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54部分

权倾大宋-第354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收复河北,,本应稳妥置戍,几个月后才6续北上,还没有做任何防备。虏人南下本应拼死抵抗,朝廷却让禁军退却,河北生民再度沦陷虏手,妾身虽是一介蒲柳,却也知家国大义,实在不明白两府诸公作何打算。”

李清照看着王秀,目光淡若止水,似乎很平静地道:“张学士提议不假,王相公看是维护大公,却也难辞其咎。不要认为天下士民看不出来,王相公看是勉强,实际是遥控战局,河北退让,河东惨败,王相公是罪魁祸。”

王秀脸色一变,难看的不能再难看。

。。。

。。。

第754第754章张启元的阴谋

怎么说呢如果从政治层面上讲,应该说李清照说的不错,他也是支持河东反攻的,也看出河东反动的弊端,想利用这场战争达到他的政治目的,因为他不能再等下去了。『:efefd

但是,从军事层面上说,他绝没料到会那么惨,两个军几乎被打残了。

李清照的言辞有点太过,总不能说两府本来就没打算守,要不是为了反攻河东,甚至不会派三个军北上,达到拖延金军主力的目的,更不会有岳飞、王德等人的绝地反击。

可惜的是,北侍军不给力,刚进入河东就吃了大亏,导致整个计划出现变故,虽然进行过兵棋推演,却仍比推演结果严重,他甚至认为只是一场败仗,伤不到筋骨。

宋军完全能占据河东几个军州,增加和女真人讨价还价的本钱,把占据的军州让出去,这绝不是退让,而是邦交纵横之术。该吃的一定要吃,不该吃的卖个好价。

张启元则是无奈地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品着,意图掩饰自己的窘态。他真的很后悔,哪里该倡议反攻河东啊出了西军表现常可,北侍军简直一塌糊涂,他不由地大骂王渊。

至于李清照说王秀,他下意识地屏蔽,自尊心也好,还是看到王秀听反攻河东的愕然,他都认为王秀被李清照冤枉,却没有解释的必要。

王秀看了眼李清照,又看看老神常在的叶梦得和洪真,正色道:“居士认为国朝和女真孰强孰弱”

“妾身虽是女流,却也知虏人粗勇,但他们人心厌战。”李清照被聘请组建钟山书院女斋,接触的都是天下杰出人士,自然消息灵通。

“人心厌战不等同军国重事,断不可混为一谈。”王秀淡淡地道,不要说女真人厌战,大宋生民也厌战,任谁打了十几年仗,村村都有新坟头,都也提不起精神头。

“为何朝廷弃守河北”

“河东不在,河北不可守。”

“只是河东反攻失利,难道朝廷就不打算一战执政谈笑庙堂间,可怜生民重陷虏人手中。”李清照有些愤怒,她绝没想到王秀会罢手,没有半点体恤河东、河北生民的意思。

“为政者,不能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河北退却是为了河东。不过,河东反击的确没有打好,是两府低估了虏人。”

张启元有些幽怨,王秀说两府低估虏人,很明显是责任共担,但他的目光仍旧阴郁。

李清照却看了眼张启元,淡淡地道:“妾身实不明庙算,只知弃守河北与河东之败,无论王相公怎样,那都是张学士指挥不当。”

张启元脸色一变,李清照分明在打脸,有那么说话的吗当着他的面说他不是,但在书院又不可能计较,甚至不能去报复,以免落人口实,心情是那个郁闷啊

洪真幸灾乐祸地看了眼张启元,这厮吃瘪的模样,还真让人看着心念通透。

叶梦得却眉头微蹙,沉声道:“居士,太过了。”

“妾身妄言,还请王相公、张学士恕罪。”李清照也觉得当面指责重臣,实在有些欠妥。

张启元大方地摆了摆手,悻悻地道:“居士说的不错,是在下谋划不当,怪不得别人。”

王秀瞥了眼张启元,他可是心知肚明,这厮默默承受骂名,绝对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沉默比辩解强上万倍,一旦战事有变,张启元的声誉会立即恢复,甚至得到识大体的声誉,不能不说此人聪明。

不过,他对张启元心思无可厚非,换成他也会如此,你总不能对仕女冷言恶语,要知李清照的质问,代表一部分士人心理,更重要的是钟山书院和玉泉山书院学子态度,两处书院是他的根据地啊

张启元的打算,甚至连王秀也没有完全摸清,他在回到城中的当夜,就秘密来到康王的藩邸。

“大王,在下是给大王交了底,不知大王考虑的如何”忽明忽暗的烛火中,张启元的神情极为隐晦。

赵构脸色坦然,心中却不平静。张启元给了他希望,他已经放弃的希望,破灭他希望的就是王秀,说不恨那是假的。

但是,多年的舒坦日子过惯了,让他有了一丝犹豫,太冒险的事情让他心惊肉跳,那是过刀山火海啊张启元能给他交底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王还在犹豫什么大好的机会,时不我待。”张启元悠悠地加了把料,希望把火烧的更旺点。

