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20部分

权倾大宋-第320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钦叟兄,请。”孙傅烹煮好了一壶茶,用厚麻布包裹着壶把,倒在一个粗糙的紫砂小壶中,为唐格斟上一杯。

“茶道讲究心平气和,淡如止水,我不如伯野兄多矣”唐格轻轻短期紫砂茶杯,放在鼻尖处轻轻一嗅,顿感芳香扑鼻直浸肺腑,浑身毛孔尽开,说不出的舒坦。

他慢慢地品口茶,闭目回味良久,但觉茶香如喉回味悠长,口中尽是茶香流连,不禁意犹未尽地道:“可惜再品尝伯野茶香,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

。。。

第六六七章无可奈何了

孙傅拿起杯子的手微微一抖,但他还是端起茶。虽说,君子不屑权柄俗物,但谁又能全然免俗作为宰相兼修国史,又有哪个能真正放下有,恐怕不太多,至少他不能。

这点细小的动作,没有逃过唐格的目光,冷不防地问道:“我去见过王文实。”

孙傅并不奇怪,压下心中的失落,淡淡地看了眼唐格,冷静地道:“愿闻其详。”

唐格瞥了眼孙傅,慢慢地放下手中杯子,淡淡地道:“要了王文实一个承诺,仅此而已。”

“承诺”孙傅一怔,不置可否地笑道:“我之所以请郡,就是为钦叟兄能把持都堂,引李伯记为援牵制王文实,承诺又能值几个大钱”

孙傅话中不满之意,唐格又岂能听不出来,不少势力指责孙傅为相八年,却毫无建树,不断以各种渠道为王秀接任宰相而奔走呼喊,蔡易、范宗尹、沈默等人为核心。

不能小看这些人,他们把持了大宋六层的税赋收入,又有侍卫水军的支持,话语权是很重的。

为了能制约王秀,减少朝野的压力,孙傅决然为王秀腾出合适的职事,这是一招妙棋。

他也明白孙傅并不愿意离开中枢,放在靖康年间,让孙傅作为这样的牺牲,简直是不能想象,不由地摇头叹息道:“有些事还要说个明白我借故与王文实见面,的确得到了他的承诺,让他消停几年。”

孙傅脸面一变,思索了半响,道:“似乎用处不大。”

“事在人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唐格指尖敲打着茶杯,目光停留在桌案上的铜炉之上。

孙傅默然不语,脸色阴晴不定,暗暗指责唐格糊涂。利益,要怎样的利益才能打动王秀。政治上的承诺如同女乐的笑脸,也就值个几贯钱而已,怎么能当真。忽然,他真的有点后悔,不该放弃宰相,再艰难也应挺下去。

“仁宗朝自今,文武虽是各具其事。实则连为一体。王文实岂能不知,钦叟兄孟浪了不过。王文实入两府也是必然,我退位让贤也是应该,只要钦叟兄和李伯记同舟共济,王文实也不好撼动。”

唐格知孙傅对他已经有些不满,他也对自己能否说动王秀产生动摇,但还是相信选择是正确的,王秀主政、李纲主兵,是还算不错的选择,至少对稳定朝局有利。

孙傅稍加沉吟。冷冷地道:“李伯记节沿河五路,对王秀所倡新军制颇为赞赏。”

唐格心念一动,品味孙傅言外之意,暗指李纲和王秀有某些共同点,对牵制王秀势力的展,绝不是好事,当下正色道:“李伯记为人耿直。公私分明,王秀倡议军新制确有其独到之处,而其变法之举,亦是对大宋百年沉疴的救治,单就以事论事,我还是看好的。”

孙傅本想提醒唐格。防范王秀和李纲私下勾结,实际上他也很了解李纲,并不认为他们会走到一起。

相反,李纲的权力很强,必然会试图把侍卫水军大权收回,其结果可想而之,那几乎是王秀的私兵。李纲可不是吴敏,肯定会和王秀生对抗。

想到这一层,他也不想再多说,道:“知人,我不如钦叟兄,王文实是忠君体国不假,却着实让人放心不下。听说他又在筹办钟山书院,王门势力渐显羽翼,假以时日,恐怕庙堂显贵皆为王门子弟矣”

唐格听的暗自心惊,孙傅的话如重锤般砸在他的痛楚,他并非没有防范意识,玉泉山书院展太快了,不仅是声誉还是财力,连人才也如井喷一样,着实的吓人。

自从大中建炎元年,他已经明白王秀开始培养实力,却仍愿意向好的地方想,谁能没自己的势力呢各位重臣嘴上说君子不党,私下里哪个不是培植势力。

但是,随着玉泉山书院横空出世,让他感受到了压力,那可是以王秀思想为主导的书院,大量的士子不可避免带有王秀的印记。

真是一着妙棋,直接抛弃当朝显贵,从最底层有系统地培养人才,或许今天还不算明显,十余年甚至二十年后,这股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会展到何种程度

