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部分

权倾大宋-第1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王风





简介

第一章 一梦初醒是非多

大宋政和七年初春时节,陈州商水县,日上三丈,软绵绵地如同这个时代,让人流连陶醉。

王秀坐在王记杂货铺二楼的窗子旁,看着楼下大街上熙熙人流,目光中全是新鲜。

昨个夜半,他一觉醒来,现一切全变了,明明去神农架探险,为了救一个漂亮的女驴友和她一起坠落山崖,失足摔下的瞬间,眼前一阵扭曲,怎么睁开眼就这样了?

在长窗月光下,一色的古代家具闪入眼睑,随着脑袋中不断闪现的记忆,才知道附身在同年、同姓、同名男子身上。

他在朱漆围子床上坐了整整半夜,除了眨眼就是呆,

当小厮敲门进来,他已勉强接受了现实!两股记忆彻底融合让他回想起和县学同窗生冲突,被6天寿叫来的泼皮一棍子砸了脑袋,似乎看到了张启元,‘他’浑浑噩噩不敢回家,躲到铺子一头扑倒在二楼床上。

铺子在县城南大街最繁华路段,沿街青砖青瓦的三间,铺面三丈长,两丈余宽,六扇红漆雕花门,左右各半丈大窗户,白灰墙面,柜台靠墙摆放,各色杂货物品很少,却井然有序,雇了一个老经济和一个小厮打杂。

当他用淘米水洗了把脸,下楼刚到通向铺面的小门,就听到小厮啰嗦的声音。

“。秋老倌,张文山那老小子早就窥视咱东主的铺子了,6家又和他走的近乎,东主为了维持生计,到处借债跑断了腿,把好好地宅子都卖了,让小官人安心参加解试,我上月工钱还没给。你说这小官人也太不争气了,惹谁不好,非得跟自个小舅子打起来,这不是给6大有悔婚的借口吗?哎,说来这事也怪,一大早小官人像变了个人,那眼力头吓了我一跳。”

听着小厮的话,王秀渐渐摸出点脉络,怪不得隔壁徐家肉铺摘了牌子,原来素有大善人之称的张家家主张文山,垂涎王记杂货铺,早就下手布局了,把两边铺子都盘下来了。

6家又和张家逐渐接近,他与6天寿的冲突,好像起因‘你不配我家五姐’,细细品起来,还真不是一般的滋味。他忍不住打个冷战,果断掀开布帘出来。

“小官人出来了。”小厮见王秀冷不丁出来,立马闭嘴,脸上全是献媚地笑容。

老掌柜横了眼小厮,平静地道:“小官人,昨夜你没回去,恐怕东主会焦急。”

王秀眨了眨眼,很不习惯地抖了抖身上长袍,勉强地道:“一会就回去。”又看了看货柜上零零散散的商品,铺子里根本没有客人,一副萧条景象,问道:“怎么连货架子也没摆满?”

倒是小厮抢着道:“前天东主说了,钱一到就办货。”

“小官人,解试报上了吗?管名籍的河东老抠,可是出名的难缠。”老掌柜隐晦地看王秀脸上的清淤,欲言又止。

“还没有。”王秀没有多想,随意回了句话,却没看到老管家的叹息。

“王家哥哥,来一小坛酱清。”

一阵香风伴随银铃般地脆声袭来,一位年约十五六,个头高挑的女孩走进来,她上穿月牙白的镶素银边对襟小衣,下穿淡粉色莲花裙,秀盘成矮鬓。

此女,是街坊邻里李寡妇家的姐,复姓有琴,芳名莫言。

“哦,好。”王秀看的一阵呆,钱递到面前才回过味来,老脸腾地一下红了,急忙摆手道:“还用妹子给钱,不、不用、不用。”

有琴莫言古怪地笑着,美眸剜着王秀,两个浅浅小酒窝煞是迷人,脆声道:“这话说的,街坊邻里都不给钱,那你不吃西北风了,哪有哥哥这样做营生的。”

老掌柜和小厮差点被逗笑,王秀一脸的尴尬,被小萝莉给数落一顿,丢人啊!他急忙小跑过去,拎了一坛酱清,道:“妹子要回家?”

