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518部分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518部分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那些人不再互相攻杀的原因很简单,是他们的仇家或是敌人已经在靠近。

冒顿非常好奇西方是有着什么样的强大存在才能驱赶将近七八十万人的各族群向东逃亡,他的努力也得到了答案。

西边的强国似乎不少,目前疆域相对大的国家是塞琉古,不过塞琉古似乎也只是疆域相对辽阔,军事力量强大的是一个叫帕提亚的国家。

追杀东迁族群的就是帕提亚人,他们联合了巴克特里亚、阿拉克希亚、呾叉始罗、帕勒帕迈赛斯、克什米尔等几个王国或是实力一直在追逐逃亡者的脚步。

必须说明的是。巴克特里亚其实就是亚历山大东征的遗留物,因此巴克特里亚全称又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也就是欧西德莫斯王朝。不过。巴克特里亚虽然是亚历山大大帝遗留下来的王国,但是希腊那边并不予承认。

其余如阿拉克希亚、呾叉始罗、帕勒帕迈赛斯、克什米尔,他们现在还是帕提亚人的盟友,但是随后被帕提亚人联合巴克特里亚王国攻灭,最终帕提亚也侵占了塞琉古帝国的部分疆域,巴克特里亚王国则是吞并了阿拉克希亚、呾叉始罗、帕勒帕迈赛斯,也只有克什米尔人向东迁移逃过一劫。

帕提亚目前正是处于向进开扩的时期。他们在西边挡住了阿兰人、奄蔡人、阿尔巴尼亚人,于东边是寻求更多的盟友。

历史阶段的当代。帕提亚人也似乎是在玩什么远交近攻的策略,一个国家的兴起也必然是要踩踏着诸多族群的尸体,将非常多的国家、族群当作是踏脚石,显然向东迁移的那些族群就是受害者。

当然了。那些向东迁移的族群并非单纯是帕提亚垫脚石,是有着相当多的国家或是势力出于扩张需要。另外,于更西边的地域上,希腊联盟的东扩是让中亚区域出现变动的主因,是希腊联盟给予中亚各个国家压力才产生的这个后果。

冒顿还从一些族群那边探听到一个消息,希腊联盟并不是西边世界的尽头,在更遥远的西方还有一个势力正在崛起,那个势力叫作罗马,不过罗马人似乎是在和一个叫迦太基的国家交战。暂时没有将扩张的目光盯向东方。

极西位置除了有罗马之外,大概是在希腊联盟向北的区域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游牧民族,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是萨尔马特人。另外有一个叫高卢—凯尔特的则是罗马人的敌对。

其实要是历史不出现变动,从西方逃亡向东的那些族群会在日后被华夏族群命名为“西域”的辽阔区域进行定居,演变成一个又一个城邦或是王国,最终这些王国在某个时间段将被匈奴人逐一击败,成为匈奴人收税和征募兵源的后花园。

冒顿从那些迁移而来的族群那里还打听到了月氏人的踪影,目前月氏人还在不断往西进行迁移。于一个大型内湖(巴尔喀什湖)停下脚步,好像是与一个叫北萨迦人的部落进行战争?

没错了。月氏人分为大小月氏之后一直在向西逃亡,逃到现代巴尔喀什湖的时候似乎是不愿意再逃了,与北萨迦人对于土地展开了长达二三十年的战争,月氏人击败了北萨迦人进而栖息了下来,而这并不是月氏人最终的命运。

差不多是在华夏大地的历史进程进入东汉时期,也就是在公元前一百年左右,月氏人再次迈开了他们的脚步……,月氏人是在东汉建立西域都护府的压迫下再次迁徙,离开了巴尔喀什湖区域向西南方向而去,这支月氏人击败了巴克特里亚,又攻灭了曾经的手下败将北萨迦人,随后又连续灭亡了希腊—印度王国、克什米尔、奥丹巴罗、阿加日亚、三**国、游得西亚、羯茶国、索拉什特拉、尸毗国、阿毗罗、婆迦王朝,乃至于是侵占了局部区域强国的巽伽王朝,最终月氏人用了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又踩着无数王国的尸骸建立了盛极一时的贵霜王朝。

贵霜王朝建立的历史时间段里,曾经强大无可披靡的匈奴已经被汉帝国揍得鼻青脸肿,一部分匈奴人成了降服于汉帝国的属臣,另一部分匈奴人向西展开了逃亡之路,既是所谓的北匈奴和西匈奴。

帕提亚人纠集一帮盟友追逐着逃亡者的脚步向东进军,他们在半路上遭遇了一个叫乌孙的庞大部落,双方似乎是在草原和戈壁上进行了大战,最终的结局是帕提亚纠集起来的联军不敌乌孙人,败兵已经逃了回去,而这个是向东迁移的那些族群所不知道的。

