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251部分

乱世英魂-第251部分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之间,这七位眉目含情、娇艳绝纶的女子已围着他们团团旋转、翩翩起舞。一时间,香气、玉腕、红唇、皓齿、乌发、润肤时时闪现在他们面前,简直是令人荡心勾魂、痴迷如醉。

“殿下!你让这么多黄花闺女围着我这个老叫花子转悠,成何体统?我看还是让她们停下吧!我老叫花子都看得眼花缭乱了。”

“哈哈哈!这就是我培植(置)的散花天女!是不同凡响吧?”

“美艳绝纶(伦),迷惑人心!”李存勖闻听耶无害道出这话,随即说道:“我听说耶大侠尚未娶妻生子,如若你看得上哪一个,任凭挑选!”

“如今江湖大乱,国仇未灭,家恨未除,何以家为?”

李存勖看到耶无害言辞慷慨激切,知道他并不是沉缅于酒色的纨裤子弟,他的这一试探,更增添了他对耶无害的信任。如今他父王病故尚未一月,而他微服出行广罗天下英才这一行动已进行了半年之久,今日他才算看到了真正刚正不阿的热血男儿。其实,他如今继任父王的河东节度使、晋王之位,乃是一国之主,举足轻重,他才真正不应该沉溺于声色之中。所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玩物必然丧志,何去何从,他应该心中有数,更应该向耶大侠多加学习。想至此处,李存勖挥退七位“散花天女”,深有感触地说道:“耶大侠所言即是。想起我们李家,多灾多难,父王病故,叔父李克宁又欲谋反,才刚算平定,更有梁朱、契丹与我为敌,实可谓是国仇未灭,家恨未除,一旦沉缅于酒色、儿女情长,便是亡国破家之兆!”

“殿下志向远大,运筹帷幄,相信一定能够平定天下、决胜千里。”

“咳!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存勖一转话题,说道:“我听公西老帮主说,你们耶家的仇人乃是‘西庄王’古西天、‘卧地无影’西门霸和‘卷地风’黄世英三个罪魁祸首。他们致使你们耶家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且还害得你二哥‘飞天神龙’耶金风自残其臂,这可都是你的家仇啊!”

耶无害闻听李存勖如此熟知他的家事,先是吃惊,但更多的是激怒了他。他曾听说家人说是西门霸带人在耶家后院放火,致使耶家庄园付之一炬。其情其景,仿佛一片火海又闪现在他面前。仇恨之火,复仇之火,已从耶无害心底骤然升起。他决心要首刃西门霸、古西天,以报家仇;他还要追杀“卷地风”黄世英这条奸细,为“蜀东六雄”肃清残毒!

这时,只见公西骆审视着耶无害的面部表情,说道:“耶少侠!你想不想报仇?想不想让这些武林败类血债血还?实话告诉你,西门霸和黄世英已经过此地向嵩山方向行进。”

“此话当真?”耶无害瞪大了双睛。

“君(军)无戏言!”只见李存勖接声说道:“耶大侠要寻仇觅恨,为江湖除害,你就放心去吧!”

“是啊!耶少侠!”公西骆也附和着说道:“此地一别,前途保重。不过老朽还要提醒你一句,莫要忘了我教你的两首口决,日后勤加修炼,必得大成。”

“多谢公西老前辈!多谢殿下指点!耶某寻仇心切,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说完,耶无害向李存勖和公西骆依依拱手致敬,转身离去。

此刻,李存勖和公西骆望着耶无害急行而去的身影,他们心中对这位青年侠士所寄托的一片希望也随其身影在索索奔向前方。

许都西北,耶无害又在纵马疾驰。沿着这条西北大道,便可直奔禹州、登封、嵩山、少林寺和洛阳。报仇心切的的耶无害,恨不得肋生双翅,展翅高飞,一定要在沿途之上追上“卧地无影”和“卷地风”,让这两条“罪棍”偿还耶家血债!

然而,耶无害一路飞奔疾驰,轻车熟路,没有遇到任何强敌阻拦,孰不知在晋王李存勖的按排之下,西丐帮主公西骆早已统率众多丐帮弟子联合各路武林英雄在半道与前任武林盟主法深大师展开了一场“围剿”血战。但是,结果还是让这条狡猾的恶佛临阵脱逃,众多武林义士只能是望尘莫及。

中岳嵩山,其主体座落在河南道登封县西北,属于伏牛山脉,由太室山(440米)和少室山(52米)组合而成。东西绵延约60公里。古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商汤时称嵩山,西周时称岳山,东周始定嵩高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它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共称五岳。在江湖武林界,这五座大山各占一派,可以合称为“五岳派”或“五岳剑派”。

