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官窥 >

第533部分

官窥-第533部分

小说: 官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奎承听后仔细回忆道:“我没印象。”

徐岩峰道:“那几个国有煤矿正在注浆。注浆是保护深层地下水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花费的费用却很高。注浆属于堵,还有一个保护地下水的办法就是疏。我想华书记既然表情严肃,那想必他不赞成‘堵’而赞成‘疏’,或者‘疏堵结合’。这好比当初大禹治水,只是一味的花大钱去堵,效果未必会好。”

见孔奎承点头,徐岩峰笑道:“你明天可以把这个观点拿出来跟华书记说说。即便说错了也不怕,‘疏’和‘堵’本来就是治水、护水的两个办法。本身一个地方的治理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现在情况特殊,无论仁还是智,都必须符合华书记的想法和观点罢了。只要能做到这个,你就是市委书记的最佳人选。”

听到这话,孔奎承笑道:“徐主任,这可多谢你了。看上次的谈话顺序,我是在老曹前面,到时候我就把这观点给华书记说说。”

徐岩峰笑着举起茶杯道:“先以茶代酒,敬你一个,祝你马到成功。”(未完待续……)  

 第837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听着两人还在屋中喝茶,曹延雄悄无声息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回来后,曹延雄便仔细想着刚才徐岩峰的话。

虽然今晚靠着孔奎承大舅子的家人,让孔奎承在华庆彪面前失掉了一部分分数,但是昨晚孔奎承和华庆彪的谈话,可是让华庆彪很高兴,或许能弥补掉今晚孔奎承丢掉的一些分数。

如果明天再被孔奎承说到了华庆彪心里,那今晚失掉的分数就可能都弥补回来。

确实如徐岩峰说的那样,对一个地方的治理无论是仁还是智,只有符合华庆彪的观点,那才是最合适的。

对煤矿企业地下水的保护,无论是“堵”还是“疏”都是没错的。但是既然华庆彪倾向“疏”,那把这个观点表达给华庆彪后,必然能让这位大老板满意。

所以,必须赶在孔奎承的前面把这个观点说出来。可是,谈话的顺序是孔奎承在前,他曹延雄在后,那么这个观点就不能在谈话的时候说出来,要事先找机会说出来。

第二天,按照行程安排众人要去宿崇市第二大经济县河海县。

河海县的煤矿企业也不少,但是跟铜吕市相比就少太多了。不过,河海县的地域内纺织企业非常多,几乎占了财政收入的四成,而煤炭行业则占了财政收入三成。不像铜吕市,铜吕市全市的财政收入有八成以上来源于煤炭行业。

在前往河海县的时候,徐岩峰先坐在考斯特左排窥探了华庆彪和郑刚。随后装作把水倒在了车座上。擦了擦后,看着还没干,便坐在了考斯特右排。考斯特上后排空位多。有好几个空位可以让他换。

徐岩峰换到右排是为了窥探曹延雄。

窥探了一段时间后,徐岩峰心中忍不住暗骂姓曹的果然狡猾,不过幸亏自己比他还多个心眼。

因为上了车后,曹延雄还在思考昨晚“堵”和“疏”的观点。他害怕昨晚徐岩峰是故意给他设了个套,华庆彪其实也是倾向“堵”的,但徐岩峰已经知道曹延雄在门外了,所以就故意说华庆彪倾向“疏”。

到时候。曹延雄抢着发表观点,正好跟华庆彪相左了,而孔奎承则发表了“堵”的观点。和华庆彪保持了一致。那曹延雄岂不是中了徐岩峰的计。

所以,徐岩峰说曹延雄这老小子狡猾。如果是其他人,可未必会想到是否这是徐岩峰设的套,故意让曹延雄说出跟华庆彪相左的观点。

不过。曹延雄有一点想对了。这确实是徐岩峰设的套。但是徐岩峰却不是为了让他说出跟华庆彪相左的观点。要是曹延雄想去验证后再说,那也由他。

一个上午,徐岩峰好几次都发现曹延雄想把那个观点说出来,但是最后又都咽了回去。并且曹延雄还跟郑刚低声交流了两句,自然在问华庆彪究竟倾向哪个观点。

其实华庆彪对哪个观点都不倾向,无论是“堵”还是“疏”都是无所谓的,地方上如何治理都可以。既然华庆彪没有倾向,那郑刚也就不会知道他倾向哪个观点。也就没办法跟曹延雄说了。

从郑刚这里没得到有用的信息,曹延雄只好靠自己来观察。

下午的时候。正好又要视察一个煤炭企业。这是河海县两大煤炭企业中的一个,而这个企业恰好用的是疏导的方式。

整个行程,曹延雄都在观察华庆彪的表情,在确定华庆彪没有“严肃”、没有“皱眉”,面带微笑的视察完了“疏导”工艺后,曹延雄终于确定华庆彪是倾向这种工艺的。

因为昨天看到“堵”的时候,华庆彪严肃的皱眉了。当然,这是徐岩峰昨晚说的。不过,今天在见到华庆彪看到“疏导”工艺后没有皱眉,那就能确信昨晚徐岩峰说的是正确的。

于是曹延雄逮住机会说道:“华书记,这个疏导工艺我觉得要比一味的‘堵’要好的多。昨天在铜吕市看到几个大型煤炭企业都采取注浆的工艺保护地下水,这种工艺成本高,效果不如疏导来的好啊。”

