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206部分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20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奏陛下。而这边就可以立刻开始修缮的事宜。戚大人还请放心,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全都担在张凡身上。”

张凡敢这么说倒也并不是他托大,他心里明白得很,如今不仅是战事告捷,而且最主要的是对于隆庆来说,他平平安安地送回了太子朱翊钧。光是这一条,他就有九成把握,隆庆会同意自己的请求。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慌着回去蓟州了,毕竟如今那边也是平静的很,先让我的人看管着这些人修缮城池。等到朝廷的调令什么时候来了,我再回去。”戚继光也是做出了打算。

“这样正好,我还在担心这些扶桑人是否会闹出什么大麻烦来,如今有了戚大人的戚家军做监管,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张凡听到了戚继光的打算,也是非常高兴。

“如今天色快要亮了。”戚继光看了看东方的天空,说道,“这一夜虽然并不辛苦,却也是让人劳累的很。张大人,你看是不是先回我大营中休息。我这里还要随同将士们一同回去,也要将这些扶桑人押解回营,必然是会耽误上不少时间。”

“这……”张凡听了戚继光的话,自然而然地是想要反驳,并且想要坚持自己留下来。但是也不知怎么的,他听了戚继光这番话之后,居然就真的困了,“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在这里添乱了。”

一旁的王猛等人见张凡做出了决定,立刻去牵来了几匹马,护送着张凡会军营去了。

一路上,这一群人都是沉默的很,不,其实沉默的只有张凡一人而已,其他人只是见自己的上官不说话,也就没有什么言语了。

张凡一路上都在胡思乱想着。一开始还只是想些关于扶桑人这次进攻的事情,毕竟这是张凡亲眼所见的一次,有外队侵入大明国土上作战的事情。之前在北疆生活的时候,鞑子的入侵也算,但是似乎是被那种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当地人的观念所影响,在他们看来,鞑子入侵过来虽然会造成他们很大的损失和惨痛的经历,但是那几乎已经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了。

而张凡来到江南之后,所见识到的都是一副繁华的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形象。虽然这里的百姓也会不时地谈论一些关于倭寇入侵的话题,但是说到底,倭寇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还仅仅存在于沿海的许多小地方,距离这些大城的百姓们来说,还是太过遥远了。

而这一次,对方可是实实在在地占领了几座大城,这可就完全是不同了。之前在扬州城中,看到那些逃难而来的百姓们的种种情形,张凡心中的想法却是多了起来。

一开始,他心中所有的,只是单纯的对这些百姓们所遭遇的事情的同情,并没有别的什么想法。然而就在守卫扬州的最后那段时间里,就是城中的百姓们开始*乱的时候,张凡也只是感觉到了一种失望而已。

而当那场危机过去的时候,张凡心中却是产生了另一种奇怪的想法。或许,或许中原的百姓们太过安定了,一点点的惊慌都承受不住,想北疆的百姓们,对于这种事情的生除了觉得悲惨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了,只是想着等到自己的军队赶走了鞑子,自己能够快些回到住处去。

这让张凡觉得这江南之地的百姓是否太过软弱了一些。

但是如今,他又有了别的想法。对于百姓来说,安居乐业才是他们的工作,而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才是统治者们的工作。也许从另一方面来说,江南一地的百姓才是一个太平盛世的代表也说不定。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已经回到了军营。

下了马之后,张凡晃了晃头,甩掉了脑海中的这些纷乱的想法。如今他又觉得高兴了起来,距离自己离开京城来到这里,已经有了不少日子了。这里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甚至于有几次,他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而现在,这里的事情总算是结束了,张凡心中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还在京城中的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母亲、还有自己的爱妻、以及那将要出生的自己的孩子。

心中一直想着这些事情,躺在床上的张凡很快就睡过去了,这也是自从战事生之后,他所睡的最好好的一觉。

第三百零一章爱国之情

刚一醒过来,张凡就听见了营帐外戚家军的将士们操练的呐喊声,声音非常的响。,前几日心中一直有所牵挂估计的他实在是太累了,昨天一下子放下了所有心中的烦心事,当真是睡得非常沉。他醒来的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午时了。

走出营帐,发现校场上并非所有戚家军将士都在操练,只是有一部分而已。毕竟此时已经是午时了,将士们都是要吃饭的。而戚家军这一次长途奔袭,从北方的蓟州一直到江南,可谓是丝毫没有什么停顿,这伙头军都没带,烧锅做饭这件事情就交给了极少的几个士兵,自然是劳力有限,将士们只能够一批一批地前去吃饭。而那些还没有轮到的人并没有什么怨言,依然是继续着自己的训练。