但在这五代乱世之始,所谓的“五岳派”还是四分五裂得像一盘散沙一样?少林寺虽然雄踞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但少林派和嵩山派又是两把子事,只不过它们两派都隐匿在嵩山之间而已。因为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所以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方式将它们分为太阳、太阴、太白、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罗汉、白鹿等七十二峰。另外两座大峰就是五乳峰和嵩岳之顶的峻极峻极峰。这峻极峰,乃是中岳的最高峰,海拔52m,就是少室山之顶。古有“嵩高峻极”和“峻极于天”之说。站在峰顶极目远眺,北望黄河,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其)布。其中著名胜迹便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即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还有后来元代的观星台以及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永泰寺、净藏禅师塔、初祖庵、刘碑寺石碑和八方古文化遗址等,均为游览观光之胜地。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少林寺和嵩山派既然深藏此山,当然它们在各自的地盘内都按置有武林高手总辖一处。单说这嵩山派,那便是有七十四位峰主、三名阙主及八方地主等一流武林高手各据其位;而少林寺则以寺庙、寺塔、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等地为其活动中心。不过还好,这武林界的两大名派虽然聚于一山,但他们还算能够和睦相处、互不冒犯。这种“天下武林归一家”的稳定局面,当然要归功于少林寺主和嵩山派老掌门“震八方呼五岳”林长青。

话说了这一阵子,其实耶无害已纵马越过禹州以及登封县城而穿行于嵩山山脉之间。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无巧不成书”,你道耶无害遇到了何事?他正遇到了一场刀枪剑鸣的混杀!等他定睛审观势态,他才发觉好像是法深老佛欲杀西门霸和黄世英而遭到嵩山派众多弟子的围攻!更巧的是,西门霸和黄世英正准备抽身逃窜,却正撞见行马走来的耶无害。这正是“仇人狭路相逢,刹时分外眼红!”西门霸和黄世英都认识,这面前的黑马剑客不是别人,正是耶家三少耶无害。这若是在往常,也就罢了,他们两个家伙深知背后有敌,如今面前又碰上一个早已名振武林的耶无害,必是凶多吉少!做贼心虚的两个家伙不容分说,再次磨头转向逃窜。然而,耶无害眼疾手快,刹时长剑出鞘、跃离马鞍,飞起一脚将西门霸踢翻于地,剑尖已直抵在他的咽喉之上。但他再无暇顾及的是,“卷地风”黄世英却已逃之夭夭。

“西门霸!你放火烧我家庄园,杀我家人,你今日还有何话可说?”

“三公子饶命!三公子饶命!那天晚上我的确没有去放火,火是自燃的,天可作证!”

“哼!临死还敢狡辩!天可作证!证据确凿,事实明确,我们耶家庄园就是被你放火毁于一旦!你受死吧!”话说之间,耶无害手起剑落,怒斩其首。

等到耶无害转身寻视,却只听见远处喊杀声不断,想必是嵩山派弟子已将法深老佛追杀到远方。见此情形,耶无害纵身上马,沿途直追“卷地风”黄世英!

“卷地风”风火神速,耶无害胯下黑马飞蹄震地响。

碧空万里情似海,追杀奸人“卷地风”!耶无害决心已定,血剑不离手,一路挥剑寻杀,不觉已是踏破铁蹄。

亡命之徒黄世英,心知后面有三公子耶无害在紧急追杀,更是霍出命地“嗤嗤”如飞!这真是挣命之徒贼劲万重,为了活命,“卷地风”已霍出几百里地,他眼望后方平安无事,他终于可以舒松了一口气!

疲惫不堪的黄世英踉踉跄跄地瘫坐在一块石碑之旁,稍微歇喘了一下,睁眼一望,顿时吓得他是一阵心惊肉跳。你道他看见了什么?无非是石碑之上的“华山”两字!他万没有想到,他这一口气竟从嵩山飞抵到了华山!简直是一个奇迹,令他实难敢信!没想到他的耐力和功夫竟是如此的厉害!但让他马上又感恐惧的是,据说这华山却是江湖杀手时常出没之地,如今他虽然逃得一命,但却已与西门霸失去了联络,也许他已死在耶无害的长剑之下,他如何又能孤身一人赶奔京城投靠相府呢?故此,一阵阵的失落之感,不安全之感直袭其心,他仿佛预感到——这“华山”便是他的丧身之地!

“哈哈哈!卷地风!某家在此恭候多时了。”

“啊?!”黄地风顿时脊梁发麻,抽剑起身,寻视着来人。他本以为是三公子耶无害,却见到的是一位陌生剑客!

“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绰号?”黄世英剑不离手,警惕万分。

“哼哼哼!你是‘蜀东六雄’的老六!鬼子六!轻功极好,人称‘卷地风’的黄世英,天下武林谁不知晓?”

“你既然知道我的大名,何不给我让道闪开?”

“哈哈哈!让道闪开?那你为什么不问问我是谁?”

“你是谁?快说!黄某还要急着赶路!”

“你不用赶路!你的死路已到,就此为止!我可以送你上路!”