“是啊!”有琴莫言眨了眨大眼睛,透着一丝狡黠。

王秀拎了拎酱清,慷慨地道:“我给你拎着,顺路。”一点不假,王家把宅子抵债,李寡妇把亡父留下的一处宅子,低价租赁给王家,两家从街坊变成了邻里。

有琴莫言付了钱,黛眉一挑,爽快地道:“哥哥真是好人,我正好要去买些瓜果,省了脚力钱。”

“你还挺实在的。”王秀翻个白眼,这不是没事找事嘛!哎,李寡妇母女也不容易,夫君早亡,剩下一对母女相依为命,买卖都不是很方便,自个充当一次苦力算做好事。

二人出了店门,小厮撇撇嘴笑道:“秋老倌,就小官人这样的书呆子,也能解贡举人,那我都成状元郎了。”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王秀吃力地背着一袋瓜,拎着酱清,苦着脸、咬着牙,总算把有琴莫言送到家门口。

“是王家大哥啊!怎么让你送来,真是的。”长相妩媚、风韵不减的李寡妇,开门就看到一头大汗、脸色苍白的王秀,那大包小包的,不由地白了眼女儿,连忙道:“累坏了吧,快进来吃杯茶水。”

有琴莫言掩唇偷笑,一副耍人得便宜的神色,气的李寡妇连翻白眼。

王秀把物件放在门里,急忙道:“不了,大娘,我先回去了。”宋代的世风还是开放的,妇人没有沦落明清足不出户的尴尬,但寡妇门前有是非,还是注意点好,何况还是不到四旬的美艳寡妇。

“这话说的,连杯茶也不喝。”

“不了,大娘。妹子,下回再有力气活,给哥哥说就是。”王秀挺有风度地摆摆手,累个半死还得装大尾巴狼。

“那好,过几天,正好要送一批丝绢。”有琴莫言莞尔一笑,却碍于李寡妇眼色,没说下去。

“大娘,我先回家了。”王秀偷偷瞥了眼有琴莫言,那张精致小脸上,尽是阴谋得逞的笑,忍不住一阵心动。

“你这丫头,整天就知道疯疯癫癫的。”

“娘,王家哥哥自己愿意,管我什么事。”有琴莫言撅着小嘴,一副不服气的可爱娇态。

“好了,王家小哥傻不拉几的。嗯,读书都读成呆子了,恐怕没希望解试了。好了,帮娘搬进去。”

“是啊!娘不说儿都忘了,王家哥哥不呆了,说话也利索了。”

“小孩子家懂什么,哎,王家这会有难了,谢娘子多贤淑啊。”刘寡妇轻轻一叹道,没注意女儿黛眉微蹙。

王秀走在青石街道上,恐怕打架的事家里知道了,逃避不是办法,他的脚步越加稳重了。

。。

租赁有琴家的宅子在东大街水竹巷口,一座灰瓦青砖的二进小宅院,幽暗的的墙脚藓苔斑斓,宅院的房屋的墙壁,显得尤为陈旧,很多处的墙灰斑驳,显然很久没有涂抹灰泥了。

也巧的很,王秀刚进门没看两眼,老爹王成走出前厅送人,前面一个笑容很猥琐的老头,身穿名贵的蓝色蜀锦丝袍,正是县里最大质库掌柜何老道。

当他察觉老爹不善的目光,立马趋步上前作揖,整套动作跟演练千百遍一样,还有声有色地道:“晚辈见过何掌柜。”

王成的脸色很不好看,何老道眨着绿豆眼,目光闪烁,捋着老鼠须,皮笑肉不笑地道:“原来是大郎啊!怎么,去县学报备了没有?,哎,怎么脸上一块淤青。”