“毕竟,王秀是有功于社稷,才智亦是少有之,办书院也是好事,岂能阻止”他的话很无力。

孙傅感觉到唐格微妙变化,他却没有在意,从铜炉上取下茶壶,为自己与唐格各斟杯茶水,才淡淡地道:“不知钦叟兄读过王文实新近大作”

“不外乎那些杂论,伯野兄多虑了,正所谓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君何事咱们何须庸人自扰。”唐格淡淡地道,他是心中忐忑,却相到手患得患失。

人有时候真的很复杂,唐格明白王秀创办书院的隐患,却无法去阻止,甚至还有一丝欣赏。

从学术和社会上看,玉泉山书院都独具特色,不仅创造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士子也不再拘泥于诗书,办学就应该如此,想必即将成立的钟山书院,也会大放异彩。

孙傅见唐格竭力回避,也就不再深究,捻须大笑道:“钦叟兄,我倒想去应聘书院,终老林泉。”

唐格一怔,立即明白孙傅意思,是在提醒他争学生,正色道:“不过以事论事,无论怎样说,玉泉山书院利大于弊,只要善加诱导,士子们还是大有所为的。”

孙傅悠然自斟杯茶,笑道:“有李伯记在,我问他许多作甚,来来,钦叟兄,喝茶。”

其实,王秀一点也闲不住,他刚有点闲暇,就被洪真给缠住了。

钟山书院绝对是王家独资的书院,王卿苧大笔一挥圈了十几倾土地,还不算围了的两个小山头,慢慢地打造成一处亭台楼阁俱全的庄园式书院,真是奢华到了极点。

王秀看到这座气派的书院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姐也太有气魄了,这得要多少钱财啊难道要组织一批人马单干,争玉泉山研究院的专利。。

。。。

。。。

第六六八章徐淮战事的结束1

今年,大姐可又把杭州王家座钟生意抢了一层,让王家兄弟憋屈地傻笑,又无可奈何。

“文实看看,看咱们这钟山书院,比那玉泉山书院如何”洪真洋洋得意,尽管没有招生开办,但就这所书院的规模,已经越玉泉山。

咱们的钟山书院王秀一阵牙疼,慢悠悠地道:“别看我,我可没功夫磨叽。”

“呵呵,你只要担任山长就行。”洪真一脸的不怀好意。

王秀摇了摇头,为难地道:“回到朝廷不比地方,实在难以分身啊”

“玉泉山只是探路石,并没有达到文实心愿,钟山书院才是真正能传承的地方,文实不要因小失大。”洪真慢悠悠地道,他是拿准了王秀心思,绝对的有恃无恐。

王秀默然不语,人家洪真说的不错,凤凰山书院的传承,只能说半数秉承他的思想,并不能全然尽意。可以说,钟山书院被他寄予厚望,如果可以的话,他必须要牢牢把持。

洪真一脸地轻松,他就吃定了王秀。王秀用软鞭指着地形沙盘,朗声道:“虏人在江淮深入再远也没关系,哪怕他们过了江也无妨。现在,重点在徐州,打好徐州之战是此战关键,决不许任何意外生,一切要为徐州让步。”

李纲、谭世绩、朱胜非还有刘光世静静地听着,没有人刻意地去说话,完全出乎唐格的预计,王秀在干预枢密院决策,却让人听着有理,没有几个人说三道四。

先不说利国的重要性,徐州的关键位置突出,一旦封上口子,把金军后队击溃,兀术的南下大军将成瓮中之鳖,巨大利益让人无法拒绝。哪怕兵力不占优势,也要尝试一番。

“各位也都知道,女真郎主病情加重,他们北归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层层拦截,重创他们,打垮兀术,让虏人绝了南下心思。从此不再做非分之想,给我行朝十年休养。”王秀的话扔地有声。震耳聩,显现出霸道的一面。

“能否全歼”李纲满怀希望地注视王秀,他对王秀的军事才能,有相当的信心。

哪怕新军制实施过程中,新军战斗力并不强悍,但那也是缺乏磨合造成的,他却从中看到兵种搭配的合理性,还有军政和军令的有效结合。只要有时间进行磨合,爆出的战斗力绝对惊人。

王秀冷眼看着地形沙盘。足足有十个呼吸,郑重地摇了摇头,沉声道:“凭天意,尽人事。”

李纲并没有因此气馁,毕竟对方南下主力是马军,兀术完全可以抛弃杂牌军,恢复马军的机动性。宋军是很难实施拦截的,王秀也不是神仙,要说出绝对的承诺,他反倒不信。

稍加沉吟,目光转向刘光世,沉声道:“各路兵马最新动向”

刘光世对李纲甚为忌惮。一改对待谭世绩时的散漫,清了清嗓门,朗声道:“徐州外围已经部署完毕,恐怕已经开打,京畿的兵马正在南下,但遭到虏人马队反击,损失不小。侍卫水军北上大军正在归途中,江淮制置司船队正在奔赴淮水;殿前司集结五万大军,在清流、来安一线和虏人相持,各地签乡军六万人抵达行在。”

