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太玄战记 >

第251部分

太玄战记-第251部分

小说: 太玄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吴东方自中午一直走到太阳下山,具体走了多远他并不清楚,什么时候停下来的他也不清楚,因为他是在行走过程中累晕过去的。

再次醒来是半夜时分,山中一片寂静,不远处有一条小河,这里是冥宛当年捕鱼河流的上游,这条河流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改道正东,水流也较当年小了很多。

吴东方走到河边俯身喝水,他随身带有几瓶矿泉水,但那是应急备用的。

喝水过后,吴东方回到原地背上背包,重新扛起了饭桶涉水北行,涉水是为了消除气味,躲避狼狗的追赶。

黎明时分,吴东方越过了小河,到得西岸,进入林中,往西北方向的一座高山移动。

山中没路,到处都是荆棘和灌木,自山脚爬到山腰足足用了一上午,到得山腰,吴东方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最终在山腰偏上的阳麓选定了一处墓地,这里有几株高大的乔木,有大树遮挡,下面灌木较少,视野很开阔,自这里可以看到饭桶出生的那片丛林,也能看到冥月当年居住的村落所在的区域。

由于没有趁手的工具,坟墓挖掘的很是辛苦,即便挖掘的很是辛苦,他也没有敷衍了事,耗时一整天将两处墓穴下挖了三米,将饭桶和冥月分别下葬。

饭桶和冥月的坟墓相隔五米,他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在两者之间留下了自己的位置,冥月和饭桶的死对他打击太大,已然万念俱灰,不再惦记着归队了,正事办完之后会回到这里来。

有时候放下一些东西并不会感觉轻松,相反的,会感觉很空虚。

掩埋了冥月和饭桶之后,吴东方动身上路,自林中拨草西行,根据冥月留下的线索来看辛童藏身之处应该在火族和土族交界处,自山中移动耗时太久,只能先出去,借助外面的交通工具绕行前往。

六个小时之后,他到得边境自由贸易区附近,但他没有立刻前往,因为他带着冲锋枪,一出去立刻会被人发现。

在林中等了三个小时,天黑之后吴东方下了山,自山脚下一处散户的房外扯了件衣服,包住了冲锋枪,自小道进城。

位于边境的自由贸易区有中国人也有缅甸人,中国不产翡翠,翡翠全部出自缅甸,而这里就是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两大途径之一,做翡翠生意的不乏有钱人,有钱人开的都是好车。

在山中等待天黑的那三个小时,吴东方已经研究好了大致的路线,他现在不能坐飞机也不能坐火车,最快的方式就是自己开车过去。

在一处经营玉石的店铺门前停着一辆高级轿车,观察了周围的环境之后,吴东方走进了那家店铺,拉上了卷帘门。

店主正在打电话,眼见吴东方拉上了门,隐约感觉到大事不好,但此人很是沉稳,冲电话那头儿说了句,‘有生意来了’就放下了电话。

“小兄弟,遇到难处了?”店主强作镇定。

吴东方没有答话,而是走到柜台前拿起电话看了一眼,发现电话已经挂断了。

“门口的车是你的?”吴东方问道。

“不是,是客人停在这里的。”店主的眼睛看的是他手里的衣服,店里灯光很亮,他已经猜到衣服里包着一支枪。

吴东方看了店主一眼,自背包里拿出了两块金砖和几块玉石,“够不够?”

“够。”店主立刻自兜里掏出了车钥匙,有钱人可能不是好人,但有钱人绝对是聪明人,因为笨蛋很难赚到钱。

“不乱说话就不会死人。”吴东方拿了车钥匙提着背包出门。

“小兄弟,我这里有两万现金,给你路上用。”店主自柜台下拿出了两沓人民币。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吴东方拿走了那两沓人民币,又留下一块金砖。

“油箱是满的,后备箱有水,还有一箱水果。”店主跟了出来。

“谢谢,你回去吧。”吴东方打开车门,将冲锋枪放在了副驾驶下方。

“这里面有个按钮,可以转动车牌,一共有三副。”店主指了指扶手箱。

吴东方坐上了车,自背包里抓了一件东西,一看是个手榴弹,又塞了回去,拿了一把金银首饰塞给了那个店主。

“一路顺风。”店主挥手道别。

吴东方选这车是有原因的,好车跑的快,就算违章逃逸,交警也追不上。

起步就超速,一路超速,一夜之间自云南飙到广西,天亮之后以车上的驾驶证住进了宾馆,一觉睡到下午两点,起床出门,买了衣服,然后开车自城里转乱。

城里都有一些算命的地方,美其名曰周易研究会,这帮家伙会不会算命暂且不说,至少他们可以推算时间。

吴东方说出了娰奇夫人推算的时间,算命的开始自网上查询年代进行比对,吴东方坐在沙发上喝茶等待。

十分钟之后,吴东方站了起来,放下几张钞票,“不用了。”