华庆彪听后点头道:“有道理。昨天那几个企业确实花费太高了。”

曹延雄听到这话,心中一阵窃喜,暗道:“说对了,哈哈。看来昨晚姓徐的不是在给我下套。”

有了这个想法后,曹延雄就一发不可收拾。劈哩啪啦说了一大堆疏导的好处,把昨天那几个注浆的企业说的一文不值。

华庆彪认真的听着,不断的点头,这让曹延雄心中更喜。

可这时一声“暴雷”响起,是熊国庆反对的声音。

“曹秘书长,你的观点错了。咱们现在看的这个企业采取疏导是可取的,但是铜吕市的企业采取疏导就不行,这是由于地下结构不同导致的……”

熊国庆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堆两个区域的地下结构,很明显在铜吕市即便花的钱再多,也必须采取注浆工艺。

曹延雄听的脸色蜡黄,华庆彪都赞同了他的观点,但是熊国庆非要打岔。那曹延雄当然不能认输,便采取迂回的辩论方式攻击熊国庆。

这就中了徐岩峰的计。

徐岩峰当初在铜吕市待了一周的时间,这一周他对铜吕市不能说了解多深,但至少比曹延雄这个整日坐办公室听汇报的人对铜吕市了解的多。

当初在铜吕市,许匠海偶然听到铜吕市采取注浆工艺保护地下水是熊国庆决定的。虽然花费很高,但是常务副市长决定这么干,企业也只好遵从。

于是许匠海就报告给了徐岩峰,说怀疑熊国庆想靠注浆来从财政上得到点实惠。许匠海想从这方面进行调查。

徐岩峰当时忙着调查安星河等人呢,也没功夫管许匠海。他爱查什么就查什么吧。

不过,最后经过调查,铜吕市采取注浆工艺确实是比较好的办法。

徐岩峰听到许匠海查出的这个结果。只是一笑了之,也没多想。

许匠海一门心思调查熊国庆,都调查不出铜吕市采取注浆有什么不妥。现在曹延雄只靠空口白话的说,那能说的过熊国庆才怪。

曹延雄心里还打定主意觉得华庆彪是倾向“疏导”呢,既然如此,那就可劲的符合着华庆彪观点说呗。

可他无论怎么说,熊国庆都是一棒子反驳过来。

曹延雄也不认输。两人便开始你来我往的辩论。

曹延雄情绪控制的好,虽然嘴上在辩论,但脸上一直挂着笑。可是。熊国庆这暴脾气没辩论两句呢,额头就露出青筋了。好在此时没有桌子,不然熊国庆就给曹延雄拍桌子了。

熊国庆也知道当着华庆彪的面,争辩不太好。但是他必须争辩。因为铜吕市采取注浆工艺是经过多次研究后决定的。如果万一华庆彪听了曹延雄的“屁话”,下令让铜吕市改工艺,那可就麻烦了。

因为铜吕市不能用疏导工艺,到时候书记下了命令,熊国庆听不听?如果不听,肯定要跑到省里去反映,去把情况说清楚。不然就是“抗旨”,熊国庆肯定要有麻烦。

可如果去省里反映问题。那华庆彪有时间见他没?华庆彪会听他的吗?即使最后让华庆彪“收回成命”,那也会耗费不小的功夫。

要是华庆彪为了面子。不愿意“收回成命”,硬逼着铜吕市改工艺,那铜吕市可是会损失好多地下水。

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就在这里把这观点堵回去。在华庆彪下命令让铜吕市改工艺之前,让他知道这个工艺是不适合铜吕市的。

熊国庆可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花几小时去找排污暗道的。不怕苦,不怕累,难道害怕跟曹延雄辩论吗?

熊国庆除了因为工艺的问题跟曹延雄辩论,还因为昨晚曹延雄帮刘市长说情的气还堵在老熊同志心里呢。

刘市长就是个溜须拍马的渣滓,曹延雄竟然为这种人说情,简直就是不辨是非。

昨晚觉得曹延雄不辨是非,今天又给熊国庆惹这么大麻烦,气的老熊同志也是忍不住了,彻底把自己的脾气放开了。他觉得曹延雄根本不配做什么副秘书长,不辨是非,什么都不懂的乱发表观点,肯定又是个溜须拍马上位的角色。

对这种人,熊国庆是最看不惯了,看他那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老熊同志就不喜欢。

如果没有昨晚帮刘市长说情的那件事,或许今天老熊同志的态度会稍微缓和一些。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对曹延雄的印象已经形成了,所以熊国庆越辩论声音越大,言辞也越激烈。

