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724部分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72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觉得很不可思议,虽然觉得这么一来对他也实在是太好了,但是朱宣圻却是有种感觉,张凡如今在探他的口风,实际上就是在为他如何向李太后汇报这件事情而作打算。也就是说,朱宣圻现在会说出来什么,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他以后的命运了。

或者,干脆换句话说,朱宣圻现在就要好好打算,到底应该怎么来回答张凡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了。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自己回答的对了,到时候只会受些小小的影响,对于打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任何动摇。但是实际上,这件事情却是非常难办的。因为张凡所问出来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实际上却是复杂无比的。

张凡问的实在是太笼统了,他问朱宣圻对现在的朝廷怎么看,这简直是让朱宣圻无法回答了。试问,张凡又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方向,这让朱宣圻怎么说?到底是说朝政,还是说细节?是说如今朝中的大臣如何,内阁怎么样了?还是说当今的皇上怎么怎么,太后执政又如何如何?完全没有个准确的方向。

而且并不是只说好的这么简单,要说张凡看起来对的才行。而且,还不仅仅是要对张凡的口气,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这个范围,这才是最难的。

说的太过细节了,或许在张凡看来,朱宣圻就变成了一个只懂得斤斤计较的,只知道着眼于小地方,目光短浅的人罢了。当然,这么一来的话,自然是能够让朱宣圻度过这个难关,让李太后觉得,朱宣圻并没有那么太大的野心,不值得她出太重的手教训。

但是,这样好虽好,却不是朱宣圻所希望遇见的。要说为什么的话,说是他的自尊心在作祟也好,说是想要面皮也罢,都是一样的。到时候,恐怕就算是李太后不会出手对付他,他这么个“目光短浅”的“个性”也将要传遍朝野了。

若是换了一个人,恐怕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相比起来面子什么的,只要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地位,那也就足够了。

但是朱宣圻却并不这么认为。要说为什么的话,实际上就是因为他在身为人子之时,实在是遭遇过了太多的冷遇。经历过那些事情的朱宣圻,对于这种事情那绝对是接受不了的。他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终于是到了出人头地的时候,成为了王爷,也绝对没有人再敢瞧不起他了。他是绝对不会让过去的那些不好的回忆再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可是,如果说的方面太大了,把整个朝廷,如今的朝政全都算进去的话。这么一来也不会,又会给人一个错觉,觉得他实在是有些太过狂妄了,整天就是在考虑这些东西。试问,天天考虑这些事情的人,又怎么能够没有野心呢?

如果朱宣圻跟张凡说了这些事情的话,到时候张凡回去这么一说。恐怕原本,李太后也只不过是想要教训教训他而已,但是听到张凡这么一说,恐怕马上就改了主意了。放眼在这个地方的人,绝对是有野心的。而对于朱宣圻这么一种,有身份地位,有权势,又有野心的,必将成为李太后最为重点的打击对象了。这也绝对不是朱宣圻所希望看到的了。

而光是这么一件事情,就已经是让朱宣圻有些不太好回答了。但是他所要考虑的还远远不只是这些。

即便是他愿意放下个人的自尊问题,选择那种细节上面的问题来跟张凡说。但是到底应该怎么说,说些什么才好呢?朱宣圻虽然跟张凡也算是相处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对于朱宣圻来说,他还当真是不怎么了解张凡的。

不了解张凡,也就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是支持哪一种观点的。而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清楚的话,想要获得张凡在这方面的认同,也就有些困难了。

当然,有很多事情,其实也并不需要太过于纠集细节,不需要说的那么相信。只需要说一些大体上的东西,说一些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同的东西,而且也不要说的太过详细了。这么一来的话,就算是你说的不怎么准确,但是也不表示你说的不对。只要能够让对方认同,那就可以了。

可是,这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办法。只能说这么做,有着八成的成功几率,但是却并不是十成十的,还是会有意外发生的。

什么意外?万一,张凡就是不吃他的这一套,这可怎么办?万一,张凡就是特立独行,所想的事情,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这又怎么办?

