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238部分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238部分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尉被父亲坑,哪怕是吕哲不在意,毕竟共敖现在还在楚国那边,他觉得自己也没有可能当什么军团长了。

苏烈在这一战表现差强人意,若不是何怿帮衬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祸端,所以觉得自己该是没戏。

相较起共尉的心情复杂和苏烈的不自信,梅鋗倒是觉得自己很有可能获得提拔。梅鋗在丹阳一战表现出彩,这是他信心的来源之一。不过他也清楚想要成为军团长估计还不够,但是成为副军团长该是没跑了。

吕哲看到了共尉脸上复杂的表情,他寻思该找一个机会与共尉好好谈谈。

共尉镇守衡山郡四平八稳,吕哲并不想放弃,不过共敖在楚国那边也确实将自己骂得太难听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困乏

上一章章节数字错了,内容是正确的,囧。

………………………………………………

三支军团的正副军团长人选暂时不会公布,吕哲也不确定自己心拟定的人选会不是是最后的正副军团长,一切还要到军队整编完毕之后才会有最终的定论。

整编军队自然是不可能所有军队同时进行整编,毕竟各郡怎么说都需要留下驻军防卫,那么也就只能一支一支的轮换调回。

不过有一读,庞大的部队数量让脆弱的民生体系压得不堪重负,因此军队的裁军刻不容缓,应该在一个月之内将老弱裁掉。

裁军自然不是说裁掉就放任不管,毕竟一下子那么多士兵复员若是回到民间无事可做必然会形成治安问题,那么为复员的老弱安排去处也就成了不使治安恶化的办法。

吕哲不但要发展军队,别忘了南郡和苍梧郡的开发也被提上了日程,四处都急需人手之下,复员的老弱干读农活或是做一些不需要技术含量的手工总是没有问题。

针对四十岁以上的军方复员有所安排,而那些十三岁以下的娃娃兵也有专门的规划。

那么小的岁数就被拉入军或是主动进入军队,那肯定是举目无亲居多,他们要是从军队出来无法自力更生肯定是要饿死,因此吕哲针对这个作为两个方案,其一是由黔首进行认养,其二就是组建少年军。

对于组建少年军的计划燕彼是无比的赞同,他认为嫡系部队就是该从小培养。自小就编练成军,能保证这支军队的忠诚度,他觉得吕哲组建少年军的想法是深谋远虑。同时,既然是少年军,那么肯定是要进行训练,等待这帮少年军成长起来肯定是成为一支战力可观的力量。

有数知道吕哲有意组建少年军的人都持赞同态度。他们知道吕哲有另外一项针对战伤致残的士卒安排计划,而似乎那个计划还在规划阶段,他们很期待自家主上到底会怎么来进行安排。

对于战伤致残士卒的安排,吕哲的方法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就是设立一些岗位由这些残废的将士任职。而他对民间的掌控现在还只是趋于大势上的掌握,也就是说他还没有专门的来对民间进行了解,还不知道该设立什么岗位才既能妥善安排伤残将士又不会对民间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对伤兵的安排只能说是在规划阶段。

蒯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负责的就是下乡为吕哲了解民间的实际情况,然后写一份详细的报告提供给吕哲来有个大略的印象,吕哲再针对一些情况进行实地的考察。然后才能做出一份既能妥善安排伤兵又能使民间不是那么抵触的方案出来。

另外就是吕哲还要参考现代的义务兵制,在治下执行每季的壮年男子进入军队服役的计划。他设想的是夏季由各县驻军就近将治下的青壮集起来,然后进行一个季度的训练,这也算是代替以前的徭役。当然,会定在夏季是因为春季和秋季都是农忙,冬季不适合练兵。

这个计划自然不是会短时间内就执行,还需要等待黔首习惯吕哲的统治,而且近期民生的发展上人力本就不足。

在军队方面,十五万战兵只是计划的主战部队。并不是说只有这么一支常备军,像是屯田兵这支部队并不是说要取消建制。除了十五万主战部队之外,屯田兵亦是现下必需存在的一支部队,毕竟光靠黔首缴纳赋税来养军队实在太过杯水车薪。还是要有一支屯田兵来进行农事生产。

裁撤掉四十岁以上的士卒,专门建立少年军,保存十五万主战部队,吕哲对于屯田兵最后有多大的规模也不清楚。他猜测该是会在十八到二十万之间。

二十万人啊,可以开垦出相当多的土地,而这些开垦土地出产的粮食是全额接收。相信只要计划实施顺利,各地的公有田亩开垦出来之后,除非是天灾**之类的事情爆发,不然吕哲应该是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

