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425部分

权倾大宋-第425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对军心士气,还是对战略应对,都让他非常矛盾。

“夏州危机,陛下乃英武圣明之主,必能看出其中道理,南朝尚未兵,还望早作打算,不能错失大好时机。”斡道冲不屈不挠地道。

“容朕考虑一二。”李乾顺真的很为难,有利有弊最让人难以取舍,他艰涩地闭上眼睛。

最让他犹豫的是,夏州方向抽调大军不少,又有让人不放心的萧合达,但他依然有侥幸心理。知元昊实施全民皆兵,夏国可战之兵达五六十万,正兵达到二十余万,铁鹞子、擒生军主力未动,似乎有能力可宋军一决高下。

斡道冲见李乾顺犹豫不决,急的心头冒火,根据各方情报显示,南朝汇集的禁军军级军号就有十余个,征乡军达到十余万人,再加上那些络绎不绝的民夫,规模已然过当年五路征讨,很显然是灭国之战,无论如何不能轻视。

他不否认李孝忠、李良辅有牵制作用,但这种牵制是相互的,人家凭借万余人牵制你十万人,算计起来还是自己吃亏,怎么李乾顺就看不明白呢

尽管,随着宋军不断拔点,西北战事正式开启,曲端仍没有动主力进攻,并非是他不想,而是正气恼朝廷成立殿前司西北行营。

他和王秀的观点惊人地一致,都不赞同殿前司独立成军征战,造成战略方向上的任务重复,浪费宝贵的支援力量。

从将校任命中,他也是一眼看出猫腻,还体味出更深的缘由,人家殿前司是天子卫率,亲娘养的儿子,自然要处处争功,也不顾指挥序列的不顺,公然破坏新军制。

连王秀也沉默不语,让他忍无可忍,不惜直接压下预定进攻的日期,给王秀上了一封官塘,非得要把事搞明白不可,大有搞不明白,我这仗就不打的势头。

给党项人的时间越多,对大宋动战争越不利,时间,似乎被一点点地浪费。

但是,王秀一点也不焦急,目光转到了大河渡口。

此时,高升督促部队试探几次,只要不接近浮桥,宋军绝不会出战,都躲在关堡内观望,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让他好生无趣。

第927第927章给人机会

刘錡已经抵达滑州北部,作为制置使的他,不顾众将的劝阻,率两千马军过河,就近观察金军军情,哪里想到竟然那么巧,遇到了百般无聊的高升。

两人都没想到,自己的对面会是对方马军,已经没有办法了,谁都知道率先动进攻的好处,晚一步将会被别人占据主动,有可能被一股气击溃,马军可不是步军能够组团坚守,一切都是运动中的作战,简直被打散,很难在对方犀利攻势中集结。

几乎是同时动进攻,双方兵力也大致对等,都是已方的精锐马军,就在黎阳城西南展开激战。

那是一场短促而激烈的战斗,双方都没有准备,仓促状态下投入战斗,就在一阵箭矢射杀中,双方不可避免地陷入缠斗,这是马军战斗中极少出现的情况。

也可以理解,双方相距太近了,战场空间又不大,很难做出迂回动作。

高升是猛将,刘錡又何尝不是,那是将遇良才不一般地热闹。不过,就在这场短促的战斗中,简雍一战成名。

简雍,字子塞,曾经的流民孤儿,是王秀从商水人口市场就出的孩子,梅花山小学校出身。因年纪较大读了几年书,考入侍卫马军小学校,几年前进入禁军为三班借职,也算是默默无闻的一员,谁曾想到他竟会大放异彩。

缘由非常简单,他率领小队第一个现金军,在禀报刘錡的同时,率十余骑果断地动进攻。

以十余骑对战近两千骑,不是豪气云天就是傻瓜,他却做到了豪气云天,趁着金军前锋诧异的瞬间,从边锋一带而过,射杀几人抢夺了前锋游骑的军旗,让宋军大为振奋。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能够杀人夺旗,危险性不言而喻,一不小心就被卷入大队,想脱困是千难万难。

他退回主力马队,大胆建议刘錡集中兵力,中心突破,不要管金军两翼展开,声称和马军单独作战,不宜分兵游斗,而是要斩帅夺旗,一举击垮金军士气。

刘錡自然也是俊杰,有着决然的气势,果断地采纳他的建议,集中七成兵力奋力一击,他率部打了前锋。

面对气势如虹的反击,高升被宋军决然的气势征服,他绝对没想到宋军正面突击,连两翼警戒部队也没放出,简直就是拼命的打。

不过,丰富的经验告诉他,人家是无惧无畏,周边都是宋军的堡寨,宋军马军根本无需进行掩护,只要把他死死拖住,过不多久就会有援兵到达。

兀术为了某种目的,虚张声势不假,却不太可能让战事扩大,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随着高升的军令,金军开始6续撤退,刘錡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截杀落单马军,放过了敌人的大队。毕竟,南北没有正式宣战,一切都在相互监控下,他也不能做的太过分,把对方驱逐出黎阳县城北,也就差不多了。