朱宣圻说出来那种平常人大都能够接受的话,但是就偏偏张凡站在不同的观点上,不同意他的话。这么一来,他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所以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朱宣圻当真是卡在这里了。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张凡的提问,才能够准确地让张凡觉得自己只不过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安逸王爷罢了,他掌握不好张凡心中的度。

而张凡,面对朱宣圻的沉默,却也并没有急着催促他回答什么。说起来,他会这么问,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正如同之前张凡曾经几次强调过的,他这一次来四川,的确是冲着朱宣圻而来的。但是,到最后做主应该如何去找朱宣圻麻烦的人,并不是张凡,而是李太后。张凡只不过是为了给李太后收集证据,最多最多,也就是再给朱宣圻捏造一些证据的人。当然,即便是捏造,也不能太过离谱了,要不然就太假了。

张凡只是负责这些,最后定夺的就是李太后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张凡就一点都影响不了李太后的判断了。

没错,他的确是不知道李太后到底打算怎么办,但是他却也能够猜出来一些。当初,发生了对于朱翊钧的行刺事件,而作为幕后策划者的李太后本人,却是并没有马上就利用这件事情去制裁朱宣圻,只不过让人放出了风声去,说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是朱宣圻在背后指使的。

但是,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她的点头,即便是所有的证据全都指向朱宣圻,只要李太后不开口,就永远也没有人敢点头说是。

而李太后就这么着,将这件事情悬着。若是她当真是想要置朱宣圻于死地的话,何须顾虑这些那些的,就算是硬说这件事情就是朱宣圻做的,然后派人去将他缉舀归案,也没有人敢说什么。况且,李太后也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如果说这样做更加有利的话,她绝对能够做得出来的。

但是,李太后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

为何?张凡能够想得到。李太后之所以要针对朱宣圻,并不是因为她害怕朱宣圻威胁到她的权力了,她是害怕朱宣圻会威胁到朱翊钧的权力。可以说,李太后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朱翊钧的。

从这里来看的话,就很明白了,李太后现在执政,但是却是在为她的儿子将来登基之后打下基础。

而如果她硬是要弄掉朱宣圻的话,到时候恐怕就不好收场了,就算是起了兵祸,恐怕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虽然朱宣圻只有不过两千人马,就算是虚报下来,最多最多也就只有五千,不过超过一万人。朝廷要击垮他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不管如何,这么一来天下势必会乱起来。而这一乱,也就不知道要到何时才能够平静下来了。

朱翊钧还有十年的时间就能亲政。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李太后绝对不可能把一个混乱不堪的烂摊子教给她的儿子的,所以她希望的是稳定。

也就是说,李太后在这件事情上的主张,是既能够给朱宣圻以警告,又不会发生太多事情。

张凡明白这一点的。但是他这个时候却是想要听听朱宣圻到底是什么想法。张凡跟李太后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不管如何,朱宣圻的想法才是断定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标准。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说说明白

“王爷可考虑好了吗?”张凡对着朱宣圻问道,“想来王爷平日里也是会思索这些事情的,如今王爷也只需要说出来平日里的想法便是,没什么难的,用不着考虑这么久吧。”张凡这么说倒也不是已经等不及了,只不过是想要提醒朱宣圻一番罢了。

“本王对于朝中的事情,的确是有些想法。”对于张凡的话,朱宣圻点头承认了,表示自己的确是如同张凡说的,平日里对于这些事情也是会有所想法的,“只不过,本王是有些好奇,不知道为何张大人要问本王这些问题。”已经有些想不明白张凡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朱宣圻,如今是打算问个明白了。与其这么着猜来猜去的,还不如干脆点问出来的好,问问张凡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爷这么问,倒是有些多此一举了。”张凡面对朱宣圻的提问,却是笑了起来,说道,“或者说,微臣不相信王爷还不明白微臣为什么要这么问。”虽然两人都没有将事情给挑明了的打算,但是朱宣圻这么问,张凡这么回答,实际上已经是等于将答案给说出来了。

说起来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妥当的。虽然说两人什么实质性的话都还没有说过,但是刚才那几句争锋相对的话,已经是将问题给说出来了。两人都不是蠢人,也绝对不相信对方还听不出来这种事情的。如今张凡这么一说,倒也是没什么问题。

“张大人说的什么,本王已经是有些明白了。”朱宣圻也笑了起来,听到张凡这么一说,他也不打算再做那些个遮遮掩掩的无用功了,说道,“不过正是因为本王明白过来了,所以才更要问问清楚才行。毕竟这件事情,关系重大,说是关系到本王的身家性命也是毫不为过的。既然如此,说起来自然是要谨慎无比才行。所以我这才是要跟张大人问问清楚才行。万一答错了,本王岂不是要冤枉死了。”

