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49部分

权倾大宋-第349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别人都是有资本和王秀搭上关系,又有相对的性,他是危难中被王秀拯救,依附程度大的多。

“如果能够营救出太上,倒是就可以冒险,我已经出官塘,让北方机使臣伺机决断。”王秀慢悠悠地道。

“文实兄,你可要考虑好了,一步错步步错,家国大业为重。”蔡易语重心长地道,语气中隐隐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意思。

王秀对蔡易更亲厚一层,能说到这个层面,绝对是铁哥们了。无论是李纲还是张启元,他们的目光都在盯着,有任何的纰漏,都无法逃脱他们眼睛。

当他从蔡易府邸出来回家,刚到家门口却建议对车马,显然是宫中的,更巧的是张启元面带笑容地站在一旁,显然是来找自己的。

“文实兄,让我好等啊”张启元见王秀下马迎过来,笑咪咪地拱手见礼。

“子初兄真是稀客,还请里面说话。”王秀显得非常高兴,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是至交好友。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还真是知己,从商水道今天的争斗,张启元绝对是优秀的朋友,几乎是打不到的小强。当然,也就是这个不杀文人的时代,换成别的时候,恐怕他们的斗争,又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请。”张启元本就有事,一点也不客气。

。。。

。。。

第742第742章南海好局势

刚进了府邸大门,张启元就笑眯眯地道:“看来楚国长公主和你家大姐倒是有缘,难得见公主出宫,竟然来找你家的姐玩耍。”

王秀看了眼庭院里的宫人,撇撇嘴道:“也是他们的缘分,不过这阵仗实在太大了,娘娘也不约束一二。”

“呵呵,公主出行阵仗不大怎么能行”张启元一肚子怨气,他的妻子还在北方,近年是纳了一房正妾,买了三个侍妾,却一直没有正式的夫人,过着某种名义上的孤单生活。

如今,他不断积累资历和名望,几乎不太需要韩家助力,但没有确切的韩氏生死消息,他也没纳正室夫人,小妾不过是随手招呼的女子,在士大夫眼中就是个玩物,你只要心存夫人那就是美德,被士人所赞誉品德高洁。

纵然又有了两个儿子,但他没有纳正室夫人的清誉,在士林传的很火,让别人认为他诚恳念旧,绝对是值得交往。

王秀对张启元的做法无可厚非,也没有看不上的意思,这种掩耳盗铃的生活,放在后世那就是笑话。只是无论人家是有意无意,都不管他的鸟事。

不过,他并没有高看张启元,通过6贞娘就明白这厮是什么鸟,话又说回来了,男人嘛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外乎名利财帛美色,大家的志向不同罢了。

他不也是私藏了大长公主和太上嫔妃,不也是支持王卿苧做大生意,王纪百货何止百货,早就是工商业的巨头。

更何况他和太后的关系,也无法对张启元苛求什么,天下乌鸦一般黑,就看你黑的好不好看,乌鸦打扮好了,那就是三足金乌。

“子初兄请,随他们玩耍去,咱们去书房品茶。”王秀见王卿苧、友琴莫言陪着赵柔嘉出来,还带着蹦蹦跳跳地王新真,那浩浩荡荡地势头,显然是要进宫。

“哥哥,张二哥。”友琴莫言见王秀陪着张启元,急忙走了过来,她是不太待见张启元,却不能失去礼节。

“这是要进宫”王秀随意一问。

“正是,要不,我就不去了。”友琴莫言看了眼张启元,似乎欲言又止。

此时,张启元依然笑咪咪地,但他的眼中却有震撼性地惊讶,目光从赵柔嘉脸上转到王秀身上。

河北依然没有动静,北侍军6续投入近两万人,分别进驻河北南部的各关防,谨慎地向北试探。

王渊也没有投入太多兵力,他也不是傻瓜,两万人不少了,在注定无法取胜的战场上,傻子才会下本钱。

兀术也没有动静,金军是完全集结不假,而是散布在山前各地操练,甚至有部队深入汪古部。但是,他们依然在等待机会,给宋军充足布防的时间。

一切都是那么静悄悄,仿佛就是恰如其分。

时间就那么一点点过去,季风仍然没有转变,但来自南海的官塘却到了广南西路,通过驿站以金字牌火送入行在。其实,大福船也并不一定需要季风,那经过改良的车轮战船和转运船,完全可以顶风而上,前提是你的人力足够。

再说,航道不仅是一条,也可以经过占城和交趾的外海,一路北上到广南西路沿海,两个小国也不会随意截杀,毕竟是大宋朝廷的武装船只,他们和大宋是6地接壤,没有让人疯狂的利益,那是绝对不会为官塘干出傻事。

博望军生的规模不算小的战役,让行朝得到准确的判断,南海的形势逐渐清晰起来。

就在高堪快要坚持不住时,李长昇的远征船队及时地到达,又是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三佛齐那些乌合之众,在宋军庞大的舰队面前,再也无力夺取港口。