闻听这含沙射影之辞,黄世英更觉大祸临头,仗剑喝道:“你到底是谁?”

“契丹第一勇士,阿里耶库尔!”

“阿里耶库尔!?”黄世英终于大惊失色,道:“你就是江湖杀手?!”

“不错!早在半年前我在恶虎林就该杀掉你们五个!没想到你们命大,被半路杀出个蒙面人给救了。今日终于让我又逮住了一个!”

“这么说在恶虎林第一个出现的黑衣蒙刺客竟是你?”

“不错!正是在下!你没想到咱们又会在这华山碰面吧?”

“在这碰面又怎样?你难道想故伎重演么?”黄世英死到临头,却还在喋喋不休!可能是被吓得竟练起了嘴皮子。

“不错!我在此恭候大驾,就是要取你的小命!你去死吧!”阿里耶库尔话说之间,已身形旋转,手起剑到,一个潇洒姿势,“白鹤亮翅”,一道白光已直袭黄世英颈部!

“啊——”只见剑气血光一闪,阿里耶库尔的利剑已是鲜血淋漓!“卷地风”黄世英应声栽落于地,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他没死在三公子耶无害之手,却死有余辜地被江湖杀手除掉,可见这等人物在黑白两道已是无从安身矣!

至此,阿里耶库尔剑斩“蜀东六雄”之一的“鬼子六”、“卷地风”黄世英,已使死亡人数增至一百一十二位。但是,自从安陵大战结束至今,他们仅仅除掉四位黑名单上的人,进展极其缓慢,契丹终于又传来皇令,要他们尽快进行劫杀任务,以免计划落空。

思前想后,自从“安陵大战”直至“卷地风”黄世英被“契丹第一杀手”剑斩于华山,故事发展至今,已是大梁开平二年,即公元908年3月。于今江湖绿林大乱之际,中原各国依旧在争雄逐乱!让我们折过头来,看看如烟往事——

开平元年(907年),十二月,壬戌日,梁帝下诏河中、陕州发兵营救。甲子日,梁帝又下诏发骑兵五千救颖州,米志诚等引兵退去。

丁卯日,晋兵侵犯洺州。

淮南兵攻信州,刺史危仔倡求救于吴越国。“天皇密使”继续行动。

……

开平二年(908年),是年春,正月,癸酉朔,蜀主王建登兴义楼。有僧挖下一眼献上,蜀主遂下令饭僧万人作以回报他。翰林学士张格奏道:“小人无故自残,赦其无罪已是幸运了,不应该重奖败坏风俗之人。”蜀主乃止。

丁丑初五日,蜀国以韦庄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辛巳初九日,蜀主祭祀南郊;壬午,大赦,改元武成。

晋王李克用疽发于首,病危旦夕。周德威等退兵屯驻乱柳。晋王命其弟内外蕃汉都知兵权使、振武节度使李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立其子晋州刺史李存勖为嗣,说:“此子志气远大,必能成我事,你们要好好教导他!”辛卯,晋王对李存勖说:“嗣昭厄于重围,我来不及见他。等葬事完毕,你和周德威等人竭力去救他!”李克用又对李克宁等人说:“让亚子拖累你了!”亚子,乃是李存勖的小名。言毕而亡。李克宁纲纪军府,中外无敢喧哗。克宁久握兵权,有次立之势,当时上党之围尚未解,军中因李存勖年少,多窃议者,人情凶凶。李存勖心中恐惧,要让位于李克宁。克宁说:“你是冢嗣,又有先王之命,谁敢违背?”将吏欲拜见李存勖,存勖哀哭不出。张承业入内对李存勖说:“大孝是不坠落基业,多哭有什么用?”于是扶存勖走出,袭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宁首先帅诸将拜贺,晋王把军府之事全部委拖于他。以李存璋为河东军城使、马步都虞侯。先王之时,多宠借胡人及其军士,因此他们肆无忌惮,侵扰街市。李存璋领职之后,捉其中尤其暴横者斩杀,半月间城中肃然。

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淮南甘露镇,以救信州。

蜀国中书令王宗佶,是诸假子中最长的,而且恃其功高,专权骄横。唐道袭已为枢密使,宗佶还是以名子叫他;道袭心衔之而事之更加谨慎。宗佶多树党支,蜀主也厌恶他。二月,甲辰,以宗佶为太师,罢其政事。

蜀主以户部侍郎张格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格为相,多迎合主公之意;若有胜过自己的,必定千方百计排挤他。

起初,晋王李克用多收养军中壮士为子,宠遇如真子一般。及晋王李存勖立,诸假子都年长握兵,心中怏怏不服,有的托病不出,有的见新王不拜。李克宁权位很重,人情多偏向他。假子李存颢暗中劝李克宁说:“兄终弟及,自古有之。以叔拜侄,于理何安?天赐之机而不争取,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