先,那也是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可是如今自己掌握着太多的机密和太多的重任,而这些事情别人就根本插不上手。

韩行不再争了,只好说:“张主任,你说要多少人吧?”

张霖之看了看韩行身边的这些人,这百十来个人,经过一场大战下来,九死一生,但是脸上豪气不减,就是伤号多点了。把这些人像芝麻盐一样撒到城里去,可能作用不会很大,而留在韩行的身边,保护着韩行,可能以后的作用会更大。

张霖之说:“你的这些人就不用了,打开一条血路,把我们送到城里去就行了。”

韩行也没有再争,历史就是历史,再把这些人搭进去,也救不出范筑先,倒不如把这些人留下来,以后将会在抗日的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韩行大吼一声,下了命令:“张连长,打开一条道,把政治部的人送到城里去。”

政治部的人刚要出发,副主任姚第鸿又提出意见了,他对张霖之说:“张主任,我们政治部的主要领导都在这里了,要是都进了城里,万一要是全挂了,政治部咋办?我看不如你留在这里,指挥着城外的各路支队,我和张参议进城,有我们俩,政治部我们也就全代表了。这样不管哪一方受了损失,还能留下人是不是?”

张霖之考虑了一下说:“你说得也对,要不,我进去吧!”

姚第鸿说:“你熟悉全面的情况,还是你留在城外为好。”

张郁光也说:“我同意姚副主任的意见,我和姚副主任进城,张主任在城外继续指挥各路人马。”

张霖之没有再争,而是紧紧地握着两个人的手说:“好吧,你们一定要保重。见了范筑先,就说是我说的,趁着敌人围城没紧,催促他快速突围出城。一但敌人围紧了,那就被动了,只好固守待援了。”

第三卷 风云突变的聊城 第30回 聊城事变(六)

两个人也紧紧地握着张霖之的手,依依告别。姚第鸿对张霖之说:“希望各支队早早来援,把范专员接出来。”张郁光也说:“希望我们城里、城外一块儿使劲,把小鬼子打垮。”

张小三指挥着警卫连,沈兰斋指挥着剩下的这些民军,打开了一条血路,掩护着姚第鸿和张郁光进城。

西门的守军早就认识姚第鸿和张郁光,一看他俩冲了进来,赶紧放人进城。

两人进了城后,发现城里是一片混乱,由于城里根本就没有准备固守,临时抱佛脚,教妻读黄经,越抱越蹩脚。城墙上的士兵是来来往往,都在搬运着沙袋子,垒着各种简易的工事。

负责守卫西门的正是聊城县县长郑佐衡。郑佐衡见是姚第鸿和张郁光来了,急忙问:“姚主任,张参议,你们怎么来了?”

姚第鸿急忙说:“范专员在哪,我们要找范专员。”

郑佐衡说:“范专员正在游击司令部里,联系各路人马,你们到那里找他去吧?”

二人急忙赶往游击司令部,进了司令部,看到范筑先正在打电话。范筑先见了他俩,也是一愣,问道:“你俩怎么来了?”

姚第鸿说:“我们想让范专员尽快地突出城去。”

范筑行笑了笑,也并不着急,说:“要是能出城,我们早就出城了,不是让小鬼子封了门了吗!我现在正在联系各路支队,叫他们火速增援聊城。”

范筑先首先是拨通了五支队孙赛花的电话,问:“是孙赛花司令吗,你好!这边的情况你知道吗?”

那边传来了孙赛花焦急的声音,话里是连卷带骂:“怎么不知道啊,我这里正急着率领部队到聊城去救援呢。可是忠孝团都是些什么玩艺啊,就是不让我们过去。真是棉花种喂骡子不是个料,大**哄孩子,不是个玩艺。范司令,你说说,他们还是中国人吧,要不是你手下留情,早把他们灭了,可是他们却帮着日本人,不让我们到聊城去救援!你说说,他们还是人不是人啊!”

范筑先又问:“你们离聊城还有多远?”

“报告范司令,我们离着聊城还有一百多里地呢。”

“那你们就尽快地早来聊城吧!对待那些不让你们走的忠孝团,也没有什么办法,那就只好武力说话了。”

范筑先放下了电话,感到心情异常沉重。他接着又拨通了6支队孙三民和21支队刘耀庭的电话,他们和5支队差不多,也是前进的路上被忠孝团所阻。

范筑先又拨通了10支队张维翰的电话:“张司令啊,聊城的情况不容乐观,小鬼子已把聊城包围了,我们被困在了里面六七百人。”

电话里传来了张维翰沉重的声音:“看来小鬼子是早有预谋啊!方方面面的做了详尽的工作。我在10支队的主力这边,情况也是很不好啊,一是汶上、宁阳离聊城比较远,足有400里地,二是我们派出增援的前锋部队,也遭到了小鬼子的阻击。通过各方面的情报显示,各方面增援聊城的部队恐怕也都受到了阻击。我个人的意见是,范专员啊,不惜任何代价,你要先突出来啊。只有你才能扛起聊城的这面大旗,万一你倒下了,我们聊城承担不起啊!”

范筑先说:“感谢张司令对我的信任,可是我们尝试过了,突围是很困难哪。所以我想固守待援。”

张维翰表示反对说:“范司令啊,我个人的意见是,固守待援不可取,趁现在小鬼子立足未稳,还是不惜一切代价,突出去啊!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在,聊城的这面抗日大旗就不会倒下,要是你倒下了,聊城的抗日军民承受不起啊!”