赵构眼皮子一跳,不动声色地道:“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恐怕事情会有曲折。”

“能有什么曲折,王秀胆大妄为,什么事做不出来。当年,他观兵陈州待太上被留,才犹豫着兵北上,大王认为会那么巧”张启元很失望,赵构再也不复当年的锐气了。

赵构并不上套,王秀观兵陈州,他何尝不是观兵应天,天下率臣哪个不是观望不前。

大家不过各有心思而已,却说明不了问题,你要真摆出论道,那真是遭人恨的,关键是张启元所提太匪夷所思,所图太骇人听闻,他几乎丧失考虑的勇气。

“大王,若真甘心,在下无话可说。”

接待张通古的规格不低,难怪被人诟病,尤其金军节节取胜,宋军连续败退的战局,格外地引人侧目。

不过,两府几乎选择性地失聪,绝口不提战事和盟约,一切由王秀来操办。

反正他受到责难最小,出面收拾残局理所应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正如李清照看到的,最终利益获得者不言而喻,那群老狐狸也不是傻瓜。

收拾残局也不是好差事,就看王秀怎么办了,一味地退让,对皇室稳固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对王秀肯定不是好事,反正这烂摊子大家不管了。

王秀也会摆谱,一下子把张通古谅在驿馆三天,也就是让接伴使张浚陪着,说些没营养的屁话,让张浚郁闷了很久,咬牙切齿地对赵鼎抱怨,这是他那位同年不满他,肆意地报复。

。。。

。。。

第755第755章王秀对战和的打算

都事堂公厅

王秀面对朱胜非、吕好问,很坦然地道:“朝廷不得不面对虏人使臣,南北盟好将再次达成,但二位大人应未雨绸缪。天籁『小说反攻河东开局不利,恐怕也没多大战果了,这场战事我们失败了,有些事必须要承担,推脱是不可能的。”

吕好问脸色很不好看,生硬地道:“没到最后怎么能说失败北侍军仍有十余万精锐,文实慎言。”

“是啊我大军主力尚在,未尝没有一战之力。”朱胜非曾是同知枢密院事,对禁军还是比较了解的。

王秀眉头一扬,正色道:“人贵在自知,一味否认将迎来更大的失败,上次大战十余军州残破,二位是当今俊杰名士,难道还不明白”

吕好问紧盯着王秀,他也明白王秀所指,金军明显是摧毁大宋地方经济,在朝廷没有真正取得优势前,还是不能打消耗战,他沉声道:“难道真没办法我看不过是河东开局不利,对大局并没有影响。”

“再打下去有何意义”

面对王秀的反问,吕好问和朱胜非无话可说,以事论事的话,双方几乎势均力敌,除了死人和消耗钱财,并没有实际意义,最终可能便宜了党项人。

他们也明白王秀的想法,隐隐有些后悔支持张启元,要是按照王秀主持的推演,京西采取威慑,河北步步后撤,战事肯定会在沿河结束。

届时,宋军主力完整无恙,依托现成的坚固关防,足以让金军望而却步。

“文实是要。”吕好问似乎想到王秀的想法。

“柿子要捡软的捏,咱们要的对手不是女真人。嗯,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占便宜,二位放心,张通古由我来对付,这厮翻不起大浪。”王秀嘿嘿地笑了。

“那就好,就怕他们要价太高。”

“放心,虏人看来势汹汹,其实他们的底牌,也不难预料,甘泉之饮的诱惑,不专对朝廷啊”王秀笑咪咪地道。

吕好问、朱胜非脸色一变,王秀的意思他们明白,随着行朝逐渐稳定,东南经济展日新月异,某些人产生了乐不思蜀的想法,醉心于江南的美景美酒美人。

实际上,江右一带不主张北伐的声音,逐渐有了言论市场,主要是稳于现状,怕打起仗来损害东南的经济。

这不是凭空臆想,而是现实存在的现实,北方每次开战,都要花费大批的钱粮,损害江右士民的利益,战争债券也是某种补偿形式,却无法完全杜绝江右士民的反感。

毕竟,北方战争不是开疆扩土,而是收复疆土,不可能给士民带来实际利益。

“文实,难道现在就罢兵”

“哪能,还是要打下去,打到虏人愿意南北盟好为止。”王秀看了眼吕好问,玩味地道:“还要大张旗鼓,签各军州乡军,好好地迎接虏人。”

吕好问、朱胜非简直无语,一会说行朝经不起折腾,一会又说坚持打下去,王秀相互矛盾的逻辑,实在让人费解,也让人觉得非常无奈。

“文实,如何打才好”吕好问心有疑虑。

“咱们是不能打,但虏人也不想打啊却要摆开决战架势,准备鱼死网破。”王秀笑呵呵地道。

“虏人不想打,文实是在玩笑河东败绩对她们来说,应该是好机会,至少能深入京西。”

