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297部分

权倾大宋-第297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的他有时候真想骂娘,面不过问细节,下面干巴巴看他,这个枢密直学士当的快乐并痛着。

“大人,车马已经备好。”管家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口。

“嗯。”蔡易放下茶杯,起身缓步向外走去。

到了大门,他,险些被稍稍凹下的石砖绊倒,不由地一阵恼怒,沉声道“为何不将这地面铺平”

身后的管家脸都变了,急忙道“大人息怒,小人这让人修整。”

“哼,你还叫人修,早干什么去了。”蔡易没来由一阵怒火,向后退了一步,待要看凹处,却听有人惊呼。

他却没有反应过来,痛叫一声扑倒在地,家仆们乱成一团,纷纷把他围起来,几名护院家将反应过来。

“强弩,有刺客,快,保护大人。”

“刺客在哪里。”

“抓住刺客。”

这可不是小事,不到半个时辰传到宫。

朱琏听到蔡易在府门前被刺,大为吃惊,枢密直学士在府邸门口被刺,这还了得啊行在何时乱成这样她立即召两府和尚书六部议事。

在去年赵谌大婚,她宣布撤帘归政,非军国重事不再过问,辅政制度自然而然地取消,国事皆又天子圣断。

但是,蔡易被刺可不是小事,开国以来除了太祖被弩箭袭击,还有童贯等人被赵桓拍人刺杀,哪还有大臣被人刺杀赵谌绝对没有处置的经验,她决定召集两府重臣商议,但自己却没有出面,而是由赵谌出面。

“诸位卿家,枢密直学士公然被行刺,自艺祖太宗以来,还是头一遭,没想到出在本朝,朕绝不吝啬雷霆手段。”赵谌脸色阴郁,本能地掩饰去赵桓刺杀大臣,那一双招子阴的能滴水。他能不恼怒吗刚刚亲征的第一年,才几个月的功夫,生了刺杀大臣的鸟事,任谁的脸面也挂不住啊他恨不得抓住刺客给活剥了。

。。。

。。。

第616章权知杭州军州事58

在场的哪个不是老狐狸,几十年混下来的,有风骨是有风骨,忠于王事也不假,但没有一个傻瓜,小皇帝正在火头,能少说句少句,反正蔡易只是肩膀被弩箭射伤,好好调理死不了人的。天籁小说网

“陛下,贼人敢在学士府邸行刺,看来是经过周密运筹,其气势猖狂之极,全然未将朝廷放在眼,臣请都兵部虞侯司和刑部、江宁府缉拿。”孙傅作为同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乃是两府的相,又是天子的启蒙老师,却不能不出班说话。

不过,这话等于没说,当时没有拿到刺客,事后肯定要严加缉拿,赵谌却点头道“宰相说的是,目无朝廷的狂妄之徒,必须查办,却不知如何下手”

赵谌的话实在有失水准,连大致范围也想不到,让两府重臣大跌眼镜,刺杀蔡易是显而易见,幕后主事人并不难圈定范围,他们可以肯定是那些心怀怨恨的裁撤将帅,这群人不敢对王秀怎样,也不敢公开诋毁天子,蔡易作为实际操作人之一,又是蔡京的孙子,显然是很好地下手目标。

胡安国觉得有必要提醒天子,他道“陛下,蔡大人素来温雅,绝少有仇家,因主持枢密院裁撤禁军名籍,惹了一些将帅怒气,他们自然把火洒在蔡大人身。”

很明白了,简直是告诉他针对方向,赵谌再不明白,那简直是头猪了,他脸色赫然,幸亏离的远大家看不到,怒气冲冲地道“这些亡命之徒好大胆子,立即让兵部查办。”

唐格稍加犹豫,朗声道“近来,被罢黜的禁军将帅怨言极大,他们屡屡闹事,还需要善加安抚才是。”

各地兵马要被裁撤二十万,会有多少将校回归民间尽管有大笔的遣散费用,甚至一些将校进入厢军,但也不是某些人能接受的,自然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也是,这些人在天下大乱,谋取了不低的阶官,拿着优厚的俸禄享受,哪想到会被裁撤,夺人饭碗自然遭人嫉恨。

当年,是连蔡京这种位高权重的老臣,也要拿出高出寻常禁军五倍的钱粮,来供养东京四辅的兵马,可见那群骄兵悍将。不要说武人身份贱,那只是人们思想的,反映到社会地位,一旦拿到真格真的较量,武人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多了他们的饭锅子,他们能让你好过

“陛下,刺杀直学士是裁撤禁军造成的,都虞侯司当密切关注军动态,尤其放在两大宣抚司。”

许翰出班建议,众人纷纷颔称是。

新军制先针对行在驻泊兵马,有殿前司六军,皇城司军还有三衙直属驻泊兵马,行在周边包括淮南东、西路沿淮南部和两浙路、江西东路东北部,共有禁军十五万,面对裁撤的反对声音最小。

也难怪,按照内外诸军相互制衡制度,各地禁军高于行在兵马两倍,还需要不算补充,有点失去平衡了。所以,殿前司六军,皇城司军很少裁撤,被剪下来的也是实在不堪一用的,大多编入各县衙门。