“快了,快了。”算命的急忙挽留。

吴东方没有停步,出门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报纸上有一则新闻,说的是半个月之后将会出现罕见的八星连珠奇观。

半个月内他需要去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分别位于南北和东方,时间非常紧迫,不能有丝毫耽搁。

冥月中途苏醒之后去过费轩等人的藏身之处,对他们的藏身之处进行了重新标识,元朝的地名在现代可以轻易查到,确定了大概的位置之后,吴东方直奔辛童藏身之处所在区域。

又是一路狂奔,辛童藏身之处位于贵州黔南,到得地头儿,根据冥月留下的线索,当天傍晚他就找到了地图上标注的位置,令他没想到得是这里竟然是个村子,村子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是镇子上最偏远的一个山村。

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给这处位于深山之中的山村带来了福音,山中修了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村口。

村口立有一块村碑,“辛家寨。”

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他的到来引得村里的孩童凑过来观望,吴东方自后备箱拿出水果分赠给这些孩子,并自他们口中得到了一个线索,这个村子里的人大部分姓辛。

吴东方根据周围的地势确定了位置和距离,结合冥月所说的线索,找到了疑似地点,这处地点位于村后,是个地窖形的建筑,建筑有一半位于地下,露在地面上的建筑是五十年代的建筑风格,石头砌的,门口上部还有个水泥材质的五角星。

这处建筑已经废弃多年,没有门,吴东方打着手电走了进去,发现里面的空间不大,根据内部的形状来看,这里应该是个学大寨的产物,是那个年代独有的氨水站。

“费轩,你害苦我了。”吴东方欲哭无泪,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辛童出了什么事,但可以确定的是辛童也出事了,因为这里就是辛童先前藏身的地方。

村里很少来外人,吴东方在村里转悠引起了村民的注意,村民告知了村长,村长带人过来将吴东方堵在了地窖里。

“你是什么人?”村长问道。

“旅游局的。”吴东方随口敷衍。

“你到我们村里做什么?”村长追问。

“考察环境,看看能不能开发旅游项目,为你们招商引资。”吴东方再度敷衍。

“哦,你怎么会晚上来?”村长追问。

“我们的工作很繁忙,你是这里的村长?”吴东方问道。

“是的。”村长说道。

吴东方点了点头,“你今天晚上召集村里的老人将辛家寨的历史整理一下,明天上午去乡里找我,我还要去别的村子,这次有十几亿的旅游扶持,还有几个备选的村子,我得去一下。”

村长一听有扶持,瞬时两眼放光,农村干部没什么文化,但再没文化也知道扶持就是给钱。

眼见吴东方要走,村长急忙拦住了他,请他去队部坐坐。

吴东方自然不会拒绝,跟着村长到了队部,村长陪着他说话,其他人前去请村里的老人。

村长也不是傻子,首先要确定吴东方是不是骗子,虽然吴东方此时心乱如麻,要糊弄个村干部还是轻而易举的。

确定了吴东方的身份,村长开始介绍村里幽美的环境和周围的旅游资源,他着重讲的还是那个氨水站,那里是一处神奇的地方,常年恒温,地窖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十五度左右,非常凉爽。

村里的老人陆续来到,其中一人带来了族谱,村长将族谱示于吴东方,吴东方接过族谱铺展开来,这张族谱原本可能是钉在墙上的,四角都有图钉的锈迹。

族谱的最上面一行赫然写着:太祖母辛氏……

第三百七十九章族谱

这张族谱粘裱过好多次,是有年头的东西,并不是近些年修订整理的,当年修订族谱的人称呼辛童为太祖母也并不表示自辛童开始到现在只传了七代。

村长向老人们介绍了吴东方,老人们一听他是上级派来搞扶持的干部,都有些紧张,唯恐说错话把扶持给弄没了。

吴东方是军官出身,在夏朝又是五族圣巫,他不笑的时候很有威严,他不说话,一屋子人没一个敢说话。

现代人对于宗族观念已经不似古人那么强烈了,对族谱也不似古人那么看重,族谱上只记载了十一代子嗣和后人,随后便没有继续添加增补。

这张族谱与其他族谱有个很大的不同,寻常族谱都会将男性祖宗放在前面,女性祖宗写于后面,但这张族谱上压根儿就没有太祖,只有太祖母辛氏。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正常情况下晚辈后人都应该随男性祖宗的姓氏,但辛氏后人却随了辛童的姓氏。

