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艘航母去抗日 >

第37部分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37部分

小说: 开艘航母去抗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远看了一眼他胸前的名牌,笑着问:“你叫李凯?”

李凯胸一挺说:“是!”

林远说:“无人机部门的?”

李凯说:“是!”

林远说:“为什么在值班的时候玩游戏?”

李凯大声说:“保证没有下一次了!”

林远问:“我问你,北京舰上装备了几种无人机?”

李凯说:“三种,第一种:WR…30,使用太阳能为动力,是高空长航时战略无人机,可以用于战略侦察,中继通讯指挥;第二种:WR…20,是常规动力的无人侦察机;第三种:WR…11,用于战术层面的侦察和监控。”

林远说:“是不是觉得闲着没事做,才玩游戏?”

李凯不要意思地点点头,林远说:“很快你们就要很忙了!”

林远说完,转身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回过头来对他说:“你,写一份三千字的检讨,交给你的上级!”

这时,林远得到了张华的分析,他立刻决定,加快新舰队的建设步伐。

林远的想法是: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航空母舰由于武器装备无法得到补充,所以并不直接担负攻击任务,而是作为整个舰队的指挥,控制,侦察和监视的中枢,利用北京舰上装备的无人机,对一定的海域进行目标搜索,以达成先敌发现的目的,在战场上,利用无人机的校准,达到更加精确的射击!

利用无人机为地面炮兵做侦察校射是很通常的做法,可是从来没有人利用过无人机为海军火炮进行校射!原因也很简单:出现无人机的时候,海军已经过了大炮巨舰决胜的时代了。

1894年12月11日早上,邓世昌带领着第一批经过训练的火炮操作手,登上了俘获的日本军舰吉野舰,在丰岛海战中,就是吉野舰打响了第一炮,在历史上,邓世昌的致远舰也是在吉野舰的打击下沉没的,可是现在,吉野舰却开始为中国人效命。

吉野舰在当时也是一艘优秀的巡洋舰,它在强压通风的状态下的航速可以达到23节,火力上装备速射炮。

现在的吉野舰上,有一部分是邓世昌训练的火炮操作手,一部分是北京舰训练的轮机员和航海员,还有一部分,是携带先进通讯和测距设备的北京舰人员,林远之所以对邓世昌说可以精确测量距离,是因为有北京舰上的便携式激光测距仪。

这天早上,东海海面,风速2。3米,浪高0。2米,一架WR…30无人机率先起飞,在北京舰上空担任中继指挥任务!随后,一架WR…11战术无人侦察机起飞。

在21世纪,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一直是各国军事理论家关注的焦点,由于无人,所以无人机可以承担很多极端危险的任务,就算有损失,也不用担负人员伤亡——这种将会引起巨大社会压力的后果。

尽管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14年,可是直到100年以后的2013年,无人机才在航空母舰上完成起降,这里面,除了军事理论的原因外,也有技术上的难点。

无人机没法像有人机那样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无人机能像人那样思考这种事情还仅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在起飞和着舰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意外,这些意外不可能全部编入无人机的程序里,而控制人员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意外的处置。

更危险的是着舰过程,有人机在着舰完成对准跑道,调整高度的时候,是靠人来控制的,而无人机要靠控制人员在观察到情况之后再进行控制,这样就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出现拦截钩没有挂住拦截索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在有人机上也很常见,有人机的飞行员可以立即选择加速复飞,可是无人机想要这样做就有可能出现来不及的情况。

北京舰之所以装备了很多无人机,就是希望利用无人机来探索一下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在海战方面的应用,没想到却在穿越之后派上了用场。

想象总是美好的,第一个科目就是WR…30对海上目标的发现,目标由那艘四千吨级排水量的桥立舰担任,林远此时就站在李凯身边,李凯紧紧地盯着WR…30传回来的图像,希望从中发现目标。

我军的航空侦察的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的侦察,要走一个摄影,胶片处理,冲印照片,目视判读这些程序,这样做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更难以接受的是需要较大的时间周期,而在现代化的北京舰上,这一系列的过程由计算机来完成,目标判读人员只需要观察目标就可以了。

海上目标的实时图像被传输回北京舰,北京舰上的计算机高速地处理着那一串串0和1,进行着图像增强,边缘处理,去除噪声等过程,把图像处理成适合人员观看的图片,那架WR…30飞行在五千米的高空,可以监视1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经过一系列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计算机已经把可能是舰船的目标区分出来。

