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422部分

权倾大宋-第422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承认四十六旅镇失败,但这场战争没有输,下场战争还没开始。”王秀信心十足地道,但旋即肉地低声道:“只是,没想到代价,会那么大,险些让人无法承受。”

蔡易摇了摇头,显然想到王秀要挡下罪责,叹道:“文实,现在不是意气之争,要安抚军心,平息士民的议论。”

王秀呵呵地笑了,大袖一挥,朗声道:“易之,等五天在看吧反正两天后就是大军出征的日子,静候佳音了。”

蔡易顿时无语,连沈默也摇了摇头,王秀诡异中透着乐观,这厮的手段太多,还不知玩什么猫腻。

“哦,对了,识之兄,考虑的怎样了”王秀笑眯眯地看着沈默,神色是那么的轻松。

沈默嘴角一抽,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实施两银法,王文实脑袋里装的是什么西北战事即将开打,还有一场败仗被人惦记,你就不怕人家拿来说事

短短时间内,整个开封就沸腾了,四十六旅镇全军覆没,西北还没有开打,简直就是重磅炸弹,让人目瞪口呆,传言越的肆无忌惮,牛鬼蛇神竞相登场,各大小报争奇斗艳,赚足了银钱,那些东主躲在角落里偷笑。

先是西侍军鸦雀无声,面对陕西士人的抨击巍然不动,仍是有条不紊地准备,各部队进入攻击阵地。

北侍军却是紧张备战,各大行营团结兵马,准备应付可能的战事。

西北失利,金军压境,谣言风起,开封几乎又乱成一团,简直和靖康年前如出一辙。听说,前个金军对浮桥北部的营寨,动大规模袭击,恐怕是南下进攻开封的前奏。

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富商收拾细软,准备向南方行在逃去。对此,王秀不作任何评论,打开城门任由别人散去,嗯,是正常开关,连夜间也不宵禁,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有让一些人狐疑,要说金军来和突袭,两天就能抵达城下,

各门不闭,难道王相公还有后手不成

通过金字牌铺递,行在也在三天后知道,两府重臣无不震撼,谁也不曾想到,仗还没有正式打,就损失了一个上旅,还是被取消军号的那种惨败。

开局不利,很多人心里打鼓,对征伐党项人没有了信心,不要说别人了,连李纲也在震惊之余,有了一丝动摇,似乎开衅西北,并非明智之举。

钟离睿非常理解李纲的心情,但他却有自己的见解,同样理解王秀的态度。

朱琏、赵谌紧急召见秦桧、李纲、吕好问,却没有商量出好的办法。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连坤会战败身亡。”封元摇头叹息,他绝没想到四十六旅镇全军覆没,更没想到连坤战死。

钟离睿瞥了眼封元,玩味地笑道:“你跟随大人那么久,又在都参军司供职,岂能不知道大人心思。”

封元眼皮子一跳,忍不住道:“难道还有猫腻”

“你自己看看,估计过不多久,有些人就能揣测到。”钟离睿从袖中掏出一封摹本。

封元接过来仔细地看,脸色逐渐凝重,沉声道:“里面果真有点意思,看来是你给先生建议的”

“说什么呢我哪有这个本事,只是常见大人忧虑车兵,却没想到代价那么大,大人做的有点过了。”钟离睿摇了摇头,似乎很可惜地叹息。

“你是说四十六旅镇是先生造成的”封元的脸色变了,他看出很多猫腻,却不曾想到王秀。

“谁说是大人造成的我在想,恐怕先生也没有控制好,最终导致连坤全军覆没,兵无常势啊”钟离睿很不在意地道,一个上旅还在承受范围。

“怎么可能,别开玩笑了。”封元摇了摇头,但他心中有点打鼓,四十六旅镇后方跟随五十二旅镇,增援平羌城并不是击败夏军,而是增加防御力量,车旅去那干吗还不如派遣几千马军实在,这理由还不是太充分。

钟离睿神秘兮兮地笑了,玩味地道:“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我不能完全断定,却有八成的把握。”

封元沉默不语,作为一名优秀的将校,他看事情并非局限一隅,而是着眼全局,并不在意王秀的手段,注意力转到了结果上。

第920第920章正式开战

官塘摹本非常清楚,四十六旅镇遭到夏军七八万人的伏击,仅仅战斗一个白天,就告全军崩溃,简直太讽刺了。

近万人马竟然只坚持一个白天,还是精锐的都司直属旅镇,那可是有双马军营建制,一个车兵营、五个步军营为核心的战斗团队,辎重部队携带的箭矢,就能够支撑十天的高强度作战,就算面对数万夏军,至少也能坚持待援。

好在,当天傍晚五十二旅镇赶到,直接打退上万夏军的拦截,营救出接近两千溃兵,竟然以不到三百战车,数千名将士,就地驻扎对抗十余倍的敌人,让夏军无法阻拦,安全抵达平羌城,也算是挽回了些许面子。

