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83部分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83部分

小说: 组织豪杰去抗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老爹也觉得自己孟浪了,对韩行笑了笑说:“我们这不是只是给你出了个小样,让你看看哩!要说立牌坊,那也是我守着大家伙立下的誓约,不能不遵守的,现在闹腾到这个程度,你这么一说,我倒是骑虎难下了,这不是叫我为难吗?!”

韩行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还不如你把这部分钱省出来,先办一个种子公司,打着我的旗号也行啊!总比立了牌坊,花那些不该花的钱又害了我强得多吧!”

徐老爹点了点头说:“自凡你这样说了,你给我们立了功,总不能做你不高兴的事情吧!好了,就依你说的办,就叫韩行种子公司,办好了种子公司,我们还要办肥料公司,当然你还得当我们的顾问。”

范筑先笑着对徐老爹说:“你把韩行拉走了,都给你干活了,那不行!好歹他也是我的人啊,我这里还忙得了不的,哪有功夫再上你那里忙活去啊!这个事啊,非得我点头才行!”

徐老爹也知道这是范专员在说笑话,是在故意抬高韩行的身价,也只好说:“是啊,是啊,还是韩行说的那句话,水大不能漫桥,为什么我们抬着牌坊纸样到专署来,还不是要得到你范专员的支持吗!”

范筑先听了这话,这才又显示出他六区专员的身份来,大声地说道:“这就对了,搞好农业,这不单是你徐大胡同的事情,这是全区的大事儿,借着这个事情,我们先召开一个农业会议,叫有关的人员都来参加。粮食是什么,是我们六区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物资,要是粮食生产上不去,什么抗日啊,什么支援全国抗战啊,什么坚持敌后根据地啊,那都是嘴上抹石灰——白说。”

说干就干,范筑先马上要召开了第六专区的农业会议,把地区的有关人员,各县的县长和分管农业的领导都叫来,好好地研究一下农业上的问题。

韩行又不干了,对徐老爹说:“徐老爹呀,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情?”

徐老爹拍着自己的头说:“没有啊,我说过的,你只要办成了这些事的一件,我就给你立牌坊。”

“不对,还有一件事,我不是说得这一件。”

徐老爹拍着自己的头,想啊想啊,还是没有想起来。

韩行提醒他说:“当时,我和你为农业的事打赌只是第一件事,还有我和陈苹打得一个赌。是什么来……”

徐老爹猛然想起来了:“噢……我想起来了,你和陈苹是打赌过,如果你输了,什么事也没有办成,陈苹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如果你办成了这件事,那就是让陈苹嫁给你。我还以为这是个笑话呢,不过是说着玩玩呢!”

这下子,韩行可抓住理了,批评徐老爹说:“徐老爹啊,为人可要厚道啊,噢,我给你们把事情都办成了,你们发了财,有了粮食吃。我的事,可就都给忘在脑后了,是不是?谁和陈苹闹着玩啊,我那是说真事的,你不能这样过河拆桥,给你们把这件事办成了,我的事情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徐老爹听韩行这么一说,也是有些脸上挂不住,赶紧对韩行赔不是说:“都是我的不对,都是我的不对,我给你赔不是还不行吗?乡亲们啊,韩行是和陈苹打过这赌的,是不是啊!?”

乡亲们当然都说是了,其中也有很多根本就没有参加那个会的,这时候也跟着瞎起哄,说着:“是呀,是呀。”“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我看他俩再合适不过了。”“他俩不行,还有谁行啊!陈苹啊,你可是在场的,亲口答应的,陈苹啊……”

徐老爹满场子找陈苹时,陈苹却找不到了,急得徐老爹遍地找陈苹,一边找着一边嘟囔:“自己答应的事情自己办,别叫我在中间为难!”他忽然发现了雷清,立刻拉住雷清问道:“刚才陈苹不是和你在一起吗,她到哪里去了。”

雷清笑着说:“她上哪里去了,我哪里知道呀,我又不能绑着她。”

徐老爹恨恨地说:“韩行多棒的小伙子呀,要是我是大姑娘呀,早就嫁给他了,还巴不得呢。这么大的工业局长,还害得什么羞啊!跑什么呀跑……”

徐大能又来添乱了:“我说徐老爹呀,你光给韩行张罗着媳妇了,我呢,你答应过的,要是亩产达到了咱们的要求,也给我说个媳妇的。”

徐老爹开骂了:“你添得什么乱啊,都五六老十的人了,老牛还想吃个嫩草啊!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刘备啊,染了头发再娶个小媳妇?人家刘备也比你年轻了不少啊!怎么还有脸说呀,你……”

在专区的农业会议上,会上制定了第六专区的农业五年发展规划,由种子公司提供优良品种,建立大量的稳产高产田,争取五年之内,整个专区都要用上优良品种;再就是由农业局出面组织,建立大量的养猪、养鸡专业户,提高专区的养殖水平;还有就是提倡建设和农业有关的一切工厂,那就是化肥公司,冷藏公司,农贸公司等等,利用任何形式的办厂方法专区一律支持。