可是计算机无法知道哪些是敌舰,哪些是民船,所以,必须要人员来判断,李凯和手下的战士紧紧盯着屏幕,WR…30上面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可以看清十厘米乘以十厘米的方块,这样的清晰度,一张照片的大小就有可能超过几十G,所以处理这样的图片,对于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显卡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李凯拖动着图片,查找着可能的目标,图片在拖动的时候丝毫没有卡顿,李凯按着桥立舰的目标特征,一个一个目标的甄别,终于锁定了目标。

林远看着桥立舰传回的坐标信息,给了李凯判断正确的示意,邓世昌驾驶着吉野舰很快赶赴目标海域,没想到,进行目标校射的时候却发现了很大的问题。

第076章赶走菲律宾军舰

邓世昌率领着吉野舰向预定海域出发,很快就到达了指定的地点,随即,向模拟的靶位发射了一枚训练弹,落在了许可半径之内。

那架WR…11战术无人机很快拍摄下弹着点的位置,通过WR…30的中继数据链将弹着点,吉野舰的速度,标靶的想定速度等信息传回北京舰,北京舰上的人员利用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计算出火炮需要调整的角度,并传回吉野舰,吉野舰迅速根据新得到的数据,调整火炮位置,新的一发炮弹更加精确的命中靶心。

这次演练圆满结束了。

无人机为海军炮火校射看似很成功,不过林远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是一艘军舰,如果在海战中,我方有多艘军舰,那么战场上就会有多个弹着点,如何在这么多弹着点中准确发现是哪一艘军舰产生的,看起来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海战的过程中,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而且很有可能在海战一开始就陷入乱战,这样一来,就更加难以精确指示目标了,林远默默地想着。

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跳入了脑海,那就是一但和英国人开战,就不可能从英国人那里买到煤了,现在用的煤可都是从英国买的。

正在这时,李凯从照片上发现了什么,他指着一个目标说:“这里怎么又有了一艘军舰?”

林远问:“这是一艘什么军舰?”

李凯说:“我也不清楚,我对这个时代的军舰也不是很熟悉,不过看起来这艘军舰要比桥立舰小得多,而且,这艘船似乎还在使用风帆为动力。”

林远问:“这艘军舰距离我们有多远?”

李凯说:“距离我们不超过二十海里。”

林远问:“只有这一艘?”

李凯又仔细看了看图,说:“这艘船似乎在追赶前面的一艘船。”

林远点点头,命令那架WR…11型无人机飞赴军舰所在海域,同时命令邓世昌所在的吉野舰向目标海域移动。

很快无人机传回了更加清晰的图像,一艘军舰,赫然在追赶一艘民船!

由于海面上风比较小,所以两艘以风帆为动力的船行驶的速度都很慢,吉野舰以20节的航速向着两艘船行进,半个小时之后,从吉野舰的观测设备中已经能够看到两艘舰船了。

站在舰桥上的邓世昌举起手中的望远镜,邓世昌刚刚拿到这部望远镜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部望远镜与自己之前用过的不同,首先,这是一部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双筒望远镜,镜头上好像有一层发暗的膜。

他不知道的是,那层膜可不简单,它的出现时间要等到20世纪,由于直射的光线会破坏望远镜中呈现的影像,为了增强视觉影像,镜片及棱镜需要镀上一层偏光膜,而军用望远镜通常会在所有光学表面都镀上多层膜以使图像效果达到最佳。

邓世昌首先观察那艘没有火炮的民船,只见民船上面并没有悬挂国旗的一类标志物,不过那些梳着辫子,脑门剃得锃亮的人让他明白,这是一艘来自大清的船只。舰上的人正挥舞着铲子,把船舱里面装的煤扔进大海,邓世昌明白,这是想要尽量减少船自身的重量,以提高行驶速度。

他又观察那艘带着火炮的军舰,他首先看到的是遍布船上的绳子,这并不奇怪,风帆为动力的战舰,它的帆需要很多绳子来固定。风帆时代的战舰,火炮通常布置在舷侧,这艘战舰是舰首方向对准民船追击,所以这艘战舰在追击的时候并没有开炮,那艘民船这才逃过一劫。

这艘船会是海盗的船吗?他想着,可是没听说过东海这里的海盗能装备这么先进的船啊!他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艘军舰,发现上面既有金发碧眼的洋人,又有黑眼睛黑头发的亚洲人,再看军舰上面的国旗,主体是红黄两色,在旗帜的中央靠左边的位置,有一个复杂的图案!