太祖母辛氏的下面有三个二代后人,这三个二代后人也都是女性,撰写族谱的人尊称她们为烈祖母,这三个女人都有自己的丈夫,但她们丈夫的名字都在她们的名字之后,这说明她们的丈夫都是入赘过来的。

入赘过来的男人地位较低,所生的孩子会随母亲姓氏,这三对夫妻都有不少后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辛氏宗族。

吴东方皱眉查看族谱,久久不语,他当年离开的时候曾经与辛童有过夫妻之实,在他离开之后,辛童等人西去了半年多,回来之后又等了三个月才各自沉睡,前后九个月,如果辛童珠胎暗结冥月等人不可能不知道,由此可见这个村里的人并不是他和辛童的后代,辛童下面的三个女人应该是她收养的三个养女。

族谱上关于辛童的记载很少,甚至不曾留下名字,二代的有名字,三代后人不但有名字,还有生卒年月,根据三代后人的生卒年月往上追逆,可以判断出辛童苏醒的大致年月,辛童苏醒的时间比冥月晚了六十到八十年,她苏醒的时候应该是元末明初。

与冥月的故意减少药量提前苏醒不同,辛童没有提前苏醒的动机,也就是说她的提前苏醒完全是因为费轩用药不准造成的。

辛童和费轩等人都是太玄修为,灵气修为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用药的剂量,同为太玄修为的三人用药剂量应该是相同的,辛童提前苏醒了六百年,寻霜和费轩也不可能熬到六百年后的今天。

想到这些,吴东方的脸色越发难看,那些被召集过来的老人见他如此严肃,更是不敢随意说话,坐在队部的长条椅子上紧张的等他开腔。

吴东方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继续审视手里的族谱,在第五和第六代族人里出过两个官员,都是司天监监正。

司天监是个掌管历法以及天文星相的机构,这里面的人都是对玄学有一定研究的人,辛氏后人能进入司天监任职,说明他们是懂得法术的,而监正是司天监里的主事人,由此可见辛氏后人对法术的修行和领悟有着很深的造诣。

第六代族人里的那个监正只活了不到三十岁,怎么死的没有记录,正常情况下有法术的人都不会短寿,至少不会早亡,此人身为司天监监正,死的这么早,不排除遇害的可能。

通过对这张族谱的推敲和审阅,可以还原辛童苏醒之后的部分景象,辛童苏醒之后发现自己早于约定时间苏醒,心中的紧张和绝望可想而知,但她和费轩寻霜都不知道对方藏身何处,在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活在了一个她完全陌生的环境之后,辛童做出了一个决定,收养女婴,将法术传下去。

辛童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有朝一日他找了过来,哪怕她不在了,她收养的那些女婴或她们的后代能够代替她做完她不曾做完的事情。

辛童的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她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后人有可能违背她的遗嘱,利用法术去做一些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外界知道了他们拥有法术,所以才会邀请他们去朝中做官,他们答应出山其实已经违背了辛童传下法术的初衷。

如果他们遵从祖训,或许能够等到他的到来,但他们违背了祖训,出山为官,此举为他们招致了不必要的麻烦,也造成了法术的失传。

良久过后,吴东方放下了族谱,出言说道,“上级有关部门想在咱们这片区域开发一些旅游项目,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今天请大家过来是想了解一下咱们村的历史背景。”

吴东方说的比较正统,老人们听的有些糊涂,村长负责以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当老人们知道所谓的历史背景就是讲与村子有关的故事时,有人打开了话匣子。

说话的是个老头儿,是村长他爹,也曾经当过村干部,在村里算是个比较有见识的人,此人虽然年纪大,脑子却不糊涂,说话很有条理,从古时候说起,一直说到现在。

老人所说的情况跟他的猜测和推断基本吻合,很久以前村子里的确有人会法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清时期他们的法术就逐渐失传了,只剩下一些粗浅的皮毛。

到了建国初期,全国开展破四旧运动,祠堂被烧掉了,供奉在祠堂里的祖宗像也被红卫兵毁掉了,老庙祝被抓起来挂上牛鬼蛇神的牌子游街批斗,最后也给斗死了。

老庙祝死后,连粗浅的皮毛也彻底失传了,被毁的祠堂在后来被改造成了氨水站,没用几年也废弃了。

此时除了一些传说,什么实物也没有留下,辛氏祠堂里原本供奉的是火神娘娘,也就是辛家寨的祖宗,由于传说火神娘娘有神通,就被定为了封建迷信,而毁掉祠堂的不是别人,正是辛家寨的晚辈后生,在毁掉祠堂之后他们还想挖开火神娘娘的坟,最后被村里的老人阻止了,因为此事,一个老人还在愤怒之下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件事情村里上了岁数的人都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