王秀眼角余光觉老爹脸色很不好看,他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偏过脸笑地道:“没找到人,准备明天再去,真是倒霉,县学门口竟然有两条疯狗。”

“疯狗?”面对王秀彬彬有礼的态度,不吭不卑的回话,让何老道含笑点头,他混了几十年,哪能听不出王秀意思,暗想这书呆子怎么说话伶俐?他也不点破,对王成笑道:“好了,老夫也不叨扰了,王东主留步,三日后我再来商议。”

王成一脸凝重,态度不温不冷,拱手道:“何掌柜好走,在下不送。”

何老道去后,王成一脸灰白回屋,王秀心里明白七八分,也不做声,跟着来到客厅,待王成坐下,道:“爹,何掌柜来是不是催钱?”

王成狠狠瞪了眼王秀,脸色极为难看,一声不吭转身回屋。

王秀心里头琢磨事,跟在王成后面进来,一屁股就坐到椅子上,却听到王成一声冷哼,他一下想起来,这可是古代啊!儿子在老子面前哪有坐的,像针扎了屁股一样,‘霍’地跳了起来,挠头尴尬地道:“爹,咱家借了多少钱?”

王成眉头微蹙,神色不耐烦地道:“好好读你的书,不该问的就不要问。”

王秀见王成不满,毫不退缩,平静地道:“爹,我今年十九,能为家里分忧了,都什么时候了,铺子是爹一生心血,我能不问吗?”

当王成听到一生心血,不由轻轻一叹,他这一生没有大出息,儿子整天少言寡语,被人家讥笑成呆子,想想就格外恼怒。今个似乎有点不一样,他诧异地看着儿子,慢悠悠地道:“你有这份心很不错,昨夜你在铺子里住了的?”

“是。”王秀老老实实地回答,反正迟早王成会知道,不就打一场架嘛,在他眼里没什么大不了的。

“嗯。”王成没有再问下去,端起岫花青瓷杯品了口茶,这也是家里为数不多的值钱物,装装面子罢了。

“不知,不知爹从何掌柜那贷出了多少钱?”王秀听得一头雾水,趁王成吃茶功夫,趁热打铁又把话题转到钱上。

王成眉头紧蹙,道:“好了,午后你再去县学报备,然后好生读书,今年一定要解东京。”

王秀很郑重地道:“何掌柜三天后就来要钱,爹爹有没有十足把握还钱?难道。爹,这是你多年的心血,娘辛苦一辈子,孩儿决不能让娘后半辈子担惊受怕。”

王成闻言一怔,旋即垂不语,他真的很不甘心啊!儿子的话像针一样刺在他心头,不能让贤惠的妇人受苦,他似乎想说又没说出口,还是摆了摆手,道:“我就是卖了铺子,也要供你读书,好了,你娘给你留了饭。”

谢氏是位衣着朴素、端庄秀丽的慈祥妇人,当她看到王秀就慈祥地笑了,温声道:“大哥,娘给你做了鱼。”

有段时间没吃肉了,王秀感觉很温馨,暂时放下沉重的心思,不由地笑道:“娘,我真的饿了。”

“大哥,昨天的事你爹知道了,还了一通火,可别顶撞他。”

王秀一愣,明白王成放他一马,嘿嘿笑道:“我先去吃饭。”

真的是很饿啊!就在他狼吞虎咽的侍候,谢氏悄悄过来,塞给他个沉甸甸的蓝色小布包,轻声道:“大哥,县学门前打架,恐怕有麻烦,这个你拿着,也好尽些人事。”