再说,殿前司军半数是王秀的勤王大军,基本都是精锐,新兵传承光辉战史,自然是刻苦训练成为精锐,哪轮到裁撤。

侍卫马步军的直属部队,也基本是各地禁军选拔精锐吏士,既然外军必须保持庞大规模,内军只能以质取胜,侍卫水军自然不用说。

“许大人的意思是,问题出在五路宣抚司”唐格看了眼许翰徐徐问道。

许翰淡淡一笑,朗声道“殿前司和皇城司将帅,几乎没有筛减,算有高职低,人家也犯不着干丢脑袋的事。陕西六路禁军十余万人,需要防备党项又要警戒河东,兵力是相当的紧张,曲端手段又非常强势,裁撤兵员都进了散员备用,看来只有北面五路禁军,可能性最大。”

唐格意味深长地一笑,许翰也不是好东西,竟然不忘给曲端点眼药。也是,这厮和唐重、王庶关系不错,两位不太能压住曲端,不借机打压曲端反倒是不正常。

许翰指出刺杀蔡易嫌疑最大的,应该是京东、京西、京畿五路宣抚司,众人几乎一致认可。

说白了,为了应对女真人不断地挑衅,五路的将帅都有很大的权力,甚至是宗泽诏安的盗匪。

当年,宗泽以人格魅力制约诸将,辅助杀伐镇压不屑,倒是没有生大的乱子,再加时局趋于稳定,很多盗匪出身将士不愿从军,五路兵马才散去大半,剩下的都是热衷权势,也有一定地位的人,他们很多人还带有匪气,自然很不甘心被裁撤。

再说,五路宣抚司兵马本是混乱,近三十万将士有河北、河东、京东、京西的兵马,相互是很不服气的。新军制实施以来,重点针对的是五路宣抚司,北方面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成立,预设十二个军都指挥司,总兵力十六万人,仅裁撤将士达十万人,绝对得罪一大批人,里面还能没有几个愣头青显然是不可能的。

谭世绩和蔡易关系平常,但作为枢密院的长官,蔡易被刺绝对是他的耻辱,生生打他的脸皮,强硬地道“刺杀朝廷大臣,简直是胆大妄为,无论是大帅还是亡命匪徒,此案必须一查到底,绝不能股息迁,定要绝五代之祸根。”

武人刺杀大臣直接触及了官的底线,两府和尚书六部重臣表现出空前的一致,并以朝堂少有地直白,毫不委婉、客气地要求严办,避免武人触犯人的逆鳞。

赵谌稍加沉吟,沉声道“卿家所言甚是,此事绝不能姑息,无论是谁必将严惩不殆。”

秦桧态度颇有意味,并没有任何的愤怒,反而道“陛下,兹事体大,须得禀明太后。”

赵谌一怔,眼闪过一抹不悦,但还是开口道“也好,刺杀大臣是军国重事,断不能草率。”

。。。

。。。

第617章权知杭州军州事59

蔡易在府邸门前被刺,算没有被杀死,那也是大宋开国头一遭,南京江宁府的各种小报竞相传报,甚至有传言禁军哗变,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小报却推波助澜,吸引人的眼球,从狠狠地赚了一笔,某些人笑的合不拢嘴。他们可不管你是非曲折,也不管你天下大乱,只要有钱挣,他们甚至敢对宰相造谣,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蔡大人没死,怎的连一点消息也没有这也太怪了。”

“还没死听说这刺客箭法极准,那可是神臂弓啊蔡大人被贯胸而过,又没有身披软甲,岂能抗得住,算当时没事,恐怕也支撑不了几天。”

“胡说,你从哪听说蔡大人被贯胸而过,谁也没有亲眼看到,只是传言吴相公箭后,被家人抬进府,你没看到,这几日几位御药在蔡府进进出出。”

“这么说蔡大人真没有当场毙命,刺客倒底是何方神圣,怎生与蔡大人有如此仇恨”

“糊涂,难倒你看不出来这其的玄机”

“话说这次禁军裁撤,那么多人被裁了下来,难保没有心怀怨恨的亡命之徒,看来蔡大人也不容易,谭相公也要小心了,不要被人刺杀了。”

“这些亡命之徒,岂是易于之辈,端了他们的饭碗,岂能不与你拼命。”

“你说这刺客倒是谁指派而来。”

“天晓得、天晓得,枢密院和兵部得罪人多了,恐怕此时不知多少人暗自拍手称快。”

“朝廷必然是极为震动,恐怕会对禁军开刀了”

“这是自然,不过若是蔡大人不能理事,朝局势恐怕又要变动。”

“王相公三年任期快满了,恐怕是要回朝了吧”

“八成是这样,那帮无法无天的贼军汉,也只有王相公能弹压,他回来主持大局,还能让人安心。”

“李相公也不差,以忠义论,咱还是看好李相公。”

“沿京畿五路岂能少了李相公坐镇,太没见识了。”

“好了,好了,两位相公迟早要回朝的,咱们还是静待朝廷如何处置。”