他对简雍非常欣赏,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在遭遇战中审时度势,以最快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先声夺人振奋士气。又对战场环境迅作出判断,建议采取最恰当的作战方式,让金军不得不狼狈撤退。

难能可贵的是,简雍曾单骑突击,那可是金军的忒母孛堇军旗,随行都是精兵,几乎冲杀到了三十步内,无论成败与否,都是少年气盛,勇气可嘉。

一场短促的战斗,并没有引南北的战争,甚至没人当回事,也就是寻常的边地冲突而已。

兀术在得到高升的禀报,挑了挑眉头说了一句话:“好了,全军驻扎不得擅自挑衅。”

高升甚至兀术意图,人家既然敢当众反击,就说明不怕你挑起战事,还是悠着点好。

先不说女真人怂了,单说高平是如愿以偿,王秀同意把神卫军西调,封元也向他辞行西去奔赴战场。

“识之兄,我看用不多久,兀术就会派人南下,你的担子不轻啊”王秀送别神卫军,对沈默是无限感慨。

沈默古怪地瞥了眼王秀,淡淡地道:“相对于边事,我看文实还是关心两银法吧”

“时机成熟,刻不容缓啊”王秀看着沈默笑了,真说到他心里了。

“也罢,既然你想做,那我就豁出去了。”沈默沉吟片刻,咬了咬牙道:“还总的有个说法。”

“只能委屈识之兄了”王秀见沈默总算答应,他是放下了心,有沈默担负起实施两银法前期准备职责,他就能腾出手来处理别的事务。

“什么叫委屈,我的委屈还少”沈默翻个白眼,他已经是权试户部尚书了,按照升迁的度是很快的,现在的尚书侍郎和原来的可不一样,实打实的家国的财政部长兼农业、民政,绝对实权派的人物。

但是,当他担任太府寺卿时,就有点厌倦了,高层那种没完没了的勾心斗角,让他感觉心力交瘁,还不如经商做个富家翁,就算当官那也当个不大不小的官。

进入六部九卿,基本上算是权力中枢边缘,真的是很累人的,让他有种上贼船的念头,下来几乎是不可能了。

“你委屈不少,两银法大行之日,也就是识之兄入两府时。”王秀捏了捏鼻子笑道,顺便给了肯定的承诺。

“两府,你就别玩笑了,还是让蔡易之入两府得了。”沈默不屑地撇撇嘴,他是有些心动,却没有激动。

恰是时候,宗良走了进来,轻声道:“先生。”

王秀见宗良进来,似乎想起了什么,道:“大哥来了,你记一下,以宣抚处置司的名义,请北侍军调景波、邱云。。他们十位将校去陕西听用。”

宗良一怔,忍不住道:“先生,是单独调入还是。”

王秀摆了摆手,淡淡地道:“就看王太尉的意思了,哦,他们不要放在一起,你去拟办吧”

“哦。”宗良松了口气,看来先生是要给邱云机会了,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只能看邱云的了。

第928第928章正式开战开始的结束

曲端并没有坚持太久,当他看到王秀的书信,独自一人沉默了半天,当他出来后就变得意气风,布对夏的作战命令,宋夏全面战争算是开始的结束。天籁小说。

先动攻势的是解潜,他督率第五、第六行营五个军打响了对夏第一战。

第五行营的飞骑、龙骑两军是西侍军绝对主力,那是属于侍卫马军司的部队,两军的骑兵万余人,由李彦仙统率自保安军向北,越过长城岭直接对洪州动攻势,近万名禁军吏士跟进。

马军编制规模都不大,实际每军只有骑兵四五千人,伴随骑骡马的步骑兵和一些步军,这也说明大宋缺乏优良战马,只能把马军架子搭起来。

第六行营的徐徽言节制万捷、控鹤、云捷三军五万余人,自定边军掩护第五行营侧翼,进入贺兰原稳打稳打。

两大行营配属的各路乡军土兵三万,跟随第五行营后方,实施战场支援,东路大军拥有十万大军,气势颇为雄壮。

也算是一个方向用兵极限,无论是将帅指挥协调,还是后勤保障,进攻方都不可能有太多兵马。

就算东路大军十万人,真正用于一线作战的精锐,也不过四五万人。

中路的并没有直接进攻,刘延亮的第八行营相对较弱,只有云翼一军,配属上万乡军,他们逐渐靠近三源地平羌城,对李仁忠、李良辅形成侧翼威胁。

吴玠的第七行营胜捷、广锐两军按兵不动,广锐军原属河东的精锐,是大宋禁军规模最大,装备最完善的马军部队。

随着,大宋战马资源逐步枯竭,该军不断地压缩,战马越来越少,不再复当年之盛况。

行朝南迁时,该军几乎解散,新军制改变专门设立军号,也算是一支马军部队。虽说,不复当年一万五千铁骑的盛荣,却也有三千精锐骑兵,再加上骡马步骑兵,辎重兵等部队,全军也有近万人,只是汉家子弟换成了番汉混编。