张凡可以看到,因为昨日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戚家军的将士们其操练的程度并不是非常激烈。然而才大战过后的第二天,却是没有休息,戚继光也没有在校场上看着,这些戚家军的将士们居然会如此自觉地操练,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戚继光治军的本事,以及这支军队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

“大人,您醒过来了。”路过此处的王猛看到张凡站在校场边上观看戚家军将士们的操练,过来向他说道,“戚将军吩咐卑职,若是大人醒了,还请过去一叙。”

“嗯。”张凡点了点头。

随着王猛来到戚继光大军的主帐的张凡,见戚继光正坐在主帅位置上,似乎是在写着什么东西。

“哦,张大人来了。”戚继光看到张凡进了自己的大帐,笑着说道,“我正在写要呈上朝廷去的战报,你这就过来了。怎么样,昨晚睡得可好?”

“戚大人辛苦了。”张凡很是客气地说道,“张凡这里好得很,最晚可是我这些日子里面睡的最好的一晚了。”

“哈哈,此乃是人之常情。”戚继光笑着说道,随即将身子凑近张凡身边,甚至还看了看根本就没有其他的人在的大帐,颇为神秘地说道,“其实我昨晚上也是一样,回来之后睡得沉得很,什么都不知道。”

张凡没有想到,放下了事情的戚继光居然会如此的轻松自如,竟然还有兴致和他开起了自己的玩笑。可见此时的戚继光心情当真是不错的很。

“戚大人,这……”突然间,张凡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不知戚大人可还记得,咱们二人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景象,不是和现在很像吗?”

戚继光听张凡这么一说,环顾了四周一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倒正是那么回事,不过这心情可是和那时大不相同啊。”

当然,那时候,张凡去见戚继光的时候,也是如此进到戚继光的军帐当中,而戚继光也是如现在一样的接待了张凡。只不过当时,北方的几座城镇正被鞑子攻占了,北方的百姓更是流离失所,一副惨淡的景象。

而这一次,情况也是非常的相似,江南大地上有四座城池被倭寇和扶桑前来的敌军所占领。只不过等到张凡走进戚继光营帐的这一时刻,外面的紧急状况已经消失了,没有了敌人的威胁,这心情自然是不再压抑了,人也跟着轻松起来了。

“对了,戚大人。”张凡回过神来之后,对着戚继光说道,“我昨日说要上奏书给陛下,请求昨日你我二人商量好的事情。结果昨日我太过累了,这就给忘记了。。如今正好,现在我就去写奏书。”

正在这时,戚继光营帐的帐帘被掀开了,一个小兵提着食盒走了进来。

“上奏的事情且放放,毕竟如今战事已了,时间充裕的很。”戚继光看到了来人突然说道,“你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了,想必也是饿了。正好,我这里也是刚要吃饭,咱们一起。”

说完了,戚继光还没有等张凡答话,就已经是吩咐一旁前来送饭的士兵再去弄一份饭菜来,并且他这一次更是破天荒地让人去拿了一壶酒来,算是作为战胜的庆祝。

军中的菜肴说不上好,却也是不算太差,起码对于张凡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合胃口的问题,他还没有把自己的嘴养的太过刁了。

饭食用到一半,两人几杯酒下肚,这气氛也是稍稍地热闹了起来,两人也开始了中国人的传统,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

“我说,还记得当时,咱们两初见的时候,那是……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吧。”戚继光喝完了杯子里的酒,对张凡说道,“当时你中了举人,听说还是全陕西的第一名,不过那是的你还只是个临时被朝廷征调的主薄而已。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还以为又是一个只会读书,不知道变通的书呆子,而且你当你走进我的军帐之时,第一次看见你的样貌,我心里也是更加肯定了原先的那个想法。所以那时候对你是一番说教,但也只不过是轻描淡写而已,因为我压根从心里面就觉得你应该也是那种酸儒的臭脾气,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张凡听了戚继光的这番话,心里面着实是汗了一下。他当真是没有想过,戚继光对于自己的第一印象会是这么一个样子。想来,戚继光出身将门世家,家中几代都是大明的将领。其父戚景通病逝之后,年仅十七岁的戚继光便袭任了父职,做了登州卫的指挥佥事。二十二岁的时候,戚继光考中了武举人,之后,他的传奇一生就正式的开启了。