最重要的是,此战凸显车兵战斗力,作为一个古老兵种的变种,车兵足以凭此战,位列禁军主力行列。

“就算车兵重新辉煌,也不代表先生牺牲别人。”封元翻个白眼,他心中是相当高兴地,能让车兵重新辉煌,四十六旅镇的牺牲绝对值得,只是让人肉痛。

不能不说士卒是悲哀的,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人,还是爱兵如子的良将,在认为必要牺牲前提下,绝不会吝惜士卒生命,没有可悲可叹,只有足够的价值。

钟离睿摇头笑了笑,知味地道:“明白,大人岂能拿吏士填命,经此一战,车兵大兴,大人许多主张也能实施,你的担子可真的不轻啊”

封元郑重地颔,他是知道的,王秀倡议重组的车兵,绝不是历史上的古董车兵,而是一种新式的兵种,一种全新的战车,给予全新的战术和编制,完全是一支技术型军队,对后勤的要求更高。

如果,李世辅没有强大的辎重保障,恐怕也无法淡定驻扎,更不可能随意突破。

“行了,咱们只需要等待,或许你还要被委以重任。”钟离睿把官塘摹本收回来,放在袖中,又笑道:“连李相公、吕相公心里也没底了,只有大军开拔才能平息议论,也只有大人才能沉住气。”

“沉住气就看先生能不能顶住了,某些人就是好运。”封元隐有所指地道,他真的很想重新领兵征战,重拾驰骋疆场的快意。

“或许是我猜错了,呵呵。”钟离睿自嘲地笑了,封元所指是谁,他自然一清二楚,决策需要而已。

虽然,朝野上下沸沸扬扬,行在各大小报推波助澜,极力渲染悲情的四十六旅镇,却没有看到五十二旅镇的辉煌,似乎还有聪明人存在,指责王秀和西侍军的浪潮掀起。

但是,禁军高层对战事却有另一层的看法,很多有识之士并没计较四十六旅镇的失败,反倒对五十二旅镇的胜利颇有兴趣,甚至有人眼前一亮,观念唯一遽然转变。

枢密院都参军司的行军参军们,开始热切地讨论,区区一个车旅,竟然能对抗数万夏军,让人想起了汉代李陵,南朝刘裕,甚至有人点评五十二旅镇战绩,绝不是前朝车兵能达到的,绝对越前朝的所在。

其中的战车配备、编制组合还有战术运用,都让人耳目一新,兵备中闻所未闻,引人遐想连篇。

尤其在西侍军,五十二旅镇引起关注,当大将们接到邸报,非常惊讶车旅的战斗力,有些人并没有看到真髓,却不妨碍他们用经验去看,能凭借战车以数千人对抗数万人,本身就是个奇迹,不能不让他们去关注。

不受重视的车兵营顿时热闹了,就算在开战前,各军的军主也观看车兵演练,接见营指挥使,希望能找出克敌良法,那是外行看热闹,内行品门道,个人见解不同。

当然,没有处分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一场万人的大败仗,要是没有五十二旅镇力挽狂澜,恐怕这场战争真是开局不利,还没有打就要草草收场。

曲端作为西侍军大帅,自然要引咎自责,两府的决断是从节度使降为节度观察留后,也就是俸禄上吃了点亏,权利丝毫没有消弱,根本就是无关痛痒。

解潜最冤枉了,他负责指挥平羌城的支援,却没想到四十六旅镇的覆没,直接变成了团练使,某些军都指挥兼差行营的大帅,官阶也比他高一等。

正任军都指挥的大将,最低都是实授刺史,兼差行营的军都指挥,都在团练使之上,甚至有人达到节度观察留后。

有罚必有赏,五十二旅镇全部立功,按照成例赏赐,李世辅战功卓著,一战成名,被授予遥郡刺史,已经有资历担任军都指挥,四十六旅镇残部并入五十二旅镇,使车旅达到上旅的规模,台子搭好了,只剩下朝廷的受任。

曲端并没有计较官位,只是觉得羞耻,绝没想到看不中的车旅,竟然一战成名,从战术上看完全是王秀的那套。

不过,四十六旅镇被裁撤军号,残部并入五十二旅镇,再也不会有威横上旅的存在。耻辱,简直是他最大耻辱,自新军制建立以来,北侍军历经血战,还真没有上旅、军被撤销军号,哪怕是宣武军十六旅镇惨败,人家依然有近千人带着军旗逃离,生存的人不如四十六旅镇,但人家只是下旅,又保住了军旗,不符合主将、军旗同时战没的杠杠。

就在行在得知的第五天,两府以惊人的效率赏罚,并委派殿前司副都参军高平北上,这厮被任命为殿前司西北行营都指挥使,负责天武、神卫军作战,封元为行营副都参军使。

朝廷,似乎不太信任曲端,让王秀看了官塘非常奇怪,但他并没有去阻止。

无论怎样的风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曲端怀着强烈的耻辱,指挥西侍军动了进攻,同样是羞辱的解潜,也不再计较得失,亲自赴定边军。