王秀放下筷子,缓缓抬头看着谢氏,觉得事有点大了。

第二章 天无绝人之路

县学,王秀向一位年约六旬的老书吏报备,过程也很简单,无外乎这段时间有无作奸犯科的事。

有宋一代取士极为宽容,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僧道,都能参加军州解试。但是,有优容就有限制,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的,除了非本籍外不允许参加本州解试,作奸犯科、打架斗殴和不事父母者,一律没有参加解试的资格。县学出身的士子,被当地官府关注,判定有没有参加解试资格。

敞亮的学舍内,老书吏脸色似笑非笑,轻蔑地瞥了眼刚进来的王秀,漫不经心地对桌前一个胖子道:“你小子报上了也白搭,还是省几个来回钱得了。”

“明知山有虎,我偏向虎山行。”

胖子的脸王秀看不到,只见那堆肥肉乱颤,不由地一阵暴汗,这家伙还真能鬼扯,估计够老虎饱餐一顿了。

在老书吏记录了名籍,胖子心满意足地转身,对着王秀嘿嘿一笑,诙谐地道:“王呆子,咱们真当了难兄难弟。”

王秀翻个白眼,心里骂你这死胖子,谁跟你是难兄难弟,他理也没理那胖子。

“你这王呆子,跟我装什么酸大措,切。”胖子鄙夷地瞥了眼王秀,一甩袖子走了。

老书吏浑浊的眼珠子直转悠,时不时扫过王秀,半响才道:“王大郎,你上午和泼皮打架,这么快又回来了?”

王秀苦笑,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他摸了摸脸上的青淤皮肤,轻声道:“几个泼皮寻事,学生吃了大亏。”

老书吏的话明显有所指,他回答的也巧妙,定位在对方寻事,他不是打架而是自保。

“嗯,虽然是泼皮寻事,但你是斯文人,实在不该斗殴。”老书吏抚了抚花白的胡须,意味深长地看着王秀。

“老宿说的是。”王秀一阵头痛,对方抓着读书人这条,他还真不好说,事关能否有资格参加解试,绝不能大意,一旦被抓住把柄,他将无望科举,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看了眼桌上的一本书,他稍加犹豫,一咬牙掏出装着碎银和大钱的小包,强笑道:“老宿学识深邃,学生想买下您老看的书,希望对学问有所帮助,还望老宿千万成全。”

看这小子挺上道!脑袋变的灵光了?老书吏捻须而笑,那张老脸拧成一朵盛开地菊花。话又说回来了,州县胥吏的那点俸禄,月不过钱两贯、米一石,要不找点事让学子们孝敬一二,可谓清贫至极。

不过,他还有点担忧,王秀从未曾孝敬他一文钱,他就是想借故拿捏一下,没想到呆子开了窍,看小布包估摸着有七八钱碎银大钱。借口是有点唐突,但还是让人非常舒坦的,反正这出了名书呆子也过不了解试,送他个人情算了。

“就是一本书,送给你看看罢了。”王秀前后差别太大,老书吏不敢轻易相信,作为县学的胥吏,收受学子钱财,那可是极大地罪名,搞不好要被流放的。

王秀是何人,曾经的天之骄子,什么人砖家叫兽没见过,哪能不知这老小子的心事,古今有别,惟人心不变,千变万变不离其中。

成功者不计一时得失,做人都不会,怎能做人上人?忍,忍下这口气!

他压低嗓音,装作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低声道:“学生哪敢拿老宿的爱书,老宿要是能忍痛割爱,学生实在感激不尽。”话说的那个酸啊!他忍着牙疼把那本脏兮兮地书拿在手中翻了一页,继续酸道:“老宿雅道,经义诗赋是很重要,但杂学是修身养性的法宝,可见老宿深得圣人教诲,学生少不了时常请教。”

这话说的让人甘之如饴,老书吏是不如意的人,有人说他深得圣人教诲,顿时生出生不逢时的感慨,刚才对王秀的鄙夷,立马来个华丽的大转变,笑咪咪地叹道:“哎,可惜老夫胸有锦绣文章,却不得不忍受刀笔之苦,时也,命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