如此一想,戚继光在刚刚见到张凡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种想法就是正常的很了。不过张凡并没有对于戚继光的这番话说什么,他知道,戚继光接下来必然还有话要说。

“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当真是让我改变了对你的看法。”果然,戚继光随后就继续说道,“就是在那次作战之后,我的部下得到了朝廷转送来的全部战报,想我汇报之时,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是问了问你到底怎么样。本来,我是一点期望都没有抱着的,只是随意这么一问罢了。

“只是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得到的回答却是让我心中着实震撼了一把。在战场上,你的表现完全就是个新手的样子,有些惶恐、有些迟疑,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即使是亲自让人去问了那几个和你一同出征的人一些情况,他们也都告诉我,你从来都没有害怕过。

“我生平打仗这么多年,什么事情没有见过,甚至是我自己,说实话,第一次和敌人打仗,以性命相搏的时候,心里面也是有些害怕的,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罢了。那些参军之前都是些野蛮粗汉的人,有很多第一次上战场就害怕的很的,我见的实在是太多了。然而你却没有,我也相信告诉我这个情况的人不会骗我,也没这个必要骗我。这让我当真是觉得,人不可貌相,我的的确确是小瞧你了,现在,我要对你道歉才是。”戚继光说着就要站起来做什么。

“戚大人,万万不可如此。”张凡见戚继光如此,赶紧站起身子将他按回座位上,说道,“张凡可没有丝毫需要戚大人道歉的地方。”嘴上说着这番话,张凡的心中却是对戚继光更加地佩服了。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心中对于别人的一个主观想法而向对方道歉,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戚大人,实话实说吧。”张凡见戚继光坐下了,自己也做回了椅子上,说道,“我其实并非是向戚大人所说的那般英勇,说来惭愧,第一次上战场的我,心里面其实也是害怕的很。只不过那时候我倒是对自己性命的担忧还在其次,却是在担心家中的母亲。毕竟母亲她生我养我,为了我读书考试,变卖了家中房屋,整日辛苦劳作。那时候我才刚刚中了举人,虽然让母亲面上有光,却是还未曾尽过一丝孝道。我是担心我就这么死在了战场上,还是在大明之外,母亲她伤心不说,却是还要孤苦一人度过余生。那样的话,我实在是没脸去见家父家祖。”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戚继光说道,“谁人没有家人牵挂,有这种心思太正常不过了。就算是我,现在也是有着这层顾虑。我训练士兵之时,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他们,这是在为皇上、朝廷效力。我一直都对他们说,‘不管你们前来参军是想要报效国家,亦或是混口饭吃,但是你们要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家人想想’。你想,当兵为了什么,当兵的初衷并非是为了开疆扩土,而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若是有敌人侵入我大明疆土,危害我大明百姓,那就是我们这些人的事情了。

“不管你为了什么来当兵,既然你来了,就不能当逃兵,那样就只有一个死。而既然你已经身在军营了,平日里不操练,不知阵法,不熟调配,将来上了战场还是一个死。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这番话听起来有些太过极端,让人不舒服,但是这话确实是实话。人人都说我戚家军百战百胜,但是那所靠的也并非是我一人治军有方,所靠的还是这些将士们。

“我让他们知道,打胜了仗,不仅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还能保住自己家人的性命。而每次胜仗,朝廷总是会发下来一些赏赐,我也是全都给了那些在战场上有功的士兵。虽然这听起来就像是我在用钱收买这些士兵们奋勇作战,但是说来说去,这却是最能激起这些士兵们斗志的东西。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以及钱财。”

张凡没有说话,他静静地听着戚继光把这番话说完。是啊,戚继光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再过伟大的思想号召,再过对于皇权、对于朝廷的效忠,也都不及个人所能得到的东西来的实在。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再加上钱财,这就是普通百姓们所要求的一切了,为了这些东西,很多人都是会去拼命的。

而如今,不,是在这大明朝开国之初,很多人都是没有看清这一点。他们觉得作为士兵,就是应该效忠皇帝和朝廷,就是应该奋勇作战,就是应该拼死沙场不求汇报。到头来,士兵们有功不赏,而有错就是军法酷刑,自己却是中饱私囊。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作为普通百姓的士兵们所要求的并非是这些和他们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荣誉,他们所要求的只不过是平安和钱财,这些个实际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