“也就是说……”张凡看着朱宣圻,说道,“王爷的意思是,想要先打探清楚微臣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么一来,王爷只要照着卑职所想的去说,卑职也就能认同王爷了。想来,王爷也就是这么打算的。”

“自然是如此。”对于张凡说破了自己的想法,朱宣圻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既然都已经说过了,这件事情事关重大,甚至有性命之忧。既然如此,本王说起来自然是要小心翼翼的才行了。要不然,到时候因为说错了什么话而掉了脑袋,岂不是更加冤枉了。”

“王爷言重了。”张凡说道,“的确,如同王爷所说的一般,这种事情,即便是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但是如果王爷专门为了迎合微臣而说了微臣认同的话,却不是王爷心里面所想的话,那岂不是没什么用处了。

“到时候我回去那么一说,太后也认同了。可是之后,王爷又是说一套做一套。到最后惹出来什么麻烦了,王爷自己会麻烦不说,微臣岂不是也要被拖下水去了?”

“原来张大人自始至终都是在担心自己啊。”对于张凡的话,朱宣圻没有回答,反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微臣会这么想,王爷应该不觉得奇怪才对。”而对于朱宣圻这番简直是等同于嘲讽的话语,张凡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很是认同朱宣圻所说的话,“俗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这句话说得也实在是有些太托极端了些,但是它的本意并没有什么错误。而且,就当是诡辩好了,若是人连自己的安全都保不住的话,还怎么去施展心中抱负呢?虽然这么说又有些太过自夸了,但是微臣总不能帮人办事,结果却是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吧。”

“张大人倒是现实的很呐。”朱宣圻说道,“不过本王也承认,张大人所言也是不错,事情的确就是这么回事。无论是干什么事情,都要让自己先安全了才行。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事情也得要看情形才行,不是吗?

“就舀现在本王跟张大人所说的这件事情来说,虽然本王这么问张大人了,到时候说出来的话,即便是张大人所认同的,却也不是本王心中所想的那些。但是,张大人觉得,就算是本王有别的想法,哪怕是跟现在本王所说的大相劲庭,那又如何?

“张大人来本王的王府中也算是有段时间了吧。这些日子,就算是张大人没办法看透本王心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张大人觉得,本王当真会做出来那些事情吗?”

朱宣圻所说的话,张凡并不怎么在意。但是唯独他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张凡却是有些想法。

李太后想要对付朱宣圻的想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当初朱翊钧继位的时候,他居然联名其他的几位藩王上奏,说皇帝年轻,想要摄政。这简直就是裸的篡权行径。而上奏的人这么多,李太后却是偏偏想要对付朱宣圻一个,也就是因为朱宣圻的势力是那几个人当中最大的一个,而且上奏的时候,他的名字也是第一个署上的,在其他人前面。很明显,这件事情就是朱宣圻挑头的。

李太后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擒贼先擒王。只要打压了这些人的头头,也就是朱宣圻,其他的几个还有些蠢蠢欲动心思的人,马上就会明白,自己这么做只不过是徒劳而已。不仅是徒劳,而且还会给自己惹上麻烦。这么一来的话,这些人也就不会再起什么心思了。

从那个时候看起来,朱宣圻的确是有野心,而且他的野心还不小。

不过经过这么多天的思索,张凡也已经明白过来了,事情或许还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当时之所以那么去想,大都是因为当时李太后在牵动他的思考,让他不由自主地去想,朱宣圻就是有这么个野心,而且不只是野心,他还要付诸行动。

但是,张凡这段时间思索下来,事情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朱宣圻的做法,与其说是野心,倒不如说只是一种冲动罢了。

张凡已经知道了朱宣圻的过往生活并不如意。而在他当上王爷之后,这种以往的不妥让他爆发了起来,似乎什么事情都要尝试一下。当然,干涉朝政这种事情已经是超过了尝试这个字眼的范畴了,但是却能够解释的通。或许朱宣圻自从当上了王爷之下,什么事情都要试一试,包括干涉朝政这种事情。

当然,这也是一种野心的表现。只不过,朱宣圻的这种野心的确是很大,但是能够让他有所行动的,也就只能到这里为止了。他就是想上奏,让李太后知道一下自己,别的让他再去做什么,却是未必了。

或者换句话说,朱宣圻只是在吹牛而已。他或许有这种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