冒顿第一次知道世界是那么辽阔,眼界是被扩宽但是对于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他或许可以在心里打定主意,匈奴强大起来之后一定要攻灭那些名字又臭又长的什么国家,但是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拉拢更多的炮灰与咄咄逼人的汉军火拼。

从西向东逃亡的那些族群,他们对于东方世界有一个叫汉国的国家正在强势崛起是什么样的想法呢?或许第一瞬间是感到绝望,下意识认为又是一个会将他们赶尽杀绝的强大帝国,毕竟越是强大的国家对于土地的占有欲就越强,他们可是要前往寻找栖息地,并不觉得那个强大的汉国会待在一旁就那么看着。

冒顿对那些族群也是那么描述,在冒顿的述说中吕哲所领导的汉国也是一个穷凶恶极的庞大国度,他们这一支名叫“有熊(匈奴)”的部落是汉国扩张脚步下的受害者。

大家都是受害者是不是?那么为了生存下去,也为了能有一块栖息之地,大家是不是还联合起来?

冒顿的说词被部分族群接受,若不是发生后续发生了一些,那些从西方迁移过来的族群说不准会真的被纠结起来与汉军进行战争。

龟兹和车师是东迁族群中人数较多的其中两个,他们分别没费多大的功夫就在西域局部区域找到了合适的栖息地,要不是不知道帕提亚那些追兵已经被乌孙人击败,已经不打算继续向东继续迁移。就目前而言两族内部各自分成了两派,一派是逃亡逃得累了有了良好栖息地不打算再逃,另一派是对追兵有着刻骨凝心的恐惧坚持离追兵越远越好。

正在龟兹人和车师人自己争论不休的时候,冒顿这一方和汉军那一方的使者先后有两个族群有了接触。

冒顿派去的人当然又是一番对汉国的诋毁之类的言辞,重复强调汉国有多么的穷凶恶极,不联合起来抵抗将会人死族亡什么的。

汉军派去的使者到了说了什么或是做出什么承诺没人知道,但是最后龟兹人和车师人既没有倒向匈奴人也没有与汉军走到一起,成了不怎么靠谱的中立。

被冒顿忽悠进入联军的族群不多也不算少,集结青壮之后能够组织起大约七万人的武装,一些没有加入联盟的族群既然没有停止继续东迁的脚步也必定会被卷入战局。

沃野汉军对于情势有所了解,那也是一再迫使他们向后方求援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司马欣和蒙恬已经慢慢靠近黄河源头,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七百八十章:蓄势而待发

世界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在进行战争,原始人因为周边的食物被取用干净变得匮乏迁移中会出现部落与部落的遭遇,很多时候是以火拼来作为开局,胜利者吞并失败者的部落,失败者消失在历史长河,人类也是在这种不断不断的火拼中进行融合,一个又一个部落因为胜利或者失败技术被集中到一起,产生了文明的火花。

目前还是原始部落的族群并不少,其中以欧罗巴那片大陆上的原始部落最多。那片区域上生活着数百上千个不同的部落,有些甚至连钻木取火是什么玩意都不知道,没有火种的情况下还在吃着生食。

文明的第一道火花是出现在非洲大陆与亚洲大陆的交界处,那里早在公元前七千年就产生了文明,两个不同文化主体的文明其下有着数量庞大的族群,他们之中有的先行进入国家体制,国家这个体制一旦诞生也就意味着扩张的开始,因此代表非洲主体文明的埃及和代表地中海文明的希腊最先开始碰撞,随后一些亚洲大陆的国家(部落)才陆陆续续加入纷争。

战争是文明的催化剂,这句话再正确不过了。不管是原始人时代的部落互相吞并,还是进入青铜文明国家之间的战争,人类每迈开脚步带来的都是建立在哀嚎与火焰之中,然后不同的文明产生碰撞,因为想要取得胜利不得不绞尽脑汁创造一些新的发明。

胜利者总是能从获胜中掠夺财富与知识。因此总体战胜率比较高的希腊文明率先走在最前端,将所有族群甩在身后,最先建立了一套文明体系和科学体系。

相对而言。东方大陆上的文明进程发展并不是最快的,最先进入有文明阶段的是华夏大陆。

从夏王朝诞生之后地域性质的战争也不是那么激烈,还是要历史进程进入到商王朝的时候才开启了战争不断爆发的序幕,不过商王朝的敌人并不是踏入文明体系的国家,是一帮趋于原始阶段的部落,因此商王朝的开扩道路上掠夺的东西几乎就是图腾和土地。要说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商王朝一再从和那些奇奇怪怪的部落交战上面改进了关于射箭的技术。也相对研究出军队协同之类的知识。