他节制延鄜路李彦仙的第五行营、环庆路徐徽言的第六行营,组成东路大军率先对夏嘉宁军司、祥佑军司进攻,夏州是他要拔取的重点,一雪耻辱,似乎预示这场大战的残酷。

第921第921章李乾顺要完了

在秦风路、泾原路一线,吴玠节制的第七行营、刘延亮的第八行营是绝对主力,负责正面的突击任务,殿前司的天武军暂时跟进。他们面临瀚海上的几处重要关隘,还有严峻的地形条件,一旦取得突破,步军主力不得不沿着灵州川北上,转运道路也必须固定灵州川,艰辛无比。

最西边的熙河路,邵兴的第九行营辖云捷、藩落军,还有熙河路校阅厢军,签番汉乡军,直接进攻卓罗城。这支部队比较偏远,执行进攻目标也是凉州,战区是相对独立的,马军相对较多,番军数量过汉军。

三路大军的战略很明显,东线两个行营飞骑、万捷、控鹤、龙骑、云捷五军,中路胜捷、云翼、广锐三军,西路的藩落军、云捷军,分配的重点分明,一副杀气腾腾模样。

解潜节制李彦仙、徐徽言两个行营动进攻,五个军的宋军气势汹汹向夏州方向展开。

旋即宋军在各条战线,都进入了进攻阵地,先头部队开始拔除夏军据点,西北战事才算正式全面打响。

战争可不是蜂拥而上,第一批出动的都是某些特殊部队,拔点的拔点,探查的探查,为突击部队创造进攻条件。

此时的夏国,完全没有歼灭宋军近万人的喜庆,反倒是透着诡异的气氛,气氛相当的压抑。

兴庆府做为夏国都城,已有百年历史,外城四周约一十八里,东、西倍于南、北,为人字形布局,长方形的城池。

在李元昊统治后期,穷凶极奢地扩建城池享受,却受到南北两方湖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展,迁就地势而呈朝向为南偏西的城池方位。

外城周围开挖护城河阔十丈有余,引大河水沟通城内外渠沟水系,从不同方向引渠水入城,作灌汲水源和充盈宫苑水面之用,防御上也算是坚固。

整个兴庆府建筑借鉴于前唐都城长安,大宋东京开封的规划布局。特别在城门和街坊名称上,都有直接借用,拿兴庆的最高地方衙门来说,那也叫开封府。

兴庆城外城仅有四门,门上有城楼建筑,城内街坊呈方格形系统,居民密集分布于数十个街坊之内,作为皇家统治与生活中心,城中有大规模的宫城建筑,官厅衙署,还有手工业作坊和庞大的兵营、仓储。

城西北建有避暑宫,西部贺兰山东麓营建离宫、佛祖院、五台山寺、皇帝陵园,城东十五里建有高台寺及诸浮图。

高台寺逐步展成城池,驻扎卫戍军,成为兴庆一处护卫关防,军事意义尤为重要。

横山三源地战事正酣,夏军十万人久攻不下,李乾顺心急如焚,身子日益衰弱,采纳大金使臣张启元的策略,歼灭了大宋四十六旅镇。

当然,骨力黑和任敬得,不敢把五十二旅镇破围说出来,那样实在太丢脸了,更加让人不堪。

当这个消息传来,连日陷入焦虑的李乾顺,乐极生悲,一下子昏了过去,重重栽倒在地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风云际会时,兴庆城戒坛寺高僧云集,国相斡道冲,重臣公济、王枢等王公大臣多集于寺内,由皇太子李仁孝与晋王察哥、舒王李仁礼三人为,为皇帝李乾顺做法事以消除病患,祈福延寿。

外面的卫戍军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内外严加警戒,防止有人打扰法事的进行,违者立即捕拿。

城内坊间已经开始传开,皇帝李乾顺病势不轻,御医已经束手无策,甚至连最受宠爱的任氏,也前往戒坛寺祈福一日,当宋军三路即将揭开序幕,无疑加重了士民的惶恐。

有传言大宋已经准备得当,数十万大军枕戈待旦,也就是几天功夫就要开战,更有离谱的传言,宋军组织强大的马军,准备偷袭贺兰山,直接抵达兴庆城下。

太子李仁孝独自坐在禅寺的佛塔下静思,他对边事势若观火,更明白李乾顺本已病入膏肓,一悲一喜,一上一下,最终导致病来如山倒。

虽然,御医语焉不详,遮遮掩掩的,却非常明白地表示,他们已经回天乏术了,现在不是计较李乾顺生死,而是怎样抵御大宋的讨伐,声势太浩大了,还占据大夏先侵犯的绝好理由。

虽然,他贵为太子,看是风光不已,实际却危机四伏、步步惊心,因为他的生母是汉人,无形中让他处于劣势,无法得到党项大族的全力支持,只能竭力维持他的声誉,争取得到尽可能多大臣支持,以稳固他的地位。

但是,皇弟李仁忠、李仁礼的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