有了这些惠农政策和科学技术的支持,聊城第六专区的农业从此就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韩行呢,没等会议开完就溜了,因为他还有大事要办。

当时的13支队驻扎在范县的古云集一带,司令员为冀振国,副司令员为王青云,政治部主任为汪毅,人员已发展到1500余人。冀振国是河南省范县濮城南街人,旧军人出身,自幼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原在韩复榘第三路军总部任过参议,与范筑先感情深厚。王青云和汪毅都是共产党员,基层也都是八路军的一套政治制度,实际上这支部队已经成为了共产党控制的队伍。

当时的徐茂里在阳谷被撤职后,组织上又派他到曹县一带活动,在曹县他拉起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但是处在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强力包围之中,力量还相当薄弱。因此,鲁西特委决定,经范筑先同意后,派13支队南下荷泽、曹县一带,帮助徐茂里组建第35支队。

从范县到曹县虽然不算太远,也就是有260里地,当时的日本人势力也比较薄弱,冀振国打算到了曹县以后需要长期驻扎,所以家底都带上了,再加上还有一些随军家属,所以行动起来还是比较迟缓。

当部队离鄄城县城还有五多里的时候,姜鸿元领着鄄城、濮县当地乡绅的一些代表就赶来了。这时候的姜鸿元早把冠县都安插好他的人后,又从冠县调到了濮县当县长。只见他头戴礼帽,身穿长衫,胖胖的身子圆圆的脸,非常亲热对冀振国拱了拱手,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冀司令到曹县去开展工作。兄弟我箪食壶浆,领着两县代表,在此已经等候多时了。这几位是鄄城县的商界名人鲁以锦、石亦臣、孙一丸、金疑鸣诸们名流,前来拜见冀司令!”

这些当地的商界名人,一齐向冀振国拱手,说着客气话,并邀请冀振国到县城里坐一会儿。

冀振国一边和众乡绅们寒暄着,一连想,平常和姜鸿元并无交往,他为什么对待我和13支队这么热情,他可是个国民党的顽固派啊!心里更是对他增添了一层戒备心里。虽然是这样,但是看到姜鸿元此时已是濮县的县长,濮县就在鄄城县的西边,离曹县也并不远,以后的许多工作还得依靠着他,于是也只好对他拱了拱手应付说:“谢谢!谢谢!以后还得指望姜县长和众位乡绅的帮助,打扰,打扰,那就多麻烦了。”

姜鸿元又拱了拱手说:“前面就是鄄城县城,兄弟我已备薄酒一杯,要给贵军洗尘,还望冀司令能赏个脸。”

冀振国急忙推辞说:“喝碗水是可以的,酒就不用了,我们还要尽快地往前赶路,你们的好心我领了。”

第一卷 愤怒的鲁西 第104回 死拉硬拽赴宴会

姜鸿元还是满怀热情地继续劝:“都到了家门口了,哪有不进的道理,你们要是不到我那里坐一坐,我心时哪能搁得下啊!”

“姜县长啊,实在是公务在身,不敢久留啊!如果以后有空的话,我一定单独拜见姜县长。”

姜鸿元见说不动冀振国,就对那些乡绅们使了使眼色,那些乡绅们都是叫姜鸿元拉了来陪客人的,这会儿好像早就商量好了似的,就一齐来对冀振国热情地邀请。

那位鄄城专门捣腾鲁绵的商人鲁以锦说:“我们鄄城地处偏僻,好不容易盼来了自己的军队,哪能就让你们这么走了,无论如何得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啊。再说,我还有事求你呢?”

什集烧羊肉的石亦臣也说:“要是贵军不吃顿饭,我们于心不忍啊!什集烧羊肉,吃过吗?吃过了,恐怕就会记住一辈子的。”

在左营卖绿豆丸子的孙一丸说:“饭都准备好了,不吃岂不是浪费了,也辜负了小民的一片心意啊!左营绿豆丸子,也应该尝尝呀!只要吃了,一辈子都会忘不了的。”

“那金蝉就更应该吃了,我们都腌好了,此时再好吃不过了。”专门做金蝉生意的金疑鸣也说。

冀振国看到姜鸿元领着的这些乡绅们这么热情,就和王青云汪毅在旁边悄悄地商量道:“这个事,二位看,怎么是好?”

王青云说:“看来,要是这顿饭不吃,怕是伤了感情。”汪毅说:“饭是不得不吃,不过也得小心点儿,我们对这里的环境不是太熟悉,小心了没大错,别中了他们的什么圈套。”

冀振国摇了摇头说:“我想,他们只是拉拢我们一下,要说是鸿门宴,他们绝对不敢。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我只带少部分人应付一下,大部队还是在城外驻扎。”

于是,冀振国回来对姜鸿元拱了拱手说:“恭敬不如从命,这顿饭我就领了,谢谢姜县长和众乡绅破费了。”

姜鸿元笑了笑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那就请队伍进城吧!”