“看来形势还是有利的,行在又增添兵马,只要封住淮水,兀术就插翅难飞。”李纲若有所思地道。

刘光世很认真地道:“只是淮水水浅,恐怕拦截不了虏人,他们在京东还有数万大军。”

话很明白无误,淮水不是大河和大江,枯水期水浅,金军可以涉水过河,水军拦截效果并不理想,要是在大江上,三千水军应用得当,足以让金军头疼。

他们不知道的是,看是几万金军过了淮水,真正的精锐部队也就是不到万人,兀术的主力马军,早就在淮水北岸,随时可以掉头北上。

最重要的关键点是,刘光世指出京东尚有金军数万,完全能接应兀术北撤,宋军兵力不占优势,难以实施拦截。

李纲非常明白,但他要的是结果不是困难,新军制最让他欣赏处,是军令贯彻的权威性。

只要形成军令,各级将校必须无条件服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完全不同他当年尴尬,态度坚决地道:“无论如何,必须要重创兀术。”

谭世绩看着李纲强硬态度很矛盾,作为知枢密院事,他也想建功立业,歼灭或重创女真人主力,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只是李纲太强势了,让他从心底感受到压力。

王秀一直很担心李长昇,上岸兵马遭到金军马队打击,只字未提李长昇。

从官塘的只言片语中,他也了解到侍卫水军艰苦的一战,却不太了解整个战斗过程。

原本,侍卫水军挺顺利的摧毁金军海船船队,几乎俘获了所有战船,可以说是取得空前胜利。但是,虎翼军撤退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们还要焚烧一切物质,就在准备分批撤退到海船上,高升率马军突然到达。

三千马军对战五千虎翼军,高升是相当的勇猛,竟然亲自率百骑突击,冲入排列密集的虎翼军队列。

杀的是天昏地暗,来回七进七出,最终身边仅剩二十余人。但是,虎翼军也被打的七零八落,不得不在李长昇的率领下,撤到码头上依靠战船保护。

就这样,这场小规模的战斗,持续了两天三夜,面对高升疯狂的打击,李长昇竭尽全力固守港口。海面上的中小型战船为了支援虎翼军,甚至直接在码头靠岸,用抛石机和弩箭打击金军骑兵,迫使高升不敢过分逼近港口。

不过,大型战船支援力所不逮,中小型战船能够靠岸支援,却碍于马军行动迅,砲石打击精确度太低,无法给予最有力支援,大多数时间里,只能眼睁睁看着虎翼军奋战。

噩梦般地历程,李长昇甚至亲自上阵,实在坚持不下去,他指挥虎翼军分批从码头撤退到船上,而他一直坚持到最后才上船。。

。。。

。。。

第六六九章徐淮战事的结束2

高升迫于船上弩箭威力,为了减少马军伤亡,并没有在撤退时迫近港口,任由虎翼军6续上船撤离。天籁『小说

虎翼军不算败,却损失惨重,阵亡七百余人,海上6续死亡二百余人,没有马军配备的虎翼军,在金军马军猛烈打击下教训是惨重的。

经验也是非常宝贵的,李长昇并没有任何哀叹,上了船立即钻进船舱写写画画,把得失写了下来。

开始,他们的双向同轴进攻是成功的,可以被列为登6战术运用,只是在没有后续部队增援下,相对进攻作战,五千人的登6规模太小,无法对抗金军的马军,相对于特殊作战,规模似乎有点太大。

“王大人以为如何”朱胜非见王秀沉吟不语,不免多问一句。

王秀这才从思绪中摆脱出来,他看了眼朱胜非,道:“只要退敌就是胜利,现在应该关注徐州战事。现在,西军开始进入京西,可以调三万兵马东进,以生军对兀术疲军。”

李纲很赞同王秀注意,绝对是硬碰硬层层拦截,绝对能把兀术给拖死的战术,哪怕没有取得徐州的绝对控制,只要京西兵马抵达,也能给予兀术重创,他还从来没像今个支持王秀观点,兴奋地道:“好,就这么办。”

谭世绩却眉头微蹙,王秀的策略太生硬了,完全是不计后果的消耗战略。如今,京西各路大军正在反攻河东,就算有西军抵达,也不可能抽出太多兵力,李纲也是一头倔驴,非得要击垮虏人的面子,难道不明白行朝还没那能力。

“那就小规模骚扰河东,集中兵力东进拦截兀术。”王秀一锤定音,他更想打一场歼灭战。

不能不说,就在王秀决定时,战场局势生很大变化。挞懒在宋军强大的攻势下。被按着头皮暴打一顿,连续丢了两州,里子面子都没了。

他立即转入彻底的防御姿态,西线金军太弱了,西军源源不断开赴前线,他们连反击的力量也不足,只能呼吁援军。

东线金军保持强大的兵力。却因战场被分割成三个集群,最大的当然是兀术主力。已经拥有十万大军,偏师两万人被京畿兵马牢牢看住,不得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