“是不是咱们拭目以待。”王秀呵呵一笑,忽然话锋一转,正色道:“当务之急是开始和谈,迅平息内部纷争,到时候就得有劳唐大人。”

朱胜非眼皮子一跳,王秀话中有话啊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瞳孔遽然紧缩,转看向吕好问时,却觉吕好问同样神色木讷,他深深吸了口气,自己的定力还是不够啊

终于,王秀接触了张通古,还是在尚书礼部的大堂,他是一脸的平静,连笑也没有笑一个,静静地听着张通古大放厥词,没有任何表示,连王伦和张浚都惊讶不已。

岁币八十万,对大金皇帝称臣,割让大河以北全部土地,甚至连河中,浚州等在的河北的界也要割让,撤销五路宣抚司,开封不得驻扎大军,府州路三州也要割让给大金,遣返挞懒父子,问罪入侵河东的大臣。

对于张通古的条件,那欠揍的脸面,简直就是刁难大宋君臣,杀人不过头点地,欺负人也不带这样的,王秀依然不温不火,不拒绝也不接受。

不过,张通古心里没底了,他是领教过王秀的犀利,当年开封和谈时没少吃瘪,眼看王秀爱理不理的模样,简直是开封和谈时的翻版,不能不让他留点心思了。

几点狂妄的要求,也是他狮子大开口,远远过合剌的要求,绝对会引起南朝士人的气愤,他也好进行讹诈。

尤其是称臣、割让大河北部土地和府州路,并处置入侵河东的大臣,要是大宋天子照办了,估计也就彻底青史留名了,没人能忍下这口气。

今个,是谈判的第三天,王秀就压根没有注意张通古,他正在想着别的事。

因为,赵谌正在垂拱殿召见蔡鞗,让他品出一些异样,深感宗良和钟离睿不在身边的遗憾,也没个给他出谋划策的,还真的不太适应。

“我大金百万天兵齐聚,可不能等太长时间,还望诸位不要让在下就等,郎主和左副元帅郎君那不好交代。”

张通古也有点不耐烦了,他是忌惮王秀不假,却需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兀术曾经告诫他尽快完成和谈,最好在金军刚刚拿下河北时,他决定催促王秀,因为怀有一张杀手锏。

王秀神游天外被打断,幽幽地目光落在张通古脸上,脸色还是没有任何表情。

张通古被冷冰冰如刀子般锐利地目光,盯的是背脊凉,忍不住打了几个哆嗦,意识到眼前这位爷杀人不眨眼,甚至不按规矩出牌,连左副元帅郎君也很郁闷。

王秀看着张通古,慢慢地嘴角上翘,笑出了声来。

。。。

。。。

第756第756章口水官司

如此庄重的场面,作为大宋行朝的宰相,放肆地大笑是非常无礼的,在场的王伦、张浚等人非常惊讶,张通古却隐约察觉不对,似乎感到当年王秀的强势。

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历经杀伐上位者所独有,是自内心对别人的轻蔑,任你学不来。

“王相公何故笑,难道南朝不知接待上国使臣礼仪”张通古一阵心虚,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质问。

王秀的笑声充满了讥讽和嘲弄,他不屑地看着张通古,好不容易止住了笑,道:“忽然,想到了卖油郎独占花魁,一时觉得好笑。”

这话,真的很让人无语,你在那么庄重的国事谈判中,竟然去别的事情,还是那风月破事。

哦,卖油郎独占花魁,别人没有听说过,这桥段还得几百年后才出来,却不代表别人不明白意思。大家撇撇嘴,你想也就想了,也别当面说出来啊连自诩无赖的王伦也很无语,就不要瞪眼吹胡子的张浚了。

张通古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冷冷地道:“王相公一心二用,在下相当佩服,但在下却没时间听市井趣事。”

“民生趣事和国事息息相关,张侍郎自诩蓟北贤才,怎么在女真汗廷就不去倾听民声,难道真是沾染腥膻久了,就不承认自家祖宗”王秀笑的很温和,嗓音也很圆润,但那口气损人啊简直是挖了人家祖坟。

张浚撇撇嘴,强忍住笑意,王文实这厮骂人不带脏胡,真不是个东西,不过他也很乐意听到,解气啊

王伦早就嘴角直抽,忍俊不已,尼玛,王相公也太损了点,这里是尚书礼部大堂好不好,作为大宋朝廷的副相,稍存朝廷体面。

张通古脸色黑,他早就领教过王秀厉害,还真被讽刺过2臣,典宗忘祖的破落户,早就是三尸神暴跳。

但是,他也算是人杰,明白王秀在激他,断不能失去分寸,强忍口气道:“口舌之争乃小道,如今四郎君率军南下,势如破竹,还望王相公断。”

“错了,断国事是天子和两府,并非在下。”王秀似乎心不在焉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