而现在的曹延雄心里可是苦不堪言。如果他现在不“吭声”了,那显得他好像怕了熊国庆,说不过他似得。更要命的是,会让华庆彪觉得他是一个没有“调查研究”就随便发表看法的人。

市委书记是一把手,最要注意的就是慎言慎行。因为一把手说的话就是命令,不可能朝令夕改。如果朝令夕改,只会被人觉得这个书记没水平。

既然不能随便更改,那每一句说出去的话就要有道理、有水平,值得下面的人去推行。拿不准的事,就不要说,所以要慎言慎行。

这也是为什么书记都是先让别人发表意见,他最后做个总结发言的原因。

如果闹到现在这模样,书记先说话了,常务副市长马上顶回来,那可闹得太难看了。最后书记还没说服常务副市长,那这书记可有点没水平,回头就会被人笑死。

不“吭声”肯定不行,可是如果继续“吭声”,那在省委书记面前和熊国庆这样争辩也不像个样。

熊国庆已经是名声在外了,不在乎这个了,可他曹延雄是个“文质彬彬”的人物啊。

曹延雄心中快痛苦死了,其他人也觉得两人这么辩论不是太像样。可是,让众人奇怪的是,华庆彪一直都没有制止两人,完全是一副倾听状。(未完待续……)  

 第838章一把手要有的手段

()目前的结果是徐岩峰最希望看到的,此时他给孔奎承打了一个眼sè。

只见孔奎承走向熊国庆和曹延雄,说道:“你们先不要争论了。其实曹秘书长说的也在理,注浆的成本太高,如果能采取疏导的方式是最好的。而熊市长在宿崇市待的时间长,对铜吕市的情况更熟悉。但是我觉得地下层会因为煤炭开采而发生变化的,之前或许铜吕市采取注浆适合,但现在或许有变化呢?”

孔奎承说到这,笑笑道:“我只是一个建议啊,希望宿崇市能再对铜吕市的地下层进行一次勘探。有了科学的调查,才好发表意见。如果由于地层改变,而导致可以采用疏导方式了,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那就还采取注浆的方式。同时,我建议这样的勘探最好两到三年采取一次。只有获得了最时事的数据,才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孔奎承的这句话,让熊国庆不说话了。因为他觉得孔奎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确实铜吕市的地下层已经好几年没勘探了,或许发生了变化也未可知啊。

而曹延雄也不再说话,他的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愤怒。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他中了徐岩峰和孔奎承的计。

刚才孔奎承完全是一副商量的口气在给熊国庆说话,这是因为他的职务并不是宿崇市的干部。但是,刚才那副商量的口气已经充分表现出了一个一把手该有的手段。

一把手最需要有的手段就是平衡各方势力,让一个区域或者单位能够平稳的发展。同时也要有让别人信服的手段,就像刚才,孔奎承一句话就让熊国庆不说话了。

刚才的那一幕很明显的让孔奎承把曹延雄比下去了。

曹延雄本以为华庆彪心中是倾向“疏导”的,所以一副誓不回头的气势让铜吕市采用“疏导”工艺。

显然那是徐岩峰在误导曹延雄,在他跟熊国庆争论激化后,孔奎承轻飘飘的来那么一手,漂亮的领先了曹延雄。

不过,曹延雄还有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刚才他虽然被孔奎承比下去了,但未必就彻底输了。

曹延雄会有这个侥幸的想法,是因为他还不知道华庆彪已经决定让熊国庆做宿崇市的市长了。

既然熊国庆的位置已经决定了,那么市委书记的人选就要考虑到熊国庆的脾气了。

曹延雄这还没上任呢,就已经跟熊国庆争辩起来了。看刚才熊国庆的样子,脸红脖子粗的,心中肯定是极度不服气曹延雄。

熊国庆确实不服气,因为曹延雄不辨是非的帮刘市长说情,又不了解情况的指手画脚。

既然熊国庆不服气曹延雄,那如果让曹延雄当上市委书记,两人以后肯定会经常干仗,那还如何干好宿崇市的工作?

不为别的,就凭这一点,曹延雄就已经失去了担任宿崇市市委书记的资格。

而剩下的席宝玉和孔奎承,席宝玉一路上没什么表现出彩的地方,倒是孔奎承在第一天谈话的时候,说出的几个观点和华庆彪不谋而合。刚才又表现出了一把手该有的手段,所以此时华庆彪已经较为倾向孔奎承当市委书记了。

当然,孔奎承昨晚大舅子的家人也让华庆彪挺不高兴的,也确实为孔奎承减了分。但是,谁家都可能有这样的亲戚,就华庆彪家里也有这样的亲戚。

所以,也不能因为有这样的亲戚,就把人一棒子打死,就不让孔奎承走向领导岗位。

而且有减分那就有加分,此时孔奎承的综合得分已经超过了曹延雄和席宝玉。

不过,这一次的调研还没有结束,对三人的考察还要继续。孔奎承只是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