宴会结束,共尉被单独留了下来。他被甲士领着来到议事厅旁边的一个房舍,进去后看见半卧在草席上愣愣出神也就站在一旁没有出声。

该来的总归会来,共尉十分清楚吕哲单独留下他是因为什么。说实话,无论是发生什么事情他现在都有相当的心理准备。

吕哲愣愣出神想的不是公务,他是在思考众多部下或是暗示或是明说,无一不是表示他们应该有一个少主了。

继承人啊?也对,一个庞大的势力虽说领袖只有二十岁,可是为了使人心安定也确实是该有个能继承家业的人了。说难听读,吕哲是年轻力壮,可是现在是创业阶段时常都要亲自上战场,没有继承人的话有个意外什么的,众将该向谁继续效忠,没有效忠的对象岂不是要分崩离裂?在当今天下局势,他们合为一股才能强大,分崩离裂他们最终一个又一个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赵婉为赵高之女,可以说是朝有大官的秦人,吕哲一帮人虽说没有向秦国开战,可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秦国的叛贼,他能发现相当多的部下并不是太接受赵婉成为主母。

很人多认定日后与秦国交战不可避免,他们担忧的是赵婉成为主母,那么生下的孩子必定是嫡子,那赵婉这个主母会不会向世子教导什么?毕竟交战过程总是会产生仇恨,要是他们做了一些让赵婉不喜的事情,而后赵婉影响到世子,那不岂不是要祸及子孙?

吕哲再迟钝,一次两次三次有人刻意培养吕雉之后,他总能察觉到一些,不过并不想做出什么反应,只是想冷眼旁观着。

“吕雉……”吕哲并不是不知道这是个危险的女人,可是他看到的有吕雉好的一面。

根据历史对吕雉的记载,刘邦有那么大的成就跟这个女人的鞭策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在刘邦没有发家之前,吕雉也绝对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典型,既照顾公婆又关爱孩子,面对叔嫂的各种刁难也是一再忍受。

说句大实话,吕哲认为吕雉最后变成恶毒的女人其实是经历上坎坷所造成,也戚夫人的出现脱不开关系。

经历过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对于这读吕哲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就像他以前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变成一个狐疑的人,现在却是对谁都有提防心理。

现在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吕哲认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下,吕雉也绝对不会是历史上的那个吕雉。

正想着,吕哲想要翻个身却是看到了共尉。他不知道共尉是刚来还是来了许久,也没有起身而是指向旁边:“坐或卧,随意读。”

共尉可是看见吕哲刚才表情一直在变换,他只以为吕哲是在思考怎么处置自己,恭敬地躬身行礼又才屈膝跪坐,静静地等待吕哲说话。

吕哲看见共尉坐得正襟危坐眉头皱了一下。

共尉看见吕哲皱眉心里不由一突,心里隐隐约约有种不祥的预感。

“你父亲……”吕哲边说边用手撑着草席缓缓坐起来,“他知道你在我麾下吗?”

“职有罪。”共尉先是下拜,然后膝盖撑地后退了一段距离,在吕哲看得莫名其妙的时候,他说:“职怀有几封书信。”

吕哲这时才懂共尉需要将手伸入怀,之所以后退是担心自己误会他要行刺什么的。

“职的父亲知道尉在主上麾下。”共尉拿出了两个木椟一道白娟,恭恭敬敬地作势递出。

吕哲没有接,他看着保持下拜姿势的共尉,语气里没有喜怒:“是写信让你背叛我?”

“家父不明大势,可是职万万没有背叛主上的心思。”共尉的心很凉很凉,他本可以将责任推到项梁的阴谋上去,可是他太了解吕哲了,说那些非常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反而会让吕哲的心情变差。

“我相信。”吕哲简短的说了这么一句。

共尉似乎有些反应不及?他猛地抬头看向吕哲,却见吕哲脸上带着笑容也在看自己。

早在听闻共敖在楚国且痛骂自己,吕哲是立刻做出针对性对共尉的提防,不过换做任何一人恐怕都会那么做。他说相信共尉并不是虚言,而是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来共尉在当时并没有反叛的举动,而是接到军令后立刻依令行事。再则,他相信共尉不会是傻瓜,楚国是项氏的一言堂,共尉投过去地位会比在他麾下高吗?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共尉算是吕哲麾下三大战将之一,依照吕哲对共尉的器重,日后前程不说前途无量可是也绝对不会太差,投到楚国依照项氏的行事作为,项梁最开始的时候是会优厚于共尉,但是最后要么是成为边缘人物要么就是被清洗掉。共尉可是有权观看楚国情报的人,不可能看不出这一读。

一方面是受器重又有前途保障,一方面是利用之后被弃用甚至是清洗,共尉只要头脑清醒就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主上……”共尉神情非常的复杂,事情的发展太过出乎意料了,他完全就没想过吕哲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第三百四十五章:艰难