李长昇不愧是一员骁将,他立即整编部队,把下船的南迁移民和囚犯组织起来,配备精良的甲仗,让他们联合侍卫水军各部反击,在博望军的云涧北城打了一仗。

三战三捷,打的三佛齐几万大军溃不成军,几乎是全军覆没,那些正在观望的部族,立即组织起来协助宋军,名头是很响亮的,愿助天朝剿灭叛逆。

这些墙头草的实力并不大,甚至入不了三佛齐王室的眼,但那都是汇集在博望军周边的小部族。

平时,还要供应给三佛齐大军粮草,救济病患伤员,这啊拥护大宋行朝了,三佛齐大军顿时断了饭锅子,要是不失败那才是怪事。

就这样简单扩大了沿海据点,几乎扩展两个陈州的面积,民众也逐渐分散定居,给了朝廷许诺的土地、耕牛等。

这场大胜仗还得到不少的钢铁和奴隶,却失去很多耕牛,那些没有得到耕牛的移民,却得到铜铁补偿,每家还分了强壮的奴隶。他们可以用铜铁和奴隶,好周边小部落换取耕牛,还有那些生活的用具。

官塘中,李长昇提出朝廷再派大军,组织对三佛齐的征伐,并声称三佛齐国主否认袭击博望军,是那些领主大将眼馋财富私自行动,正好可以借机进行征伐。

不过,除了获得海商们的拥护,朝野上下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相比北方的战事,南海还不如士人眼界。

对海商们来说,大宋在南海初战的胜利,意味着风平浪静,再也不要被三佛齐盘剥,缴纳沉重的关税了,商品的价格只要不掉,可想而知其中的巨额利润。

虽然,两府对博望军战事给予很高评价,并开始认真讨论主力大军征讨不臣。但是,在很多士大夫眼中,不过是一场无足轻重的小事,三佛齐是就是跳梁小丑,根本值不值得他们去关注,除了每次投资的汇报,甚至不想去听。

什么两府开始讨论出动大军南征,这不扯淡嘛杀鸡焉用牛刀。

李长昇不是率船护卫数万人去了吗怎么还镇压不了那些蛮夷

用大宋朝廷神臂弓、远程抛石机、火器射杀土著,那也算是本事啊有那能耐你去打河东拿燕山多好。你再不济打打叛羌也行,欺负南海蛮算什么鸟本领。

。。。

。。。

第743第743章南征的刍议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甚至漠然视之时,王秀借机抛出了重磅炸弹,引起了朝野一片哗然。

他的上书直白露骨地表示,为保护商船航道和海外货物集散地,不再受三佛齐等蛮国的侵扰,避免商人遭到小国设关欺压,要求朝廷正式启动南征预案。

他又援引仁德太烂,以至于女真祸起萧墙的教训,阐明大宋行朝必须征伐南海,震慑宵小,并再瀚海诸国建立一连窜据点,形成以海船为牵引的海外军州,组成大宋行朝的海外根据地,形成可攻可守的稳固要塞。

如果,哪个藩国敢违背大宋行朝的意图,或是有叛逆的举动,大宋的海外军州可以相互支援,利用海船把各军州力量汇集,或直接镇压威慑,或在朝廷大军来之前,控制事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是有道理,但深究起来又是那么扯淡,任谁掌握了绝对权力,没有别样心思那才叫怪事。

唯有一手捧着珍馐,一手紧握钢刀,那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并不理解王秀的打算,他们从没有想过在南海上大动干戈,只是敲打一番就行了,但有些人却深以为然。

海外不仅物产丰富,建立海外军州是吸取前人教训,一退再退终将无路可退,最终无可奈何地谢幕,占据海外至少多了点希望,也能迅了解南海实情。

就在朝野士人惊骇时,王秀那是语不惊人不罢休,直接抛出了侍卫水军在十年内展构划。

他明确提出侍卫水军在北伐中的重要角色,优化南北方向海船舰队,把舰队编队简化为舰队都统制司,战队都统制司,大队都统制司三级战斗编制。

整个侍卫水军的海船,平时以南北方向为辖区,以大队为单位驻泊,由侍卫水军大寨和各寨统辖,也就是平时的行政管理,战时组成战队,把侍卫水军制度彻底定型。

当然,他并没有忘了侍卫水军地面力量,主张虎翼军扩展到五个军,由天子直接掌握海外征,号称天子海外卫率。

这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你不是说臣强君弱吗天子直接掌握侍卫水军的虎翼五军,这是怎样的概念