华夏大陆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是在周王朝时期,周王室初叶一直在与犬戎、鬼方作战。到了中叶除了犬戎、鬼方之外还加入了九夷,末叶主要的敌人则变成了南方的商王朝残部建立起来的楚国。这段历史长河中,周王室与麾下的诸侯国收获良多,从犬狄那边获取了育马技术。从九夷那边获取了舟船技术和新的弓箭技术,也收获了整个楚国使之成为周王室麾下诸侯国的一员。

一直是到踏入春秋时代,周王室逐渐变得虚弱,麾下各个诸侯国经过不断的战争先是产生春秋五霸,随后又进入战国时代有了战国七雄,但是在这一历史时间段里华夏族群并没有遭遇到同等文明等级的敌人,有也是野蛮落后的族群,像是北方的游牧诸胡和南方的百越诸族。

数百年间,华夏大地一直都是处在一种窝里斗的现象。哪怕是期间稍微有向周边扩张也只是秦国攻灭义渠和融合部分的戎狄,赵国开边设郡从游牧胡人那里抢夺地盘建立雁门郡,燕国则是不断打败一些丛林种族也增添了二郡之地。楚国收复了部分百越诸蛮有了下属部落,至于魏国、韩国、齐国则是一点建树也没有。

“天下之大,超乎想象……”蒙恬有点惊讶、有点迷惑、有点兴奋,他观看完汉军的情报:“东迁而来的异族至少四五十个,西边则是有着无穷的国家,有些国家甚至远要比我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科技造物?”

司马欣点着头:“是啊。听说现在最强势的一个叫帕提亚的国家,不过我王是将她称呼为安息。除开安息国之外。西方内海(地中海)还有着不少强国,像是一个叫希腊的,一个叫罗马的,一个叫埃及和一个叫迦太基的。”

内史腾有点呐呐地问:“汉军不是在向南开扩吗?在那边有什么强国?”

司马欣似乎是愣了一下,摇着头:“南边满满都是原始丛林,就目前为止我们只遭遇到瓯雒国并进行了攻占,其余都是一些流窜丛林的野人,”顿了顿,用着迟疑的语气:“听说在丛林的另外一边,翻越茫茫大山之后会遭遇到一个叫孔雀国的国家,那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比目前我们所有国家加起来还大。”

孔雀国?其实是孔雀王朝,是阿育王创建的一个印度支那霸主型强国。这个区域性强国已经与希腊联盟有过碰撞,战胜了东征的亚历山大大帝。

“什么???”蒙恬情不自禁加大了音量:“国土面积比我们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辽阔?!”,看他的表情,似乎是听到了什么不能忍的事情。

“我们已经在探索前往孔雀国的道路,不过进展十分缓慢,且……好几批人一深入就失去踪影,暂时已经放弃寻找。”司马欣赶紧将越扯越远的话题转过来:“听说从西域径直南下会有通往孔雀国的道路,想要找到道路需要先将匈奴等胡人击败,而后杀入被王上命名为西域的区域。”

汉秦合兵约有五十万大军,一处是停在秦北地郡的三十二万,另一处是沃野接近二十万的塞外方面军。除了能接近五十万的正规军之外,汉军在塞外也收服了大量的胡人部落,经过挑选之后也组织起了将近六万的仆从军,真正算起来就是将近五十六万的兵力。

五十六万兵力对付匈奴等胡人其实已经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汉秦这边现在不过是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看看匈奴到底会纠集起多少族群组成多少人数的武装,汉秦联军也是在等着后勤线运力通畅。累积到一定的物资之后大战就将开启。

“斥候的回报是涌入黄河源头的人数已经超过十五万,后面还有更多的人正在不断向东,最终匈奴纠集起来的总兵力可能会突破五十万,甚至是达到六十万。”李良说的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情报。

汉军这一次倒是弄错了一些事情,冒顿是纠集了不少族群成为助力,可并不是所有往东方涌来的族群都是参加了匈奴的联军,大多数继续向东的族群不过是在恐惧的驱使下想要远离屁股后边的追兵。

“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了维持五十万大军的后勤供应想破了脑袋动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哪怕是有南方作为源源不断的物资提取地都感到吃力……”李由环视众人一圈:“匈奴南下是携带牛羊等牧畜作为军粮。一两年的消耗估计是要消耗殆尽。那些东迁的异族逃了一路未能进行生产,路上或许能够劫掠土著进行补充,但是他们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提供粮秣等物资上的支持,怎么有足够的底气敢于和匈奴纠结在一块。与我们进行交战?”

没人能够猜测出来,汉国这边尽管是得到了一些情报,可是并不真正了解那些东迁的族群压根就是走投无路之下的一种挣扎,其实汉军这边也懒得去了解,一些动作上也能看出汉军似乎希望投奔匈奴的族群越多越好。

汉军希望匈奴得到更多的族群成为联军并不是出于一种自大的心理,李由刚才已经说得明细,不管是匈奴还是那些新出现的异族,他们的背后都没有一个提供物资的稳固基地,那么匈奴的联军数量越是庞大后勤压力也就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