让人最不放心的是第九行营,邵兴兼差云捷军都指挥使,再加上番落军,有番汉马军十三营,也是一支实力强大的集团,他们并没有动静,也就是暂未动攻势。

殿前司的天武军,不是西侍军能调动的,王燮是非常高傲的家伙,他自持天子卫率身份,压根就不鸟曲端,用殿前司高人一等的眼光,看西侍军这群土包子。

曲端令天武军进驻镇戎军,随时准备支援吴玠的第七行营。但是,王燮却以未得到西北行营都统制帅令,给推辞的一干二净,让杀伐果断的曲端吃瘪,放在西侍军绝对无法想象,就是做死的行为。

曲端是恨不得宰了王燮,西侍军的大将,有谁胆敢违背他的军令只是,人家是客军,又是殿前司大将,明确听从高平的将令,从指挥体制上说没有错,他也只能干瞪眼,恨的牙痒痒。

天武军本身就很牛,作为禁军上四军之一,战时全军编制两万三千人,有两个车兵营编制,装备是一等一的精良,简直就是沾了龙气的娇客。

顺便说说,殿前司是高傲不假,却是拱卫行在所有,受到朝廷影响较大,更兼七十二将原从将校,逐渐在殿前司起步,王秀的政策比较容易贯彻,再加上殿前司规模大,马军相对较少,车兵增加一营规模。

永兴军长安县西侍军都指挥使司衙门,飞檐门楼,朱门蓝匾,端的是威严大气,四名绯红战袍,配纤长曲刀的军兵,手中握着长槊,显示此处闲人莫进。

一名绯衣半袖的武将,在两名绯衣飞鹰月牙背心骑士跟随下,在大门前的牌坊下了马。

“来者何人。。哦,还请止步。”一名门子快步下了台阶走来,脸色却变了一变,加快了脚步,口气也变的恭敬。

作为军方高级衙门的门卫,眼力头绝对要活,对禁军的高等将校,各部的图徽一定要熟悉,不然要出大乱子的。

禁军军衣尚绯红,区别军号都是从背心分辨,新军制重新制定了各军的图案,但有传承的老军号图徽未变,只是增添了新军的图徽。

眼前这位年过三旬的将校,分明是从六品高等将校,看随身卫士的背心图徽,那更是黑鹰展翅贯日月,这是枢密院都参军司的武官,娇子中的娇子,可不是寻常吏士能得罪的。

前不久,枢密院都参军司的王宣,还敢和曲太尉公然顶撞,怎么又来了位枢参的大爷啊

“有劳禀报曲太尉,枢参驻殿前司西北行营副都参军封元封太尉求见。”说着话,一名卫士递上了官牒。

“原来是封太尉,还请太尉稍后,小人立即禀告。”门子吓了一跳,果然是枢密院都参军司的人,来头还不小,竟然是大名鼎鼎地封元,枢参权试知辎重动员司事,虽说专任行营副都参军,人家的底子却在那放着,王相公的门人啊

再说,参军、虞候系统有相对独行,官文或自称都是驻某部,说明他们的任命,并不是大帅或军主决定的。

来者,正是封元。高平作为殿前司副都参军,兼差西北行营都统制,压根就不鸟西侍军,跨马加鞭抵达陕西,根本就不进长安城,直接向天武军驻地而去,由他来拜见曲端。

要知道曲端和王宣闹了一出子,又被天武军拒了面子,消息灵通点的人都知道,曲端还是要脸面的大帅。

这个时候,枢参和殿前司的人,曲端的脸色会如何这不是找没趣嘛不给你个下马威,就算是走大运了,但他还是来了,毫不在意高平别有用心的笑容。

正在封元耐心等待时,曲端正在和郭琰商议事情,听门子的禀报,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封子玄,王文实的门下爱将,高子衡应该到了。”郭琰颇有意味地看了眼曲端,常理来说,封元到了那高平自然也会到,怎么递来的官牒名帖是封元,却没有见高平,实在让人玩味。

第929第929章封元和曲端

曲端本身对枢参行军参军印象不好,又被殿前司大将气的七荤八素,封元来的就不是时候,再加上不见高平踪迹,这场戏是很很有看头的。。

显然,是高平直接赶赴军中,压根不鸟他这位大帅,曲端更是火冒三丈,不悦地道:“人家是枢参知辎重动员,又派驻行营都参使副,军情委实繁忙,还是直接去大寨妥当。”

郭琰嘴角一抽,这不是直接打脸吗但这话说出来倒也罢了,你要真把封元赶走了,那你曲端明显不太聪明,你要是对待高平那还好说,封元背后可是王相公啊

多年来,一直低调的王相公,从幕后走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