范筑先放下了电话,对张维翰对自己是如此的看重,内心有些感动。稍微停了一会儿,他又拨通了驻堂邑8支队牟锡山的电话,这支部队离聊城最近,只有四十里地。如果他们立即出动,估计天黑就可以赶到。

“牟司令啊,”范筑先对牟锡山说,“请你以最快的速度,率领你的部队,增援聊城,不管你用什么战术,就是打不垮小鬼子的话,在外面骚扰也好啊!”

电话里的牟锡山是面有难色,说:“范专员啊,我们队伍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武器不行,人员又缺乏训练。就是和土匪也没有打过几回仗啊,要我们打鬼了,确实太高看我们了。”

范筑先有些生气,对他吼道:“牟司令,你们的刀枪不是纸糊的吧,你们的士兵不是一个个秫秸吧!我就不信,你们在小鬼子的后面打,他们能怎么着你?告诉你个最简单的战术,见小鬼子围着聊城打就是,万一要是他追过来,实在打不过的话,你们就可以往后退吗!总不能什么作为也没有,光待在堂邑,白吃干饭呀!?”

牟锡山又给出难题了:“可是我,什么实战经验也没有啊?”

“什么经验不经验,仗打熟了就是经验。我命令你,立刻率领部队前来聊城支援。”

范筑先不愿意再和他废话,气哼哼地摔下了电话。

借着这个空闲劲儿,姚第鸿马上说:“我们两个请求作战任务?”

范筑先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游击总队要是都和你们一样,那就太好了,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要冒险进城,把我救出去。可是有的人怯战,有的人捣乱,有的人还要通敌。真是气死我了!”

姚第鸿说:“张霖之叫我捎信说,还是请范专员不惜一切代价突出去为好。”

范筑先又叹了一口气说:“张主任的好心我岂能不知道,可是你们也得想想,在这大平原上,如果准备不好,冒险突出聊城,可能再次遭到小鬼子的包围,可能那里还没有聊城的地形好。如果利用聊城的地形固守待援,四面的各路部队再一进攻,就可能打垮小鬼子,聊城自然就解围了。别忘了,我们附近还有不少的部队,只要他们一到,小鬼子就难看了。”

姚第鸿和张郁光觉得,在军事上,自然不如范将军经多识广,当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范筑先又说了说聊城的城防情况和安排了一下任务,说:“东门呢,是小鬼子的进攻重点,有我亲自把守。二位辛苦一下,还是充实到南门和北门吧?现在南门呢,由秘书主任赵玉坡防守,张参议辛苦一下,还是协助赵主任守南门吧。北门有卫队营长赵子衡防守,还是请姚主任协助卫队营守北门吧。西门呢,你们来的时候可能也看到了,正由聊城县的县长郑佐衡、经理处长崔芳德、军法处长刘佩之防守。兵力的配备,也早都安排好了。还有就是,万一发生了紧急情况,游击营长林金堂骑着马在城里到处奔走,负责协调,并对巷战,也进行了初步的布置。”

二人接到命令后,立刻赴南门和北门去协助指挥作战。

这段时间,韩行干什么去了呢?

韩行看到自己的身边只剩下了一百来个人,而且有一多半还是沈兰斋的民军一路,李海务的防守任务已经结束,现在沈兰斋的部队愿意不愿意听从自己的指挥,这也得需要问一问。

韩行对沈兰斋说:“沈司令啊,目前我们的任务艰巨啊,范专员被困在城里,迫切需要救援,而你我两边的部队就剩下这么几个人了。现在我问一问你,是否愿意继续接受我的指挥?”

沈兰斋看了一眼韩行说:“这个事呀,我不当家,还得我们商量一下才行。”

韩行点了一下头,深知党内的决策原则,那就是遇到重大问题,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也得听听所有委员的意见。

沈兰斋立刻和孙仰周、赵营州、刘海平商量去了。不一会儿,沈兰斋回来了,高兴地对韩行说:“我们商量过了,对于韩副司令最近一年来出色的表现,我们完全信任。现在我们这支部队决定,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韩行点了点头,高兴地对沈兰斋说:“我也感谢党对我的信任。好了,废话我也不多说了,独木不成林,现在我们的部队是太少了,就在党邑,有牟锡山的8支队,离这里也就40里地。我们干脆联合起他们,这样力量就大了,然后一块儿向聊城进攻,你看如何?”

沈兰斋高兴地说:“你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正好一致。不用再商量了,你直接指挥就行了。”

韩行说:“那好,我们把不能作战的伤员就在本地疏散,然后我们就到堂邑去。”

很快,把十几个不适合作战的伤员就在本地藏匿好,然后两支部队合为一股,向着西边堂邑进发。四十里地的距离,一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还没有进牟锡山的驻地,就看到,还有一些熟人,这是民军一路溃退下来的士兵,他们也到这个“保险箱”里躲藏起来了。两边的人都认识,见了面,那就热闹了。

“哟,这不是李排长吗?打着打着仗怎么就黑面白面不见面了呢,我以为是阵亡了呢,原来是躲到这里来了?”

羞得这个李排长就到处躲。这边又喊:“跑到哪里去呀,也是中国的地方。为人就得长点儿志气,别给民军一路丢人是不是。”

第三卷 风云突变的聊城 第31回 聊城事变(七)

那边又喊道:“我说王三炮呀,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班长到处找你找不到,都给你家里发了白信啦!平时你不是挺厉害的吗,说一炮二炮三炮的,原来是跑得快呀,这回我算是知道啦!”

那个王三炮说:“那是我上了当啦,别人跑我就跑,不知道还有没跑的。”

这边说:“只要是改正了就是好士兵,你还敢归队吗?”

“这有什么不敢的,”那个叫王三炮的说,“说回来就回来。”说着,拿起了枪真的就回归到了部队。

还没进牟锡山的司令部,就听到了像是王金祥在说话。韩行心里一惊,这个游击总司令部的参谋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