尽管他不认识那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从形状上认出来,这是一艘西班牙的军舰!此时的西班牙海军早就没有了当年无敌舰队的那种风光,这艘军舰能来自哪里,不可能千里迢迢地从西班牙跑过来,就为了追一艘民船!所以邓世昌判定,这艘军舰来自菲律宾!这个时候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邓世昌把消息传回北京舰,北京舰随即命令,对那艘民船实施解救。

风帆动力的军舰在机动性上远远不是蒸汽动力军舰的对手,很快,吉野舰就强占了有利阵位,首先发射了一枚训练弹以作为警示,那艘军舰见了吉野舰,毫不迟疑地转身逃跑了。

那艘民船跟随吉野舰返回港口,船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一见到邓世昌几乎都跪下了,说道:“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我们大清的兄弟。”

邓世昌从台湾到琉球这件事,被清廷秘而不宣,对外只说是“邓世昌因为急病身亡”,林远已经秘密命令在北京的张华,把邓世昌的家人运送到琉球。

所以邓世昌并没有说自己的真实身份,那个船长自称姓刘,单名一个浩字,然后说:“我们是来自台湾的商船,运煤的,这菲律宾的船总欺负我们,不光是我们商船,甚至是渔船他们都不放过,抢我们的货,有时候还会杀我们的人!今天要不是遇见你们,我们真是凶多吉少了!”

林远听见了“煤”这个词,不由得心里一动,说:“你们以后给我们运煤吧,我们绝不少你们的工钱,而且,我们还会出军舰保护你们!”

刘浩一听,顿时拍着胸脯保证说:“恩公您放心,以后我们给你们运煤,不收钱!这一船的煤还剩下一些,您先收着。”

林远考虑到舰队现在的的确确是缺少煤,所以也没有客气,就把煤收下了。

等这件事过去,邓世昌就向林远提议:我们的军舰不应该再叫原来日本人的舰名了,我们应该重新给它们起名字!

林远点点头,说:“您这个想法很好,这件事情就交给您去办吧。”

林远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立刻找到刘浩,问道:“你们那除了煤矿,还有别的矿产吗?”

刘浩一愣,问:“别的矿产是什么?”

林远想了想,问:“那你们那里有没有外国人在山附近要开矿?”

刘浩想了想说:“您还别说,还真有一个地方,外国人都在那里经营好久了!”

第077章战争爆发

林远听了刘浩的话,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从台湾的矿藏情况中他知道,台湾拥有大量的煤,硫磺,铁矿,其中铁矿遍布在江河出海口地区,开采运送极为方便,台湾还拥有大量化学工业所必需的原材料,比如像白云石,蛇纹石等等,这些矿藏里面含有大量的化学工业所必需的镁,钙等元素。

林远的想法很好,借助刘浩,从台湾地区输送大量的化工原料来琉球,可是这个想法短期内很难实现了,因为,战争爆发了!

1894年12月20日,一支英国舰队到达珠江口外的伶仃洋,这支舰队由六艘君权级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组成,这样的舰队实力远远超过了北洋舰队。

这支舰队到达珠江口之后的所作所为简直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翻版,英国舰队首先扣留了在珠江口的所有中国船只,并向虎门要塞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虎门要塞位于广州东南水路里程120里处,是控制珠江进入伶仃洋的咽喉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明朝永乐年间就在此处筑垒驻军,清朝自康熙五十六年直到道光十四年,经过一百余年的经营,虎门要塞已经建成了拥有14处炮台,三道门户的重要防御要塞。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关天培在经营要塞的时候,为了阻止敌舰闯入珠江,威胁广州城,在珠江航道中布设了拦江铁索和埋植大木桩两道障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这些铁链和木桩被英国舰队破坏,此后再也没有修复,而虎门要塞群的炮台却改进了要塞设计,重新添置了火炮。

一个历史学家说过:“每一场战争都足够写成一本鸿篇巨著。”的确,一场战争是由若干场战役和成百上千次战斗组成的,这里面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有很多,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战争之一,我们不妨暂时抛开那些足以写入史书的大人物,从两个小人物开始说起。

虎门要塞群有三道门户的防御体系,从伶仃洋入口向北,东有沙角山,西有大角山,夹岸对峙,各有一座炮台监视江面。但是海岸炮的射程只有1000米左右,可炮台之外的海面宽达3000多米,所以这两座炮台的火炮很难对来袭敌舰产生实质性的杀伤,所以这两座炮台改作了号令炮台,起预警作用。

浩浩荡荡的英国舰队抵近了虎门要塞群,君权级战列舰的四门343毫米主炮首先开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