内军中有班直数千人,外军中有虎翼五军,足以支撑皇室威仪。

紧接着,他正式提议上官谦挂帅出征,征调大宋侍卫水军战船百艘,转运船百艘,吏士四万余人,组成三个战队,南下征伐三佛齐不臣。

同时,建议加强对交趾和占城的沟通,给予两国适当的补偿,让他们让出有淡水水源的岛屿,侍卫水军好修建海外营寨,当然是以租借的名义,至于今后那就再说了。

他以奏章形势的上奏,立马就不一样了,上官谦出征可不是小事,动用四万人出征,无论是规模还是消耗,绝非小事,不要说两府了,就是朝廷各衙门都在议论,区区弹丸小国至于吗李长昇不是率一个战队出兵了嘛

不要说朝廷议论纷纷,北方紧急官塘,女真人的使臣张通古进入河北南下,说是要再定南北盟好,引起朝野一片哗然,大家纷纷揣测女真人的用意,难道说女真人明白事理了,真的要把河北归还大宋

现在时归还了,但大宋明眼人都清楚,人家那是阳谋,张通古的南下,似乎有点意思。

不过,王秀压根就不信,李纲也呲之以鼻,张启元就没有想过,看来战事真的要迫近了。

远在上京的秦敏却不轻松,他再次秘密进入宇文虚中的府邸,确认赵桓的行踪,因为他已经接到朝廷的秘密官塘,让他便宜行事,不能不认真对待了。

“不知太上现在到了何处”

“兀术密谋南下,太上暂时没有到达燕山府。”宇文虚中没有一点虚言,他知道哪怕半点纰漏,都会导致使臣误判。

他也想尽快营救赵桓,只是人家停在外面,他能怎么办只能干焦急。

“看来张通古南下别有味道”秦敏玩味地笑了。

“难道两府诸公还不明白”宇文虚中眉头微蹙,他作为翰林学士,也是知道一点内幕的,张通古南下是有几个目地的,却不是真正要归还河北。

“先生自然心知肚明,虏人那点心计,早在先生算计,他们翻不出大浪的。”秦敏很不屑地笑了。

“那为何朝廷6续增兵河北,难道两府诸公不明白兀术正等待大军抵达界河,再给予雷霆一击。”宇文虚中很不满秦敏态度,这个年轻人太羁傲不逊了,让他无法掌控。

秦敏眉头一扬,玩味地笑道:“在下只是区区机司使臣,怎能知道两府诸公的打算,就算在河北投入兵马又能怎样还不是在我家先生算计中。”

“哼哼,王文实算是枭雄,兀术也不是莽夫,一切要靠实力说话,既然没有本事决战,那就应该谨慎从事。”宇文虚中对王秀评价不高,既然朝廷知道女真人的阴谋,还在河北做无用之功,简直让他气愤。

他却不知道,大宋行朝内部又有别样议论,连王秀也保持了沉默。

秦敏脸色一变,很不悦地道:“先生打算,岂能是寻常人所能知。”

宇文虚中见秦敏脸色不善,但他却不想让,沉声道:“王文实对边事用心,却不知太上这边怎样打算”

秦敏稍加沉吟,沉声道:“先生昨天到的官塘,让在下便宜行事。”在关键的事情上,他还是有原则的,既然王秀出官塘交代了,他也就打算尽量办好事。

不过,他也有很高的政治敏锐性,非常清楚赵桓回归对朝廷并非好事,态度上却不太积极。

“嗯,你可有接应太上回归的计划”宇文虚中把心思拉回赵桓身上,对他而言朝廷决策太远,最近要是营救赵桓,只要赵恒抵达燕山,就立即组织救援。

“暂时没有。”秦敏回答的很干脆。

“没有”宇文虚中有点火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有计划,难道机司使臣都是吃干饭的,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

。。。

第744第744章兀术的险恶用心

“朝廷没有旨意,我们也不好办。”秦敏翻个白眼,很不满宇文虚中的态度,他又不是对方的属官,压根不需要听命对方,更不需要看人家脸色行事,一切行动都要以最小的代价为准则,你给我脸色,我压根不鸟你。

宇文虚中肚里有火气,却在秦敏软绵绵地态度前,几乎无处可,他强忍住性子道:“虏人南侵在即,正好了趁乱行事,我看根本不需要在燕山府行事。”

“大人,越靠内地风险越大,不要认为百里之地无所谓,一旦有突情况,悔之晚矣”秦敏很不赞成提前动手,燕山府也就现在的大兴府,他就没有完全把握,还要想西北深入几百里,路途上到处是金军营寨,那才是真正的找死。

他可以奉命营救赵官家,却不能为了个废人,甚至不稳定因素,搭上精锐的机使臣。

“既然两府有了决断,你应该有完全策划,虏人南侵是最好的时机,谁知道他们何时送到太上。”宇文虚中见秦敏并不积极,不由地蹙眉道:“当年,王文实明明有十万大军,却观兵陈州不前,难道是对太上有愧”

秦敏大怒,双目瞪着宇文虚中,沉声道:“请大人慎言,先生公忠体国,又岂能是他人能诽谤要没有先生,天下还不知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