冀振国摇了摇头说:“只有我一个人就行了,就不必要兴师动众了吧!”

姜鸿元也笑了,一脸谦恭地说:“是不是不相信我啊,怎么着也得把连以上的军官都请上来吃一顿啊!以后贵军就在曹县长住了,近水的楼台先得月,我们也好先认识一下诸位啊!”

冀振国还是摇了摇头说:“我们有纪律,大敌当前,不能随便打扰地方,还得请姜县长多多谅解啊。”

“纪律归纪律,灵活归灵活,我还是衷心想代表濮县百姓想请将士们吃顿饭。”

“等打败了鬼子,我们一定再来这里,到时候,你就是不请我们也得让你请,也得喝喝庆功酒!”

话说到这里,姜鸿元再也没有什么咒念,只好拉起了冀振国的手往鄄城县城走去,一边走一边给冀振国说着这几个县的风土人情。进城的时候,冀振国也就是带了警卫班的12个人一同前往。

两个人虽然手拉着手,但是冀振国还是在悄悄地观察着鄄城县的动静,看到这鄄城县城墙墙高一丈,砖土结构,有的地方还长了一些杂草,城门楼上有一个小阁楼,由于年久失修,房顶上的瓦已是残缺不全,大门是厚木板的,上面钉着大大的圆钉,但真要是城门一关,城墙上居高临下安排上士兵凭险而守,那也是一座难克的堡垒。

进了城,一路上静悄悄的,老百姓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店铺也大部分关着门,冀振国的心里就暗暗地有了几分犹疑,老百姓呢,都上哪里去了,店铺呢,为什么大都关着门,没关门的,有几个伙计探头探脑地往外瞧,也不像是什么好人。

冀振国就问姜鸿元:“县城里怎么人这么少呀!铺子里怎么都关上了门。”

姜鸿元解释说:“知道你来了,为了安全起见,人都不让出门了。铺子呢,也怕出事,应该关的都叫他们关了。冀司令,你就放心吧,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冀振国心话,此事也未必有你说得这么让人放心。

姜鸿元领着冀振国一行人进了牡丹酒店,冀振国看到这个牡丹酒店地势并不算高,四面却是高高的大宅院,如果从旁边的大宅院里用火力控制住牡丹酒店,这个牡丹酒店也就陷入了危险之中。这个酒店里还有几个房间,不过大部分都空着。

冀振国偷偷地观察着姜鸿元的神色,看到这个姜鸿元倒是谈笑自如,没有一点儿算计人的样子,冀振国也就悄悄地放下了心。

冀振国的警卫班被姜鸿元请到了另外院里的一张餐桌上,主席上只有冀振国和两个警卫,这两个警卫就紧紧地站在冀振国的后边,眼睛警惕地扫视着来来往往的客人,任姜鸿元怎么劝,就是不入座就餐。

宾主坐定,姜鸿元以东道主的身份,说出了鄄城的四大特产:“要说鄄城啊,我还是挺熟的,这里有四大特产,一是鄄城鲁锦——”说着,右手一挥,有五个姑娘,各抱着一大块布,在主席面前把布展开,让冀振国观看。

冀振国觉得眼前一亮,别看这些都是粗布,可是这些粗布里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鲁锦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含有说不出的艺术魅力。

在这方面,姜鸿元倒显得像一个专家,他解释说:“元末明初,山东省鄄城县便出现了鲁锦,当时的鲁锦工艺比较粗糙,花色单调,品种较少。以后随着纺织机械的更新和化工染料的应用,鲁锦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到了清代,鄄城鲁锦被当地官吏作为贡品,上献朝廷。这种土生土长的农家织锦,在北京金銮殿专家的面前,成为珍贵的宝物。冀司令认识的人多,结交的人广,这5块布就送给13支队了,也好给宣传一下啊!”

冀振国也只好说:“如果有机会的会,我一定给鄄城县宣传一下。布吗,我就不收了。”

姜鸿元马上接着说:“不收下布,怎么给宣传啊!”

冀振国也只好说:“那我们就买下了。”

鲁以锦忙说:“宣传我们的鲁锦,本来就是要有些费用的,你替我们宣传,哪里还能再要你们的钱啊!”

冀振国说:“不要钱的话,那我们就不收了。”

白送鲁锦的事儿就陷入了僵局。

菜很快上来了,姜鸿元又介绍着一道菜说:“这是鄄城的名吃,什集烧羊肉。”说着,夹了一块羊肉,放到了冀振国的小盘里。冀振国也禁不住羊肉的香味,用筷子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