朝野有点古怪,大家都拭目以待,等候朝廷调查的结果。

蔡易的遇刺,王秀极为震怒,他知道一切都是冲他来的,蔡易不过是了无妄之灾,好在没有出了人命。他愤怒下绝不能姑息迁,立即奏要求朝廷严厉查办,他在军实力雄厚,所用的将校大多是有能力的人,案子委托他们秘密调查,决定无论是谁,一经查实立即杀鸡儆猴。

在官塘抵达杭州的第二天,七名急脚子火北,分别奔赴王德、封元、吴革等人军。

刺杀案过了近月,朱琏几次派御药探视蔡易,对外表达绝不姑息的态度,她召见孙傅、唐格、秦桧和谭世绩,开口道“案子继续办理,秋防在即,枢密院新军编制不可无人,诸位是怎样看的”

孙傅与唐格面面相嘘,兵部都虞侯司和刑部圈定范围不假,但是牵扯将帅太多,又不能强行调查,怕引起惊惧不安将帅们的异动,从而引军的不稳定,以至于投鼠忌器,不能确定倒底是谁。

但是,秦桧可不认为朱琏的召见,单单为了刺杀案,想要催促只需严令尚书兵部,严令刑部办案,压根不需要召见两府执政。

孙傅、唐格眼珠子一转,也明白的差不多了。

“眼看秋防在即,枢密院主持机司和新军规划的直学士,断不可缺人。”谭世绩不问那一套,蔡易在家休养,影响到枢密院正常运行,也该换人了。

唐格心领神会,蔡易是王秀的干将,能把这厮拿下总归好,消减王秀对枢密院兵要的影响力。不过,为了照顾当年蔡家的照拂,也不能做得太绝,需要对蔡易妥善安置,不能冷了人心,又让王秀抓住口实。

他稍加沉吟,当下道“直学士地位显要,断不能久缺,还是选派得力大臣充任,以免误了大事。但是,蔡大人也是殚精竭虑,又为家国收了伤害,不能不善加体味。”

秦桧一阵牙疼,分明是落井下石,撬王秀的墙角,又卖给蔡易个好,绝对老滑头的手段,真是太不地道了不过,朱琏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还能挽回局面,他立即道“可以从枢密院升任,调李宣抚回朝。”

朱琏一怔,连孙傅、唐格和谭世绩也吃了一惊,秦桧是王秀主要的干将,应该举荐王秀的人执掌机司和新军,怎么语焉不详下又提李纲,似乎不太符合逻辑。

秦桧这厮要干什么众人心亮出大大地问好。

“太后,李大人主持五路近三载,军颇有威望,朝廷既然力行新军制,又得弹压将帅,只能让李大人回朝担负大任,才能彰显朝廷罢黜亢员的决心,震慑那些亡命小人。”秦桧解释为何启用李纲,说的是坦坦荡荡,让人无可辩驳。

看是老成持重之言,但真是一箭双雕啊孙傅、唐格等人都无法全然对抗王秀,李纲是唯一能正面抗衡王秀的重臣,这是士林公认的事实。

是因李纲受命于危难,有着出色的表现,在军也有一批拥护者,再加康王成立大元帅府,他又鼎力相助,坚决主战的态度,让他的声望绝不王秀低,绝非在场大臣可。

这次的事件,预示着王秀即将回归朝廷,任谁都毫不怀疑,那朝廷必须有制衡王秀的人。

既然王秀快要回到朝廷,李纲也应该趁机回来,大家都意识到了,却无人说出来,没想到被秦桧隐晦地说出,令人遐想万般。

不过,王秀知杭州,主持各项改良试点,已经初见成效,既然改良要继续下去,他肯定要入书门下;李纲执掌宣抚司,虽然金军并未骚扰,但也是居功丰伟,赏罚分明,惩办不力,震慑诸军,担负枢密使恰如其分。

不能不说。两人同时外放,有能同时回来,的确是绝佳的搭档。当然,这种搭档是建立在权力制衡的,而不是体现在合作,但秦桧能有那么好的心思

。。。

。。。

第618章权知杭州军州事60

不能不说,秦桧说的又很公允,让人找不出道道,连谭世绩也没有反对,李纲回朝的方向早注定,他想阻拦也不可能,反正他要么出枢密院进入尚书六部,要么继续留任,枢密院不是没有过两正一副,正副使历来都是轮流掌印,并不是正使统辖副使,大宋朝廷没这个规定。敬请记住我们的址::。

孙傅目光复杂,他感觉不到秦桧有恶意,犹豫地道“李大人回朝,何人担任宣抚使”

唐格不言不语,他多少察觉秦桧的用意,在大义凛然下的龌龊。是想,李纲联合张叔夜让枢密院做大,压迫他和孙傅,但此一时彼一时,张叔夜的病故,张李体系的瓦解,枢密院顷刻间沦为王秀掌物,是他绝不允许的,竭力支持李纲重回枢密院,是当前最佳选择。

但是,李纲回到枢密院岂能沦为他的枪头,必然会抓住枢密院权柄,来全力制衡都事堂。如此,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