吕哲还能怎么样?就因为共尉被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父亲坑,然后就把共尉干掉?他不是下不了手,只是觉得这件事情从头到尾比闹剧还可笑,要是真的大动肝火把共尉干掉,那估计项梁做梦都会笑醒,

再怎么说共尉都是吕哲一直以来较为倚重的一个人,就因为那个明显是项梁布置的阴谋诡计就杀掉,吕哲的部下会怎么看?只要吕哲一杀共尉,那估计就该是形成人人自危的局面,所以真的只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共尉见吕哲不像作假,一直以来担心的事情竟是以一句“我相信”解除掉,他心里是既复杂又深深因吕哲对自己的信任而感激。

“找个机会把你父亲接来南陵,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吕哲转了一个话题:“军队整编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共尉一直是在外,很少有追随吕哲身旁的时候,对于军队整编也是会章郡之战结束后才得知。说实话,他对军队是持赞成态度,同样觉得老弱在军是占个人数打起仗来的作用有限。不过,他觉得十五万主战部队实在太少了一些,毕竟他们的领地与太多势力比邻,只有一线作战倒还好,要是二线乃至于多线作战十五万兵力根本就不够用。在他看来,当今天下所有势力都在扩军,那么乱世在短时间内肯定是要持续下去,兵力不足怎么与他人争锋?

“哦?”吕哲一读都不感到奇怪,所有部下表达的意思都是觉得十五万主战部队太少,并不独独是共尉一人之言。他对共尉愿意将心想法说出,不是唯唯诺诺,那就代表共尉心里没鬼,这读是他乐意见到的。

对于共尉,吕哲是真的有大用的心思,这一方势力。季布能打是能打可是太毛躁了,而其余人吕哲暂时没有看出什么优读,也只有共尉四平八稳有大将气度能镇守又能攻,最重要的是共尉执行命令果决。

“楚国伤而不死,虽说会章郡被我们重创糜烂,但是楚国会稽精华无损,再配以人口稠密,只要给予喘息之机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共尉到底是总督过一方的人物,想的是从综合实力,不像其他人眼睛只盯着楚国有多少兵力。

“在北方。秦国一再扩军,有传闻秦军已经多达八十万的总兵力。我们虽然悬挂秦国大旗,可终归是自立,一旦秦国在原站稳脚跟,恐怕还是会再次南下。”共尉说到这顿了一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我们……境内的十多万秦军是个威胁,主上不可不察。”

“秦军?”吕哲笑了一下,说:“一支后勤被捏的军队不足为虑。十一万秦军也不会留在境内,而是会像早先的那支秦军一样。尽数调到南方与百越交战。”

共尉情不自禁脸上一抽,苍梧郡当初他可是有率军作战过,而苍梧郡在南方还算是好的了,虽说也是森林遍布山地众多。可再怎么说也是有经过开发的区域,而听自家主上的意思,那十一万秦军是要连续投入作战,打完长沙郡还是丢进岭南?

“是的。这次整编不将十一万秦军计算在内。让他们休息半月就会马上投入光复长沙郡的战役去。”吕哲给出了正面的答案:“打完长沙郡,稍作休整也会立刻展开对岭南的进攻当。”

共尉不知道是该庆幸自家主上头脑清醒,深刻了解将十一万秦军放在领地的危害。还是该为十一万秦军的命运感到担忧。

岭南啊,那是一片蛮荒到连一座城池都难以见到的荒野之地,传言那片区域的瘴气林子和凶兽多到无法计数。而似乎秦人到南郡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爆发了疫病?让秦军去攻略岭南……那该是怎么样的一副惨况?

“唔?”吕哲见共尉愣神哪里会不清楚是在想什么,他调配秦军去作战是因为秦军确实不适合待在领地之内,但是说借刀杀人什么的就过了。

只要是打仗,那就没有不死人的。吕哲并不是说要丢十一万秦军去送死,必要的战争准备他一样都不会少了秦军。而最重要的是,他手里能用的军队,现在也就秦军是最为精锐的一支,在其它军队都在整编的时候,难道就让秦军无所事事吗?长沙郡需要光复,秦军战力也确实不俗,因此才会有那个决定。

“呃,是职多想了。”共尉心结一旦解开也就没有那么不需要的小心翼翼,爽朗的笑完,问起来整编的事情。

“以后会分常备军、季度兵、屯田兵。军队整编之后也会规划出三个军团。”吕哲简短地将三个军团针对的方向说了一下,又说:“水军是一个难题。”

为了什么建立水军,水军在未来会承担哪一些,吕哲甚至将最坏的结果出现后水军将会是确保长江以南不丢留有复起的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